班上總是有幾個學生,會因為個人的天生魅力成為風雲人物;卻也總有幾位小朋友,永遠低頭不出聲,自然而然的受到忽略....
咕嚕有時候會故意請那些默默不語的學生多多開口,但有一天,其中一位「安靜」學生卻對我說:「老師,你可以不要常常叫我起來回答問題嗎?感覺好像因為我比較不乖,所以老師要特別注意我。」
從來沒有想過原本出於善意的舉動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負擔,直到我看到一本《抱抱我》,終於讓我了解,任何行為的背後,一定有其引發的心理因素,徹底了解孩子的心裡需求才能真正在顧全孩子的感受下,達到幫助的目的性。
《抱抱我》導讀
一隻全身是刺、包著尿布的小刺蝟,渴望別人的擁抱。但是人們都因為他身上的刺拒絕抱他。後來他遇到一隻希望得到別人親吻的鱷魚。鱷魚願意抱他,刺蝟也親了鱷魚。
這個故事用刺蝟當主角,其實比喻一些因為自身問題而被拒絕的人。這樣的人或許是小孩,或許是大人;或許是因為身上的疾病使人拒絕與他親近,或是因為個性上的問題使人不願意接近他。在心理學上,當人內心裡被關心、被認同的基本需求被忽略時,其實比肉體被虐待還要造成更嚴重的心理傷害。尤其當人是在幼兒時期就被忽略時,他一生的人格發展都會不健全,其心理發展會停滯在需求沒有被滿足的階段。這本書用包尿布的小刺蝟當主角,讓讀者聯想他的年齡應該還很小,不禁使人關心這個小小心靈裡的需求,也更擔心他未來的發展。
還好故事後來出現了一隻「鱷魚」,一個有堅強外表、不怕被刺傷的腳色;一個也因為外在因素──「他長得太醜了」──而被拒絕的人物,卻因此能同理他人內心的孤單。不管從什麼角度去理解鱷魚之所以願意擁抱刺蝟的原因,總之,因為鱷魚的出現,刺蝟停止了傷心。
這樣的一個擁抱只是終止傷心嗎?其實它的影響力大過於當下的感受。1995年11月18日《伍斯特電報和公報》(Worchester Telegram & Gazette)、1996年5月美國《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以及1996年6月美國發行的《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都介紹了一個真實感人的生命故事──「救命的擁抱」(The Rescuing Hug)。這個報導中,一個躺在保溫箱、幾乎要失去生命氣息的早產兒,卻因為其雙胞胎姐姐的擁抱而瞬間恢復心跳及體溫。(護理人員為了救這個雙胞胎妹妹,急中生智,將其孿生姐姐放進她所躺的保溫箱,妹妹的小軀體基於本能向姐姐靠近,而姐姐竟然自己把胳臂放在妹妹的肩上,就在這時候,妹妹血中含氧指數偏低也逐漸回升、心跳趨於平穩,體溫恢復正常。)從此心理學家開始研究擁抱的心理治療功效,發現擁抱能有效地克服抑鬱症、減輕壓力和孤獨感。人類行為學的研究也證明,一個出生後就受到褓抱的孩子,其性格與智力成長都有較好的發展;然而缺乏擁抱的孩子,不僅性格易偏向孤僻,心智發展也受損。
不管這本書的讀者是小孩或是大人,我們都希望讀者能理解到書中傳達那種對於擁抱及關心的需求,想想被拒絕的感受,並想想自己心裡同樣對愛與關懷的渴望,從此願意伸出手去擁抱身邊的人、親近身邊那些需要關心的人。
(文:郭恩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幼兒教育碩士。經歷:曾擔任台灣彩虹兒童生命教育協會研發組主任、從事教育與教學相關工作、童書出版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