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寂蜉蝣
2022/05/14 23:18:24瀏覽45|回應0|推薦0

飲於和
隱於 臍 之太和
隱於渾屯之中 一雙瞳
撩我以大寂 在黎明
 
飲於光
太白之歎隱於劍 隱於松濤
蒼茫之吞蝕大地 隱於
凝固 撩我以鷹之飛翔

飲於同
鐘響徹妳的胴 滾動的聲音
醒於岸礁 醒於霧 醒於流沙之饑
妳的眉睫輕閤 在風鈴之外

飲於塵
悲傷 爬上屋頂 春泣血於杜鵑 
蜉蝣之歌 隱於菊花少年之昨日 燃燒
一雙瞳 燃燒 以大寂之音






昨晚讀『聯合電子報』,在聯合新聞網藝文閱讀那頁裡,我讀到楊牧的一段文字,摘錄於此:

「而就在這樣一種暗澹,逐漸微弱的光影裡,我們的六十年代就幾乎無聲息地隱入勢必的記憶,忽然的和累積的,未竟的音訊,情節,故事,無法重組的美好和不美好,都將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裡偶然浮現,提醒我們蓄意編織的夢,破碎的夢,消滅虛無的夢,歸根究柢終於是真實的,曾經都將在此後侷促的歲月裡,轉化那具象的真實為更高層次的神情體驗,在文字的驅遣,複沓,重疊,和離析等等這些大動作裡,這些藝術結構的訴求裡,找到我們的思維藉以詮釋的端倪,發現生死歸宿何其渺茫:愛若是蜉蝣短暫,恨何嘗不是?愛和恨的時代,風雲和煙雨的時代,殘忍,同情,我們的六十年代,革命和禪修,抗議和出賣,無數影象猶栩栩在記憶裡有機地滋生,慾望和仇恨,映向空白的期嚮,紅杉巨木的針葉在窗外搖擺,窺探,古典文本在燈下,獼猴桃在冰箱裡,香菸在床頭,家國在失眠的晨星一再重複的水瓶,金牛,和處女座,稀薄的音訊裡未竟的音訊,失←,監禁,死亡。何其失望,何其悲傷,何其莊嚴而浪漫。」

楊牧一口氣說出來了,以一種詩的筆調,以及驃悍、精準的詩的留冕與感情,說出來了那個孕育自我對生命神詮、結構自我對藝術追求,與夫愛恨悲喜的品憑、吐納。楊牧以詩的觸角迅速收編了陳世襄死後的自我脆弱的六○年代的真實與虛幻,一種強大的詩的靈魂的追索與勇氣的誕生的蒼莽年代。....

因為這樣,我讀到這段文字,知道了該以怎樣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詩。相對於此,我幾乎看到一隻黑色透明的映現著時代風情的七彩琉璃的龜,溫吞、蹣跚的離開六○、七○年代,進入自己的詩的深井,在少許的苔綠上留著淺淺的足印。一隻美麗的黑色彩龜,是我不經意看到的我的『八○年代』,楊牧的『六○年代』。以及,如何我就以此答替鎏光,並且完成一首詩名為「大寂蜉蝣」。

2006/12/8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gin300&aid=17417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