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24 22:30:44瀏覽150|回應2|推薦1 | |
日本繼續發動民粹鼓譟 郭都人
關於釣魚台問題,他們居然認為日本愚昧選民的選票可以作為侵略政策的後盾,於是 對日本而言,最恐怖的場景莫如: 美國與中國大陸互相重創,卻能夠懸崖勒馬,認真談判休兵,主題是日本的前途。 到時,作為雙方共識中的禍首,日本一定被美方徹底拋棄;琉球復國固然不在話下,四島政權也在廢除國王制度的前提下改組;韓國要求參加日本駐軍不說,連越南都乘危清算日本的二戰罪行、要求賠償;在美麗寶島逃避戰禍、行險僥倖而得逞的台獨分子也將火速高調拆除島上一切諛日標誌(例如馬英九總統所奉若拱璧的「八田與一靖台神社」),紛紛改過自新,要求清算日本竊據台澎五十年期間的殘暴、貪婪統治,並強硬索償,讓蔣介石的以德報怨政策成為絕響。 參考文章:以直報怨是智慧的開端 必須真正以史為鑑 因此,日方必須加緊刺激北京。日本在選舉前鬧的大小笑話,例如日本大使在法國《世界報》發表署名胡謅,竟以「Le Japon ne fléchira pas devant la violence. 」結尾,其滑稽程度猶如現行強姦犯自稱「從不近女色,坐懷不亂」一樣,今後勢將層出不窮,甚至變本加厲了。 須知道,日本是東亞絕大多數國際暴力事件、國際慘案的策源地,「日本面對暴力不低頭」一語,大概只有這種日本大使才有這種超人能耐、這種超級厚顏,才能恬然對素來以講究邏輯自栩的法國知識界胡謅出「Le Japon ne fléchira pas devant la violence」云云。當然,他不一定能寫法文,笑話也許可以歸咎於日本大使館的法文捉刀人。 日本在加緊挑釁,揚言要擊落釣魚台列島及其領海上空的中國大陸飛機。北京似乎也沒有閒著。今天,北京官方媒體《環球時報》發表相關社評,全文如下: 社評:日本若致中方飛機墜落,必遭對等報復 釣魚島上空22日再現日本航空自衛隊出動F15戰機「攔截」中國海監飛機的危險遊戲。儘管安倍當選首相後宣布暫緩向釣魚島派駐「公務人員」,並將向中國等周邊國家派特使緩和關係,但安倍的鷹派傾向難以改變,日本社會的右傾化不會逆轉,中日矛盾和緊張不斷螺旋式上升很可能是大勢所趨。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問:中日會爆發戰爭嗎?近來一些嚴肅的戰略學者也開始問這個問題。他們認為,中日目前雖都無走向戰爭的意願,但釣魚島離「擦槍走火」越來越近,一旦釣魚島打響第一槍,兩國都可能出現國民情緒的爆炸,從而使局面不可控,導致中日大規模軍事衝突。 中國政府有必要針對釣魚島局勢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做好預案。中國民眾對國家真實的軍事力量了解不多,蔑視「小日本」的情緒在擴大。尤其是,中國人的心理深處埋藏著對日本的多重怨恨,它們如果被徹底激發出來,必將有排山倒海的力量。 假設中國一架執行公務的飛機在釣魚島上空與日本自衛隊戰機對峙時「墜落」,中國輿論無論如何都承受不了。輿論會不顧一切地要求中國政府採取報復行動。屆時大概不是日本道個歉、賠一架飛機就能了事,中國社會一定會要求有日本飛機同樣「墜落」。 日本今後再在釣魚島海域抓中國人、扣中國船也都今非昔比,中國輿論不會答應。中國政府已經做出在釣魚島海域常態化巡視執法的姿態,中國人再在那裡吃虧,中國政府很難息事寧人。 中國政府成為保釣的主導力量,日本再在釣魚島逞兇,打的已經不是中國民間保釣人士,而是直接對中國國家信譽和尊嚴的挑戰。中國政府如果往後退,必為天下笑。如果再往前走,就是中國、日本軍事力量的直接碰撞。 在這兩個選擇中,向前是中國政府的唯一選擇。怎樣向前,向前到什麼程度,做到既打擊日本的囂張氣焰,又維護亞太地區大局的和平與穩定,中國政府需要認真研究,詳做預案。 我們認為,中國政府應事先模擬釣魚島各種危機的爆發情景,制定要求日本付出「對等代價”的堅定原則,並預製周密方案。我們應把這個原則公開宣布,既讓日本清楚,也讓美國知道。尤其是要讓日本所有國民都明白,日本在釣魚島海空造成中方的任何損失,都會變成日本方面的同等代價,日本決逃脫不了中方的報復和懲罰。 如果中方掉一架飛機,就必有日本一架飛機「陪葬」。如果中方沉了一條船,也必有日本一艘差不多大小的船「陪葬」。中國的海空力量如果一時跟不上,中國的二炮部隊就應出來幫忙。這樣的「對等」原則沒有商量餘地,即使美國插手也必須如此。 中國還應把這個原則通過各種途徑告知中國社會,讓中國民眾相信中國政府捍衛釣魚島主權的決心,也同時理解戰略和策略設計的重要。中國會在釣魚島方向採取有理 樹立這個「對等」原則的權威,就能實現中國釣魚島戰略的透明,讓外界既相信中國採取行動的堅決果斷,不抱其他幻想,也相信中國的行動不會毫無底線,從而避免誤讀中國在必要時的報復性軍事行動,以為中國下決心全面戰爭。 當然,日本有可能對中國的報復採取反報復,導致中日反復相互報復,導致局勢一輪輪升級,最終形成大規模戰爭。如果真是那樣,那將是中華民族與日本為鄰的宿命,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與日本共赴美國為東亞人設計的這場災難。我們屆時的決心是,一定要讓日本的代價超過中國。 上述《環球時報》社評無疑是對日本的十分嚴峻挑戰。社評需要從戰略與戰術兩個層次,分別評論。此是後話。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日本武裝船隻干擾在釣魚台水域的中國大陸公務船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