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9 21:47:42瀏覽758|回應2|推薦3 | |
日本正走向貧困衰亡 郭都人 日前,《中時電子報》刊載了日本問題專家兼韓國問題專家的權威論述,全文如下: 觀念平台-當日本企業家都敢說「不」時 * 2012-11-27 01:25 在中日釣魚台領土爭議喧騰長達半年之後,終於有一位日本企業家敢跳出來向日本政府說「不」,這是繼一九八○年代石原慎太郎鼓吹日本政府應該要勇於向美國說「不」之後,第二次在日本國內出現了這種說法,只是這次說「不」的對象,竟從美國轉向了日本自己。 日本首富同時也是優衣褲(UNIQLO)總裁柳井正,日前接受日本《週刊朝日》專訪時,直接點明釣魚台主權爭議是由日本這邊先點燃,而日本政府應該要勇於認錯。其次他也說出他的兩項憂慮:日本企業假若放棄中國市場,將會加速日本的沒落;其次日本政府現今還陶醉在亞洲大國的美夢,不知道日本正慢慢走向貧困。 本文認為柳井正的說法,正點出從過去以來日本政府所不願意面對的三個真相。 第一個真相是日本正在逐漸依賴中國市場。自從一九七○年代以來,勞力低廉及消費人口眾多的東南亞市場,為日本企業主要投資的區域;但是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日本企業便開始向海外尋找替代市場,而二○○○年後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便成為日本企業最佳投資市場,這形成戰後日本第二波海外投資潮,這從目前中國大陸已經躍升成為日本第一大的貿易國家可以清楚看出。 由此可見,在現今日本國內陷入長期消費不振的情況下,日本經濟若想要復甦,應該更要善加利用中國廣大的消費市場。而假若日本因為釣魚台主權爭議而貿然放棄中國市場,在還沒有取得適當的替代市場下,將會進一步加深日本的出口衰退,這也是日本政府近期鼓勵日本企業轉向投資東南亞市場,但是日本企業興趣卻缺缺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個真相是日本已經不再是個大國。若要成為一個大國,必須要具備政治及經濟的影響力,在經濟上,日本自從一九九○年泡沫經濟破滅以來,陷入了失落的二十年,現正逐漸邁向第三十年。在這二十多年當中,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韓國品牌的急起直追,但日本經濟卻一直在沉睡,這從日本製造業大廠SONY被韓國三星超越,以及中國大陸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以明顯看出。 第三個真相是日本行政指導能力的衰落。過去日本官僚、政治家及大企業所形成的鐵三角,是日本戰後經濟成長的最重要推力,日本政府掌控企業的資金來源命脈,讓日本企業只能積極配合日本政府的政策。但是在自由化之後,日本企業早已經向外拓展找到資金的來源,這使得日本企業不再對日本政府的指令唯命是從, 但是日本政府並未體察到這個趨勢的轉變,還在認為日本企業一定會配合日本的既定政策。 其實日本政府非常清楚自身的經濟正逐漸走向沒落,也了解到對大企業的指導能力早已經不再,但是在右翼民族主義酒精的催化下,讓日本政府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其實大企業在商言商,嗅覺一向是最敏感的,也最了解國家經濟利益的所在。而當一向對日本政府的政策唯命是從的大企業,都敢對日本政府說「不」時,日本政府更應該要省思是否值得為了一個小島來放棄整體國家的經濟發展。 (作者為政大國關中心亞太所長兼日本研究碩士學程主任) 蔡增家教授無疑是世界級的日本、韓國問題專家。上述雄文是任何對日本的現狀與前景有興趣的學者、作家、論客所必須仔細研討的材料。事實上,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有必要正視蔡教授的論點與論據,以免受親日分子蠱惑而誤己誤人。 同樣不容置疑,柳井正是世界級的實業家。他對日本現狀與前景的分析也是權威性的論述。更重要的是,柳井正是真正的愛國者。他看到日本衰亡的前景,「心所謂危,不敢不言」,應該是世界各國的憂國之士,無分地域、宗教,的景仰、模仿對象。 參考文章: 弦高與柳井正 其實,日本正在加速沉淪,這是當前東亞地緣政治的大勢所趨,而日本最終走向貧困與衰亡,無可避免。最有諷刺意味的是,美國的知名鐵桿親日教授也不得不提出關於日本衰退的警告。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今天就有及時的有關報導,全文如下: 哈佛教授:日本因國力衰退走向極端 朝鮮日報記者 李漢洙 (2012.11.29 12:52) 有分析稱,最近日本社會出現極端民族主義傾向,這是國力衰退的反映。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28日在向《金融時報》投稿文章中表示:「問題在於,日本並不是在變強,反而是過於衰落,而且有可能成為國內的走向」,並做出上述分析。 約瑟夫·奈表示:「據議會選舉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有可能將位置讓給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日本的大眾情緒逐漸傾向極端民族主義。」 約瑟夫·奈指出:「日本不但被中國奪去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位置,還面臨著對比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200%的負債比率、人口老齡化、出生率下降等問題。由於過去20年停滯不前,致使年輕人之間出現了更加狹隘的態度。」 約瑟夫·奈擔憂地說:「如果日本不在國際社會上積極發揮作用,而去追求反動的、迎合大眾的極端民族主義,不僅對日本,對全世界而言也是一件更壞的事情。通過掌控穩健的民主主義延續政治改革固然很好,但如果將極端民族主義氛圍歸結為大眾迎合性立場,只會引發周邊國家產生敵對情緒的危險。」 約瑟夫·奈本來特別喜歡為日本吹噓。如今,格於客觀形勢,為了美國國家利益,不惜從「日本第三次興起」論的誇誇其談,轉移到上述韓國《朝鮮日報》的看法,可說 但是,日本的前景十分慘淡,卻不是任何巧言令色所能掩蓋。「無可奈何花落去」,此之謂也。 參考文章:日本的無奈外交 眾叛親離,「似曾相識燕歸來」,日本將有魯莽滅絕的若干動作。台灣的新、老皇民恐怕也不甘坐以待斃。「月兒又在彎彎似鉤,扁舟一葉隨浪流」也許不是巧合而已。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日本問題專家兼韓國問題專家蔡增家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