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途島戰役七十週年
2012/06/03 23:53:58瀏覽587|回應0|推薦3

中途島戰役七十週年

郭都

中途島戰役在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六月四日爆發。

毫無疑問,中途島戰役是二戰的極重要戰役,是日本命運的轉捩點。

中途島戰役之前,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節節勝利。中途島戰役之後,日本處處挨打,不能翻身。 「太平洋戰爭」歷時三年八個月,從珍珠港事件到中途島戰役,不到半年,日本的優勢盡失。中途島慘敗之後,日本的「太平洋戰爭」就是一連串的失敗,毫無例
外。

沒有日本在中途島的慘敗,沒有日本投入的四艘航空母艦全遭殲滅,美國就不可能全力繼續支援英國與蘇聯,以後的歐洲、北非戰局的情況就不可能導致納粹德國在中國民國三十四年五月敗亡。

因此,中途島戰役的歷史地位,可以說超出蘇聯、非洲、西歐的一切戰役。

日本在中途島戰役慘敗的原因,是研究東亞當前情勢的最重要課題。理由很簡單,除非韓日戰爭搶先爆發,中國大陸與日本之間必有一戰,而這場未來的戰爭極可能以「中途島戰役」模式為開端,或者為轉捩點,或者為終結。

日本的中途島慘敗無疑與「終戰」的論述不能相容。因此,在美麗寶島,中途島戰役的過程與結局,似乎都成了忌諱。如果,馬英九總統(或者他的接班人)有朝一日能夠發表談話,甚至主持儀式,悼念美國海軍飛行員在中途島戰役中的犧牲,哪麼,台灣目前在新、老皇民劫持之下所產生的正氣赤字,就可望大幅消退。

在中國大陸,談論中途島戰役的無知論客委實不少。但是,過猶不及,他們似乎都喜歡以訛傳訛,甚至信口開河。

例如,有一名周姓上海軍事專家說:(日本)「進攻阿留申,毫無必要。從戰略上講,如果中途島取勝,阿留申豈不垂手可得?如果中途島失利,佔領阿留申又有什麼意義?從戰術上講,進攻阿留申,導致戰役目的不明確,又分散兵力」云云。

他顯然不了解,日方以所謂「北方部隊」向阿留申群島進行佯攻任務(見圖一),登陸阿圖島和基斯卡島,摧毀荷蘭港,其目的在迷惑美方,並不在乎佔領。

令人感慨的是,周姓上海軍事專家說「北方部隊」的司令叫做什麼細萱戌子郎中將。其實,戌屬狗,子屬鼠,「戌子郎」比「酉子郎」更荒謬可笑。後者也許有雞鼠同籠的聯想,也許可以自我解嘲,「戌子」則完全錯誤,無可辯解。

更可怕的是,眾多無知論客似乎抄襲了周姓上海軍事專家的錯誤,以致「戌子郎」三字持續在互聯網上流傳不衰。他們都不知道大清德宗景皇帝光緒二十六年(1900,庚子)之前十二年(1888),正是戊子年,而他們所謂「細萱戌子郎中將」的確生於光緒十四
年。「戌子郎」顯然是「戊子郎」之誤,卻屹立至今。


還有不少關於中途島戰役的神話,同樣以訛傳訛。例如:「這場海戰是日本海軍自1598年露梁海戰被中國和朝鮮聯合水師打敗以來三百多年首次失敗云云。其實,大清穆宗毅皇帝同治二年(1863)的鹿兒島戰役(又稱英薩戰爭),以及次年(1864)的馬關戰爭(又稱英荷法美四國聯軍之役),「日本海軍」都是失敗的一方。

總之,台灣諱言中途島戰役,其禍害可能遠低於中國大陸某些論者閉門造車的結果。如果,人民解放軍海軍領導人輕信後者的不實論述而作出錯誤的決策,哪麼,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勢將大受危害。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圖一,日方戰略
圖二,中途島戰役
圖三,英荷法美聯軍擊敗「日本海軍」,取得馬關戰爭勝利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651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