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印度佛教外交難奏效
2008/12/05 08:03:36瀏覽1202|回應0|推薦0

印度佛教外交難奏效

郭都人

哈佛大學有一個教授,喜歡談論所謂軟實力,還出了專書,叫做《軟實力:世界政治的成功之道》,鼓吹之下,使得若干論者也欣然附和,津津樂道所謂中國軟實力。

中國軟實力出籠之後,日本軟實力也應運而生,連上述教授也沉不住氣,竟不惜訴諸可疑的數據,索性宣傳「日本第三次興起」論。

當然,軟實力之說並無註冊專利,別人也可以幻想自己擁有構成成功之道的土產軟實力。最明顯的例子是印度。

原來,印度為了與中國競爭,加強自己在東亞、東南亞的影響力,大力推行佛教外交,強調佛教文化是印度與東亞、東南亞之間的紐帶。

事實上,不久之前,就有親印華文宣傳家,侈言宋代大理學家朱熹是崇佛親印之人。如今,又有印度外交部官員強調當地佛教傳統文化的存在,證明印度並非東南亞的局外國。可見,印度的確認為佛教是它的軟力量,沒有佛教就沒有對抗中國外交、經濟力量的工具。

印度無疑自以為是佛教文化傳統的掌門國,為了國家利益,可以隨意運用。1974年五月,印度試驗核武裝置事成之後發出的密碼暗號,竟然是「佛陀微笑」,讓許多外國人驚訝不已。到了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核武競賽白熱化,分別一日五爆,就有人揣測:佛陀是否再成為印方暗語的詞彙?

很難想像:有哪個基督教或者回教國家進行核爆時,曾經以上帝為通訊暗語的一部分。印度之所以敢說「佛陀微笑」,原因無他,佛教在印度早已式微。

有一個中國大陸作家自言:看到了印度嚴峻對峙的三大宗教。其實,印度並無三大宗教,只有印度教和伊斯蘭說得上是兩大宗教。如果把把基督教、錫克教加上去,按人口,它們和印度教、伊斯蘭相比,可謂小巫見大巫。

佛教更甚:印度目前有善男信女700萬,佔全國人口的0.7%,而第三大宗教是基督教。各宗派的基督徒總數在2500萬以上,是佛教徒人口的三倍以上。

第四大宗教則是錫克教。該教現有信徒1700萬,佔全國人口的1.9%,是佛教徒人口的兩倍以上。

佛教徒的數目,即使包括目前被印度佔據的錫金、拉達克等中國領土範圍內的黃教、紅教等藏傳佛教各宗派善信,仍然遠遠少於錫克教的人口,很難與真正的大教對峙。

佛陀的故鄉在尼泊爾境內,而重要的佛教藝術遺址塔克西勒與犍陀羅都在巴基斯坦境內。中國佛教徒遠比印度多,善信數目達到一億,佔世界第一位。

印度次大陸的佛教國家斯里蘭卡,多年來備受分離主義折磨。按宗教成分,分離分子都是印度教徒,與印度淡米爾族土著關係密切,也使得印度的佛教外交難以奏效。

作 者 是 旅 居 北 美 的 業 餘 文 化 工 作 者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uoduren&aid=244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