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聯盟主導的全球化浪潮下,台灣棒球的民族主義何去何從」系列1
這幾天,二零零八年奧運棒球賽已經開打,台灣棒球隊已踏上五顆松球場。雖然,這不是國家隊首度登陸北京,但在離球場所在、海碇區不遠的北京故宮,一百多年前,一八九五年發生的某件事卻與台灣棒球大有關係。當年,清廷在那批准「馬關條約」,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從此大歷史驅動下,台灣走上與大陸不同軌道,也意外使「台灣棒球」就此誕生。
也許,沒甲午戰爭,台灣也會有棒球,傳說十九世紀那批留美小學生,如詹天佑等,就是把棒球帶到中國的先驅,那麼或許台灣也可藉此學到棒球。然而,如今,不可否認地,後來東瀛的治台真使棒球得以在這片土地上萌芽與紮根。而且,就是台灣棒球起源是來自政治,來自民族衝突,所以,百年來,台灣棒球與民族主義一直脫離不了關係。
一九四五年前,在台日本人打「野球」(棒球的日文),旁邊的台灣人看著、看著、也想打野球,且目標是打入甲子園。結果,嘉農做到了,KANO四個字成為傳奇。其背後實際上是被出賣的台灣人,在後來也不被日本當作日本人看待下,心理是想透過棒球,成為驕傲的大日本皇民。台灣人靠著認同扶桑喜歡的運動,尋求被日本認同,這種民族情感的糾葛貫穿其中。
一九七零年代,三級棒球意外興起,使得黨國一體統治台灣的國民黨,在陷入過去與中共搞零和遊戲、結果作繭自縛的外交困境中,幸運地可藉操作棒球,轉移責任。沒錯,這的確使棒球得以蓬勃發展至今,KMT是有功於棒球,但是,台灣棒球在好不容易與大日本帝國的幻覺脫鉤後,再度被拿上另一個政治供桌,又成為「愛國」的祭品,從三冠王到世界五強都是。
現在,雖然「大東亞共榮圈」和「反共復國」已經遠去,民主化、主體化思想成為台灣社會主流。但是,在新世界局勢中,大聯盟全球化浪潮又給台灣棒球新衝擊,而台灣反應仍是民族主義,用國族思維看旅外風潮,最佳例子是我們最喜歡叫王建民為「台灣」之光——一個完全沒有棒球意象、不像是火箭人、龍捲風等的封號,充滿政治的詞彙。
也就是說,台灣棒球都是靠民族主義在支撐,只是支撐母體變了,從日本、中華民國到本土意識。也可說,即使老球迷已散去,大聯盟熱潮下的新球迷卻還沿襲老球迷看球角度:「從民族觀點!」那麼,或許我們並沒那麼愛棒球,我們只是到處漂流,然後湊巧抓住了棒球,就把棒球當作生命的浮木。也或許,假如棒球能說話,它可能會表示不想被台灣民族主義綁住。
總之,台灣棒球的靈魂其實是對於這土地的愛,棒球只是表象,民族主義悲劇在棒球場上演,這是台灣棒球目前仍擺脫不掉的宿命,即便在這大聯盟入侵的現在,景象依舊。
備註:本文部份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1點至12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
(本文作者為邊邊角角棒球論壇美國職棒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