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讀後
2006/06/29 02:32:00瀏覽7824|回應0|推薦4

秦皇漢武慕千年,東海蓬萊屢夢仙。

高誓無心來碣石,安期拒足抵通天。

沛公病矢知天命,五利窮方斬帝前。

黃卷斑斑濃跡厚,唐宗仙藥飲黃泉。

------讀史記孝武本紀 

在溫哥華的讀書會,這次討論的書籍是布萊恩魏斯(Brian L. Weiss)醫師所寫:「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前世療法」(Many Lives,  Many Masters)一書,這本書在台灣老師文化公司有譯本,是由譚智華譯。我們讀書會中,有的人直接閱原文書,有的人則讀中文譯本。因為我有中文譯本,只讀中文譯本,本文中若干引用部份,是來自中文譯本。 

這本書的作者布萊恩魏斯,是耶魯大學博士,曾任耶魯大學精神科主治醫師、邁阿密大學精神藥物研究部主任、西奈山醫學中心精神科主任,並在大學教書。他受正統學院的精神科訓練,也在信譽卓著的醫院當醫師,有實務經驗,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一九八○年,有一位年僅二十七歲,名叫凱瑟琳的病人,因焦慮、恐懼、痛苦,無法正常作息而來找他治療。他用傳統的心理治療方法,經過十八個月治療無效,轉而嘗試用催眠法。在一連患的催眠治療的狀態下,催發了凱瑟琳的前世記憶,凱瑟琳一共說了八十六世前世經驗。每說到一世,不僅都有確定的時間,而且也有地點,她也記得她前世的名字,還可以生動地描述她在該世如何生活,怎麼過逝的。 

凱瑟琳不是演員,不是作家。作者從她的今生經歷觀察,可以確信,這些不可是她的幻想和杜撰的故事,除非這是前世的記憶,否則無法解釋。凱瑟琳還可以指出作者的父親和兒子是患什麼病以及如何過逝的。這些事件作者絕未告知凱瑟琳。事實上,在這世上也很少人知道作者的兒子出生二十三天就夭折過逝,所患的是一千萬人才有一個的很奇特的心臟疾病。 

凱瑟琳在催眠的過程中,變成一個通靈的人,在一世與一世中間的休息地帶,她遇到很多的「大師」(master)。大師教導她很多的生命道理。凱瑟琳的通靈,甚至表現在賭賽馬上每次都贏。只是她把贏的錢,都送給贏後第一次碰到的窮人。 

凱瑟琳在作者催眠中回憶前世,把她的精神方面的疾病都醫好了,變成了一個平靜、樂觀而容光煥發的人。然而作者的生命的震駭,卻無法名狀。他開始閱讀有關瀕死經驗、生命輪迴的文獻著作。他在比較宗教學的書中發現,早期的聖經無論舊約和新約,都有提到生命的輪迴觀念。在公元三二五年,羅馬的康士坦丁大帝和他的母親海倫娜,才把它改掉,而在公元五五三年的康士坦丁堡的會議,並把輪迴觀念斥為異端邪說,他們認為「人不是只有一輩子可以尋求救贖」的說法,會削弱教會的力量。 

他還讀到維吉尼亞大學精神治療系的教授艾恩史蒂芬生(Ian Stevenson)博士寫的,兩千名以上有關輪迴記憶和經驗的兒童的案例,其中許多有他們在今生中沒有學過的外語的能力。此外,作者還提到許許多多的學者教授,在研究此一問題,並且已有相當的成績出現。 

有關死後的情形是怎麼樣呢?凱瑟琳說:「我感到一道明亮的光,感覺很好,我可以從光裏獲得能量。」 

我最喜歡聽,在一世與一世中間,透過凱瑟琳的傳話,許多「大師」對人類的開示: 

「我們的目標是學習,透過知識而成為像神一樣的存在。…我們透過知識接近神,然後回來,幫助其他人。」 

「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我們只是度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終點。人有許多階段,時間不是我們所看到的時間,而是一節節的待學的課。」 

作者在經凱瑟琳治療,也同時「治療」他自己的很多虛榮惡習。作者不再對死亡有恐懼,因此變得非常安詳、快樂、平靜,作者覺得生命中有更多的希望和喜悅,有更多的目標和滿足。 

*******

在「百花過盡綠蔭成」的初夏,溫哥華的溫度是攝氏二十八度,我家裏沒有裝冷氣。「深居不恨無來客」,後院在高大的柏樹下,雖然烈日當空,但是還有著一大片的樹蔭。我在綠青一片的草茵上,舖上加幣一塊半就可以買到一張的草蓆,我開始閱讀「前世今生」。花了兩個下午,總算全部看過一遍。 

我躺在草蓆上,望著天上悠悠的白雲,思潮起伏,一直想著書上的內容。在草蓆旁邊有一株已經八十年的紫藤蘆,纏繞它的藤絲正垂過來,在我的眼前飄動。 

「紫藤樹啊,你要告訴我什麼嗎?人的生命,是否生生世世互相夾纏不清,就像你的藤一樣?」 

不遠處,有烏鴉窩,烏鴉們正絮噪地叫著。 

「紫藤樹啊,我聽不清你在說什麼,烏鴉們正在吵著我哩。」人是否就是這樣,這個紅塵俗世有許許多多的烏鴉,使我們聽不清紫藤樹想要告訴我們生命的輪迴中生生世世夾纏的訊息? 

在紫藤樹旁有一棵蘋果樹,每年八月都長了很多蘋果,可惜只有一棵,花粉無法交配,因此蘋果較為生澀。 

「蘋果樹啊,你今年能不能多長一些果子,當蘋果打在我的頭上,看我能否像牛頓一樣,悟出一些什麼生命的道理?」 

人碰到生命的困惑,都會尋找解答。宗教的經典,是否就像我期待紫藤樹或蘋果樹給我解答一樣,充滿了虔敬,但是也是充滿了無稽呢? 

聖經可以因教會的需要而修改輪迴的觀念,至今無信徒抗議,聖經中有多少是為教會或信徒需要而書寫或修改的呢?許多學者說聖經是希伯來的民族文學和民族傳說。一元論的人類學者,認為最早的人類來自東非,多元論的人類學者,有誰認為人類最早的始祖,來自相當於在伊拉克出生的亞當和夏娃呢?在聖經中,上帝是一元的,然而「前世今生」的大師和高級靈魂是多元的,這怎麼說呢? 

佛教輪迴的觀念來自印度的奧義書。然而佛教經典「過去現在因果經」和「大毗婆沙論」的六道輪迴的思想在「前世今生」的書上,又有點格格不入。前世今生的凱瑟琳的八十六世,都是在「人道」,即使是大師們,也沒有講到其他的地獄、畜生、惡鬼、阿修羅、天人等五道。換句話說,如果「前世今生」的觀察是科學的話,那麼佛經的六道輪迴,就是不確的,究竟是誰對誰錯呢?而佛教的內容,也一樣是來自印度的民族文學,不然怎麼阿含經記載的七佛的出身,不是婆羅門或剎帝利呢? 

「前世今生」一書,銷售無數,光在台灣就賣了三十萬冊。生命是奧秘的,很多人都想探討。面對死亡,再理智、堅強的人,都可能糊塗和脆弱。當死亡以後一無所有,人人都會對死亡恐懼。如果有可能的話,無論是帝王或小康之家,人人都想永生。 

當秦始皇和漢武帝擁有史無前例的大帝國以後,就一直在尋找長生不老之葯。唐太宗貞觀初年,正當唐太宗年輕力壯時,他一再譏笑秦始皇祈求長生不老之藥,根本是虛妄非份的想法。到貞觀十一年,仍認「生者天地之大德,壽者脩短之常數,生有七尺之形,壽以百齡為限」,一個人的壽限,即使有回天之力,也難以挽留。然而他晚年卻因服食天竺方士那羅邇沙婆寐的仙藥而逝,為識者所笑。 

歷史上的帝王,只有漢高祖劉邦最豁達。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然而世上有幾個劉邦? 

在「前世今生」的書中,對前世生命輪迴,言之鑿鑿。然而所講的年代,有的是公元前一千多年前,當時耶穌還未出生,凱瑟琳怎麼知道當時是那一年?此外凱瑟琳既然「通靈」到可以講出作者的兒子和父親的死亡原因,為什麼不能推論說她所講的,只是因為她的「通靈」腦波的頻率可以接受到「別人」的生命訊息,而不是她的前世?這是我的一點小疑問。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對形而上問題的態度是「不可知論者」(見本網誌:「佛陀的不可知論」: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grotius6033&f_ART_ID=194401)。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不能事人,焉能鬼」,儒家也是不可知論者。或許不可知論者,才是誠實又務實的人。我看過許多得到癌症和重病的人,他們相信冥冥有神的存在,但是任何宗教都講不清楚。

不問人以外有無鬼神或外靈,我們都必須解決我們人間的問題。而在人類的歷史上,鬼神從來無法參與解決人類本身的問題。無論是戰爭、飢荒、環境破壞、能源的短缺、時局的判斷,都是需要盡「人事」,也只需要「人識」。在人類的歷史上,沒有發現任何通靈的人,可以「運籌帷幄,決戰千里」。也沒有發現任何通靈的人,可以安邦定國,以利天下。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一定要使這個地球更好,人如果有前世今生,就像凱瑟琳這樣,我們使這個地球更好,而且永續存在,我們的來世也會比較好過。

在研究生死學的傅偉勳教授所著的:「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中,鄭石岩的導讀提到穆迪(R. A. Moody)於一九七五年出版了「來生」一書,作者訪問了一五○位死而復生的個案。他敘述這些個案對死亡的普遍經驗,是在死亡後看到一片燦爛的強光,充滿了愛和溫暖。光會使你像錄影機快速倒帶一樣,很快地回顧一生。所以這些死而復生的人,在復生後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擁有深厚的愛心去愛世人,以及用所有的時間去擷取新知。因為他們相信人的學習是累世的,人的愛是神的基本性格。

看完「前世今生」,我不是想去追尋前世,因為追尋前世,會干擾今生的修行。我確信生命是奧秘的,無論是現有的科學或宗教,都還沒有真正地弄清楚它。

是否有來世?我還不十分確定,但是我確信,「愛」和「不斷學習」的悲智雙運,應是所有宗教和科學最基本的共同核心,也是人類今生修行的最高原則。生命也許很有可能是累世的,知識的學習也很有可能會是累世的,否則何以解釋莫札特的音樂天賦和愛因斯坦只是一個專利局的小職員,而對宇宙卻不可思議的理解?

面對死亡帶來人生的困頓,我們很希望凱瑟琳所遇到的大師說的是真的:「人生是無盡的,我們不曾真的死去;也從未真的出生,我們只是度過不同的階段,沒有終點存在」。這也是般若心經所說的「不生不滅」。

正如上面大師所說的:「我們的目標是學習,透過知識而成為像神一樣的存在」。生死學大師傅朗克不是說過:「人生就是一種課題、任務或使命。」無論生命是否累世,每一個人都要學習,更何況,生命可能是累生的,學習也是可以生生世世累積的。今生矇混,來世還是要學習。面對累世的學習和無盡的生命,人間虛偽、詐謊、恐懼、算計、憎恨,不是很浪費、無聊,又與生命的累世原則相違背嗎? 

****************************

詩之解釋:

△秦皇漢武慕千年,東海蓬萊屢夢仙→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既已,齊人
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僊人居之。請得
齋戒,與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僊人。」史記
孝武本紀載:「少君言於上曰:『祠醋則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為黃金,
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僊者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
,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食臣棗,大如瓜。安期生僊者,通
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醋,而遣方士入海求蓬
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沙諸藥齊為黃金矣。」

高誓無心來碣石→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三十二年,始皇之
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堤防
。」羨門﹑高誓均神仙名。

△安期拒足抵通天→安期生乃神仙名。史記孝武本紀載:公孫卿曰:「僊人
可見,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見。今陛下可為觀,如緱氏城,置脯棗,神人宜
可致。且僊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則作蜚廉桂觀,甘泉則作益延壽觀,
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將招來神僊之屬。於是
甘泉更置前殿,始廣諸宮室。夏,有芝生殿防內中。天子為塞河,興通天台
,若有光雲,乃下詔曰:「甘泉防生芝九莖,赦天下,毋有復作。」通天台
於甘泉宮,高三十丈,離長安兩百里。

△沛公病矢知天命→史記高祖本紀載: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
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罵
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五利窮方斬帝前→五利即五利將軍。史記孝武本紀載。…其春,樂成侯上
書言欒大。欒大,膠東宮人,故嘗與文成將軍同師,已而為膠東王尚方。而
樂成侯姊為康王后,毋子。康王死,他姬子立為王。 而康後有淫行,與王不
相中*()*,相危以法。康後聞文成已死,而欲自媚於上,乃遣欒大因樂成
侯求見言方。天子既誅文成,後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盡,及見欒大,大悅。
大為人長美,言多方略,而敢為大言,處之不疑。大言曰:「臣嘗往來海中,
見安期﹑羨門4之屬。顧以為臣賤,不信臣。又以為康王諸侯耳,不足予方。
臣數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師曰:『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
藥可得,僊人可致也。』臣恐效文成,則方士皆掩口,惡敢言方哉!」上曰
:「文成食馬肝死耳。子誠能修其方,我何愛乎!」大曰:「臣師非有求人
,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則貴其使者,令有親屬,以客禮待之,勿卑,
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於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後可致
也。」又謂:「其秋,為伐南越,告禱泰一,以牡荊畫幡日月北斗登龍,以
象天一三星,為泰一鋒,名曰「靈旗」。為兵禱,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而
五利將軍使不敢入海,之泰山祠。上使人微隨驗,實無所見。五利妄言見其
師,其方盡,多不讎。上乃誅五利。

△唐宗仙藥飲黃泉→唐太宗貞觀初年,正當唐太宗年輕力壯時,他一再譏笑秦始皇祈求長生不老之藥,乃虛妄非份之好,為方士所詐。直至貞觀十一年,仍認「生者天地之大德,壽者脩短之常數,生有七尺之形,壽以百齡為限」,即使有回天之力,亦難以能免。然而晚年卻服食天竺方士那羅邇沙婆寐之仙藥而逝。異哉!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otius6033&aid=33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