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0/05 18:42:38瀏覽8261|回應0|推薦21 | |
埋藏150年.格林童話「新發現」
1983年9月28日,「紐約時報」頭版刊登了一則震驚文壇的大新聞:「經過漫長的一百五十年,繼『韓森和葛雷特』、『白雪公主』、『踩高蹻的小鬼』、『灰姑娘』等著名經典童話之後,格林童話中的另一傑作──「親愛的小莉」(Dear Mili)終於和世人見面了!」 1816年,格林兄弟中的弟弟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在寫給一個小女孩小莉的信中,講了「親愛的小莉」這個動人的故事。多年來,這封信一直被視作私人信件,被小莉的家族保存著,所以「親愛的小莉」在塵封一個半世紀之久,才非常戲劇性的被發現。 故事是說,一個母親為了讓小女兒躲避一場可怕的戰爭,要小女兒躲進森林裡。小女孩在森林中遇見一位老人,在老人的保護照顧下,安然度過三天。 但事實上,森林中的「三天」卻是人間的三十年。三十年過去,當小女孩要回到母親身邊時,老人送給她一朵玫瑰花蕾,對她說:「不要怕,當玫瑰盛開的時候,我們就會再相聚。」 「親愛的小莉」在1983年「出土」後,又經過了五年,非常難得的由廣受大朋友和小朋友喜愛的插畫家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把這個動人的故事創作成無懈可擊的繪本,再度技驚全球;為這一百五十年後「失而復得」的格林童話,留下完美的版本。 桑達克同樣採舞台劇的構圖,類似《在那遙遠的地方》的場景,這回可是真的「格林童話」,莫札特的氣氛也不能少。但這次桑達克以帶柔軟筆觸的線條為主,顏色也走淡雅的風格。印刷用質地有紋,吃色力較強,不會反光的紙。效果更沈靜優雅,翻開書頁就不自覺的呼吸放慢,心身寧靜的流入時間長河。 發生戰爭,桑達克用濃煙火光來表現,加上人物驚慌的動作來呼應。舞台的另一端,站著一隻忠心的黃金獵犬來平衡畫面,同時引導視覺。視覺的「呼應」既是微妙的,又是明顯的;既是視覺上的,又是概念上的。這裡的概念是舞台劇的模式,所以表現方法包括布景、動作、特效、光線……都是舞台式的。有趣的是躲在桌下像在看書的小狗,這隻狗是一個伏筆,後面會發揮功能。 媽媽給了小女孩三天份的食物,要她躲進森林,三天以後再回來。小女孩走進森林,走著走著,實在走不動,她坐下來,對自己說:「啊,親愛的上帝,幫幫你的孩子往前走吧!」果然,小女孩的守護天使出來照顧她,她感覺舒服多了。但她看不見她的守護天使。兩張圖前後對照,前一張到處荊棘、雜木、亂草,把天空都遮住,遠處還有一群人正要去打鬥的姿態,而小女孩的守護天使正在打瞌睡。後一張天空透出柔和的黃光,朵朵鮮花開滿,守護天使已經醒來,專心看護著小女孩。背景在繪本有電影配樂的作用,可以讓讀者明顯感受劇情的變化。 小女孩打起精神,繼續向前走,發現一間小木屋,天空佈滿星星,黑夜中象徵希望。 小女孩走進屋裡,看見一個老人坐在屋裡。老人的大腳,呈現穩重;大手輕輕向上托,表達慈祥。小女孩雙手抱大碗,頭微向側擺,乖巧可愛。老人的眼神、向上的手掌、小女孩的目光,連成一線。所有的佈置,沒有一絲緊張或牽強的痕跡,看似加一筆就會打亂和諧。長者的關愛,女孩的專注,加上月光的襯托,全圖散發一股安詳靜謐,令人眼睛久久不能移開。每次看到這張圖,心情就宛如聆聽聖樂般寧靜。右下角的小狗,伏筆在此出現。 第二天小女孩醒了,晨光祥和。注意小狗已經長成大狗。 小女孩開心到花園,一朵大紅花迎空開放。 小女孩在花園中遇到一個和她相像的女孩。 兩個女孩成為好朋友,開心的一起玩。遠處一群人在合唱,指揮的音樂家就是桑達克最愛的莫札特。桑達克在這本書,運用豐富的布景創造整段的主旋律,然後利用動物、荊棘、樹木、花朵……來加強戲劇效果。好像你要打煙火,就要有一片夜空,然後按照劇情的需要,把煙火打上去。如果你的主旋律是晴空,打再多煙火也沒人看見。 過了三天,老人對女孩說:「你該回去看你媽媽了。」小女孩很想媽媽,但她也想再回來玩,這時老人拿出一朵含苞的玫瑰花,交給小女孩,告訴她走出森林後,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害怕,當玫瑰花盛開時,小女孩就會回到這個花園。這一幕高潮來臨的前場戲,同樣的老人的眼睛,玫瑰花,小女孩的眼睛也是連成一線。狗已經老了,小女孩的玩伴在右下角出現。 小女孩離開屋子,她的玩伴便帶她走出森林。原來這個玩伴正是她的守護天使。注意圖中人物的變化,原來另一個女孩,頭髮比較黃,個子比較高,在這裡兩個人髮色、個子、面貌都幾乎一模一樣。這個變化又暗示什麼呢? 小女孩終於回到家,看見一個老女人坐在家門口。糟糕,原來她在森林裡三天,外面已經過了三十年,老女人正是她的媽媽。她的媽媽在夕陽射出的最後一道光輝中,看見自己的女兒回來了,高興的說:「親愛的孩子,上帝終於答應了我最後的願望,讓我能在死前再見你一面。」 桑達克先讓文字把故事敘述完,字間不放一圖。然後翻頁過來,用跨頁滿版的圖,讓你受震動的心,再震撼一次。他在圖中用一棵結實累累的果樹,分割小女孩的世界和媽媽在的真實世界,妙的是果樹結的是兩種果子。媽媽腳下那本書,你可還記得?不正是小狗看的書嗎?所有的暗示、隱喻、伏筆……都在此揭開,可是為什麼會這樣? 第二天,這對母女都死了。而在她們兩人的中間,有一朵盛開的玫瑰花。在這最後一頁,桑達克又讓文字主宰一切,他不畫一張圖,讓這個結尾更有力量,更餘味無窮,更深入我們的心。 威廉格林為什麼寫這個故事?因為「親愛的小莉」的母親過世了,威廉格林當時不能去看她,便寫了一封信安慰她,在信裡他不講不痛不癢的平凡安慰語,他為這失去母親的8歲小女孩小莉,寫了一個深刻動人的故事。這個有關生命真諦的故事,如此寓意深遠,但卻是給一個8歲大的小女孩的信,可見自古真正偉大傑出的心靈,他們從不看輕孩子,從不低估孩子的能力。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