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8/01 19:14:29瀏覽849|回應1|推薦5 | |
【四十萬軍齊卸甲,遺軍淚盡硝煙中】-- Dunkirk 敦克爾克大行動觀後感
It is not a war movie, but “a story of survival" ! 昨天趁著沒風沒雨的時候,我把一年最多一次的電影時間獻給了「敦克爾克大行動」這部片(本來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影內容是關於二戰時,英國的敦克爾克大撤退,那次有40萬人被德軍圍困在敦克爾克,邱吉爾的目標是撤退3萬人,40萬的軍人只有3萬人能出來,有30多萬的阿兵哥會被犧牲,從法國到英國海岸只有40公里,非常的近,但戰爭讓它變得無限的遠。 1. 「悶」:台灣很多看過的人,都覺得這部片很悶,但我覺得很好看。 這部片只有「觀點」,等待被救的士兵觀點和前往救援的民眾觀點,沒有主線,它試著還原當時撤退的情景,拍出了大兵們的絕望和利用各種方法,爭奪被撤退的人類自私天性。英法是聯軍,但是一聽到是法國軍時,英軍就會無情的說「英國人優先」。(電影沒有提到的是,撤退成功是因為最後法軍在敦克爾克幫英軍擋德軍的子彈) 如果是喜歡歷史的,這部片真的很棒,很少有電影會用這種手法去重現歷史實境,但是我不太建議高中以下的孩子去看,可能會覺得很無聊,除非他也喜歡歷史,或是看這部電影之前,做一下功課,了解一下背景比較好上眼。 2. 「非我族類,沒感覺」:網路上有另一群人的說法是覺得好看,但是覺得非我族類,也不是發生在台灣的戰爭,所以沒有感覺。甚至有人說這部劇情是虛構的。不!他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沒有這個撤退,就沒有後來的諾曼第登陸,是改變歐洲的一件大事。 看那裡面的那些兵,都是18-25歲的小鮮肉,其實就是大孩子,看到那些孩子那麼的絕望、無助、想盡各種辦法回家,我和隔壁那位軸心國人士(我老公)都覺得無比的心疼和震撼,這是一個「同理心」問題,不在於族群,也不在於是不是發生在我們的地方。如果那是我們身邊的孩子,我們會如何焦急? 3. 我很高興我選了去電影院看,諾蘭這部電影拍攝的手法,若不是IMAX或大螢幕,還真的沒法感受到那種震撼(不用看4DX),那個槍聲、砲彈聲、戰鬥機聲、爆炸聲,IMAX真的會讓觀眾覺得身歷其境,比3D還3D,喜歡二戰史的,真的可以趁他還沒下檔的時候去電影院欣賞一下。當然,IMAX是最佳選擇,因為導演是用IMAX拍的。 4. 劇透一下,本來40萬人是希望能撤退三萬人,但是靠著民間的力量,漁船、遊艇全部都出海,在戰火中幫忙受困的軍人渡海,大家齊心救出了30多萬人,雖然還是有5萬人走不了,或死或成為戰俘,但對英軍是個大勝利!戰爭,不是在緬懷少了多少軍人,而是在於有多少軍人活下來。這次敦克爾克成功徹退回到英國的那群人,後來也多數都參與諾曼地登陸! 「We really just try to live in the moment and experience it with them, and look through their eyes. 」- Christopher Nolan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