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香港* 曲奇蛋塔國
2013/07/09 22:02:23瀏覽733|回應0|推薦15

記得十幾年前,台灣曾湧現過一窩蜂的葡式蛋塔熱潮。那時,年幼的我甚至還搆不到店家結帳台,只能隔著檯子用力嗅聞那香甜的蛋奶糖氣息;大約同時,阿姨考上領隊執照,開始密集地帶團往返台灣、大陸,常有機會在澳門轉機。

這簡直造福了我這饞嘴精,常常一聽聞母親聊到「阿姨回家了」,不分日夜便開心地又蹦又跳登門「拜訪」,通常都能順利地接過一盒燙手的油滋滋葡式蛋塔。我通常都一口氣生吞兩枚,再撒嬌地要了四五枚。對於葡式蛋塔,我自有自己獨特的吃法: 先將上頭焦糖色的蛋皮給撕下來吃掉,再小心地在易碎的酥皮上咬一個小缺口,然後緩慢地吸吮燙口的蛋奶液內餡,最後把剩餘的塔皮吃光光。這種吃法,屑掉得少,也不容易燙到口。從小,我就是個在「吃」上頭動最多腦筋的小孩。

也因為嚐過正宗澳門安德魯餅舖的燒燙燙蛋塔,對於路上每隔一街區便有一家的葡式蛋塔小店,興趣來得急,去得也快;而不知不覺間,那些蛋塔小舖們又都悄悄消失了。

_

去香港前,曾在別人的食記上讀了有關"檀島餅家"的介紹,雖然對於那俗不可耐的對聯頗有微詞,更對那些部落客誇張化的敘述"據說有19X層的塔皮"十分感冒(不查證而只會使用hear-say,是對自己文章與廣大閱聽者的不尊重),然而,"檀島"這充滿視覺與嗅覺幻想的名稱卻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因此儘管此行不順路,也應要擠出時間專程從尖沙咀到灣仔,為的是那美麗的店名。

然而,興高采烈地捧著那特別貴的蛋塔,前一頭還視如珍寶,才咬下一口,原本是彩繪玻璃般雀躍的心情,卻立刻平靜如一面水泥牆。"嗯,這就是檀島的蛋塔了......"我不多發表意見,只淡淡地跟P說聲可以回去了。

檀島的下聯:"島國已成蛋塔國"聽起來是多麼志得意滿,然而,其蛋塔無論在酥皮的層次、酥脆度,甚至是蛋塔內餡的濃郁順口程度,卻筆起安德魯餅舖落後了十萬八千哩,甚至連肯德基的蛋塔都好吃得多。檀島的蛋塔太甜,蛋奶相反而被壓住,餅皮雖有層次,但其層次是軟綿無精神的,咬下去只覺齒舌空虛。

*

既然都到灣仔了,P帶著我在巷弄間晃蕩,偶然間發現了一家與檀島十分相似的店名: 櫻島麵包店。這家店我曾在粟子的書上看過,其蛋塔亦是作者著墨推薦的,便買了一顆嚐嚐,其價錢是檀島的一半。

才咬下一口,我便對香港的酥皮蛋塔死心了,這塔皮疲軟的像在咀嚼滷味店的豆皮,而內餡過甜,香精味兒很重,蛋液太稀。或許有人會說,這單價本來就低,還挑什麼? 然而,之後在櫻島附近的"百事吉餅舖"所吃到的曲奇皮蛋塔,才2.5元,卻有中等水準。此留待之後介紹。

_

坦白說,曲奇皮確實是比酥皮好做許多,尤其在奶油易融的炎炎夏日,除非店家特別為揉製酥皮之處設置冷氣,或者師傅手腳極迅速俐落,否則酥皮通常都會像櫻島的一樣,拖泥帶水,一點也不爽脆俐落。

然而,作為對於葡式(酥皮)蛋塔沒有特別執著的消費者,我所追求的只是美味的蛋塔,如果店家能把曲奇蛋塔做得很美味,工序簡單又何妨?

本次香港行,如要說有什麼東西以最少的成本在我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想,只有泰昌餅舖的蛋塔了吧。在這裡"以最少的成本"不是cp值的意思,因為一件東西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人記憶裡重要的一塊,價錢必定不是唯一(甚至是重要)考量因素。而泰昌餅舖對我的特殊性,在於遇見它的前因後果。

那是第二天的旅程,我們計畫在上環到中環一帶徒步漫走,沒想到偏偏遇上颱風外圍環流。早上天氣還很好,逛到蘭芳園(絲襪奶茶創始店)一帶時,天色突然轉暗,彷彿太陽不小心踢翻了一大缸墨汁般,詭譎陰沉。我們剛喝完蘭芳園因冰塊放太多而走味奶茶,仍不滿足地想找些零食甜甜嘴,沒想到就遇上了招牌頗不起眼的泰昌餅舖。

在不知道招牌為何的情況下,憑著自我喜好買了個蛋塔,又額外買了塊老婆餅,因為書上說香港的老婆餅與台灣的頗不一般 (臺灣的簡直就是太陽餅)。老婆餅有股奇怪的香味,內餡則是冬瓜蓉,還摻有小指指節大小的冬瓜條數塊。餅皮香酥,適合配著茶,享一個恬適的午後。

但我們沒這等福氣,當我們拿出蛋塔準備再來場味覺享宴時,店門外即淅瀝嘩啦地下了場傾盆大雨。雨來的又快又急,而且一時半刻沒有結束的跡象。我與P一邊慶幸自己先進了泰昌,才沒被這瘋狗般的雨掃到;一方面又忍不住憂愁著接下來的行程該如何是好。

我心沉沉地咬了一小口餅皮,酥酥脆脆的,卻又馬上化為粉末、融於舌尖;杏仁味與奶油香像感情和諧的夫妻,攜手跳上味蕾的舞台。我喜歡這如同西式奶油小酥餅的口感。當下迫不及待地跟P說:"我想再咬一口......" 這回索性咬了一大口,整顆蛋塔彷彿多了一個張得開開的大嘴。不得了,中間的餡子簡直是介於奶酪與濃稠優格的口感,並且十分燙口;奶香與蛋香皆重,卻沒有蛋特有的阿摩尼亞味,這簡直像在吃金色板的雙皮燉奶,且比雙皮燉奶更香甜可口!

就在我沉醉於蛋塔的美好時,雨悄悄地暫停了。P指著街道向我示意,開心道:"太好了,我們剛好在泰昌躲雨!" 我亦輕快地回應他: "是啊,這真是美味的小幸運>//////<"

*

在香港第二次吃到曲奇蛋塔,是在灣仔的"百事吉餅店",在那之前,我們已經吃了兩個勉勉強強的酥皮蛋塔,我猜,P或許是因為蛋塔的渴望沒被滿足(或者更渴求了),因此看到櫻島隔壁的店加在蛋塔烤盤上面貼著"剛出爐 熱",馬上(不可思議)積極地要求要買一顆吃吃。

百事吉的蛋塔有"異"香,我吃得有點心惶惶;然而,除此之外,他家的塔皮倒有一般奶油餅乾的水準,酥香化口,只是薄了點,稍嫌可惜。然而,一顆臺幣十元,又能嫌什麼呢? 世界上哪有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好康事兒?

_

曲奇餅蛋塔貫串了本次香港行的開頭與結尾,也成為了我香港行裡最甜香的回憶。回到台灣後,努力地想找此種蛋塔,無奈台灣經過上回蛋塔浪潮的洗禮,店家們多數都改賣葡式蛋塔了。曲奇餅蛋塔只能在便宜的傳統麵包店買到,但那餡子多半也非用心之作,吃來就是咬舌。啊,我多懷念從狂風暴雨吃到雨停的蛋塔,那塔皮如法式奶油酥餅,餡子又像葡式蛋塔的美味曲奇蛋塔........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eenemerl&aid=79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