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安部司的餐桌真相大揭秘 3
2011/01/03 13:37:56瀏覽825|回應0|推薦0

 

放置三天不能腐壞

「安部社長,你們公司的菜餚不管是顏色、味道都很出色,而且成本也低。但是,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必須一直放在這裡三天還不會腐壞」。

「什麼?」

聽到這,就算是安部社長的我,也嚇了一跳。

「若不能這樣,三明治就沒辦法打出『一天半』的賞味期限。因為消費者只會注意賞味期限,若是不能延長個一小時、二小時是不行的。

最少要能維持兩天才可以打出一天半的賞味期限。

而且,是希望擺放在開架上販賣的。

這樣,若是沒辦法維持一天半的時間是不行的。

雖然寫著『保存在 10 以下』,但若是放在冷藏櫃裡賣,客人會嫌開門麻煩而影響銷售數量。」

同樣的,超市、外食產業、便當業者也都是從大袋中取少量使用,希望減少浪費。

甚至沒賣完的,還想在隔天繼續販賣。

因此,無法在常溫下維持兩天,就會喪失商品的價值(稍微提醒一下,不腐壞的基準,是以 25 下,在 48 小時內,一般生菌數不超過 105 為條件)。

聽了這些話,安部社長回到工廠後,急忙將研究員找了過來。「試試看多加些防腐劑吧!

如果沒辦法讓商品保存三天,我們公司就無法經營了。

在菜餚中多加入一點己二烯酸或苯甲酸。」

「社長,使用己二烯酸是不行的。」「咦!為什麼?」

「加入了那些防腐劑,的確會產生明顯的效果,但是能添加的食品種類只有 10 多種而已。」「喔!為底情形怎樣?」

「國家對於這種防腐劑的使用方式規定的很嚴格,可以使用的食品種類及含量都有規定的。例如海膽、魚糕、火腿、香腸等,若要添加己二烯酸,那每1公斤只能使用2克而已。」

「那苯甲酸呢?」

「番茄醬、醬料、飲料每1公升只能有 0.6 公克。就算您說因為今年的夏天很熱,不能讓食品腐壞,但使用在禁止的食物上或超出用量,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總之,食品衛生法對於添加物管理得很嚴格。」

「那可以用在馬鈴薯沙拉中嗎?」「不行。」

「添加在鮪魚沙拉呢?」「也不行。」

「那加在米飯中總可以了吧?」「更不行。」

「這樣下去我們公司該怎麼辦啊?」

雖然如此,用心開發的研究員還是很優秀的。

「社長,我有好方法了!己二烯酸的方法雖然行不通,但若將各種添加物組合使用,還是可以辦得到的。」

「是嗎?總之細節不用多說,事情給我辦成就好。」

「想一下如何組合那些添加物,延長商品的保存時間,只要一添加了後就可提高保存性。」

「其他的不用再跟我說明,只要不會讓我出現在記者會上道歉就好!」

安部社長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下班後他喜孜孜地朝酒吧走去了。

可使用於任何食物

大家一起來思考稍微難懂的道理。

酸性的食物比較能維持不壞,若以醋醃漬品來想,可能就比較容易了解。

醋醃漬品的製作,其實就是添加物組合的應用例之一。

也就是說,在製作過程中使用了多種酸味料,但是把味道調得恰到好處,完全感覺不出酸味料的多種組合。

調整pH值,就是使用添加物將食物調整為酸性或鹼性。

接下來,用心開發的研究員來向安部社長報告。

「社長,這就是馬鈴薯沙拉用的保存劑。對於其他配菜也具有延長保存期限的效果,可將食物調整為酸性」。

M  馬鈴薯沙拉 200 公斤使用的保存劑

醋酸鈉

蘋果酸

蘋果酸鈉

偏磷酸鈉

多磷酸鈉

GDL(葡萄糖酸內酯)

300g

250g

250g

50g

50g

100g

「看起來只是白色的粉末,聞起來好像有醋的味道,嚐一點試試看!」安部社長用手指沾了一點白色粉末,試試味道。

「嗯!很奇特的味道,不好吃嘛!」。

「沒問題的,只要用化學調味料或甘味料,將味道加重一點就吃不出來」。

「可以添加多少量呢?」

「以組合方式製成的保存劑與合成防腐劑不同,因為沒有使用量的基準,不僅可以用於任何食物,也不限制使用的劑量。」

「這樣的話真是太方便了,這簡直像是為了我們公司所訂的法律。但是,用了這麼多添加物的話,在標示上有沒有什麼規定呢?寫了一長串,給人的感覺很不好。」

「可以不用標示添加物的名稱。

食品衛生法規定只要是使用於相同的目的,就可以合併標示,不管加入幾樣,只要寫成『pH調整劑』就可以了。

而且,因為不是合成防腐劑,還可以標示『不含合成防腐劑』」。

「那太好了!對於製造者來說,沒有限制使用量,也不需要標示添加物的名稱,這真是幫了大忙啊!」

「使用的添加物 6~10 種。對於容易腐壞的食物,如果調整一下添加物的組合,就可以分別用在煎蛋、沙拉醬、燉煮物、五目飯、鮪魚沙拉上,使用看看吧!」

說到合併標示,就想到調味劑(胺基酸等)、改良劑(酵母萃取物)、乳化劑、鹼水、香料等,很多都是用「合併標示」的方法來標示。

是將「檸檬酸」、「醋酸鈉」、「蘋果酸」這些添加物一長串地列出,不僅標籤需要占去大部分的面積,感覺好像使用了大量的添加物。若用「pH調整劑」一詞合併標示,對於製造者來說,真是方便許多了。

此外,製作加工食品時所用的添加物裡,只要在食品完成前去除或中和的物質,就被稱為「加工助劑」,可以不用標示。

在製做橘子罐頭時,用來溶化果皮的鹽酸與氫氧化鈉,就可以不需要標示記載。

在店內製造、或散裝販賣的,還有包裝太小寫不下的食品等也都免去了標示的必要。

pH 調整劑

 

 

 

僅占

4.97%

所添加

pH

調整

醋酸鈉

胺基乙酸

葡萄糖酸內酯

己二酸

偏磷酸鈉

蘋果酸

多磷酸鈉

麩酸鈉

溶解酶

55%

10%

8.0%

5.0%

5.0%

5.0%

5.0%

2.0%

0.03%

 

 

 

僅占

12.5%

所添加

pH

調整

醋酸鈉

冰醋酸

反丁烯二酸

二氧化矽

脂酸甘油酯

琥珀酸二鈉

80.4%

2.1%

2.0%

1.0%

1.0%

1.0%

營養機能食品,以補充營養為目的,若加鈣或鐵時,卻不用標示為加鈣、鐵額外用的添加物。

只要在加工過程最後階段不會殘留即可稱為加工助劑,而加工助劑不用標示。

原料的添加物,「生薑泥」也含有數種添加物,但用在製做「薑燒豬肉便當」時,只要記載「生薑」即可。
散裝零賣、小包裝的、店內製售的食品都不需要標示。例如咖啡奶油球、漢堡店、外帶便當店、外食餐廳、現場製作特賣會等。

消費者無法知道這些複雜、隱藏於暗處,無所不在的添加物,「廣告上感覺很新鮮」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了。

食品中,隱藏了許多消費者所不知的情報,若能明確公開標示,就不致造成消費者在選購上的不安。 

作者:安部司

click→ 不吃,才能讓身體更有力量!適時斷食是必要的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4759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