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應該吃什麼?
我完全不想命令大家晚上吃什麼,我比較有興趣做的是去開發好記的飲食法則,當你在買菜或作菜時,想想這套法則,就能幫你做出稱得上健康的多道料理。
讓我們達到一個食物自取得、烹調到享用,接近真善美的境界!
曾祖母看不懂的東西不要吃
為什麼特別講到曾祖母?
因為現在不管是母親或祖母,很有可能跟我們一樣已經搞不清楚了。
為了安全起見,有些營養學家主張應該更往前找,包括早在1960-70年代對於精製碳水化合物提出預警。
不受重視的英國營養學家約翰尤肯 John Yudkin 曾經建議大家「人認不出來的東西,就別吃,這樣最安全。」那麼上超市買東西,要怎麼做才符合上述原則?
想像一下你的曾祖母正陪著你推著購物車逛超市,她駐足在乳製品區,拿起一條裝在軟管中的 Go-Gurt 優格端詳了一陣子,不清楚這到底是食物還是牙膏?
又要怎麼吃進嘴裡?
不吃內容複雜的食品,除了避免各種化學添加劑、玉米和大豆製品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理由。
食品科學做出來的東西會欺騙你的身體。
人對於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食物,會先用感覺器官評估之後,再傳達訊息給身體其他部分來做適當的回應,可是人工色素、人工香料、合成甘味劑和新式油脂厲害之處,就是讓我們的感官辨認不出食物的真假。
會騙人的東西,從標示上便看得出端倪。
成分中含有(A)陌生(B)念不出來(C)五種以上(D)高果糖玉米糖漿
的商品不要吃。 →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甚麼是蛋白質水解物?
以上所列出的條件並非全然不好,現在卻是高度加工食品的正字標記,符合任一條件的東西已經淪為商品,不再是原來的食物。
麵包是 1938 年代表「傳統食品」的一項。
曾祖母會告訴你,麵包材料只要麵粉、酵母、水和一小撮鹽,簡單得超乎想像。
可是工業化製程做出來的,即使是全穀麵包,也都是現代食品科學的產物,更是具有商業價值、發展看好的商品。
我現在一一列出美國麵包大廠莎莉公司「莎莉鬆軟全穀白麵包」所有的成分。
咦,全穀和白麵包,不是互相矛盾嗎?
看了下面的清單,你會發現其實一點也不矛盾。
營養添加漂白麵粉(小麥粉、麥芽大麥粉、菸鹼酸、鐵、維他命B1、B2、葉酸)、水、全穀類(全麥麵粉、糙米粉、米糠)、高果糖玉米糖漿、乳清、小麥蛋白、酵母、纖維素。
以下各成分約占產品 2% 或低於 2%:蜂蜜、硫酸鈣、蔬菜油(大豆油/棉花籽油)、鹽、奶油、麵糰調整劑(單酸與二酸甘油酯、乙氧基化單酸與二酸甘油酯、抗壞血酸、酵素、偶氮二甲醯胺)、觀豆膠、丙酸鈣(防腐劑)、蒸餾醋、酵母營養劑(磷酸單鈣、硫酸鈣、硫酸胺)、玉米粉、天然調味劑、β胡蘿蔔素、維他命D3、大豆卵磷脂、大豆粉。
這條加工繁複的「麵包」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但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它也許過了曾祖母這一關,因為它就是一條麵包,至少自稱是麵包,看起來也很像。還是過不了第二關。
第一:成分陌生(單酸甘油酯算聽過,乙氧基化單酸甘油酯是什麼玩意?);
第二:念不出來(偶氮二甲醯胺);
第三點,成分超過5種(超過36種了!);
第四點,含高果糖玉米糖漿。
如果不是 FDA 多年前放水,今天莎莉鬆軟全穀白麵包就不能自稱「麵包」了。
你吃的動物吃什麼,你就會變成什麼樣
這句話是說,提供人類肉品的動物,不管最後以肉、奶或蛋的形式提供給人類,牠們的飲食內容會影響食物本身的營養價值與健康。
這其實是不證自明的道理,只是工業化的食物鏈以生產大量廉價蛋白質為目標,一再地對這項事實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
也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動物所吃的東西也從植物變成種子,因為吃高熱量的穀類才能長得更快、生產更多乳和蛋。
像牛、羊這類以草為主食的反芻動物,如果吃太多種子會生病,所以現在吃穀類長大的牛隻才需要注射抗生素。
即使可以吃穀類的動物,像是雞和豬隻,如果吃得到綠色植物也會比較健康,肉和蛋的品質也會比較優良。
大部分的肉品動物如果可以吃草,牠們的肉、奶和蛋當中的脂肪會比較健康(因為含較多omega-3和共軛亞麻油酸,較少omega-6和飽和脂肪),也含有較高的維他命與抗氧化物。
這些差異有時可以用肉眼就觀察出來,比如奶油顏色深黃,或是蛋黃呈鮮橘色,這是因為吸收到新鮮青草當中的β胡蘿蔔素。
所以,多花一點精力和金錢買吃牧草長大的動物製品還是值得的。
多吃葉菜類、少吃種子植物的原則不僅適用人類,也適用於我們所屬食物鏈中的其他動物。
做真正的雜食動物
不管你吃不吃肉,最好是多吃不同種類的食物。
超市的東西看起來好像很多樣化,不要上當,其實很多都是來自玉米、大豆和小麥等少數種子類食品。飲食中包含的物種愈多,就愈能攝取到各項所需的營養。不過這是營養主義提出的論點,我要提出一個更宏觀的健康主張:飲食多樣性必須延伸到大地多樣性。
縮小現今蔚為主流的單一栽種規模,農夫就不必施用大量農藥或化肥,土地也會較為健康,滋養出健康的動植物,最後受益的還是我們人類。
人體健康不是以身體為界線,健康的土地對你的健康也有好處。
吃營養品的人,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知道會吃營養補充品的人,身體通常比其他人還好。
這群人通常比較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教育程度高,生活也相對富裕。
隨著年紀增長愈來愈有需要吃真正的食物和大量植物,從飲食中攝取到所有維持健康的微營養素。
畢竟人類從自然獲取所需的各種物質是演化的結果,倘若做不到這點,我們也不可能活到現在。
當我們變老,身體從食物吸收抗氧化物的能力下降,對這些物質的需求便會提高。所以過了 50 歲以後,便可以開始吃綜合維他命與礦物質營養補充品,反正一定不會傷身。
食物買貴一點,吃少一點
法國飲食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用數量換取品質。
美國食品系統一百多年來講求數量和價格,並不重視品質,大量平庸食品以超低的價格賣出,一直是市場上的主流,從以前到現在一直是這樣,就好像某家連鎖超商喊出的口號:「產品堆高,價格壓低。」
我們不能否認,品質好的食物總是比較貴。
原因在於這類食物受到特別的照顧,栽種密度也不像一般作物那麼高。
在美國不是所有的人都吃得起高品質的食物,很令人遺憾,但是負擔得起的人都應該支持高品質食物。
這麼做不但消費者自己能得到健康,至少可以遠離殺蟲劑與其他化學品,農夫的健康,及住在農場下游與下風處的居民健康,也都能免於威脅。
多付點錢吃到好食物還有另一項好處,就是會少吃。
「少吃」是大家最不想聽的建議,但有力的科學證據卻告訴人,不管有沒有體重過重都應該大幅降低食量。
許多做熱量控制的動物實驗,一再顯示少吃可減緩老化並延長壽命;有些研究人員甚至相信這是「飲食改變」和「預防癌症」之間最具說服力的單一相關因子。簡單來說,過多的食物會促進細胞分裂,更會使癌細胞的分裂如虎添翼,迅速擴散;少吃可以讓分裂的速度慢下來。
少吃也能扼止自由基的產生、控制發炎,並降低罹患多數西方疾病的風險。
聽肚子的話
如同心理學家觀察到的,很多人的食量是靠眼睛看到的訊息來決定,所以,份量愈大吃得愈多;杯子愈大喝得愈高興;自動販賣機設計得夠誇張,就更容易吸引人們來買;M&M巧克力盒放得愈近,就愈想去吃。
這些外在提示讓我們輕易上鉤,滿足所有急於推銷的食品業者。
食品跟其他現代生活層面一樣,也成為視覺文化的一環。
我們應體認到有必要發展視覺以外的飲食感官功能,才能提供身體有用且準確的必要訊息。
比如說,這顆桃子聞起來跟看起來一樣好吃嗎?
甜點吃到第三口,還跟第一口一樣帶來那麼美妙的感受嗎?
雖然吃得下,但是肚子還餓嗎?
假設肚子已經吃飽的訊息要 20 分鐘才傳得到腦部,可是大多數的人不到 20 分鐘就草草結束一餐,感官根本派不上用場,更遑論幫忙控制食量。
所以應該慢慢吃,讓身體有時間告訴我們吃飽了,讓我們少吃一點。
法國人這點就很行。
Brian Wansink 汪辛克曾經問過一群法國人,要怎麼樣才知道該停下來不必再吃,得到的回答是,「我覺得飽,就不吃了。」
這個答案對美國人反而很陌生,因為他們會說,「盤子空了就不吃」,或是「東西吃光的時候」。
法國人吃飯總是不急不徐、願意多花一點時間享用,這樣才有機會知道自己飽了。
我們要學著慢慢吃,多去注意身體發出的訊息,才不會讓外在提示決定食量。
我們吃多吃少應該由自己來掌控,而不是放任食品行銷業者的操縱。
汪辛克最近的新書:《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裡面列出十幾項實用的原則。
作者似乎無視於人有自由意志,提出的原則對人類的感官能力反倒變得有點諷剌。
盛食物時,放在小一點的碗盤裡;吃東西或喝飲料時,使用小一點的容器(即使買到大分量需要分裝,也別怕麻煩);吃東西留下證據,不管空瓶、骨頭或其他食物殘屑,都留在桌上,才知道自己吃喝掉多少東西;用高腳杯取代馬克杯(用矮胖型的杯子容易喝太多);健康食品放在看得到的地方,不健康食品藏起來;一次吃一份,多餘的飯菜留在廚房,不放在餐桌上,有助於打消再盛的念頭。
慢慢吃
慢慢吃,除了幫助你收到該停下來的訊息之外,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慢」,意指從容兼具知識性的飲食行為,也是源自義大利「慢食運動」致力推廣的原則:「堅決支持平和的物質享受,是制衡快速生活觀在全球蔓延的唯一手段。」
發起慢食運動的組織是為了反對 1980 年代美國速食業進駐羅馬而成立,宗旨在讓人獲得與親朋好友悠閒地共享經過妥善照顧、細心烹調的美食體驗。
聽起來很像上流社會的美食俱樂部,不過慢食運動的深度在於抗議西方飲食、反對西方生活方式的立場,自始至終都十分堅定,也提出了替代方案。
慢食運動鼓吹品質比分量重要,認為人如果培養出對食物的品味能力,重建被食品工業化破壞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對於品質的注重自然會提升。
運動發起人卡羅佩屈尼曾說:「消費者在肯定農人耕種的價值、養成食物品嘗能力的同時,也決定了食物的品質。他們便成為生產者不可多得的盟友。」
品味食物這件事也有信仰中心,它強化了我們對食物生產者付出心力的感恩之情,也讓我們放棄速食給味蕾帶來的膚淺快感。
慢食運動源自義大利並非偶然。義大利比較不會盲從於「快速生活的愚蠢行為」。
另一點就是如果美式生活沒有徹底改變,單方面去改革美式飲食似乎過於理想化。速食興起的背景,是因為整個社會把成功視為第一要務,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工作(一家必須雙薪),一年只放兩個禮拜的假,以及發生重大事故時沒有社會安全網可依靠的環境。
慢食運動要求人們排出時間,放慢速度來吃東西,一天三次,全部的人都要照做。如果能做到,這點小漣漪就會變成力量龐大,足以改變一切的浪潮。
慢食運動對慢食的定義,是指吃的時候,必須對食物從成長到餐桌的整個過程有徹底的了解。
有時候吃東西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也有好處。
的確,與其知道它醜陋的真相,倒不如被蒙在鼓裡來得輕鬆。
速食店賣的漢堡第一口咬下去,吃得到汁多味美,不過如果消費者看得到漢堡背後那一幕幕牛隻飼育場、屠宰場和工人工作的景象,或是得知漢堡的美味是來自「人工烤肉調味劑」,這一口可能就咬不下去。
不用說,這種漢堡只是讓消費者趕快吃完,別想太多的。
慢食也有慎重之意,最初的用意在於吃是出於自由選擇而非受到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