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壇經】心得報告附錄六《修與不修》
2009/04/14 22:37:56瀏覽797|回應1|推薦10

修與不修虛雲老和尚講述

    講修行,講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話。你我透徹了自己這一段心光,當下了無其事,還說什麼修與不修。試看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表顯,出家訪道,苦行六年證道,夜睹明星,歎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祇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清淨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而曰:「未說著一字」。自後歷代祖師,一脈相承,皆認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橫說豎說,或棒或喝,都是斷除學者的妄想分別,要他直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假一點方便葛藤,說修說證,佛祖的意旨,我們也就皎然明白了。

    你我現前這一念心,本來清淨,本自具足,周遍圓滿,妙用恆沙,與三世諸佛無異。但不思量善惡,與麼去,就可立地成佛,坐致天下太平,如此有甚麼行可修,講修行豈不是句空話嗎?但你我現前這一念心,向外馳求,妄想執著,不能脫離。自無始以來,輪轉生死,無明煩惱,愈染愈厚,初不知自心是佛,即知了,亦不肯承當,作不得主。沒有壯士斷腕的勇氣,長在妄想執著中過日子。上焉者,終日作模作樣,求禪求道,不能離於有心。下焉者,貪瞋癡愛,牢不可破,背道而馳。這兩種人,生死輪轉,沒有已時,講不修行,豈不又是空話。

    所以大丈夫,直截了當,深知古往今來,事事物物,都是夢幻泡影,無有自性。人法頓空,萬緣俱息,一念萬年,直至無生。旁人看他穿衣喫飯,行住坐臥,一如常人,殊不知他安坐自己清淨太平家裏,享受無盡藏寶,無心無為,自由自在。動靜如如,冷暖祇他自己知道。不惟三界六道的人天神鬼窺他不破,就是諸佛菩薩也奈他不何。這樣還說個甚麼修行與不修行呢?其次的人,就要發起志向,痛念生死,發慚愧心,起精進行,訪道力參,常求善知識,指示途徑,勘辨邪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曝之。」,漸臻於精純皎潔,這就不能說不修行了。

    上來說的不免遷上就下,仍屬一些葛藤,明眼人看來,要認為「拖泥帶水」;然祖庭秋晚,去聖日遙,為應群機,不得已而如此羅索。究實論之,講修行講不修行都是空話。直下無事,本無一物,那容開口。菩薩呀!會嗎?

《基隆十方大覺寺印「參禪要旨」第34至36頁》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odnews&aid=2849998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用心生活即修行
2009/05/03 14:45

講修行太沉重,用心生活吧!  


平安書苑《Godnews》果願.溥化(godnews) 於 2009-05-03 22:42 回覆:

歸叢好好無錯

修行就是

一切從心開始

讓自己的良知良能在生活中啟用

做恰當的事

就是這樣子簡單

平安書苑《Godnews》果願.溥化(godnews) 於 2009-05-03 22:54 回覆:

一切從心開始

找到平安的心

安住

身體自然平安

家庭事業也必定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