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4 18:07:40瀏覽494|回應0|推薦0 | |
【愚民夢!】「眾人之事也是個人之事 」聯合晚報╱社論 【聯合晚報╱社論】 眾人之事也是個人之事 2010.08.24 但「眾人之事也是個人之事 」是現在社會的民意? 政府高層 政策 雖 (損民)附和 大財團... 不要 戳破 「眾人之事也是個人之事 」社論 的 愚民夢! 眾人之事也是個人之事 【但 公民參與 不要參過頭】 小心 不要踢到 別人(貪腐)的核心問題... *********** 半世紀過去,現在的年輕人也許不在意是否「頹廢自私」,但以公德心而言,台灣實在進步很多。不要說當時被批評的不排隊、隨地吐痰丟垃圾、不守禁菸規定等景象已少見,在更難的交通秩序、公共禮節、團體規則、社區意識、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當今一般公民的表現都值得稱道,常被讚美是華人社會文明素質最高的地方。 公德心進步,越來越多人願意把眾人之事當作自己的事去關心和貢獻,這是教育的影響,也是民主的成果。從這個角度看,目前來台開講的諾貝爾獎得主歐斯壯(E. Ostrom)討論的「共有財的管理」和人民的「自我治理能力」議題,在台灣值得形成有意義的個案研究。歐斯壯關心的公共資源和氣候變遷等題材,此刻正熱門,尤其台灣的環保和經濟發展爭議高漲。有些人很悲觀,認為政府的產業政策和經濟掠奪力量無所節制。但另一方面,如果檢視民眾「公共參與」的程度,台灣人民的社區感和社會意識一直在往可喜的方向增強。 過去講「公德」,強調道德面,所以要靠熱鬧的社會運動去激發榮譽感。但現在大家的「共同感」增強,也出於利益的動機,因為眾人的利益也就是個人的利益,從全球暖化到社區安全,都是同樣道理。歐斯壯對個別公民的自我治理能力有信心,因為這不只是道德議題,也確實是大家「同在一條船上」的結果。政府高層附和諾貝爾獎得主的學術理論的同時,從台灣社會公德心指標進步的事實,應可看出公民參與和自我治理的強大力量,在公共事務方面應更領教民意才是。 【2010/08/24 聯合晚報】 ********* 參考 揭弊者被清算? 查弊者下台? 被揭弊者無事? 像話嗎?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