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3/04 08:59:22瀏覽1824|回應2|推薦0 | |
參考 政府科技智庫「與民爭利」問題本質與解決之道的迷失 "台灣資訊科技政策的成形,在行政院由科技政務委員管的科技顧問小組及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運作,配合由資策會外派在各部會的CIO辦公室產生各種政策白皮書及標案。另一方面,這些幾乎沒有成效的標案可以一個接一個出去。" >>>>>> IBM對(馬扁)政府的說帖,為何幾乎是百戰百勝!? 2010/2/9 魚幫水水幫魚!? IBM與中華民國政府; 台灣軟體產業,該醒醒了!! 2008/10/1 >>>>> 雲端運算 應用 雖無法真正提昇產業,中華民國政府要透過每年約200億元的經濟部技術處的科技研究發展專案,及馬政府將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獎勵補助減稅,好個官商 魚幫水水幫魚,肥了誰? 瘦了誰? >>>>>> IBM研發中心徵才 人數創紀錄 IBM是金融風暴中,少數獲利屹立不搖的企業,但IBM總部日前仍宣布裁員二千四百名員工,所幸,IBM今年仍將持續增聘人力,去年底成立「智慧生活前瞻研究中心」,是IBM全球第九座研究中心,該中心將與工研院就「電子病例」等智慧醫療服務應用進行合作。 台灣健康照護產業產值180億美元,工研院也將今年定位為醫療照護產業元年,行政院政務委員張進福表示,雲端技術是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台灣下一個重點發展產業,醫療照護產業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朵雲」。 由於衛生署已編列三年六十億元的「電子病例」行動方案,IBM未來將結合工研院、資策會與醫療院所,共同推動台灣醫療服務產業後台資訊系統的「雲端化」。 于弘鼎表示,IBM今年發展五大主軸,和台灣積極發展的綠色科技、雲端運算等領域,有合作的空間,IBM今年也將擴大在台聘僱研發人力,IBM大中華區研發中心副總經理蔡瑞芬預估,今年招募的研發人力可望創下歷史紀錄。 ********* 引用文章錯誤國家政策: 雲端運算趨勢本無錯 卻是腐敗的美麗化身 2009/11/6 被中華民國有為的政府科技智庫大力政策推動下,"雲端運算"政府政策補助,各國際軟體大廠先後也打著"雲端運算"進軍台灣,並與台灣業者合作,為的是就是政府經費補助!? 不管"雲端運算"是Cloud Computing、SAAS(Software As A Servicce)(把軟體當做一種服務)、或Cluster Computing等等,它不是新技術,它只是軟體發展的趨勢。 引用本人的老文章 與國際軟體業者競爭。不是只配合國際軟體業者。 如果國家資訊軟體政策,真的有基本錯誤思維, >>>>>> 政府政策及經費補助,把雲端運算此軟體發展趨勢,由國際軟體業者帶頭,推動6大新興產業、電子書等國家重大產業政策應用,是一大錯誤。因為國家軟體資源有限,政府應想辦法讓台灣軟體業者能與國際軟體業者競爭。讓國際軟體業者帶頭,不管是「軟帶硬」、「軟帶軟」,皆是嚴重的政策錯誤。資策會不僅是國家科技智庫(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秘書單位),也是國家軟體智庫,必須為此負最大的責任! 政府應協助國內軟體業者應與國際軟體業者競爭。但最後卻變成配合國際軟體業者!? 一起成立新公司,一起吃國家的軟體資源。 雲端運算軟體趨勢本無錯,但在錯誤國家政策下,變成腐敗的美麗化身。
雲端運算對台灣衝擊大過商機! 硬體需求降低 品牌、代工業遭遇巨大打擊 仔細觀察目前全球在雲端運算上經營最成功的幾家企業,就可看出,台灣不僅遠遠落後,恐怕也永遠沒有追上的一天。 為人作嫁╱硬體廠商難進軟體領域 例如,Google是目前全世界提供消費者最多雲端應用的公司,從郵件信箱Gmail、影片YouTube,到Google地圖等,這些幾乎都已成為使用率最高的雲端服務。 不僅如此,Google每次推出新服務,就經常對產業造成強烈衝擊,例如可攜式導航裝置(PND)就是最好的例子。二○○九年十一月,Google推出地圖導航系統後,由於採用雲端服務,隨時可以更新地圖資料,而且完全免費,加上又是實物街景的影像,比起傳統PND用模擬畫圖的方式來的更漂亮清楚,因此讓Garmin及TomTom等歐美PND大廠股價,一天就跌掉兩、三成。 Google建構完整的雲端服務後,二○一○年初也計畫推出自己的手機、小筆電等產品,這些產品都直接可以連上Google的各種雲端服務,雖然Google採取開放式平台,但對台灣業者來說,基本上也只是從微軟(Microsoft)再換到Google而已,為人作嫁的情況還是一樣。 這種困境,即使是台灣最強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宏達電,如今也遇到瓶頸。近來宏達電成長動能不再,主因是宏達電雖然手機做得再好,做出台灣少有的品牌價值,但目前仍只是一家硬體廠商。但宏達電的對手如蘋果(Apple)、黑莓機(RIM) 等,都早已經切入後端應用服務市場,例如蘋果的iTunes或是黑莓機的商務服務,靠著消費者不斷地下載歌曲及收發郵件,蘋果及黑莓機才能賺取那麼豐厚的利潤;但是宏達電只停留在賣硬體的角色,難越雷池一步。 產品精簡╱雲端服務降低終端規格 未來,當Google、雅虎(Yahoo!)或亞馬遜(Amazon)等大廠,把雲端應用及服務建立得更完整後,整個利潤結構依舊掌握在這些大廠手中,台灣仍舊難脫打工的角色。 壓力更大的是,這些大廠提供的都是直接與消費者連接的雲端服務,當服務越做越深時,對終端產品的規格要求就會降低;也就是說,未來上網工具如筆電、手機的功能將更簡單,也就是所謂的精簡型終端(thin client)發展。但是,過去台灣整個資訊工業的基礎,又都集中在個人電腦等終端產品上,在產品越來越精簡下,面對的壓力當然最大。 如果對比近年來微軟與蘋果兩家國際大廠的動態,就可以看出台灣的壓力。眾所周知,微軟近年來表現不佳,在網路的布局落後,在雲端運算的趨勢也尚未有建樹,在手機作業系統的市占率已開始滑落。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侯鈞元說,「微軟的失敗,也代表了過去與微軟緊密結合的台灣資訊產業的落敗。」 至於這幾年在手機應用服務上大幅領先的蘋果公司,卻是採取封閉系統的典型案例,蘋果的軟硬體架構都是自行研發,也不對外開放,甚至很多零組件都由蘋果指定採用,且大部分由歐、美、日、韓等先進大廠提供,台灣很難打入供應鏈,只能承接組裝等附加價值較低的業務。微軟與蘋果的一消一長,其實正顯示出台灣代工產業的潛在危機。 至於IBM在雲端運算的發展,更值得台灣借鏡。早期,IBM就是從電腦硬體起家,但後來朝軟體及服務轉型,○四年更乾脆把個人電腦事業部賣給聯想,如今IBM的角色有如「科技的整合專家」,提供給客戶的是完整的軟硬體解決方案。 國內一家硬體代工廠總經理就直言,IBM提供的顧問諮詢服務,是因為擁有太多不同產業領域的客戶基礎,了解每個產業及龍頭企業的運作邏輯,因此可以把很多產業領域的專業知識(know-how)融會貫通,但IBM提供建議後,其實業者還是要靠自己力量完成,可是收費又那麼貴,難怪IBM獲利可以那麼好。 這樣的說法,其實也代表IBM確實擁有差異化的競爭力,這也是台灣廠商很難與其競爭的地方。如今,在雲端運算的發展上,IBM的速度也明顯超越許多國際大廠,在軟體及服務的投入,深入到少有企業能出其右;也因此,在雲端運算的大潮流中,IBM可以針對不同企業及不同用途,設計出很多服務。 例如,在大陸無錫,由於一套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往往都要耗費上百萬美元,因此IBM發展出給一般麵包店使用的ERP,每家麵包店只要每天付人民幣六元,就可以使用ERP的服務。此外,台灣也已有大型半導體廠,計畫採購一萬台以上的精簡型電腦,建構企業自己內部使用的「雲」,由於完全改變原有作法,過程相當複雜,讓IBM也成為雲端運算的前鋒部隊... 《今周刊》680期更多精采文章 【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680期;訂閱今周刊紙本雜誌】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