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27 09:00:27瀏覽2869|回應2|推薦2 | |
引用文章「全球創新中心」: 馬英九買IBM的單? 幫了甚麼? 害了甚麼? IBM對政府的說帖,為何幾乎是百戰百勝!? 「全球創新中心」: 馬英九買IBM的單? 幫了甚麼? 害了甚麼? 魚幫水水幫魚!? IBM與中華民國政府... IBM擬在台設金融服務中心 ... IBM擬與公銀設IT平台 IBM月初宣布將環保節能IT技術,移轉給鴻海集團,新任IBM台灣區總經理于弘鼎,今年也準備在台灣推動金融業共用資訊服務平台。于弘鼎表示,公股銀行可以在不增加年度IT設備資本支出下,加入IBM的IT資訊服務平台,以IBM在日本經驗,當地銀行係以合資方式,與IBM合作,IBM金融事業群總經理高璐華表示,銀行可以將既有堪用的銀行核心系統設備,以售後租回方式加入IT服務平台。 于弘鼎說,台灣金融機構家數過多,最近又面臨利差急遽縮小的窘境,加入IT服務平台,將IT資訊系統外包,可以降低銀行的經營成本,各家銀行共組平台,也可以將重複的資訊部門員工進行再訓練,該平台不僅可以接台灣金融機構的生意,未來還可以爭取大陸與東南亞金融機構的生意。 IBM對政府的說帖,為何幾乎是百戰百勝!? 為甚麼呢? 大家皆是一家人!? 科技智庫可以與外商成立公司嗎? 政府最重要科技智庫(資策會)可以與外商成立公司嗎? (報載宏瞻董事長由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擔任,王瑋亦是前IBM系統和技術部全球副總裁,而總經理劉以德原是IBM實驗室資安部門高層主管。宏瞻主要提供銀行資訊安全平台服務為主,包括香港永隆銀行、新加坡第二大銀行大華銀行、中國信託與台北富邦銀行都是其客戶。) ... 此外商的業務高層可以擔任政府最重要科技智庫的高官嗎? 此高官同時或下台後可以擔任科技智庫與外商成立公司的董事長嗎? 此外商應該提供建言給政府嗎? 政府科技智庫與此外商的建議一樣內容,好嗎? 工商時報 2008.03.26 IBM建言台灣轉型服務導向 IBM:政府應設創新委會 經濟日報 2008.05.30 報載台灣IBM最近向政府提出建言白皮書,台灣IBM總經理童至祥昨(29)日表示,政府應設立創新委員會,建構國家級創新平台,建立以服務為導向的整合型政府,推動國家創新體系,進而提升台灣國民人均所得。 中國時報2008.05.30 IBM籲架構產官學創新平台 新政府正因油電雙漲問題焦頭爛額,但IBM昨天公布向新政府提出的「創新白皮書」,呼籲政府要儘快跳脫短期問題,為台灣長遠未來做前瞻性規畫,整合產官學的力量,建立國家級的整合性創新平台,並承諾免費提供IBM全球性資源。 IBM花了近半年時間製作「創新白皮書」,IBM總經理童至祥四月時親自向蕭萬長(前經濟部長、現資策會董事長陳瑞隆的老長官)及尹啟銘做簡報,建議政府從「提升研發與品牌行銷能力」、「設立服務創新組織」、「強化經商環境」、「優化教育平台」及「建構國家級創新平台」等五大方向作為擬定國家創新政策依據,以建立服務為導向的整合型政府,推動國家創新體系,進而提升台灣的國民人均所得,再創經濟榮景。 政府應該採用這些建議然後執行它嗎? 例如馬總統要把台灣打造成「全球創新中心」...(但只談創新,核心技術需求的價值不見了?) 扁時代不重視核心關鍵技術,「服務科技化」「科技服務化」的國家科技政策,馬時代又開張了...!? 全球經濟不緊氣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例如: 「創新連鎖加盟展店計畫」... 政府執行這些建議,連外商、及進口代理商一起補助,不可以嗎? 同樣地政府最重要科技智庫可以與本地企業成立公司嗎? 希望本國企業在外國也受到一視同仁的禮遇!? 政府最重要科技智庫可以與外商成立公司,然後仍舊擔任政府科技智庫,是這些問題的源頭之一嗎? 還是這根本不是問題!? 就算有問題也不是現在才有!? 看看扁政府時代的經濟部長退休下台後,擔任政府科技智庫(資策會)的董事長, 大家皆是一家人!? (平民例外) 雨露均霑...何必太計較呢? 引用 政府科技智庫「與民爭利」問題本質與解決之道的迷失 結論: 1. 資策會的問題本質不是「與民爭利」,而是「利益不迴避」!!!!!! 是擔任政府科技智庫資策會在現有組織架構下無法避免的「利益不迴避」!!!!!! 2. 若視問題本質「與民爭利」,而不是「利益不迴避」所執行的解決之道,是使「利益不迴避」的貪腐更加惡化。經濟部長及政府高官應看清楚。 3. 現具官股及民股的資策會,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小組秘書單位、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秘書單位、不少政府部門CIO辦公室等等… "台灣資訊科技政策的成形,在行政院由科技政務委員管的科技顧問小組及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運作,配合由資策會外派在各部會的CIO辦公室產生各種政策白皮書及標案。另一方面,這些幾乎沒有成效的標案可以一個接一個出去。" 本人淺見: 1.) 行政院科技政務委員,有責任解決問題及回報此問題給上層長官。 參考資料: 15. IBM在台推動金融業GDC 2009-03-27 工商時報
于弘鼎昨(26)日指出,台灣共有37家規模大小不等的銀行或信用合作社,雖然部分銀行所使用的核心銀行系統(主要包括:存款、放款、匯款業務)需要更新,但各銀行目前均對資訊科技(IT)支出態度保守。 于弘鼎表示,透過成立服務執行中心,不論是由銀行間合資成立新公司,或直接委託IBM,均可減低IT預算負擔,同時又可以進行系統更新與維護。 IBM目前在全球36國家設置服務執行中心,印度的服務執行中心,提供包括財務、行政、採購、人力資源、客戶關係管理等服務;中國的服務執行中心,也提供應用軟體開發等委外服務。 至於針對金融業的全球服務執行中心,IBM分別設置於日本、丹麥及西班牙;在日本,IBM以Hachijuni銀行的核心銀行系統與基礎架構,提供八家區域性銀行的共用服務。 IBM目前在台灣已設立兩座研究中心,包括設置在南港軟體園區的軟體研發中心,及研發伺服器為主的台灣系統暨科技研發中心。 于弘鼎表示,IBM於印度設置的服務執行中心,初期僅聘僱1,000多名員工,目前已擴充至7萬名員工,若能在台設置服務執行中心,不但可提升國內軟體實力,並增加國人就業機會。 于弘鼎指出,已向IBM總部提此構想,並獲支持,台灣IBM已擬好說帖,將向財政部提出,期望配合政府金融革新計畫,集結國內銀行共同參與。 IBM目前為國內最大金融核心系統業者,市占率已達八成以上。IBM於全球積極拓展軟體及服務業務,去年IBM全球營收比重,服務業務占57%,其次為軟體的21%;去年獲利比重,服務占最大,達42%;其次為軟體的40%。 ※延伸閱讀》 ‧台灣研發功力一流 27家外商來台設30個研發中心 (2006-11-20) 【2009/03/27 經濟日報】 IBM近年來積極轉型,避開高科技硬體紅海競爭壓力,轉向透過服務及軟體業務,積極爭取高獲利,從去年服務及軟體占其獲利超過八成,可看出其轉型成功。 不過金融海嘯來襲,金融服務業也不願砸錢更新系統或設備,尤其台灣金融市場原本就規模有限,與鄰近中國銀行規模比較,相差甚遠,但是台灣金融業經驗,卻值得其借鏡,而IBM則看到此商機。 曾在大陸待16年的于弘鼎認為,時間急迫,台灣金融業的經驗與優勢,其實已漸被對岸趕上,若透過彼此合作模式,減少負擔,持續在系統技術領先,不但讓台灣IBM爭取商機,更對台灣金融業在跨國競爭中,持續取得領先地位。 【2009/03/27 經濟日報】 ************* 資策會通過資工所分割案 資策會分割事業群成立公司已行之有年。過去資策會內部有多個團隊,在專案成功後,被獨立成為新公司,成為資策會轉投資事業。包括1990年與IBM合資成立的宏瞻資訊、1997年與華碩合資成立翔威科技、1998年由網路通訊實驗室獨立成數位聯合(Seed-net)、1998年成立拓宇科技。 目前數位聯合獲得新世紀資通與中華開發投資入股,在國內發展具備相當規模外,去年經濟部已退出董事團隊,僅剩資策會副執行長黃彥男擔任法人董事。 另外,宏瞻與拓宇皆著眼於小型特殊企業市場,並藉與其他廠商資源,來擴大業務範圍,目前資策會皆是兩家公司最大股東。兩家公司也表示,近兩年營運皆有獲利。 宏瞻董事長由資策會副執行長王瑋擔任,王瑋亦是前IBM系統和技術部全球副總裁,而總經理劉以德原是IBM實驗室資安部門高層主管。宏瞻主要提供銀行資訊安全平台服務為主,包括香港永隆銀行、新加坡第二大銀行大華銀行、中國信託與台北富邦銀行都是其客戶。 拓宇前身為資策會金融服務事業群,後來與榮昌、榮電電腦事業中心合併,去年股權重整,目前資策會持股三成,為最大股東,董事長范長康與總經理吳裕光皆是資策會出身,其業務已成功打入大陸與美國,在大陸武漢、北京與常州,以及美國皆有分公司。 由產品開發處分割出來的翔威國際,際遇就不如前三家公司。本月初資策會出身的總經理劉龍龍等五位核心主管全數離職,經營團隊目前改由持股超過五成的華碩主導。 【2008/01/26 經濟日報】 IBM在台推動金融業GDC IBM在全球設有大小、功能不一的GDC用來提供服務業務,于弘鼎以規模最大的印度地區GDC為例,最早IBM在印度也只設有數千人的GDC,但隨著全球外包風潮興起,現在IBM在印度的GDC規模已經高達7萬人,功能從服務中心(call center)、軟體代工到ERP服務等都有。 過去于弘鼎被IBM由台灣地區調派在中國服務15年,回台接任台灣IBM總經理,于弘鼎認為,台灣金融業重複投資情形嚴重,可以透過整合節省成本,因此上任後就積極推動要在台灣成立以金融IT服務為主的GDC。 于弘鼎說,成立GDC有助於整合產業既有的投資與預算,專注於高附加價值的業務,短期內可以協助增加國內專業人才的工作機會,並建立與累積台灣金融產業的智慧資產(industry assets)。 IBM提出建置「智慧型金融系統」的計畫,透過導入「簡化(Simplified)」、「共享(Shared)」、「動態(Dynamic)」的三階段IT基礎架構,再與業務流程整合,協助提升台灣金融業在區域經濟體系內的競爭力。不過,由於台灣目前共有大小約37家銀行,整合難度也相當高,于弘鼎表示,將拜訪持有公股銀行股份最多的財政部,希望可以爭取合作機會。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