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古典詩中的山水意象
2009/09/03 13:46:42瀏覽2611|回應0|推薦20

       

           

                                                                                                  

                             中國古典詩中的山水意象                                       

        中國古典詩中的山水,是充滿文化精神意義的物象。山的寧靜沉穩,無私無為,自足有恆,讓人獲得浸潤、啟迪、沉醉、自在寫山,指向歸隱;寫水,寄託的是詩人的漂泊不定,孤獨無依的流浪情懷。中國的詩人,藉著蘊蓄深厚傳統文化的山水意象,傾訴生命回歸的指向。

         陶弘景在回絕帝詔時說:「山中何所有?領上多白雲。只可自悅,不堪持贈君。」(《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雲遊山間,笑傲世人沉濁,詩人的回答何等淡遠,沉靜且灑脫,縱然是漂泊情懷強烈的李白當他登臨名山時,歸隱意識是明顯。

如:「問余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山中問答》) 真是「山靜似太古」過去、現在、將來的時間意識,在自然永恆的領悟中層層剝落,詩人進入當下,頃刻可以體會萬狀,心境可以容留大自然,生命的長度化為時間的密度,剎那即永恆,在此可充份品嚐人生,提升生命存在的價值,山中是詩人永恆的家園。

        半生漂泊的杜甫,寫水的詩歌一律傳達出動蕩不安。如〈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四流。」

       北宋蘇東坡,因為寫了〈上神宗皇帝書〉和〈擬進士對御試策〉等文,直言不諱批評新法,引起當道不滿,遭變法派誣陷,深感仕途險惡,於是主動請求外放,被任命為杭州通判。時東坡三十六歲,途經金山,夜宿金山寺作〈遊金山寺〉詩。但是,詩中並未描述各山古剎,主要是寫登臨金山,眺望長江的景色,以及由此引發的無限鄉思。一下筆從長江源頭的故鄉寫起: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遊直送江入海、、、」由於漂泊的意識澎湃,致使筆下句句不離長江,甚至重覆使用十個「江字」,在對江水、江岸、江水、江天、江月、江水、江神,的詠歎中,寄託了詩人對家鄉一往情深,宦途坎坷的苦悶與惆悵。

       田園詩與山水詩,在東晉時基本精神都是以回歸為宗旨的。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描述的自然景緻,營造出的是平實、自足的意境,摒棄虛偽與嬌飾,田園是反樸歸真的樂土。用心靈、性情、浸潤、滋養出一片自得的樂園,對生命存在的究竟意義,作智慧的反省。

        生活在有山有水的自然環境中,朝夕相對,休戚與共,人生的悲歡,思惟的方式,靈感的創獲,都受到自然山水的激發與啟迪。虛擬世界的出現更讓許多人以為我們不需要真實的山河大地,但其實,人又何嘗一日能違反自然之理呢?

       人的惶惑主要還因為這樣的割離。所以,可以中國特有的山水文化為基礎,正確理解山水自然的物質利益與精神價值,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