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穿梭綠叢中的黃鵪菜
2010/06/07 10:46:36瀏覽77|回應0|推薦0


黃鵪(ㄢ)菜在繪心居很長一段時間,它總是像野兔般默默穿梭在綠色的叢林中,很少引人注意到它的存在。為了好好栽培繪心居的有機蔬菜,我將尚未開花的黃鵪菜誤以為是路上的雜草,將它們一一拔除。

那漏網之魚的黃鵪菜,開了小小的黃色菊花,才知道之前拔掉的是台灣最常見的野菜。不過等它們長大,湊成豐盛的一盤佳餚,恐怕要再一段時間吧!

黃鵪菜從嫩葉、幼苗和花序吃,煮、炒、做泡菜都可。不過因體內和紫背草一樣充滿白色的乳汁,所以在煮或炒之前,先用沸水燙過一遍,否則苦味可能令你再也不敢嚐鮮了。

後記:當知道黃鵪菜是野菜後,我再也不拔除它了,所以成了繪心居的多數民族。不過因為繪心居沒有施肥,都長的小小的,萊兒馥也就不便取食了,期待中。

【植物小事典】

科目:菊科,黃鵪菜屬

別名:黃瓜菜、山根龍、山菠薐、山菘菠、山菘薐、山芥菜、土芥菜、野芥菜、芥菜仔、罩壁黃、一枝香

類型:一至二年生草本

花朵:黃色。腋生或頂生,多數頭狀花排列成繖房狀花序,全部為舌狀花所構成。

葉片:根部叢生,倒披針狀橢圓形,葉下半部羽狀深裂,有柄。

果實:瘦果扁平,橢圓形,紅棕色或褐色,有白色冠毛。

用途:1.食用-嫩莖葉、幼苗及花蕾

2.藥用-可做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和止痛的藥草,具有治療胃熱、感冒、咽喉痛、扁桃腺炎、退肝火及外敷蛇傷的功效。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