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提著燈籠的苦蘵
2010/08/01 23:24:03瀏覽56|回應0|推薦0

 

炎熱的夏日,採收A菜後不久,菜盆裡長出一株植物,直覺的想可能是某種不認識的野菜。

約等一週,這自己長出來的植物,開出黃白色的花朵,躲在葉下,頭低低的嬌羞狀。還好萊兒馥明查秋毫,見渺小微物必細查,發現有花,立刻查書,原來是有著燈籠草別名的苦蘵(ㄓˊ)。

這苦蘵原產熱帶美洲。小小燈籠是花朵謝了之後,基部的花萼長大成囊袋狀,將綠色果實包裹起來,好讓種子可以安心地在果實中成熟。

剝開外層花萼,成熟的果實可以生吃,屆時萊兒馥一定要嚐一嚐。


你瞧!聰明的螞蟻訪客,捷足先登了呢!

【植物小事典】

學名:Physalis angulata Linn.

科別:茄科

別名:燈籠草、燈籠仔草、燈籠酸醬、小酸漿、炮仔燈、炮仔草、天泡子、天泡草、打額泡、樸樸草、蝶仔草、黃姑娘

類型:一年生草本

花朵:黃白色,單生於葉下,向下開;花萼鐘形,花冠輪形

葉片:互生,卵形,不規則鋸齒緣,上面疏生短毛。

果實:漿果球形,綠黃色,包在成袋狀的萼片中,萼有稜

用途:1.食用

2.藥用-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治咽喉腫痛,腮腺炎,急慢性氣管炎,肺膿瘍,痢疾,睪丸炎,治婦女經痛,子宮炎,小便不利;外用治膿泡瘡。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