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期,除了週二,每天中午我都必須去接兒子到娘家,陪他吃頓午餐,再趕回學校準備下午的課--
超有限的時間裡,沒什麼空檔找想吃的東西,所以我常會選擇到校門正對面的麵店,買碗兒子愛吃的牛肉麵或湯餃,和兒子分而食之就算準過了。
買麵的次數一多,如果店裡客人少,和老闆娘總會聊上幾句。
她知道我沒讓兒子上安親班或課輔班等等的之後,迫不及待的表示她也沒讓自己的兩個孩子上安親班,每天中午都托她大姐將孩子接到麵店來。
話才剛說完,便見她有點遲疑的問:老師,沒讓孩子去安親班,這樣到底是對不對?不像你們老師,還可以自己教小孩…
其實,孩子送不送安親班、課輔班或才藝班,原本也無所謂對或錯,現代經濟壓力下,家庭多雙生涯家庭,父母都同樣身負解決生計的重責大任,子女放學了,而父母還在外頭打拼,怎麼辦?
於是送孩子去一個課後安置的場所,是時勢所迫、情非得已,畢竟也沒多少種工作是被准許把孩子帶在身邊的。
但,如果工作狀態或環境允許,為人父、為人母者,當真要設法多花點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是不是能勝任子女課業輔導的角色,或是不是具備提升子女競爭優勢的能力,說真的,實在不重要,對成長中的子女而言,最重要的是與父母在一起,以及在一起的那份親密感、歸依感與安全感。
他們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無所求、無所怨的大量陪伴,如此而已。
其餘的,屬於他們個體生命與存在的那些部分,本自天生,一定會找到他們自己的出口,我們急什麼?又爭什麼?
反而必須讓自己相信,在充滿愛、關懷與安全的陪伴下、在大量時間的陪伴下成長的孩子,必長成健康、快樂、自信、無私的人。
4大教養迷思,挑戰超完美父母
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有能力贏得未來,卻往往因為教養思維或態度上的迷思,反而壓抑或妨害孩子發展挫折忍受力。以下是許多父母教養子女時難以穿越的主要迷思:
教養迷思一:「我就是這樣長大的」
許多父母常抱怨孩子,「怎麼這麼浪費、不惜福?」「孩子怎麼這麼不能吃苦?」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研究指出,當父母愈執著於過去的經驗,愈難以同理心來教養孩子,愈容易重蹈自己成長經驗的覆轍。
華視總經理李遠(小野)坦承,自己考高中考的奇差無比,他父親看到成績單跪下來哭,「我被他的反應嚇到了」。他父親那套「高期待」教養方式帶給子女長期的焦慮和不安,等他有了孩子以後雖開始懷疑卻仍不免對兒子有要求。兒子在小四時曾形容李遠看他的眼神很可怕 ── 「眼神很荒涼」。
但李遠在兒子進入青少年期後,父子關係有如「哥兒們」,這轉折緣故很多,「反省」是其中影響關鍵,就像兒子形容他「是一個會反省的父親」,「這是兒子給我的最大讚美。」不斷的反省加上不斷的自我調整,李遠終能超越上一代的「教子有方」,發展出不同的教養腳本。
教養迷思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愛,會把孩子寵壞」
雷同的迷思如「不能花太多時間陪孩子,孩子會軟弱依賴」、「不要太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會需索無度」「不能太尊重孩子,孩子會目無尊長」「不要讓孩子凡事作主,孩子會自私自利」。
事實上,正好相反,當小孩自覺被愛、被尊重,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約束,發展同情心,並且願意承擔責任。
「父母絕對不可能用過多的愛寵壞孩子,」美國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史坦堡博士非常肯定,因為有太多以親子關係為主題的研究發現,「那些調適最好的孩子,總是擁有最豐厚的父母之愛」。
不是愛得太多,而是缺乏有效的管教,才會寵壞孩子。
教養迷思三:「我這樣做,是為孩子好」
最常見的情況是,父母把孩子送到才藝班、送進補習班,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填得滿滿,理由是「為了增加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做這些是為孩子好,還是安自己的心?曾有一位小二的孩子告訴心理醫師陳質采,「我就像籠中鳥,每天從一個籠子被換到另一個籠子。」陳質采問,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一語中的 : 「想學,沒環境會偷著學;不想學,請到李遠哲來教化學也沒用。」
處心積慮為孩子未雨綢繆布局人生的父母,應該警覺,自己可能變成「直升機父母」,隨時盤旋在孩子的左右,過度保護和介入,就像正在雕刻一尊完美的孩子雕像而不是真正的孩子。
教養迷思四:「親子相處的時間重質不重量」
親職作家游乾桂形容品質不好的親子相處時間,就像在做「噩夢」,但不只要有品質還要有時間,時間投入愈長,愈有益建立親子親密關係,就像為親子情感帳戶增加存款。
如果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非常有限,對於孩子在乎的場合,如生日、表演、比賽,或者孩子需要有人談一談的時候,父母因故缺席或要等到有空再回來陪孩子,對親子相處的品質一定會大打折扣。
父母的陪伴很重要,而且愈小的孩子愈是需要。日本有研究發現,青少年犯罪在幼兒 3 歲之前決定。這聽起來很駭人聽聞,然而根據板橋地院少年保護官盧蘇偉的研究觀察,孩子在 6 歲之前與父母的關係,和孩子未來會不會藥物成癮,或會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人,以及未來會不會失去人生的方向等都有相關,「安全的依附經驗,是無法等到父母有空了再回來陪伴,」他提醒。
~~作者:林玉珮 出處:康健雜誌 1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