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徹夜救人被耍 入監前夕 殺兒童是最嚴重犯罪!今年第二件死刑定讞 16歲兄打死妹 在校是「乖乖牌」毒蟲偷開救護車
2016/12/29 10:40:56瀏覽391|回應0|推薦0

 

無影腳踹倒「省道一哥」 勇警拚命大盜也認栽

2016-12-31 13:08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http://udn.com/news/story/7315/2202670

綽號「省道一哥」的強盜累犯張哲舜,沿台一省道作案神出鬼沒又狡滑,令各地警方頭痛,台南市善化警分局善化派出所員警吳明昌(42歲)眼尖認出張哲舜,並一腳踹倒張嫌機車並奮力壓制比他壯碩的張嫌,過程中手腳都扭傷,仍順利逮捕大盜,英勇表現令人稱許。

吳明昌謙虛表示,是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夠逮捕嫌犯,當嫌犯騎乘作案機車進入台南境內就被鎖定,因「家裡也有一輛同型機車」,因此在善化市區街頭與嫌犯相遇一眼就認出來,因他已換上便裝,嫌犯沒有發覺,他調轉回頭時,嫌犯在路口等紅燈,他見機不可失,撞上張嫌的車頭並用力一踹,讓張嫌倒向騎樓,避免他猛力加油還是會騎機車逃逸。

「幸好張嫌如預期倒向騎樓!」吳明昌立刻下車要壓制,但張嫌身材壯碩,奮力想掙扎,但兩手一直伸向腰部的霹靂包,裡面先掉出一把美工刀,吳明昌警覺性高,請隨後趕來支援的同事胡晉銘(23歲)先將美工刀踢走,兩人再合力拉住張嫌雙手,外圍支援警力很快趕到,合力將他制伏後,從霹靂包起出兩把上膛手槍及19發子彈。

吳明昌說 ,看到手槍和子彈時「嚇了一跳」,因以往經驗很少有搶嫌會隨身攜帶槍械,當時他手一直伸向腰包,可能是要持槍反抗,槍枝送鑑定後是可擊發有殺傷力,幸好其他同仁及時趕到;才從警2年的胡晉銘第一次與歹徒肉搏,他說「當時來不及害怕」,只想著要把歹徒繩之以法。

台南市善化派出所員警吳明昌(左)和胡銘晉立下大功。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市善化派出所員警吳明昌(左)和胡銘晉立下大功。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
台南市善化派出所員警吳明昌奮勇逮捕涉嫌南部七縣市大盜,手腳都扭傷。記者吳淑玲/攝...
台南市善化派出所員警吳明昌奮勇逮捕涉嫌南部七縣市大盜,手腳都扭傷。記者吳淑玲/攝影
分享
台南市善化派出所員警吳明昌「無影腳」踹下涉嫌南部七縣市大盜,腳部不慎扭傷。記者吳...
台南市善化派出所員警吳明昌「無影腳」踹下涉嫌南部七縣市大盜,腳部不慎扭傷。記者吳淑玲/攝影

 

 

省道一哥 搶5縣市落網

http://udn.com/news/story/7315/2202108

2016-12-31 03:07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台南報導

涉嫌南部地區多起搶奪強盜案的張嫌男子,今天下午騎機車出現在台南市善化市區,被員警...
涉嫌南部地區多起搶奪強盜案的張嫌男子,今天下午騎機車出現在台南市善化市區,被員警制伏逮捕,身上還有兩把上膛手槍,令警方捏把冷汗。記者吳淑玲/翻攝
分享

在南部五縣市行搶百餘件、被稱為「省道一哥」的男子張哲舜,昨天在善化市區被員警發現,趁等紅燈時將他制伏,才知他隨身帶著兩把上膛手槍,身上另起出廿萬現金,懷疑是剛從屏東搶得。

警方調查,張哲舜(四十六歲)常在金融機構門口伺機尋找作案目標行搶,五年來犯案至少超過百起,範圍遍及南部五縣市。本月初台南市中西區一名科技公司董娘從銀行領錢後,遭人飛車從後方搶走皮包,台南警方鎖定張哲舜涉有重嫌,通令全市各分局提高警覺及圍捕。

昨天下午二時廿五分許,張嫌騎著機車出現在善化區中山路與中正路口等紅燈時,善化警分局善化派出所巡邏員警眼尖發現,一腳將張嫌踹下機車後撲上前逮捕,張嫌極力掙逃,在多名支援員警趕到下,將張嫌制伏上銬。

警方隨後在張嫌隨身皮包內查獲兩把已經上膛的手槍,內共有十七發子彈,身上還有廿萬元現金,用屏東金融機構的袋子裝著,研判可能剛從屏東搶來不久,槍枝及子彈已送鑑定。

據指出,張嫌十多年前就曾犯下強盜案,善化區賴姓被害人十五年前就曾被他搶走九十三萬元,出獄後仍未悔改;因張嫌對案情三緘其口,警方將進一步調查釐清。

 

徹夜救人被耍…墜崖案原來是捏造 警消大罵可惡

http://udn.com/news/story/7316/2202932

2016-12-31 16:25聯合報 記者賴香珊╱即時報導

彰投警消動員約70人輪番搜救,午後突傳來「墜崖女」還活著的消息,令眾人傻眼。記者...
彰投警消動員約70人輪番搜救,午後突傳來「墜崖女」還活著的消息,令眾人傻眼。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南投縣名間鄉張姓男子昨晚向彰化警方自首,謊稱因債務問題將陳姓女友從台中市載至松柏嶺山區附近推落懸崖,警消徹夜搜山未果,未料,今天中午大逆轉,原來是張為了逼陳女出面,捏造驚恐的「墜崖」情節,七十多名消防隊員白忙一場,痛罵張惡搞可惡,但確認陳女平安無事也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警方表示,昨晚10時許,48歲張男聲稱疑女友動用店內資金,因此駕車載她到南投縣松柏嶺山區理論,發生爭吵後一氣之下將她推落山崖,事後則向彰化警方自首,彰投警消為此動員搜索至深夜近12時才因能見度過差才停止搜救。

承辦員警指出,張稱他去霧峰將陳從機車上抓入車內後就前往松柏嶺,但在霧峰找到今凌晨2點仍遍尋不著機車,他說話顛三倒四,曾懷疑他假報案,但他卻信誓旦旦,還出示女用手機。

然因八卦山一帶曾發生道士弒父殺妻推落崖詐保險金、暴力討債集團逼女跳崖等案件,彰投八卦山區儼然成為「落崖勝地」,警消絲毫不敢大意,只能硬著頭皮進行地毯式搜索,同時多方聯繫疑似墜崖的55歲陳姓女子。

「從晚忙到早卻毫無所獲。」而張所稱推落地點現場為茶園旁邊坡深達百公尺,下面為相思樹林木且雜草叢生,經以垂降方式以人力搜尋,救援不易,彰投警消動員約70人輪番搜救,午後突傳來「墜崖女」還活著的消息,令眾人傻眼。

南投警方表示,經多方聯繫終於找到陳女,確認其平安無事,張疑因陳避不見面才刻意謊報,造成警消人力消耗,白忙一場,訊後將依法處置;協尋的警義消則大罵陳「太沒品」,但也慶幸人沒事,只是虛驚一場。

彰投警消在八卦山區動員輪番搜救,午後傳來「墜崖女」還活著消息,令人傻眼也鬆了口氣...
彰投警消在八卦山區動員輪番搜救,午後傳來「墜崖女」還活著消息,令人傻眼也鬆了口氣。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張男向警方謊稱將女友推落懸崖,警消獲悉後大驚失色,急忙動員徹夜搜山未果。記者賴香...
張男向警方謊稱將女友推落懸崖,警消獲悉後大驚失色,急忙動員徹夜搜山未果。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彰投警義消持續搜索且連繫「墜崖女」,午後得知陳女平安無事,確認烏龍一場後警消痛罵...
彰投警義消持續搜索且連繫「墜崖女」,午後得知陳女平安無事,確認烏龍一場後警消痛罵。記者賴香珊/攝影
分享
張男向警方謊稱將女友推落懸崖,警消獲悉後大驚失色,急忙動員徹夜搜山未果。記者賴香...
張男向警方謊稱將女友推落懸崖,警消獲悉後大驚失色,急忙動員徹夜搜山未果。記者賴香珊/攝影

 

 

入監前夕 唐鋒前老董又跑了

入監前夕 唐鋒前老董又跑了
圖為周武賢(中)2013年8月由大陸押回台灣。(資料照片,陳麒全攝)

為防止大咖落跑,重創司法威信,司法院和法務部還沒找出辦法,又有大咖跑了!前股票上櫃公司「唐鋒實業」董事長周武賢,因炒作唐鋒股票獲利6億多元,潛逃大陸遭逮押返後,今年6月底被判刑7年確定,但周再度人間蒸發,台北地檢署多次傳拘不到,已聲請沒收2000萬保證金,近日再發布通緝。

聲請沒入2000萬保證金

據了解,周武賢在大陸有工廠,檢調懷疑周藉由目前兩岸關係低迷之際,潛逃大陸藏匿,正進一步查證中。

至於當初和周武賢一同炒作唐鋒股票的股市炒手「骨董張」張世傑,今年初遭判刑8年6月定讞後,張花了70萬元,打算從馬祖南竿搭船偷渡到大陸福州,在行經馬祖北竿海域時遭海巡艇攔查,張一度想以胞弟身分證混騙遭識破,目前入獄服刑中。

炒股逃大陸遭押返

判決指出,2010年5月,周武賢與張世傑等人聯手炒作唐鋒股價,利用架設股票網站、週刊散布公司利多消息,致短期內股價暴漲4.6倍,周、張等人在高價時利用人頭戶買賣股票,獲利6.13億元後出脫股票,坑殺散戶,直到唐鋒因無法向櫃買中心提出當初宣稱的盈餘及財務資料,被停止交易才東窗事發。

當年周武賢在檢調發動偵查前,早一步潛逃大陸,躲藏深圳市,遭北檢通緝3年;2013年8月大陸公安逮捕周,調查局及移民署將周押返回台歸案。周一度遭羈押,直至2015年2月高院裁定以2000萬元交保,停止羈押,總計周被羈押1年6月。

定讞拘提 人間蒸發

今年6月30日,最高法院駁回周上訴,周被依違反證交法判刑7年確定,北檢執行科傳喚周入監服刑,期間周曾多次向高院聲請停止執行、再審均遭駁回。

北檢多次傳喚、拘提周發監執行,但周早已人間蒸發,檢方認為周已逃匿,日前先聲請沒收周當年的2000萬元保證金獲准,近日將再次對周發布通緝令。這也讓政府防止大咖落跑所撒出的法網,再度出現漏洞。

(中國時報)

 

 

 

只殺一個人不會處死 最高法院:錯誤觀念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228002929-260402

最高法院今日對李姓男子殺妻女判處死刑,在判決理由中,罕見地對死刑存廢發表意見,合議庭指示,東西方國家對死刑存廢理念不同,在我國未廢死前,司法只能審慎處遇,但不幸少數國人卻有「殺人不會死」、「只殺一個,不致被處死」的錯誤觀念。

本案合議庭成員是庭長洪昌宏、法官吳信銘、許錦印、王國棟、李釱任,都是法界公認審判品質極佳的法官,此次他們就是認定李男縝密計畫殺人,長女延醫近2月死亡,情節至重,事證明確,無冤判之虞,符合「求其生而不可得」之標準,維持原審的死刑判決。

合議庭還特別對近年判生判死爭議中,有無教化可能加以評論,法官認為有無教化可能,雖屬法院量刑審酌之事項,但非唯一,若所犯情節嚴重,仍難解免死刑應報;殺人犯若自知死罪難逃,主動求死,則法院判死,足當「死者與我皆無憾焉」。

此外,合議庭表示,兒童是族群繁衍的希望,無論國際公約或內國法律,皆予特別保護,且兒童應是獨立個體,非父母資產,父母有撫養義務,但無侵害權力。

合議庭指出,殺害兒童,無論出於如何動機,行為人主觀性格顯然兇殘暴戾、鐵石心腸,客觀上非但欺負弱小,尤其剝奪兒童平順長大成人的機會,絲毫不尊重幼小生命權,危害社會治安甚大,足以該當最嚴重的犯罪情形之一種,也因此李男必須判死。

(中時)

 

 

 

殺人犯可教化非免死金牌 殺妻女 最高法院判李宏基死刑

殺人犯可教化 非免死金牌
殺死妻女的李宏基,終判死刑定讞。圖為當時他被送醫後,一度呆坐著若有所思。(蔡依珍翻攝)
殺人犯可教化 非免死金牌
可愛的母女3人合影,如今只剩小女兒(右)獨活。(翻攝自臉書)
殺人犯可教化 非免死金牌
李宏基判死6大理由

殺人犯抄寫佛經,有教化可能就不會被判死?最高法院昨在李宏基殺死妻女的6大判死理由中,法官們慎重地說明,外界常指「殺人不會死、殺1人不至於被處死」,是少數國人的錯誤觀念,其實只要是犯行嚴重,不管心理鑑定結果是可再教化,法官仍可判死,以符罪刑相當原則。

法官羅列6大理由

最高法院承審李宏基案的是刑事第9庭組成的合議庭,庭長洪昌宏是最高法院發言人花滿堂的愛將,另4位法官吳信銘、許錦印、王國棟、李釱任都相當資深,被法界公認審判品質極佳的法官。他們為扭轉少數人對法官不敢、不願判死的想法,在此次判決後,明確列出6大理由,告訴外界,台灣仍未廢除死刑,法官還是要依法判死。

合議庭指出,審理李宏基家暴殺人案,發現他性格凶殘暴戾、鐵石心腸,殺害幼女,絲毫不尊重幼小生命權,危害社會治安甚大,法官們因此認為李男的犯行是最嚴重的犯罪情形,符合兩國際公約及兒童權利公約的規定。

殺害幼女情節至重

對於廢死團體屢拿出兩公約做為免死金牌,合議庭也搬出國際兒童權利公約抗衡,判決理由指出,台灣雖然實施兩公約,但東、西方國家對死刑存廢理念不同,在我國未廢死前,司法只能審慎處遇,所以只要犯行嚴重,判死是不違反國際公約。

合議庭特別重申兒童權利的重要,強調兒童是族群繁衍的希望,非父母資產,應給予特別保護,且兒童應是獨立個體,父母有撫養義務但無侵害權利及權力,李宏基殺害女兒的犯行情節至重。

另外,近年法界人士認為將殺人犯送交精神鑑定,以有無教化可能來衡量應不應判死,對此,合議庭也認為,有沒有教化可能雖然是法院量刑審酌的事項,但並非唯一,如果所犯情節嚴重,仍難解免死刑的應報。

(中國時報)

 

 

 

蔡總統上任首例 家暴男殺妻、幼女判死定讞

家暴男殺妻、幼女判死定讞
李宏基(戴口罩者)殺人案,最高法院合議庭認為他出於縝密計畫殺人、無冤判之虞等,昨判決死刑定讞。(本報資料照片)
家暴男殺妻、幼女判死定讞
圖為2014年時李宏基行凶和搶小孩的監視器畫面。(本報資料照片)

男子李宏基持刀刺死陳姓前妻後,擄走6歲長女燒炭同歸於盡卻獨活,一審判他無期徒刑,二審及更一審認為他已無教化可能,改判死刑,最高法院認為,李自知法網難逃,主動求死,法院判死,足當「死者與我皆無憾焉」,昨駁回上訴,判死確定。這是蔡英文總統上任後,首宗死刑定讞案。

受害家屬 感謝司法還公道

 

今年4月間,犯下台北捷運殺人案的鄭捷遭判刑確定,不久槍決伏法,李宏基是今年第2件死刑確定案,李成為第43名待執行的死囚。由於法務部長邱太三日前談及廢死指出,廢死是世界趨勢,要達到廢死目標,除要有配套,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李何時伏法,成為另個觀察指標。

死者陳女父親得知判決後表示,感謝司法還給家屬一個正義與公道,他會去女兒及外孫女的靈位前,告訴她們這個消息。

預謀犯案 開庭嗆不死不休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在臉書上表示,對她來說沒有任何一個案件應該要判死刑,若真要比較,李宏基更不應該被判死刑,她指這案件都沒任何精神鑑定或心理衡鑑,最高院直接開庭辯論,程序並不嚴謹,完全看不到想要求其生而不可得的努力。

判決指出,39歲的李宏基因家暴被判刑入獄,陳女訴請離婚及監護2個女兒獲准,李出獄後懷恨在心,2014年4月間,依縝密安排計畫,換車、藏刀、備安眠藥、燒炭工具,漏夜在女兒幼就讀的稚園外守候。

隔天,李看到前妻載2個女兒上學,趁機強行抱走6歲的大女兒,陳女護女心切上前拉扯遭刺死,李即駕車將大女兒載到新竹山區,先餵安眠藥再在車內燒炭,李則繼續開車,直到撞護欄停車,李送醫獲救,大女兒傷重2個月死亡。

殺害兒童 構成最嚴重犯罪

一審認定李因情緒管理不佳做出憾事,且打算和女兒共赴黃泉,與其他殺害子女案件惡性有別,罪不至死,判處無期徒刑,但高雄高分院將他判處死刑。

最高法院召開生死辯時,李的律師仍主張他非惡行最大的人,檢方則痛斥李出庭時,還對前妻家人嗆聲「不死不休」,已無教化可能,應將他判死。

最高法院認為李宏基縝密計畫殺人,性格凶殘暴戾、鐵石心腸,殺害幼女部分,更無論其動機如何,依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都構成最嚴重的犯罪情形,且本案事證明確、無冤判之虞,符合「求其生而不可得」的標準,駁回上訴。

★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自殺諮詢專線:0800-788995(24小時)

生命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中國時報)

 

 

殺兒童是最嚴重犯罪! 今年第二件死刑定讞

http://udn.com/news/story/7315/2197756

2016-12-29 04:10聯合報 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

近年最高法院審理殺人案,除了鄭捷,幾乎都未判決死刑。圖為內湖「小燈泡」命案,王姓...
近年最高法院審理殺人案,除了鄭捷,幾乎都未判決死刑。圖為內湖「小燈泡」命案,王姓嫌犯搭囚車進入士林地院,吸引大批媒體拍攝。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林伯東/攝影
分享

桃園李姓男子對妻女家暴入獄服刑,在獄中得知妻訴請離婚獲准並取得女兒監護權,懷恨在心,出獄持刀刺死妻再燒炭殺害女兒,還揚言和前妻娘家的恩怨「不死不休」。最高法院維持更一審認定,依殺人罪判決李死刑定讞;這是今年以來,繼鄭捷之後,最高法院再判死刑。

最高法院判死理由 圖/聯合報提供
最高法院判死理由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近年最高法院審理殺人案,除了鄭捷,幾乎都未判決死刑;最高法院昨天宣判後罕見公開判決理由,強調社會上以為「殺人不會死」、「只殺一人,不會被處死」的觀念是錯誤的;殺害兒童,無論出於如何動機,都是最嚴重犯罪,我國立法廢死前,司法只能審慎處遇。

李的前岳父昨天得知判決,鬆了口氣,表示不用再擔心李出獄會報復家人,也不必害怕李會殺害倖存的小外孫女,「感謝司法還給家屬公道」。他會到女兒及孫女靈前,告訴她們判決結果。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表示,「沒有任何一個案件應該要判死刑。」

李男(卅九歲)結婚後常對妻子和兩名案發時六歲、五歲的女兒動粗。李妻聲請保護令後,兩人分居,李懷疑妻另結新歡;四年前企圖抱走兩名幼女一起自殺報復,幸被及時制止,李被判刑十一個月,入監服刑。

李在獄中得知妻子訴請離婚獲准,並取得兩個女兒的監護權,他懷恨在心,出獄後縝密計畫殺人,包括換車、藏刀、準備安眠藥及燒炭工具。前年四月十六日,李漏夜在幼稚園外守候,見前妻送女兒上學,李強行抱走大女兒,持刀刺死上前護女的妻子,幸小女兒機警奔入學校。

李開車載大女兒到新竹尖石山區,餵女兒吞安眠藥,密封車窗後在車內燒炭,李最後獲救,但大女兒傷重兩個月後不治。

法院審理時,法官問李:「孩子人生為何那麼早就結束在你手裡?」李竟然說,對結果還不滿意、「小女兒還沒死」、「如果假釋出獄,還會報復」;法官認為李不知悔改、無法矯治。

 

兄殺妹… 生命教育打問號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197874

2016-12-29 03:22聯合報 林立生/萬能科大助理教授(新北市

看到近日兄殺妹人倫悲劇,除震驚外,也對學校生命教育的輔導打上一大問號。

孩子在青春期階段或多或少會認為父母偏心、不公平、甚至說出想離家出走等情緒話,但此案例卻是我第一次聽到,手足吵架會吵到置對方於死地的情況。

現在學生受到社會環境與變遷影響,對生命價值、人生意義以及生死問題,無法真正瞭解;加上青少年偏差行為、憂鬱傾向及自我傷害事件案例日益增多,呼籲學生家長應公平對待子女,也應給予更多耐心與愛心,陪孩子度過這段青春歲月。

此外,少年長期認為父母偏心,對父母早有敵意,會把這種敵意轉移到父母最疼愛的小孩,輕者疏離、冷落對方,嚴重者霸凌與欺負。這事件不僅是兄妹相處的問題,而是整個家庭互動的問題,學校加強生命教育,可減少家庭傷害事件發生。

 

 

 

打虎親兄弟 手足何來瑜亮

http://udn.com/news/story/7339/2197870

2016-12-29 03:22聯合報 胡秀妁/樹德科大兒童與家庭服務系助理教授(高雄市)

中部發生哥哥殺死妹妹的人倫悲劇,令人震驚與不解。

自古以來,從宮廷王位搶奪、富豪財產爭奪,到家務不均的抱怨、課業才藝的爭競,時有所聞,為什麼?

就家庭生態系統觀點和精神心理層面談談「手足議題」。家庭是人出生後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環境,提供幼兒探索世界的基礎,手足互動是社會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家庭生態系統觀點強調,家庭是由許多成員形成互相依賴支持的網絡;然家庭資源如空間、時間、金錢、父母愛都是有限的,手足間難免會角力爭取。健康良性的競爭過程中,彼此學到妥協、包容、退讓、利他等人際互動的社會能力。

一般來說,老大是整個家庭,甚至是家族的中心,這種「三千寵愛集一身」的美好心理感受,誰想拱手讓出呢?老二的來臨當然威脅到老大的地位,「瑜亮情結」俟機醞釀。所以心理學家阿德勒說,處理「愛的失落感」是老大一生的重大課題。若手足年齡差一、兩歲太近,父母沒注意到幼兒心理社會發展,在二、三歲時,正處於「我來、我要」的自主自律階段;看到弟妹一哭,爸媽馬上回應,自己的需求常被忽略、延遲;當自己表達不滿時,父母總是要老大忍讓,有時還可能被懲罰,久而久之,難免蓄積負面情緒。

手足有摩擦,父母管教若採以和為貴原則,一味要求大的要禮讓、小的要尊敬,而沒顧慮孩子感受,讓他們有機會紓解情緒,不僅無法有效協助處理手足紛爭,也失去教導孩子面對現況、處理情緒的機會。

要迎接老二來臨,父母要積極協助老大心理調適。除了應用合適的繪本來引導,老二誕生後,更需刻意經營與老大單獨相處時刻,覺得父母並未遺忘忽略,才能避免年齡差距太近的老大有「退化」的現象。

承認孩子有情緒,然後教導紓發情緒的正確方式,是培養EQ的第一步。從孩子二歲開始,能走、能拿東西時,可在家中規畫一個小空間或角落,擺放小帳篷或大紙箱,命名如「秘密城堡」;當孩子有負面情緒時,父母可建議孩子到該空間獨處並約定十五至廿分鐘的時間,讓孩子在裡面做些想做的事—哭、亂畫、摔、揉撕紙張等,發洩情緒。到了約定時間,再請孩子出來,這時跟孩子說理,釐清對錯,孩子才聽得進父母的教導。

手足較勁競爭,對孩子的心智社會能力發展是有益處的。研究發現有手足的孩子做事更能堅持,願與他人合作,有較大的同儕威信。兄姊主導,會引導積極性、社會化行動,玩樂常主動訂定遊戲規則,甚至先示範;弟妹則扮演觀察學習、模仿者角色,在兄姊帶領下學習與人互動的技巧與能力。

手足生活在一起,彼此學習、陪伴,自然培養出互相包容體諒、禮讓利他的社會互動能力,何來瑜亮情結?

 

16歲兄打死妹 在校是「乖乖牌」

http://udn.com/news/story/7315/2197524

2016-12-29 04:10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台中發生16歲高一男生因細故口角打死妹妹,校方訝異,指男生在校是「乖乖牌」,成績班上第二名,個性內向穩健;但細查他臉書,與朋友對話透露「想殺人」,近期在臉書所張貼照片眼神也露出凶狠。

他殺死妹妹原因疑認為父母偏心,輔導專家徐語春說,很多孩子認為父母偏心,但不會因此就動殺機,成因應有日積月累的複雜原因。

青少年容易因細故暴怒、情緒失控,或誤判、反應過度且看不到後果,建議家長應多留意孩子平日接觸的刊物或網路內容,朋友間的交往及教養態度,不要覺得是小事就不解決。

這是26日發生高一男生打死親妹妹事件,該家庭單純,父親是貨車司機,媽媽在寵物店上班,事發時父母不在家。他說,妹妹在客廳跳繩,他要求別跳,但妹妹不聽,暴怒下才動殺機。

男子疑用木棍打妹妹,又拿客廳泡茶用小瓦斯爐重擊她頭部,見她倒在地上不動,拿塑膠箱裝水把妹妹的頭壓入水中,但檢警不肯證實。

作案後高中男生晚上9點多走到住家附近的派出所自首,告訴警方「我打死我妹了」,表情淡定、衣褲整齊,警半信半疑,後來他手腳發抖,眼神驚嚇,警方開警車載他回家,客廳一片凌亂,才知真的出事!

高一男生讀台中某中學汽車相關科系,校方表示,在校無不良紀錄,功課名列前茅,「完全看不出有暴力傾向」,校長還形容這男生是「乖乖牌」!

但他在臉書發文,留言開玩笑說「殺死你」,照片有表情凶狠,也有溫和靦腆;臉書有親吻母親臉頰顯示母子好感情,未提到妹妹。

妹妹讀國中三年級,師長昨到她靈前上香;她畢業在即,還是紀念冊編輯之一,校方表示她是畢業生,會給她畢業證書,也會留1本紀念冊給她。學校老師說,她從未在聯絡簿分享與哥哥的事,一家4口生活正常,校方輔導沒有異常紀錄。

 

 

毒蟲偷開救護車 狂飆連撞3車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29000702-260106

救護車成逃命工具?趙姓男子疑似吸毒後,自稱「有人要殺他」,竟搶走北市北投光明消防分隊的救護車,沿途撞擊3輛轎車,警方獲報根據車上的GPS定位系統,不到1小時,逮捕躲在巷弄的趙男,在他身上起出1包K他命,昨訊後依竊盜、妨害公務及毒品罪嫌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23歲的趙男,26日上午在家吸毒,弟弟看見後出手阻止,2人在家中打了起來,警消獲報到場,只看到弟弟在屋內,卻不見有人受傷,四處尋人時,發現屋內有另外一個樓梯,此時,趙男正跑到樓上跳上駕駛座,不理會後門開啟,直接將車開走,沿路蛇行,衝撞路邊車輛。

監視器畫面顯示,趙開著救護車沿路往北投復興高中方向前行,先撞上1輛轎車,後來又逆向撞上賓士車,再撞停靠旁邊的休旅車,直到趙男眼見救護車無法前進,棄車躲到中和街巷弄內。

警消根據救護車上的定位系統,早上7點多,發現趙男精神恍惚,他自稱手指受傷,聲稱有人要追殺他,開救護車要逃命,警消於是加派另外1輛救護車將他送醫。警方發現,遭竊救護車因為和其他車衝撞,牌照掉落,左保桿、左大燈毀損,消防局擬對趙男求償,所幸沒車速不快,沒有民眾受傷。

北投警分局在趙男經過2天治療,昨天晚上完成筆錄製作,將他依法移送法辦。

★遠離毒品、吸毒害人害己《中時電子報》關心您

(中國時報)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eshela&aid=86816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