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1/04 14:11:21瀏覽1012|回應1|推薦3 | |
連載於聯合報e世代文學報 2006/07/03 第523期 公元兩千年網路泡沫化前夕,各國政府、跨國集團相繼發佈白皮書:認為全世界已打破循環理論,進入了沒有蕭條,沒有匱乏的後資本主義新紀元。但是同時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卻進行一項秘密調查,對象是來自台灣的一個特殊的產品。 NIC(Next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是英屬威京群島的公司,沒有人見過幕後的老闆,但是據信美國的官方(可能是治安維護委員會),聯合國反動亂組織也出資入股。傑瑞佛‧林博士領導台灣的研究發展部(NICTDRC),發展了一個軟質的、因使用著情緒變換的彩色球體,IC設計代工廠在裡面植入一片晶片。這個產品能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與使用者合為一體,不斷的喃喃發出細語。它如同有生命的寵物,讓使用者離不開它。廣告詞充滿暗示:「你永遠的、超越人類的朋友」、「從來沒有愛你的人嗎?買下真正愛你的寵物!」、「讓你的慾望告訴你,你真正倒底要甚麼?買下它!」 彩色球體開始大量銷售。最成功的銷售特點在於:這個球體散發出一股無法言語的魔力,似乎它填補了人類與生俱來的某些缺憾。透過廣告、媒體的推波助瀾,青少年用盡所有的積蓄,排隊想的到它,而上流社會則瘋狂的蒐集它的編號限量版。行銷部門利用缺貨報導、網路抽籤、資格面試等等的所有折磨消費者的方法,讓它的銷售量打破紀錄。 漸漸的,傳出有些漏夜排隊的少年為了一言不和、殘忍的用鐵棒互相砍殺、也有些兒童因受不了久等的缺貨而試圖自殺、或是兄弟為了爭奪這個產品而咬下對方的肉。政府出面制止這個產品的銷售,但引起兩派意見相左的學者、政治家互相穢言叫罵,甚至在媒體上扭打。種種的風暴,讓這個產品更為狂銷。 根據NIC的傑瑞佛‧林的說法:此產品是慾望的容器,世俗的人類可以用具有魔法的、超乎明亮的鏡子來比喻它。人類接近它,便看到自己的慾望。這慾望的影像卻比真實的事物更華麗、更真實。此產品以推播頻道(push channel) 技術、潛意識暗示技術,每分鐘自動update一次,向全球推銷一種美好時代所需的品味、美學鑑賞能力、以及一種頹廢式的消費思想。而這種思想,在網路上如自體生殖繁衍,衍生出無數意義,同時又因它的模糊性,讓消費者以不同的形式解讀、吸收,如嗎啡般地安慰了每個人。 連續幾年來各國經濟在擴張消費之後,經濟仍然持續成長,幾乎跌破經濟學專家的眼鏡,傳統的蕭條循環理論幾乎束之高閣。原因當然是歸功於 NIC 球體掀起的全球人民的 " 品味消費 " 風潮,以經濟力促進世界經濟繁榮,同時消彌了動亂及戰爭的威脅。其中各國政府的合作,跨國集團的幕後操控也是其中因素之一。 第二年, NIC 推出升級版本。當時數位影像技術已臻成熟,大眾瘋狂的愛上比真實更真實的純淨影像。人們開始相信螢幕的影像,更甚於真實世界。媒體的人物比四周的凡人更真實,而且他們傳播慾望的福音,撫順人心黑暗的深處,讓原罪退居幕後,消費合理而無罪。當年布希亞自殺。 同時國際間傳出 NIC 與國際洗錢集團掛勾的消息。另外,許多人堅稱:他們在第二版的彩色球體中,看到了獨角惡靈在火中狂笑。而基督教基本教義派開始散播 NIC 與撒旦交換靈魂的小道消息。另一方面,左派學者指控資本主義的重大勝利影響了人類生物滅絕的可能性:比如低生育率。而在歷史上首度天主教竟然與馬克思主義者聯手,進行研究避免種族滅絕的社會調查。 全世界幾乎開始分裂,而惡魔的訊息四處流竄著。部分學者提出對 NIC 的質疑,但是由於與大多數學術價值判斷不合,不是被孤立,就是視時勢而重回主流。但是, NIC 的地位已經開始動搖。而葛林斯潘也在自己自製的經濟指數資料庫裡看到錯亂的資訊,他也懷疑是否泡沫化就要來臨,而在國會中提出證詞,但因線索太薄弱而被忽略。 世紀末人心惶惶,但是經濟情勢仍然加溫,消費者要的更多,而且立刻就要。經濟強國的自殺率開始增高,有些小鎮由於購物中心的關閉,引起歇斯底里的集體暴亂。失眠的鎮民夜晚湧入購物中心原址,毫無目的的閒逛,甚至有人聲稱:購物中心並沒有消失。同一年,某種族國中生與小學生為了搶奪鑲入晶片的球體玩具而將對方的頭割掉,懸掛在牆上。
只是NIC的傑瑞佛‧林相信,歷史終會循環,而撒旦灑下的惡魔種子、消費、擬像、狂亂、頹廢、慾望,仍然日復一日,永遠在我們的血液中竄流著。 (改寫自 設計師之死) |
|
( 創作|另類創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