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心生育率之前,先關心媽媽的憂慮!【網評】
2010/08/20 14:34:46瀏覽4400|回應13|推薦57
也許我們不再需要煩惱教育問題了?
台灣的總生育率只有1.02,已成為全球最低,官方推估今年更將降至0.94,創歷年新低。

婦產科嬰兒室只有兩個嬰兒的情形已不稀奇了,為了「催生」,醫師也推出生小孩送紅包的活動,每生一個小孩就補助5000元。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怕生育?


除了經濟因素是最大的考量之外,我認為劣質的社會和教育環境,及令人憂鬱的生活品質,讓女性對生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已不再抱持憧憬。


生活在台灣的女性應該是全球女性憂鬱指數最高的吧?
在關心生育率年年下降的時候,先關心一下台灣女性心裡在想什麼吧?

低劣的媒體文化,重利輕義的社會,追逐金錢的價值觀,這些不利於教育的社會環境,讓「想婚」的女性「不敢婚」,因為「婚了」不敢生。

台灣的女性在孩子學齡前,就得先苦惱如何給孩子一個健康無礙的生活空間?煩惱托育環境夠不夠健全?

有些托育中心、安親班的問題叢生,部分硬體設備缺乏具人性的寬敞空間,不是多人擁擠在狹小公寓裡,就是保育人員的素質良莠不齊,令媽媽們無法安心。孩子在狹窄的室內成長無法令媽媽開心,在障礙重重的室外散步也不能讓媽媽放心。

進入小學難道就讓媽媽安心了嗎?


好不容易盼到進入小學,以為孩子可以在校園自由奔跑,在教室吸收知識,但是從小學到中學階段,卻是令媽媽最煩惱的教育過程。

補習文化,升學壓力,整個環境擺脫不掉的士大夫氛圍,逼得當媽媽的,整日疲於奔命於補習班和學校之間的接送,也整日憂心自己和孩子無法應付那瞬息萬變的教育制度

金錢的投資即使壓垮了家庭收入,也遠不及擔憂孩子的教育問題,壓垮了媽媽對孩子未來的憧憬。

孩子放學之後,媽媽到底在忙些什麼?

除了接送孩子補習之外,媽媽要忙的事很多,其中一項是每天一定要做的,就是叮嚀孩子,不要看電視,不要看不良的報導。

媽媽在家教育孩子:「寶寶,你不可以講髒話罵人,也不可以打架鬧事,你要當個品德優良的乖小孩喔!」

寶寶很聽話,但是打開電視看到大人在國會殿堂打架、罵髒話,寶寶想問媽媽:「為什麼他們能?我不能?難道是媽媽在騙我?」

這樣的社會教導孩子如何處理兩性關係?媽媽該如何教?

以前師長都教導我們要多閱報增長見聞,但是現在鼓勵孩子多看報已經變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君不見報紙上的頭版氾濫著劈腿情慾和各種永遠不嫌辣的新聞?
孩子到了青春期,媽媽想要好好教導孩子如何和異性相處?如何處理兩性關係?媒體已經捷足先登,搶先替媽媽教育孩子了。這真該好好感謝各類傳媒代替媽媽行教育之責。萬分感謝啊!我們的孩子正在學習中呢!

媽媽說,要我們多生孩子?不用贊助我們5000元了,請先在新聞的標題下,用紅色的警語加註一行:「此內容與圖片均為危險動作,未成年請勿模仿!」好嗎?

不要再喊什麼台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了!
什麼不拿第一?在低生育率上勇奪全球之冠,其背後的成因又有多少值得檢討的空間。
若要鼓勵生育,也得營造一個讓人想生育的健全環境啊。

深愛孩子的媽媽們都知道,生不生小孩,雖然是兩個人的事,但是生為台灣的女性,不可承受之生的原因,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如果不生小孩能讓台灣的女性免於憂鬱症的困擾,那還是不生孩子比較快樂啊!


蘋果蘇打   2010.8.20

2010. 8. 22  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新聞頭條區網評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ry313&aid=4337767
 引用者清單(1)  
2010/08/22 14:49 【思考者的網誌】 鼔勵生育,乃是逆天行事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正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所以才需要去養育健全的下一代來一起改造社會
2010/08/20 16:54
錯。

古聖先賢說:「一粒※※※,壞了一鍋※」。你認為要加多少米才能抵銷一粒的禍害?

大多數的社會都是劣質人口繁殖多。在歐美國家,這種現狀用分區解決。好比美國很多大都市裡,有很多看起來很漂亮的小社區,那些地方五、六十年前是乾淨的白人社區,但現在白人都逃走了,全都逃到遙遠的郊區,上班要開車一個小時。為什麼?

我看過芝加哥南部的一些社區,一個街區原來可能有八個房子,但是半世紀來拆掉一半以上。晚上一片漆黑,就是說剩下的房子也有一半以上沒人住。很多房子玻璃被敲碎,被人用木板釘起來,以免毒蟲溜進去。白天看起來就像是被原子彈炸過一樣。芝加哥南邊有個著名的大型公寓,完工後沒多久就成了都市設計的惡夢。因為很快就被幫派入侵,每個禮拜都有槍戰。連我鴨湯都沒那個膽進去探路。前幾年有個研究生為了研究幫派進去,結果混成幫主(Gang Leader for a Day: A Rogue Sociologist Takes to the Streets)。

靠好人多繁殖拯救治安是沒用的。隔離是民主社會唯一的選擇。但是台灣連這個選擇都沒有。因為所有人都混居在一起,交通又好到沒話講。好像是曹興誠講的:台灣有豪宅嗎?只有監獄吧?

我看過很多美國還算可以的郊區社區。沒有公車,到處都是蜿蜒的死巷,唯一的連外道路是高速公路。沒有汽車的人等於死人。為什麼?因為只要有公車,就有那樣的人會進入你的社區,大家就沒有好日子可過。

有個社會生物學家提出兩個策略:

(1) 多繁殖不教養。
(2) 少繁殖多教養。

這個模型當然也可以用來分析人類。在人類來說,其實還有另外兩個策略:

(3) 努力充實自己,徹底放棄繁殖。
(4) 徹底大量繁殖,全部倚靠社會福利。

只要社會存在極少量的 (4),就會讓 (3) 大量增加。這就是台灣的現況。
高雄市是亞特蘭提斯大陸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9:36 回覆:
我認為( 1 )是最危險的狀態。
多繁殖少教養,那就好像買刮刮樂,多買一點,中獎的機率會比較多,但是也可能一張都不會刮中。

過去的社會比較單純,資訊取得不易,孩子也比較好教養,父母通常只要以身作則,孩子大多也能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而現在的大環境瞬息萬變,不良資訊如波濤洶湧,劣勢難擋。即使父母以身作則,都無法保證孩子能夠「願意學」,「願意看」,因為現在的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時間比過去的社會還少。即使父母接來送去,匆匆忙忙之間,能好好交談還得多花些心思。這種連以身作則都很難教養孩子的情況下,誰還敢說要多繁殖不教養?當然現在的女性連生育都沒有意願了,更何況多生?

依我看,( 3 )的情形會是將來台灣社會的趨勢。
也就是頂客族的社會即將成為一種常模,不但會廣受喜愛,也會發展出領養寵物的風潮吧。注意喔,不是領養小孩,是領養貓咪、小狗喔!:)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9:40 回覆:
文中所提的『前幾年有個研究生為了研究幫派進去,結果混成幫主』,這倒是有趣的資訊,這也算是近墨者黑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女生就是想太多了
2010/08/20 16:52

台灣小孩之所以抗壓力弱化

男生愈來愈女性化(講話過度斯文,軟趴趴,娘娘腔太重)

整個講話`做事風格與穿著

跟女性愈來愈一樣

都是媽媽的過度保護

歡迎常來交流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7:55 回覆:
哈,現在的男孩子的確是脂粉味比較重些,不過,這應該不盡然是媽媽過度保護的結果吧?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外來文化的影響,和偶像明星的脂粉味打扮有關。

謝謝您的回應!

吶吶溪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問題的角度
2010/08/20 15:40
難道我們不能反過來自問,正是因為大環境不好,所以才需要去養育健全的下一代來一起改造社會?如果我們持的態度是「邦有道則多生,邦無道則不生」,那麼只怕社會永遠都不會好起來。
每個世代不都有自己的難題?我的父母輩當時的環境是不知道台灣的前途,不知道共產黨是不是會打過來;「不想送去當砲灰」不也一樣可以當做很好理由不生小孩?托嬰制度不健全?以前多少婦女還是揹著小孩蹲在地上洗衣服。
其實我個人對夫妻要不要生養小孩沒有什麼強烈主張,我總認為這是個人的決定;但是我要說的是我們的社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人民是共犯。觀眾本來就有左右電視節目走向的能力(節目經費來自廣告,廣告跟著收視率跑),但是我們一邊抱怨羶色腥一邊抱著電視不放,那麼電視台為何要改變作風?我們分明就是口非心是;民代胡鬧我們還是照選;補習明明沒用還是照樣逼著小孩去補;不是嗎?
台灣也算是民主社會,政府不能干預那麼多的事情;人民手裡其實握了很多張各種各樣的選票,可是我們除了需要身分證和圖章的那張以外,其他的不幾乎都是投廢票?
蘋果蘇打(gary313) 於 2010-08-20 17:45 回覆:
謝謝吶吶溪的長篇回應!
歸納您的說法,就是傳達家庭教育的重要。這方面我非常贊同!
不過您說過去父母輩的環境也足以有很好的理由可以不生孩子?
這點,我持有不同看法:)

畢竟父母輩當時的環境民風淳樸,不要說電視不普及,連報紙也只有少數幾家。資訊封閉的社會固然有其缺點,但也有它利於教育的環境,尤其是孩童的品德教育,因為在知道不多的情況下,也許媽媽更能掌握教育的先機,讓孩子在比較單純的環境中長大。

還有一個前提是,那時候的婦女比較少外出工作,大部分都是家庭主婦,孩子一放學就有媽媽在家噓寒問暖,因此安親班或托育中心的需求也沒那麼大,所衍生的成長環境問題自然也就減少許多。

當然我們可以不必抱怨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可以從自身做起,拒絕外來的汙染、誘惑,拒看新聞,拒絕孩子上補習班,拒絕所有我們認為不健全的體制。
而這些也當然都可以做到,但是,試想,當我們不讓孩子看新聞的時候,我們是否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與他討論每天發生的國內外大事?當我們不想讓孩子補習時,我們也必須知道如何解決孩子學業上的困難吧?

這些抵抗外來不良因素的背後,都要有一個願意付出時間和耐力的媽媽來一起拔河。如果媽媽是職業婦女,更是加倍辛苦,這也正是許多不想生育的年輕女性所識為畏途的「不可承受之工作」。我認為「催生」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應該要評估的是,生下孩子之後,孩子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點淺見,請指教:)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