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6/11 09:43:51瀏覽4284|回應33|推薦54 | |
今年6月9 日,台灣除了國中基測外,也同時舉辦高普考。第二天,《蘋果日報》遂以後者為頭版新聞大肆諷刺這「15萬人爭考公職」的現象是: 「都想國家養」! 毫無疑問,該報所以以下此標題,當然是意在羞辱全台灣公職人員,公然岐視這15萬個依法參加考試的台灣民眾,「都想靠國家養」,顯係為台灣人的米蟲。 倘若此言為真,則我們也可用相同的邏輯質疑、批判、反問《蘋果日報》的總編輯馬維敏,是不是也靠黎智英養?「壹財團」在台灣的員工,十多年來都靠一個香港老狗仔在養?這種「靠誰養」的用語,當然是一種「岐視性語言」,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小白臉」、「米蟲」的性別與職業侮衊。 更有甚者,多少年來黎智英的報刊皆以暴露偶像女明星的「露兩點」、「露三點」為能事,什麼「C奶、F奶」等等各種淫穢不堪的文字與圖片,就這樣堂而皇之的透過其他家電視台與電子、網路平台,侵門踏戶的佔領每個家庭,荼毒我們下一代的青少年和兒童。 從而如今的台灣,非但各種岐視無所不在,所謂的「生殖器崇拜」,也無所不在,以此而衍生出崇拜名氣、崇拜權威與偶像崇拜。 舉例而言,同一天的《聯合報》和《聯合晚報》,就在前者的〈黑白集:李登輝怎麼了?〉,後者的〈社論:言論自由和幽默感〉,恬不知恥的表達出崇拜權威、名氣與扭曲新聞事實的惡習。 在〈黑白集〉中,《聯合報》質疑為何一輩子背叛過國民黨、民進黨的李登輝,如今又背叛了黃昆輝?但卻完全不提後者把李登輝的數億元競選結餘款和退休金,瞞著李登輝的擅自挪用至股市投機,賠到只剩下5000多萬,亦不提黃昆輝對這位老長官的種種欺騙行為。 而在《聯合晚報》的這篇社論,也是一樣的完全不談柯一正、駱以軍等這批自命為「導演、作家」者的任意佔用凱道快閃示威,是公然違法的行為,竟只一味偏重於討論「言論自由」,以及和吳念真相互呼應的「幽默感」。 試想,倘若今天只是一般民眾的如此涉及公共危險罪,該報還會如此用「社論」的篇幅嚴正討論?容或如此,他們一定是譴責這幫路人甲的違法抗議,是視法律如無物,痛罵馬英九無能到了極點。 見到名人,見到「藝文界」,在媒體而言,向來都是自動轉彎的。但從人類學的文化演變來觀察,不會錯的,歸根結蒂,正是一種誰比較「硬」就稱讚誰的「生殖器崇拜」。 可如果我們要深入討論台灣媒體的這種性倒錯、返祖現象,我們就必須回到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伊始。1930年,在《幸福之路》這本書的第四章中,英國哲學家羅素即廣泛討論「生殖器崇拜」的淵源,認為在遠古的母系社會,「女體的陰部,向來都是用貝壳的形狀來表示」,從而形成古代人類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哪怕進入父系社會的古希臘時代,更是不惜在繪畫與雕塑中大大裸露各種神祇與英雄豪傑的巨大生殖器官。 然而這種本來純粹素樸的原始文明崇拜,到得今日的台灣媒體,更是塗抹上一層厚厚的「政治正確」色彩──此即一筆在手,一嘴在臉的,民主也,正義也,社會公理也,全靠他們在壟斷和詮釋。殊不知他們搞的,實在是對弱勢的他者極盡歪曲和岐視之能事,但說穿了,無一不出自下流的「生殖器崇拜」。 在《知識分子論》中,薩依德表面上把媒體人歸類為現代知識分子的一環,可究其實卻是在譴責記者和編輯的缺乏自我批判精神,淪為西方帝國資本主義的幫凶和共犯,屢屢率獸而食人。 以是他們高舉的「正義」,不管是標榜功利主義或自由主義,都刻意加以誤導和扭曲。特別就目前的台灣媒體而言,沒有哪一家不是在自瀆的大搞岐視他者與生殖器崇拜。 然則,如以原始儒家的觀點論之,正是孔子回答子貢為何誅殺少正卯時,所厲聲痛斥的五大罪狀: 「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竊盜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者皆兼有之,其居處足以撮徒成眾,其談說足以飾褒榮眾,其強禦足以反是獨立。此乃人之姦雄者,不可以不除!」〈見《孔子家語‧始誅第二》、《荀子‧宥坐篇》〉 現在,請大家細加對照和比較,台灣的媒體人、政論名嘴,以及柯一正、吳念真、南方朔,乃至綠營的外圍寫手,哪個不是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的? 但這種連竊盜都不與焉的五大罪行,如今在台灣,都假民主的名義在進行,以是在「政治正確」的號召下,藝文界可以不守法而佔用凱道,無視社會公眾的交通安全,蘋果日報可以日日公然岐視台灣婦女、歧視參加公職人員考試的15萬個台灣民眾,是國家米蟲,但卻不被上述這批自認高人一等的「藝文界」所譴責。 問題在這幫偽善的知識分子,卻無時無刻不把個「民主監督」掛在嘴巴上,招搖過市,呼嘯來去。 請問,社會公理是可以容許他們順非而澤、記醜而博、言偽而辯的嗎?我們的媒體說可以,台灣的這幫藝文界說行,但凡敢否認他們主張的,正如吳念真嗆聲的,你太沒幽默感了。不是如此嗎? 然則,這何嘗不是在玩生殖器崇拜,玩得很過癮的自瀆尚且不足,索性歧視起反對他們論調的民眾呢?當然是的。 註1:蘋果日報 註2:聯合報該篇〈黑白集〉,詳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49974.shtml 註3:聯合晚報該篇社論,詳見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148877.shtml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