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3/14 09:53:53瀏覽3296|回應21|推薦45 | |
來自西北荒漠的大風,吹得 這中條山的樺樹嘩嘩作響。 獼猴的聲音消逝於更高處的枝幹。 金錢豹的橘紅目光,在森林暗處窺探。 這裡的地名,是風之大谷的鳴條。 這個老人的名字,姒履癸, 本該寫在波光粼粼的水上。
他曾經一統壯闊的中原五十二年, 如同他的名字,姒履癸, 帶著族人勒馬飲盡釀酒的汾水, 履踐而過湍急的黃河濁流。 他的名字來自輝煌的水書《連山易》。 如今已是高齡老者的他 卻得背山一戰。
他深知明朝晨曦初起的這一戰 再也輸不得。 但他的兵馬疲困、車駕傾覆, 他的青銅戢戈已鏽, 他再也無力高舉他的石斧, 他只能堅持身穿玄黑色的戎袍勁裝。 這實在是不祥的徵兆。
這個名叫姒履癸的人 深知他的敵人正在等待日出。 如今他在狂風獵獵的這一夜, 只能遙望比他更年輕的部落首領。 如果他輸了,也只是輸在 亙古時間之潮的永恆秘密── 他來自於夏潮,必將覆亡於冬水。
他的名字終會被更名為 暴虐的夏桀,不復是姒履癸。 他輸了鳴條之戰,就輸去了一切。 他的昔年英名,恰似 這個夜晚慘遭大風捲襲的白樺樹片。 他摯愛的王后妹喜必然蒙羞, 他鍾愛的《連山易》定遭火焚劫毀。
他知道命運之神終將決定這一戰, 他必會輸,卻不能逃避。 他仍會穿著這身玄黑色的麾袍 在黑馬奔馳的兵車上張弓射弩。 他的名字叫姒履癸, 在夜晚傾聽天上大風的預言, 在明晨奔赴盆地平原一決生死。
● 註:商湯伐桀的鳴條之役,據傳發生於3700年前。但遍查各種史料,竟是一面倒的徹底否定這位夏朝的末代君主。
然則考量他統治這一時期的華夏部落聯盟,在位長達52年,以老邁高齡之歲數而面對青壯部落的挑戰,湯王實在是趁人之危而勝之不武的。
不但如此,夏代文化從此不見於中國,正是說明了商湯的毀其器物,竟是無所不用其極,否則就無法讓各部落族氏甘心臣服。可歷史的弔詭與輪迴,也應驗在他的子孫紂王身上,兩者都被取而代之的勝利者萬般醜化。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