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健康新知(2)
2008/03/29 23:03:18瀏覽2444|回應2|推薦19

 

前期文章:健康新知(一)

 

《 推拿治療 限中醫師親自動手 》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民眾接受推拿治療,要注意是不是中醫師親自動手。健保局表示,中醫傷科推拿治療需全程由中醫師親自執行,即日起加強稽查,違者可依法停約一年。

日前某電腦工程師在台北建成中醫院接受推拿,不料四肢癱瘓,而由助理人員為病患推拿,在許多中醫院所頗為普遍。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最近接獲中醫師檢舉,指坊間部分中醫院所聘用不具專業資格人員為病患推拿,許多民眾以為筋骨痠痛,接受推拿或按摩即可,並不知仍需找醫師診治,於是去函詢問健保局中醫推拿的管理政策。

健保局認為,中醫傷科推拿治療須中醫師全程親自執行,於是行文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強調將加強稽查,一旦發現由助理推拿,就當作密醫行為,將依法停約一年處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陳萍和指出,中醫推拿主要根據中醫經絡理論,並針對筋骨已發生錯位,進行徒手整復。但坊間部分中醫院所聘用大量推拿人員,有的曾前往大陸學習推拿,有的則是師徒相授,如果不具中醫師資格,依法需遵照中醫師指示才能為患者進行推拿,否則就觸法。

前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旺全也表示,公會這些年來都要求所屬會員應徹底依照主管機關要求,應先為病患執行按、揉之後,後續包紮、敷藥、固定等,才由助理執行。但他私下表示,確有部分診所因病患較多,無法親自為病患推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楊佩龍指出,推拿主要針對筋骨問題,體質或疾病造成的痠痛問題,無法用推拿解決。

健保局醫務管理處副理李麗華強調,病患未經中醫師親自推拿,就直接由助理進行拔罐或推拿,即屬密醫,民眾可撥免付費專線療八○○○三○五九八檢舉。

【2008/03/06 聯合報】

 

《 電腦族易乾眼 醫師建議定時休息 》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18日電】隨著工作、生活型態改變,電腦已成為許多人每天一定要相處的夥伴,但要小心乾眼症、眼睛過敏症狀上身。眼科醫師表示,電腦螢幕的亮光、微熱會使眼睛淚液蒸發速度加快,約是一般人的三倍,若沒有及時補充,很容易就變成乾眼症,建議使用電腦每兩個小時要休息十五分鐘。

書田診所眼科副院長林嘉理表示,淚液是保護眼球溼潤及免受感染的重要成分,長時間使用電腦工作、娛樂,因電腦螢幕的光、熱,淚液蒸發速度會加快約三倍,淚液補充的速度比不上蒸發的速度,就會有乾眼、過敏等疾狀發生,臨床發現,電腦族罹患乾眼症的比例的確比較高。

對近來許多品牌電腦紛紛推出強調輕、薄、小的電腦,林嘉理認為,電腦族與學生應更重視電腦螢幕對人體的危害。他說,眼睛緊盯小螢幕,對眼睛的傷害更甚於大螢幕;隱型眼鏡會擋住角膜,影響淚液分泌,隱型眼鏡族更是需要被提醒、注意的族群。

林嘉理建議,電腦族每次使用電腦兩個小時後,就應該起身活動、擠眉弄眼、看遠方十五分鐘,讓眼睛休息並增加淚液分泌,或是在電腦桌旁備便人工淚液,眼睛有澀感、發癢時,即時補充滋潤眼睛,以減少過度使用電腦對眼睛造成的傷害。

【2008/03/18 中央通訊社】

 

《 食物調整體質 這麼神!》

【記者劉惠敏╱報導】天冷時,來上一鍋羊肉爐,讓人打從心裡暖起來,但長輩卻叮嚀,別吃太多,小心上火;大熱天,冰西瓜最是誘人,長輩卻擔心,別吃太「涼」,留心拉肚子。

在老一輩眼裡,有些食物是「涼」的、有些卻是「熱」,這和食物本身的溫度無關,而是受到中醫傳統觀念的影響。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羅珮琳說明,中醫觀察食物在人體中反應的經驗法則以及氣功原理,理解食物在內臟、經絡的走向後 ,將食物分為寒、涼、平、溫、熱五大性質,以及酸、苦、甘、辛、鹹五大味道,分別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

羅佩琳說明,中醫對食物味道的分類,並非是實際吃起來的感覺,例如「辛」,並不等同於辛辣,而是具有發汗效果之食物,根據對應之道,可以調整身體內臟作用。

至於體質,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說明,中醫依據人體生理功能變化,區分不同之體質,實際的分類較為複雜,一般人可簡單區分自己屬於寒性或熱性體質,寒性體質者通常體溫較低,容易倦怠、無力,尿多色淡;熱性體質則體溫高,容易亢進、緊張、常自覺口渴、尿少色黃、便秘等。

體質與食物性質相互影響,羅珮琳說,西方也有類似的說法,如西方諺語「You are what you eat」,飲食習慣造就你成為什麼體質。

人類呱呱落地時,是體質最純淨、陰陽平和之時,但也有人初生時體質就偏熱、皮膚容易出現紅疹,中醫稱之為胎毒。羅珮琳表示,除了遺傳,媽媽在懷孕期間多吃燥熱食物,也可能會影響寶寶體質。

我們現在的體質,則是後天養成,影響因素包括生活環境、飲食習慣。例如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不少人屬於濕熱體質,而運動後習慣沖冷水、沖頭者,若愛吃冰品、生菜、寒性水果,往往會形成寒性兼濕體質,可能常腹瀉、感冒、咳嗽。

相反的,如果常吃烤、炸、辣、補品或烘焙食物,如麵包、餅乾、薯片,尤其是深愛速食者,則可能形成燥熱體質,容易長口瘡、睡眠品質不好,或是為便秘、痔瘡、便血所苦。

所以,體質雖然天生,我們可以從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去調整、改變體質,羅珮琳說,通常飲食調整後,兩個月內可見成效,當然「偏食越久、調整也越久啦」。

因此寒性體質者,應該少食寒涼性食物,以免使身體降低熱能、體能,吃太多時也容易拉肚子,而應該多選用性質溫熱的食物,例如冬天喝薑茶、用龍眼乾泡茶、煮湯;體質燥熱者則可選用涼性食物降低身體燥熱反應,但張家蓓提醒,如果是虛熱體質者,也不宜吃太多涼性食物,最好選用平溫性食物。

羅珮琳說,經過調和,不同的料理方式可以改變食物性味,將寒涼性與溫熱性食物共同料理,則可以平衡、中和,例如白菜炒薑絲,或南部人很喜歡將生番茄,配薑跟醬油來吃,的確有一番道理,如果吃羊肉爐等藥膳食物,則可以吃些白蘿蔔等涼性食物,來調和、解燥。

白蘿蔔有解藥性的說法,就是根據同一原理,因為其涼性特質,可調和熱性中藥,因此,中醫師大多建議,中藥不要與白蘿蔔等涼性食物一起吃,不然得間隔兩個小時再享用。

某些食物被冠上「有毒」,羅珮琳解釋,並非是真的有毒性,例如鴨肉、芒果、茄子等,僅是對某些體質的人,容易造成不適感,引起皮膚過敏等症狀,則應該忌食,若是某些中藥如半夏、附子則是需要經過中醫師調製,才能將這些藥材變成為實用的藥物。

【2008/03/09 聯合新聞網】

 

【附】

【分享】健康排毒餐(一)

【分享】健康排毒餐(二)

【分享】健康排毒餐(三)

【分享】健康排毒餐(四)

【分享】健康排毒餐(五)

☆ 高血壓 3 週恢復正常

☆ 癌細胞在 3 個月後消失

☆ 一個月減 3 ~ 5 公斤

☆ 惡性淋巴瘤不見了

☆ 末期肝硬化病人康復

☆ 白血球過多症被治癒

☆ 乳癌、糖尿病被治癒

☆ 腎臟及心肺功能加強

☆ 嚴重便祕者每天排便 2 ~ 3 次

☆ 子宮積血被完全清除

☆ 21 天排除一身的毒

 

《 選擇食物原則:多樣化、重質、適量 》

【張翠芬台北報導】針對兒童營養失衡的問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營養學中心主任David Heber博士強調,不論小孩或是成年人,選擇食物須掌握「多樣化」、「重質」、「適量」這3大原則。

由於兒童在成長過程需要非常多種類的營養素,他建議,盡量攝取各種顏色、不同類別的食物,才能確保獲得足夠的營養。以下幾點是兒童飲食的參考原則:

1)飲食力求均衡

不論孩子的年齡多大,都需要各種類別的食物,但是每個孩子的成長速率快慢不一致,食量也不相同,無論食量多寡,切記遵守分配比例為:「主食:蔬菜:肉類 = 3:2:1」,油脂、糖、鹽只要少量就夠了。

主食就是「五穀根莖類」,是一天飲食的基礎,許多父母可能會認為以蔬菜、肉類取代比較好,反而造成熱量攝取過多,因此「吃飯配菜」才是正確的飲食觀念。

2)重視早餐

根據研究顯示,吃早餐可能可以改善與記憶相關的認知功能、考試成績和學校出席率。養成吃早餐的健康飲食生活習慣,可以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正面的影響。

3)點心的選擇

由於兒童活動量大,但消化系統卻未發育完全,無法一次吃很多食物,因此可補充1至2次點心。吃點心的時間和分量以不影響兒童正餐的食欲為原則,點心除了能供給兒童所需熱量外,也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像兒童營養蛋白混合飲料、三明治、蛋、麵、水果,都是適合當作兒童點心的食物。但含過多油脂、糖或鹽的食物,例如:薯條、洋芋片、炸雞、奶油蛋糕、汽水和可樂等,均不適合做為兒童的點心。

【2008/03/17 時報資訊網】

 

《 香蕉、牛奶可紓壓 》

資料提供:蘇秀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

整理:記者韋麗文

飲食確實能達到疏解壓力的目的,因為食物中含有與人體荷爾蒙有關的營養素,紓壓食物包括香蕉、牛奶、澱粉類、柑橘、檸檬等,可以多多攝取,平緩情緒。

香蕉含有豐富的色胺酸,而色胺酸正是營養素、神經傳導的重要物質,能促進血清素的合成分泌,緩解情緒,讓人不易緊張。牛奶也含有色胺酸,有些人睡不著時,喝杯溫牛奶,可以舒緩心情、放鬆壓力,幫助入眠。

碳水化合物也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讓血糖、胰島素穩定,情緒也因此穩定,建議早餐可吃燕麥片、五穀雜糧麵包、全麥麵包等澱粉類食物,血糖緩慢上升,血清濃度增加,緩解情緒。

人處於壓力狀態,腎上腺素分泌旺盛,補充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檸檬等,可以緩解緊張的情緒,是抗壓的好食物。建議國人經常攝取減壓的快樂食物,包括深海魚、香蕉、葡萄柚、全麥麵包、大蒜、南瓜、核桃、牛奶、綠色蔬菜、茶等。

【2008/03/15 聯合新聞網】

 

《 毛囊沒死 針灸生髮兩個月見效 》

【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針灸有助生髮?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說,脂漏性皮膚炎、濕疹或精神因素造成的掉髮,只要毛囊還在,透過針灸物理性刺激,約兩個月左右就能長出頭髮。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昨天舉行「國醫節中醫藥學術研討會」。陳旺全指出,四十歲以上男性,每四人就有一人面臨不正常掉髮危機,而且,掉髮年齡層愈來愈低,人沒到中年,就頭髮稀疏。

陳旺全說,因脂漏性皮膚炎、濕疹等疾病,以及緊張、憂鬱或焦慮等情緒因素或精神疾病造成的落髮,由於毛囊還在,透過針灸,可以讓處於休止期毛囊再度「活化」,加速生髮速度。但前提是要把疾病先治好,才能以針灸調理,對於雄性禿,針灸能改善的相當有限。

陳旺全說明,直接施針在掉髮患部,深度約為零點三公分,施針密度約零點二公分,每周可針灸兩次到三次。一般而言,一周之後頭皮會冒出像是胎毛般的頭髮,大約兩個月的時間就可見效,不過長出的髮色究竟是黑或白,就要看個人年齡。

他還指出,因脂漏性皮膚炎造成的掉髮可以用五百西西的水加入三錢的中藥材土茯苓,熬煮到只剩三百西西後服用,若是濕疹性掉髮,可用等比例的水和中藥材地膚子熬煮後服用;要是同時有脂漏性皮膚炎、濕疹,可以五百西西的水加入土茯苓、地膚子各三錢,熬煮成三百西西。

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沈兆煇則指出,脂漏性皮膚炎、濕疹屬於淺層皮膚發炎,掉髮量只會比平常略多一點,除非拖延很久,造成長期慢性頭皮受損,否則患者不容易察覺。

相較之下,壓力性掉髮的復原速度就慢了些。沈兆煇說,往往要等病情穩定後,再經過一到兩季,頭髮才會慢慢長出頭髮,他提醒,每天掉髮量在八十根內都算是正常,一旦出現不正常掉髮,建議就醫找出原因。

【2008/03/17 聯合新聞網】

 

《 早上腦鈍嗎?腦力加分三大原則乎你知!》

你知道嗎?不吃早餐會影響學習能力及工作表現,但是早餐攝取過多澱粉、糖份和油脂,不僅會增加消化負擔,還會影響大腦思考運作效率,產生腦鈍鈍的現象,降低上班族的工作效率及學生上課的集中力。

林口長庚醫院姜倩玲營養師表示,早餐的飲料扮演均衡營養的重要角色,現在上班族跟學生常選擇和麵包、包子、饅頭、蛋餅一樣是澱粉類的米漿,油脂含量高的奶茶或是其他只有糖分的飲料搭配早餐,容易造成蛋白質不足而糖分及油脂過高的情形。蛋白質有幫助血糖平衡及促進成長發育的功能,而攝取過多的糖份、澱粉、油脂,會讓血液長時間積於消化系統,造成腦部血流量減少,於是整個上午會頭腦昏昏沉沉,思維遲鈍,容易影響上班效率及上課的學習。加上體內如果有過多的醣類,身體就自動將它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長期下來就容易讓久坐不動的上班族多了一圈游泳圈。

姜營養師表示,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的選擇,把握三大原則:

一、均衡攝取三大類營養素

二、清淡:低糖、低油、低膽固醇

三、高纖: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

例如選擇富含蛋白質的豆漿或牛奶搭配早餐,增加蛋白質攝取,讓營養更均衡。但是有鑑於國人普遍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豆漿就是很好的選擇,而且豆漿含有大豆蛋白、大豆異黃酮及卵磷脂等好的成分,不僅提供豐富的營養素,更可以避免攝取過多膽固醇。加上豆漿價格又較牛奶便宜,營養成分也高,建議國人可以養成固定飲用豆漿的習慣。

營養師叮嚀,選擇豆漿也要把握低糖分的原則,傳統散裝豆漿製造過程不明,較無衛生管理,糖份也偏高,建議可以就近在便利商店選擇標示健康食品認證及標榜低糖或無糖的盒裝豆漿,對健康更有保障。目前也有盒裝豆漿添加 "膳食纖維" 成份,有幫助消化排便的作用,長期飲用豆漿也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可說是早餐飲品的最佳健康聖品。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318

【2008/03/06 奇摩新聞】

 

《 口腔保健,飯後刷牙最有效 》

口腔的疾病種類很多:有急性、慢性的,也有良性和惡性的;有局部性的和全身性的病變,但是人類罹患最普遍的、最容易的就是齲齒(蛀牙)和牙周病。齲齒普遍存在於每一人的牙齒,是人類流行的疾病之一,至今尚無法免疫,齲齒的罹患率與飲食習慣、食物種類、口腔衛生習慣皆有關係。而牙周病更是一般成年人的專利,國人的罹患率相當高;大約30歲左右的人就有百分之九十患有各種程度的牙周病,年齡愈大罹患率愈高、相對程度也愈嚴重。

天主教聖功醫院牙科醫師 莊森源表示預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飯後或飲食後趕快刷牙,用牙線或齒間刷來清潔牙縫以去除任何附在牙齒表面的雜質,使細菌無法產生酸來破壞牙冠,當然也有人主張強化牙齒表面的方法,如利用各種化學作用原理,改變牙齒表面分子結構,使能更具抗酸、抗齒能力;也有更進一步的利用化學藥品防礙細菌的生長和新陳代謝,例如:自來水加氟、局部塗氟,使用抗菌漱口水漱口等方式。

牙周病就是牙齒周圍的組織,包括牙齦、牙周膜、齒槽骨等產生病變,主要的原因是由牙齒斑其細菌代謝後的產物,如:毒素、酵素破壞牙周組織,局部因素有牙結石、咬合損傷、化學藥品、不良的假牙使細菌孳生;全身性因素有分泌功能障礙、血液病、營養不良等等眾多因素,但最重要的仍是牙菌斑和牙結石。

因此,預防的方法在牙菌斑和牙結石的去除,徹底地去除上述二種物質,教導患者時時刻刻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並接受牙醫師定期檢查與清潔;這是預防牙周病最好和有效的方法。

為了使患者能徹底的做好口腔衛生工作,牙醫師必須教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法,如何使用口腔清潔輔助器(包括牙線、齒間牙刷、電動牙刷、潄口水、牙菌膜染色錠等)以期做到更徹底、有效和完美的口腔衛生工作。此外,為了瞭解口腔清潔的情形,需要患者定期回診與牙醫配合,做好口腔衛生和保健的工作。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4329

【2008/03/14 奇摩新聞】

 

《 日流行用紅茶漱口預防流感 專家支持 》

最近日本流行用紅茶漱口,同時很多商家也紛紛推出「漱口用紅茶」產品。醫學專家也支持「用紅茶漱口可以預防流感」的說法。。

中新網報導:一位醫學教授將三百名學生分成兩組:一組人每天用茶漱口兩次;另一組人則不這樣做。五個月後,用茶漱口那一組學生感冒的比例遠低於不漱口的那組。

專家認為這是茶葉裡有的「兒茶素」發生作用。兒茶素是種抗氧化劑,在紅茶中的含量尤其高,有助於抑制人體內自由基活動,能幫人體抵抗外界病毒,遠離感冒。同時還能遏制腫瘤生長。

專家說,一般人平時喝的紅茶濃度一般在百分之二到五之間,用來漱口預防感冒足夠了,只要分別在每天起床後和回家後各漱口一遍,將紅茶含在嘴15到20秒,然後吐出,這樣重復兩三次,就可以發揮預防感冒效果。

日本醫學專家還說,不只是紅茶,綠茶也有同樣的效果。另外,越優質的茶葉,含有的兒茶素越多,預防感冒的效果就越好,劣質茶葉基本上對預防感冒效果不大。

【2008/03/06 中廣新聞網】

 

《 常喝茶 抗氧化、抑制牙菌斑 》

【陳旻苹台北報導】國外一項研究發現,紅茶漱口可防感冒,主因可能是其中的兒茶素可抗氧化、排除自由基,並能提升免疫能力。台大微生物免疫學博士、口腔內科主治醫師孫安迪指出,由於兒茶素能抑制牙菌斑細菌量,也能改善口臭。

日前日本昭和大學醫學教授島村進行研究顯示,用紅茶漱口來預防流行性感冒。當地醫學專家說,是茶葉裡的兒茶素發生作用,且紅茶、綠茶都有效果,以越優質的茶葉,含有兒茶素越多,預防效果也比較佳。

不過,孫安迪醫師指出,主要還是茶多酚的作用,兒茶素僅為其中之一成分,一般以綠茶為研究,萃取一定濃度後,可抗氧化、排除自由基、抗菌,效果最好。半發酵的烏龍茶,效果次之。全發酵的紅茶較弱。同時,由於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自由基,易使細胞受傷,喝茶對對膽固醇、降血壓、三酸甘油脂調節、預防部份腫瘤發生,都有幫助。

孫醫師表示,喝茶(尤其是綠茶)對抑制牙菌斑有幫助,減少細菌分解產生硫化氫,而抑制了口臭。

至於預防流感的機轉,孫醫師指出,研究顯示,流感病毒多半是經由鼻咽部表皮細胞接受器經過結合後,進入人體。人被病毒感染是通過表面的凸起附著在細胞上,當累積一定數量後,就會染病。而綠茶中茶多酚(茶葉鞣酸),在遇到流感病毒時能與病毒凸起結合,而抑制病毒的入侵。

此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常喝綠茶的人較少患有缺鐵性貧血,與綠茶中含鐵豐富有關。國外科學實驗指出,優質綠茶中的含鐵量比比葡萄高29.8倍,而葉酸、單寧,對人體造血功能也有正向影響。

不過他提醒,胃腸不好的人避免空腹或睡前飲用。

【2008/03/29 時報資訊】

 

收集、整理、配圖:✽ 貓 ✽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yjen&aid=1736777
 引用者清單(2)  
2014/10/03 09:01 【udn】 我還找到這個!完美 盒裝 休息 功法比價
2008/04/25 19:15 【貓言貓語】 健康新知(三)

 回應文章

✽ 貓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保健食品與藥品 服用時間要錯開
2008/04/01 14:09

國人對於保健食品,大多停留在多吃多補的錯誤觀念,醫師提醒吃保健食品時,要和藥品錯開,否則可能會因要藥性混合造成危險,而且食用前,最好也先向醫師諮詢,才能確保安全。

生病了,看醫生吃藥,都是正確的做法,但如果是平常保養身體呢,有些人是多補充保健食品,一項調查指出,許多人吃的保健食品,對自己的身體,到底有什麼幫助,其實也不是很清楚。

還有很多民眾常聽信親友建議,造成錯誤的保健觀念,像是吃保肝片,就可以降低肝功能指數,腰酸背痛是骨質疏鬆,所以要吃維骨力,另外還有人,將阿司匹靈和魚油混著吃,這樣反而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醫師提醒民眾,保健食品並非多吃有益,吃多了也是會傷害身體,所以在使用保健營養食品時,可以認明有衛署藥字號,或是有健康食品認證的,才是比較有保障,而慢性疾病的患者和老人家,最好先向醫師諮詢,才能確保安全,發揮它最大的功效。

【2008/03/31 客家電視】


janej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食物調整健康,說得好!
2008/03/31 00:25

醫生跟我說,我不適合吃龍眼乾、薑母鴨、麻油雞、肥肉...........可這些食物都是我最愛吃的。
這就是我失去健康的主要原因。
我的體質不適合的,卻偏愛吃。

人到了失去健康的時候,真的才會知道健康的重要。

謝謝貓貓,這些健康知識,是我極需要的。

✽ 貓 ✽(fyjen) 於 2008-03-31 17:30 回覆:

那就找個平衡點 —— 也許不用完全戒除﹐偶而吃吃﹐應該沒關係吧?

不客氣﹐也很高興看到丸子的來訪和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