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馬海僕富士山
2011/11/22 16:36:50瀏覽4201|回應2|推薦38
碧玉簫

雨送孤雲,淥水出泉村。
林寄幽魂,碧血伴黃昏。

撫斑然老面紋,踏蒼茫巨樹根。
嘯絕塵,勢已隨風遁。
吞,夷族恨誰堪論?



馬海僕富士山:
又名麻平暮山,高2,617米,No1458二等三角點基石,旁有三顆護石,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境內,登山口由廬山溫泉南邊產業道路進入。
南稜有個號稱全台最大的馬海僕大崩壁,稜脊段落直瀉1200公尺到萬大北溪底。岳界將此山與廬山溫泉周圍的武令山、再生山、母安山、尾上山、武浪洋山等合稱「廬山六寶」,其中仍以馬海僕富士山的攀登難度最高。
山名源自賽德克族「馬赫坡(Mahebo)」社的音譯而來。自能高越嶺古道3K附近眺望,山形如同日本富士山,因此日人將原山名後面再追加「富士」二字來命名。

馬海僕山下的五棵巨木

能高越嶺路上的「遠眺馬海僕富士山」解說牌上寫道:
「此處為展望馬海僕富士山的最佳地點。馬海僕富士山標高2617公尺,又稱麻平暮山或Mahebo山,其山頂為霧社事件、馬海僕社頭目--莫那魯道(Mona RuDao)自殺之處,而其山腰的馬海僕岩窟,則為莫那魯道的兒子與族人,英勇抵抗日軍並集體自殺之地。眺望這山巒起伏的優美稜岳,追今撫昔,讓人添增了不少對以往歷史的悼思。」
至於莫那魯道自殺之詳細地點,無資料可查,只知其往南方的深山走了四公里,爬到一個隱蔽的懸崖上面,在那裡用長槍抵住自己的咽喉,壯烈成仁。所以走在馬海僕富士山的稜線上,似處處皆有歷史傳說...

早晨,從登山口遠眺對面的廬山周邊部落

活動單位: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活動日期:2011/11/06(日)
參加人員:鄭義彰(領隊)、鄭曾鳳蘭(嚮導)、陳美芳、謝榮鳳、范寶蓮、許榮勳、鄧潤敦、張水源、宋祺文、邱垂妹、李振麟、游檗淞、陳信志、陳世洽、劉承熙、彭文炎、蔡絃凌、羅賢超、曾郁清、徐福運等20員。
交通工具:四部四輪傳動車,進入廬山溫泉
天氣:

沿著山崖邊坡緩慢上行,此處曾為霧社事件的場景之一


活動行程記錄:

02:30 平鎮長青會館出發。
昨天剛走完聖母山莊的行程,睡不到2小時,凌晨1點爬起來,又趕來長青參加這和《賽得克巴萊》有關的熱門路線,連續風塵僕僕,只因兩個活動皆我所要,欲兼得之也。
這麼早起床,其實最累是開車的司機,和他們相比,我們又輕鬆多了。
長青有五人隊伍,已於前一晚先到霧社紮營。一早與他們會合後,往廬山溫泉前進。
過廬山溫泉紅橋,先右繞過溫泉飯店,再左轉、經碧綠大飯店,續沿山路蜿蜒而上,往森喜泉民宿方向推進。
凹凸不平的產業道路,愈到後面愈難走,沒有四傳的車,還真的很難搞定。
06:41 抵達馬海僕富士山登山口,整裝。
在很難會車的產業道路上,一大早竟迎面而來二輛農車,真的有點不可思議。其中一輛還花了十幾分鐘,才完成會車動作,浪費不少時間。
今日天氣晴朗,展望良好,登山口對面的清境農場及奇萊尾稜一線,近在咫尺。大夥似對山頭十分熟悉,指指點點了一番。
鄭會長帶了昨晚參加宴會打包回來的高級肉骨排,請大夥吃,雖非長青會員,我也不客氣分享了一塊,感恩。

展望點眺望合歡、奇萊稜線

06:56 起登。登山口高度約1,740米,總爬升高度超過1,000米以上。
按照以往參加長青行程的慣例,自己肯定會搶走在前面,以改變一下每次在龍岳當"職業押隊"的角色心態。
隊伍由張水源帶領,水源兄的腳程超強,不可纓其鋒,讓賢給游老師走在前面,我搶第三。不久,閉關一年剛出來的游老師,略感體力不濟,遂自動退到後面,把第二位讓出來。我今天本就想走給它爽快,當然不客氣了...此後,即一路尾隨水源兄到底,痛快一番!
07:26 過大倒木。
走在前隊有一個好處,就是一路可以停下來等後面隊伍的到來,趁機喘口氣。
不過,如此一來,後面隊伍追的辛苦、休息時間又相對變少,在體能復原上,容易造成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之惡性循環,拖累整體行進速度。

過馬海僕岩窟叉路口、再陡下,即進入小溪谷

07:28 展望點,最高遠處,應是合歡主峰。
07:33 第一個崩壁處。
馬海僕富士山幾處明顯的崩壁,並不可怕,小心通過即可,而那些腰繞路上、踩點不寬的邊坡垂壁,才最暗藏危機,真的是易守難攻。這也應該是馬赫坡族當年能在馬海僕富士山一帶,長期對抗日本人的本錢。
站在崩壁處外望,眼前光禿一片,又是另一個天然的新展望點。

鑽芒草

07:45~07:55 馬海僕岩窟叉路口,巨木上釘有藍天指標。小休,集合隊伍。
左往馬海僕岩窟,或許拜電影之賜,路徑清楚寬大,似剛被人清理過。
直行鑽過大倒木,下切溪谷後再沿崩壁陡上,即為通往馬海僕富士山之路。
馬海僕岩窟附近,為馬赫坡族人殉難之地,而往馬海僕富士山之某個山頭上,則是莫那魯道自殺之處,都是當年抗日的古戰場。
07:56 右上為武令山、北萬大山之叉路,不取,續下行。
路旁有水管平行,取水自前方的山澗溪谷。
附近有一塊營地,3~4頂帳篷擠得下,但要到前方小溪取水,不遠不近的,有點尷尬。

路旁的巨木


08:05 下抵溪谷最低處,為最後水源地。
休息5分鐘,稍微等待後方隊伍跟上。
上下溪谷的山徑,十分溼滑,須小心通過。
08:10 過第二個崩壁,一樣,小心即可。
08:24 在一森氏杜鵑林的鬆軟邊坡上,小休息。
過溪谷至此,均一路陡上,隊伍拖長了點,再次集合隊伍。
這一帶的腰繞邊坡,壁垂路窄,自成天險,且踩點鬆軟,小心慢行。
08:41 過一小溪谷,無水,但頗為潮溼,草密石滑。
08:55 進入芒草段,鑽的很過癮。
一路有不少的展望點,可眺望能高安東軍稜線與干卓萬群山。

鞍部營地,集合隊伍與休息

09:04 芒草路上的一小段柳杉林,小休息,集合隊伍。
待後面隊伍抵達,水源兄隨即率前鋒部隊繼續往前衝。
09:20 過一下切拉繩後,再過一處崩塌的小山溝。
這段腰繞芒草路,略難行,但與水漾森林林道的芒草相比,簡直小巫見大巫,不過因路基較窄,仍要多注意踩點,免得滑下邊坡去。而且這一帶咬人貓很多,貼著腳邊而過,所謂「右有垂崖、左有咬人貓」也,反令人為之步步驚魂。
我是被咬人貓電怕了,所以一路走來小心翼翼,寧慢些也不願觸犯它。
09:36~09:50 鞍部營地,集合隊伍與大休息。
隊友分享水果,補充體力。

凱旋碑

10:00~10:10 《凱旋碑》,拍照與集合隊伍。
地上散豎著幾顆大小長扁不一的石板,此即所謂的「凱旋碑」,樹上有藍天標示牌一面。這一帶山頭寬緩,有一片松樹林,地上松針一地,踩起來腳感很不錯。水源兄真的衝很快,10分鐘就可以把後面隊伍丟到大老遠去,因準備右下切,路跡又稍不清楚,不集合一下隊伍不行,順便也保留一點拍照時間。
大夥似乎不知這「凱旋碑」來源,東猜西猜的,我心中有底,知道這是什麼地方,所以抱著崇敬的心態來拍照。

凱旋碑:
原住民稱之為烏蘇曼(usuman),又稱英雄碑。係昔時原住民征戰出草後,獵得首級攜回時,為減輕重量,會在此處去除腦髓等易腐爛之部位,並將頭髮分送隨行有功人員,再根據死者身材體型,豎立大小不一的石板為記,故曰「凱旋碑」。

(資料來源:minnelee兄轉述「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作者徐如林之說法)

地上散豎著大小長扁不一的石板,此即凱旋碑

10:11 凱旋碑下方不遠處,有一平坦開闊地,應是原住民的獵寮營地。
雖隱約可看出有住紮過的痕跡,但已枯葉鋪蓋,似年代久遠矣。
或許這座山頭的傳說與歷史事件太多,所以山友們寧可敬而遠之。自山界四大天王之林文安先生1969年首登,往後幾十年間攀登此山者寥寥可數,除了少數原住民獵人外,很少人蒞臨拜訪,更添淒涼陰森之感。
不過,近來拜電影「賽德克巴萊」之賜,山友群起朝聖,讓馬海僕岩窟與富士山再度熱絡起來,倒也不令人意外。
10:15 馬海僕富士山下的叉路口,有藍天指標,上山約60分鐘,小休補充體力。
直行疑為從南稜上登的路線,不取。取左,往北,開始落差300多米的大陡上。
有人說上行坡度超過45度,一點也不誇張,乃毅力大考驗的一段路。不過沿途多高大的巨木雲杉,涼爽無比,不低頭猛攻的話,卻也景致宜人,頗有特色。

漫長的芒草腰繞路

10:25 第一棵巨木,高聳入雲。
一路"之"字行沿稜而上,水源兄絲毫不見疲態,只偶而回頭看看後面的人跟上沒有。我則努力追趕,將腳力發揮到極致。
10:31 小碎石坡地形。
會有邊走邊倒退嚕的感覺,不好著力。

馬海僕山下的第一棵巨木,高聳入雲

10:35 五棵巨木。
第一棵為紅檜巨木,其它應該是雲杉,每棵都頭好壯壯、直入雲霄。一路能駐足的地方不多,賴在這邊休息一下,感覺很舒暢。
過巨木群後,依然陡上不止。路徑漸轉東向,箭竹林出現了,路跡有點紊亂,依路條上行。
10:56 誤闖右側的高大箭竹林。
在路邊洗個手而已,回頭水源兄已不見人影,追了上去,卻誤闖右側的高大箭竹林(遠方似有紅色的路條...錯覺、幻覺、楓葉?),走幾步發覺不對,馬上回頭。
接著聽到水源兄從上頭高喊"到囉"~~~原來,基點就在上面而已...

馬海僕富士山基點,與長青隊友合照

10:59 抵達《馬海僕富士山》基點,午餐、休息。
馬海僕富士山,又名麻平暮山,一個箭竹雜樹林包圍的寬緩山頭,無展望。
趁大隊人馬未到前,先拍個人攻頂照。
十分鐘後,其他人員陸續抵達,山頭上熱鬧不已。
簡單吃完午餐,實在太睏了,便找地方躺平打盹去。結果睡醒,可能稍微失溫,右大腿竟然抽筋,找個平一點的地面踩了幾分鐘,才慢慢復原。但不影響後面的行程,照樣衝鋒。12:01 拍團照。
拍團照前,最後一位隊友,終於趕上來了。

原路下山,方知坡陡路難走

12:11 下山返回。
一路陡下,並不輕鬆,反而狀況不斷,抽筋與滑倒接連發生,讓水源兄不太敢猛衝,一路回頭,慢等隊伍下來。
12:39 下抵五棵巨木處。
12:51 返回第一棵巨木。
12:59 山下叉路口,取右,回程。

一個下坡後,進入平緩的芒草腰繞路。
才剛進入腰繞路,左邊膝蓋就被藏在路邊的半截樹根給撞了一下,很痛,肯定破皮了。走在後面的游老師見狀,遂用蠻力硬把它連根搖斷,以免後面的人也中招。
開始踏進咬人貓的地盤,小心通過。

凱旋碑下方的營地,已荒蕪

13:22 返回「凱旋碑」。
13:31~13:45 鞍部營地,一樣,集合隊伍與大休息。
14:05 柳杉林,小休息。

待後面隊伍一抵達,前鋒人員隨即繼續前行。
14:19 通過無水之乾溪谷,潮溼石滑,小心慢行。
游老師腳抽筋,放慢速度。
14:33 森氏杜鵑林之邊坡垂壁段。
從這裡下切到水源溪谷,算是比較危險難行的一段路,務必小心。
14:40 過崩壁。

滿地的咬人貓,令人膽顫心驚

14:49 下抵溪谷最低處,休息,洗把臉。

本想等待後方隊伍跟上再走,結果等了半天,只有游老師從後面追上來而已,於是水源兄按捺不住,又繼續往前衝了。
才離開溪谷不久,就見主力隊伍正三三兩兩通過崩壁處,相距還有10分鐘路程。不等了,我們決定上到岩窟叉路口再大休息...
14:59 上抵營地,未停,續行。
這段上坡路,不長,但累人。
15:03 返回馬海僕岩窟叉路平台,休息。
水源兄還有點想去岩窟一探的念頭,不過怎麼算,時間都不夠,遂打消。他心中仍不免嘀咕,要不是一路在等大家,肯定可以到岩窟轉一圈...我倒是覺得,這麼陰的地方,現在下去,未免遲了些,若摸黑回來,就不太好了...
原計畫大夥到齊再走,經無線電連絡,發現主力隊伍還在水源溪谷處休息,於是水源兄又決定不等了,繼續往前衝。
接下來的一小段腰繞邊坡路,略險,小心通過。

返回崩壁處,山景隨著陽光角度在變化

15:17 回經第一崩壁處。
隨後為緩下坡路段,十分好走,但頗漫長,枯燥了點。
我們都不由得懷疑:山景感覺很陌生,早上有走過這段路嗎?
15:40 返抵登山口,休息。
天氣好,展望佳,可以慢慢欣賞山景、拍照與分享水果。
16:13 主力部隊回返。
16:30 整裝後,搭車下山。
18:00 埔里國6交流道附近,牛肉麵大餐。

和上回一樣,小本生意的老闆,突遇從山上下來的大批蝗蟲,一時之間,麵又煮不出來了,讓快餓昏的隊友們枯等不已...
21:30 回至長青平鎮會館,解散。

傍晚的登山口,遠看白姑大山

結語:
今日全程在9小時內完成(含午餐休息),與先前別隊需10小時以上的走法,快了許多,或許天氣好、人員腳程平均,是原因所在。
感謝長青鄭會長給予參與此次熱門行程的機會,並一路多予關照,還聽說後面有一堆人想來卻沒跟到,真的非常感恩。也謝謝今日開車的隊友們,辛苦了!

馬海僕富士山_活動照片
( 興趣嗜好運動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ullwin1&aid=5863329

 回應文章

喵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滿江紅 填過三闕。
2011/11/23 09:37

滿江紅


雲翳連天,千層浪、幾多薄惡。
篆煙起、寒山遮盡,孤飛漂泊。
無寐倚窗人自若。輕寒仍在憂難著。
上小樓、日日望歸舟,心如結。

留不住,情漠漠。獨吟處,燈明滅。
悄然下簾幕,情緒蕭索。
紛亂離魂愁腸鎖。閑窗漏永霜花墮。
歸去兮、風厲雨飄落,傷摧挫。

喵永 依柳永『暮雨初收』

福運(fullwin1) 於 2011-11-23 09:57 回覆:
喵永你真是詞界的大才子啊 ~~~
有看到五棵巨木那張照片、裡面旁邊的那棵小樹嗎?那就是我啦,正在仰慕喵永這棵大巨木中...
所以,"滿江紅",我的目標 ??

喵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福運兄 早
2011/11/23 07:56

這詞牌還真未聽聞,欽定詞譜也沒ㄟ。

在「福運詞譜」?

福運(fullwin1) 於 2011-11-23 09:27 回覆:
喵永兄,你真個把各版本的詞譜都給倒背如流了?初時還有點懷疑,現在證明果真如此 ... 令人佩服!佩服!!
這首的確沒在各版之詞譜內,而是在元曲譜中,所以喵永兄當然猜不透出處在那裡了;而且此首曲牌版本也有好幾種,看了讓人霧煞煞,只好丟銅板決定:

【碧玉簫】小令兼用。首四句作兩排。第九句一字偶有減去者。
⊙●○△,⊙●●○△。⊙●○△,⊙●●○△。
●⊙○●●△,●○○●●△。⊙●△,⊙●○○▲。△,⊙●●○○▲。
關漢卿
膝上琴橫,哀愁動離情;指下風生,瀟灑弄清聲。
鎖窗前月色明,雕闌外夜氣清。指法輕,助起騷人興。聽,正漏斷人初靜。

要描述「莫那魯道」那種「站在馬海僕山上,遠眺對岸的霧社台地,卻無法再回去之絕望哀痛」心境,查了一下詞譜,除了「滿江紅」外,似乎都軟了些,而「滿江紅」又不好譜寫(功力不夠、時間不夠),只好改從元曲小令中尋找了...而「碧玉蕭」似與霧社事件的「碧血英風」牌坊可硬扯上關係,遂湊合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