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2/19 22:41:35瀏覽826|回應0|推薦0 | |
【林玉珮】 要維持一個像樣的家,許多父母顯得愈來愈力不從心,十個家庭,大概只剩下一個,能發揮「家」的功能。學校,是守護孩子的堡壘,多一個「友善家庭」的行動,孩子就多一分希望。 「我的兒子來到你的教室,並不是像一只空瓶子來被你填滿,而是像一只裝滿的籃子,來到一個有些特別東西可以分享的不同環境和社會。」Robert Lake在他所著《Caught Between Two Worlds》書中這樣寫著。 每一個孩子帶著不同的家庭故事來到學校,同時也把家庭的文化特質、力量和期待,以及焦慮、壓力、問題和危機帶到教室來。 家庭功能弱化,學校概括承受 台灣教改第一個十年,正是家庭結構變遷激烈和家庭功能備受挑戰、威脅的時期。走進絕大多數家庭,正在不斷弱化、甚至碎裂成一個一個個體,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很憂心,「再麻木的人都會有所感受。」 在教室裡,老師很容易察覺到,要收齊全班學生營養午餐費用的速度比以前慢;班上有孩子突然轉學、或中輟、或莫名奇妙地轉進來;來自低收入戶、單親、隔代教養家庭的學生一直成長;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更以驚人的速度增加。 在學校門口,有愈來愈多的外傭接送「小主人」,也開始出現除了要規劃家長接送專區,有些學校還會劃定「XX安親班」「XX才藝班」的專區。 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台灣,學生家庭出現社經地位兩極化,對孩子的教育安排有如兩個世界。然而,不管是窮爸爸還是富爸爸的孩子,親子親密溝通的時間普遍匱乏,家庭生活教育普遍失落。 「十個家庭大概只有一個家庭還可以發揮『家』的作用,」中國健康家庭協會秘書長游乾桂觀察。家庭功能嚴重弱化,導致學校學生數儘管愈來愈少,需要特殊教育或特別輔導的學生卻愈來愈多。 例如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愈來愈多,上課注意力難以集中和持久,「十年前一個班頂多只有一、兩個,現在有十幾、二十個都在吃藥,」北市仁愛國小老師李芳琪指出這個難以想像的事實。 家庭的結構變遷和功能弱化的趨勢,學校和老師很難置身事外。 學校是孩子的最後城堡 絕大多數的父母在現在的大環境裡要維持一個像樣的家,顯得力不從心。「所有的父母愈來愈焦慮、愈來愈沒安全感,」心靈工作室負責人王浩威指出,像一座座孤島、各自奮力求生的父母會產生一種期望,「一出家門,就會有一個無形的空橋直通學校。」 學校可以成為家庭的延伸,父母這種期待的背後,有著極大的焦慮,也顯示對學校教育好自己孩子的強烈寄望。 「學校應該跟7-Eleven一樣,不要四點就關門,」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包崇敏認為,學校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凝聚社會力量,或是成為父母學習成長的機構。因為,「學校是現在社區唯一具有號召力的團體,」包崇敏說。 教養孩子成長的第一個城堡──家庭,逐漸失守,傳統社區的力量瓦解,學校就像是孩子最後的城堡,要扮演起連結家庭孤島的橋樑,為孩子以及家庭,撐起穩固的支持網絡。 友善家庭,為家長多設想 學校老師教育孩子的角色日漸吃重。因為除了父母或監護人以外,教室裡的老師是學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成人。 《教養的迷思》作者茱蒂.哈里斯(Judith Harris)認為,老師對教養孩子的權力和責任,比父母還來得大,因為「老師影響孩子在家庭以外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孩子要度過一生的地方。」 「學校或老師要怎麼做?要不要多幫家長做一些,這是一念之間,」南投縣信義國中校長全正文說。採取友善家庭的行動,並不是來自法律或上級的要求,而是來自對孩子的愛與希望。 面對家庭造成教育現場的困擾或問題,「從同理心出發,會比較有能量來幫這些家庭,」全教會今年度「SUPER教師獎」得主、高雄前金幼稚園老師黃明玉說。採取友善家庭的行動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