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淡蘭古道開路先人『白蘭』相會
2009/10/12 22:06:13瀏覽742|回應0|推薦6
土地公廟是漢人開墾時,
信仰寄託的小廟,
也許是幾塊石頭或紅磚所構成,
不同年代的土地公廟總有不同的故事。

瑞八公路上的安德宮,
一間改建過的大土地廟,
東和里居民的活動中心,
也不知經過上千次,
就是一般不起眼土地公廟啊,
而其中的右廂內,
竟然立有白蘭公紀念碑,
是乾隆時代留傳下來,

白蘭是誰呢?

翻開台灣清朝開發台灣文獻,
會發現白蘭在淡蘭古道史中,
是少數被名字的人,
官方的代表是楊廷理,
而非官方的人,就是白蘭
白蘭之名,也因此留傳下來,
跟淡蘭古道齊名。

姚瑩在道光元年(1821)所寫的《臺北道里記》,
提到「暖暖迎日東北二里許,稍平廣,可三百餘畝,
居民四、五家散處。三里,至碇內,渡溪北岸,更東行二里,楓仔瀨;
復過溪南岸,仍東行,三里至鯽魚坑;過渡沿山二里,伽石,路甚險窄,
土人白蘭始開鑿之,奇其事,以為神所使云。二里至三貂嶺下,俗云三貂仔,有汛。
四里,茶仔潭, 過渡水深無底,有小店,為往來食所。三里,則三貂嶺矣。」

瑞芳鎮誌之建置開拓篇也提到:「乾隆晚期(約1775-1795年左右),
土著白蘭另闢自暖暖街入山,經十分寮、楓仔嶺 達頂雙溪的新路,
利用這條新路取代原本迂迴的繞海道 。


臺灣名勝舊蹟誌紀錄「乾隆晚年伴隨著噶瑪蘭廳的開發,土人白蘭由暖暖街直入山,
經十份寮、楓仔瀨達頂雙溪。」


這個白蘭公跟文獻中的白蘭有關嗎?

文中,所提到開闢淡蘭古道路的土人白蘭
土人是指平埔族嗎?還是當地人,
以姚瑩之詳實記述沿途的風俗傳聞來判定,
除瑞芳一帶早期是平埔族出沒地區,
土人係指平埔族,自然可證。
白蘭是平埔族的機率很高。

紀念碑下有寫著白蘭公是清乾隆時代,與姚瑩來時時代一致,
時間對,
人對嗎?
洽問廟方阿老公,
因年代久遠,吳老阿公他只知為當時開路者,
是唐山來移民,羅漢腳啊。

是否是當年姚瑩筆下的土人白蘭,他不知,
清朝至今,年代已久遠,多不可考,只能用推論,
如是一般民眾過世後,如無後人,
會將骨灰放在有應公廟內,而非土地公廟內,
白蘭公為何可以跟土地廟一起被民眾祭拜呢?
當年顯然有功於地方,深受居民的愛載,

當地耆老又有傳說,
白蘭公是乾隆時期當地一位大善人,
熱心鋪橋蓋路,對鄉里頗有貢獻。
由於白蘭公沒有後代子孫,生前交待後事,
希望過逝後與土地公住在一起,
於是鄉人在白蘭氏逝世後,
在土地公廟內設置一座香爐祭祀白蘭公。

民眾會設爐祭拜,
這與白蘭開路有功地方,
有絕對相關性,
白蘭公就是開路的白蘭同為一人,幾可認定。

至於是否為平埔族或漢人,就不是那麼重要,
都是為這塊土地貢獻過心血的前人,
 
百年後能跟傳奇人物白蘭相遇,
也是一份緣份。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man588&aid=34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