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台北道里記的場景﹣伽石
2009/10/12 22:00:32瀏覽1180|回應0|推薦2
姚瑩在道光元年(1821)所寫的《臺北道里記》,
提到「暖暖迎日東北二里許,稍平廣,可三百餘畝,居民四、五家散處。
三里,至碇內,渡溪北岸,更東行二里,楓仔瀨;
復過溪南岸,仍東行,三里至鯽魚坑;過渡沿山二里,伽石,路甚險窄,
土人白蘭始開鑿之,奇其事,以為神所使云。二里至三貂嶺下,俗云三貂仔,有汛。
四里,茶仔潭, 過渡水深無底,有小店,為往來食所。三里,則三貂嶺矣。」

茶仔潭在<淡蘭古道殘段。苧仔潭古道。石壁竹影相間。 >有描述,
伽石,路甚險窄,土人白蘭始開鑿之,奇其事,以為神所使云。
土人白蘭在<與淡蘭古道開路者白蘭氏相會 >,
而伽石又是在那呢?

根據日據時期住所番地與現行行政區域,之轉換表得知,
(廳)  庄       土名  鄉鎮市 區村里
﹣﹣﹣﹣﹣﹣﹣﹣﹣﹣﹣﹣﹣﹣﹣﹣﹣﹣﹣﹣﹣
瑞芳街     三爪子字     豎石  瑞芳鎮     東和里
伽石的位置,就在現在的東和里,
也就是62快速道路瑞芳引道附近。

台灣堡圖上也有登錄,豎石,地名。
根據瑞芳鎮志上記載,
嘉慶三年,(1798)劉玉蘭、蘇玉、蘇標香等人開墾三爪子地區,
庄內有一立石如人,因此名為豎石。

伽石,立石,硻石,都是同音,
就是石尾石,就像基隆山在水湳洞的石觀音一樣。

瑞芳子弟卓耀宗教授,
也在瑞芳國小瑞芳國小百年慶的專文中,
有提1949年時,小一時,去郊遊記憶文,提到
學校過基隆河那邊是豎石路(今東和里)當時只有幾間厝,
非常有野味,我也記得三不五時有防空演習,大家都向豎石方向疏散,
走入清澈山溪,青翠樹林,只見一片完全無污染的瑞芳。

吳老阿公也說,現在這個廟地,就是古時伽石的下方,
伽石,原本在山頂上,
後來山崩就跌到基隆河中,
大小約有一層樓高,
就在廟後方的河川中。

廟公老阿公冒著細雨帶領著去看這塊伽石,
老阿公說,原本河川局要以阻塞河道為由,要用炸藥炸碎,
經他主張,這是瑞芳的歷史文物,要加以保留,
就原狀留在河道上,鎮公所後來也在瑞八公路立碑。

今日大石,安然佇立河岸上,
與百年前相較,
只是從山頂到河床,
底下的基隆河水依舊流,
歷經淘金熱潮,也經歷過污濁洗煤水,
不變還是這大石,
默默守護著瑞芳子民們。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eeman588&aid=34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