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22 08:16:31瀏覽1404|回應4|推薦20 | ||||
雪山隧道通車當天,我有兩篇文章登上全國版,一是聯合筆記的「轟隆隆與丟丟銅」,見報內容經過長官們的潤飾,的確讓小的覺得一篇好的評論,非得有對文字功力極強的好手加持。 相對,另一篇在新聞版面的「實地採訪稿」,最後被併到完全沒有味道,是有點沮喪。 在此無意對任何人批評,只是想提供大家一個思考方向,刊登類似現場採訪稿,目的難道不是要讓未到現場的讀者,也能猶如實地走一遭,如果硬生生的要為了誰併誰稿,最後落得報屁股,實在是不刊也罷。 為了讓諸位看官見證,「美容前後」,在貼上現場採訪的原稿以及見報稿,請大家多給我指教。 原稿 本報記者唐復年、廖雅欣 走在全亞洲第一長的公路隧道,到底是哪種感受?本報記者昨天挑選下班尖峰時間實地走一遭,「很平穩、很舒暢,只要大家都守規矩,應該很安全。」 下午5時,記者的車從平原線北上,一上去就趕緊先開頭燈,「免得等下忘了開,被罰錢。」在準備進入雪山隧道南口,過了頭城交流道後,「小心,限高設施垂下來了,這一定是有大車誤闖」;本來以為進隧道前會塞,沒想到很順暢。 「哇,塞住了。」才沒走幾百公尺,車速一下子從時速50公里降到30公里,從擋風玻璃看出去,前面整排車都沒有保持塞車時規定的20公尺以上車距。 此時隧道內和收音機調頻同步傳出,「請在速限間提高速度,以免影響其他用路人權益。」約過了5分鐘,車流開始順暢,「原來是大家怕車速過快、車距過短,被罰錢。」 記者的車為了保持「慢速」,不時得低頭望儀表板,還得用餘光掃描隧道旁的消防栓,以測車距50公尺。 「真是燈光美、氣氛佳。」初入隧道口,牆壁塗上淺藍色,感覺很輕鬆,隔一段路也有馬賽克壁磚畫,如果隧道內牆壁都能上色也不錯。打開廣播,播音員悅耳的聲音,提醒在隧道內的注意事項,背後是輕快的音樂,減輕開車壓力。 這時手機響起,「順便來測一下通訊品質,咦,滿格哩!」「我們在雪山裡面喔,很好開,又不會暈車,下次來宜蘭,不用買暈車藥了。」手機那端的友人也一直問,「到底塞不塞?」「不會啦,隧道裡大家都保持車距。」記者答。 記者的車,時速一直沒有超過60公里,與前後車的距離別說50公尺,可能有80公尺以上。 25分鐘後,重見天日,車子來到坪林行控中心,繞了一圈後,再進雪山隧道北口,入口上方的跑馬燈顯示,「請用路人快速駛出隧道」,顯然大家都怕被罰錢,通車前的宣導,真的有效。 這回一進去並沒有塞車,速度應該可以更快,但為了不被罰錢,「還是開慢一點啦!」本來想說不會暈車,但坐在駕駛座旁的女記者,感覺有點耳鳴,可能與壓力有關,「那就記得要帶口香糖,就像坐飛機時一樣。」「對,這段要寫進去。」 回程更快,只花了15分鐘就回到頭城,「和蘇貞昌上午開的一樣」,出了南口,已經快傍晚六點,北上的車子塞到了收費站前,「宜蘭哪有那麼多人住台北,大概都是下了班來湊熱鬧的吧!」 在過了頭城收費站後,對向車道已經有工程車在搶修剛才吊在半空中的限高設施,「效率不錯喔!,也真難為了這些工程人員,今天他們應該很快樂吧,終於通車了!」 見報稿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