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地區現代社會之道德價值取向研究
2020/02/23 18:26:36瀏覽1973|回應0|推薦0

臺灣地區現代社會之道德價值取向研究


(論文研究計畫初稿)

   壹、研究問題的性質與重要性

          人類的文化不斷的在進步著,而人類的社會也無時不刻

      在變遷中。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社會變遷的速率更趨快速

      。在現代社會急遽變遷轉型的過程中,有形的、物質的部分

      變遷速率,往往超過無形的、觀念的部分。相對於物質層面

      的快速變遷,精神層面的改變則有緩慢、僵滯之感。

          價值體系蘊涵著人類生活的方式與生活的目的(Rokeach

      ,1973),為人類文化的核心部分,直接左右著人們的認知與

      行為,間接影響了社會的運作與發展。而道德價值規範涉及

      社會靜態結構的形成與動態機能的運作,更為社會體系的樞

      紐。而現代社會急遽變遷轉型的結果,往往導致人們在道德

      觀念上的困擾與迷惑。

          台灣地區自民國六十年代推行工業化與現代化以來,經

      濟快速成長,創造了舉世著稱的「經濟奇蹟」;而至民國七

      十六年以來的社會政治改革,更逐漸締造了令世人刮目相看

      的「民主奇蹟」。然而在社會型態快速轉變的過程中,臺灣

      地區的社會結構、生活方式、家庭組織、規範體系、思想型

      態以及價值觀念等方面都產生了巨幅且多元的變化。社會型

      態改變的結果,也導致傳統社會規範與個人價值體系的解組

      。數年前,柴松林 (1986) 曾分析民國71年至74年的國民生

      活意向調查結果發現:一般民眾對社會治安情況、國民守法

      精神、國民道德水準等事項的滿意度,在光復時分居二十個

      調查項目的第 2、 3、 4名,到了民國74年,則依次降為19

      、20及17名。近年來,暴力橫行、金錢遊戲、權力角逐等漸

      趨白熱化,道德問題更有日趨嚴重之勢。深究其根源,社會

      道德價值體系的轉型,趕不上物質科技以及社會結構的變遷

      ,應為其主要原因。

          章英華(1988)研究傳統中國文化背景在社會變遷下形

      成的城鄉問題時,認為:現代型的都市是靠外人引進的。(

      1988:143)因此,由都市化衍生出的居住環境、交通行為、

      人際交往、人群組織等問題,大多是因為中國傳統社會中,

      缺乏公共空間不可侵犯的概念、欠缺對待陌生人之道,以及

      強調親疏遠近的社會關係等特性,與今日的都市生活形態相

      衝突所致。是以,社會變遷下形成的都市化,便帶來社會道

      德價值規範改變的問題。陳其南 (1991) 研究傳統儒家倫理

      思想時亦指出,支配著傳統中國人政治與社會生活理念的儒

      家倫理思想的「修、齊、治、平」價值體系,在「齊家」與

      「治國平天下」之間形成一個很大的空隙,並未設有相當的

      倫理規範,他認為這中間的「空隙」,應該是屬於「社群」

      或「社會」的範疇,其道德項目應是「公德」或是「社會意

      識」,並認為「顯然在儒家的倫理架構中,這個位於家和國

      中間的領域可能是被忽略了。」( 陳其南,1991:4 )從以上

      的研究可以發現,傳統的社會道德價值體系,在現代化社會

      中或有其不足之處。

          教育是影響社會與個人的價值觀及行為的一項重要因素

      。在變遷劇烈的社會中,教育一向被期許為引導社會整體發

      展的主要力量( 陳奎熹,1980:69)。然而從許多實徵研究

      上卻發現由於現行教育體系的僵化缺乏彈性,教育往往反而

      成了遲滯社會進步的原因之一。


          就教育目標而言,除了大學受到大學法有關學術自由的

      保障,沒有部定的課程標準,但仍有召集各校協商共同必修

      科目的限制;此外,各級學校都必需依循部定的課程標準運

      作,顯示出國家對各級學校教育課程目標的影響;從課程標

      準來分析,又可明顯的發現,忠愛國家與發揚傳統文化為教

      育的主要目標。依課程標準修訂的時距來看,國民小學課程

      標準分別在:民國四十一年、五十一年、五十七年、六十四

      年及八十三年間實施修訂,迄今民國八十五年為止最短的間

      隔為六年,最長的間隔將近二十年,平均則為十年。國民中

      學課程標準分別在:民國四十一年、五十一年、六十一年及

      七十四年實施修訂,迄今民國八十五年止最短的間隔為七年

      ,最長的間隔為十四年,平均亦為十年。在劇烈變遷的社會

      裡,教育體系的調適顯示出相對的緩慢。此外,就教育內容

      而言,羊憶蓉(1991)曾抽樣分析國中、高中的國文及公民

      與道德教科書發現:不論是國中或高中的教科書,表達的傳

      統價值次數皆超過現代價值(1991:18)。

          依社會學的觀點,教育的功能應包含:傳遞社會文化、

      適應社會變遷及推動社會進步等層面。然而,就價值導向而

      言,我們的教育似乎只注意到傳遞社會文化的層面而已;和

      現代化社會的需求並未盡契合。

          因此,現代的道德教育在社會快速變遷的情形下,如何

      全盤檢討、調整傳統的道德價值規範體系,以及如何尋求、

      創立適合時代需求的道德價值規範體系,便為道德教育在現

      代社會中的重要課題。




      貳、研究動機與目的

          基於研究問題的重要與迫切性,激起研究者之動機,希

      望藉著對本研究的探索,能整合、重建現代社會的道德價值

      規範,為轉型後的現代化社會,提供合宜的思考模式與行為

      準則,以作為社會成員在確立其生活方式與生活目標時的參

      考架構。進而提供為教育實際之參考,使教育的實施能適應

      社會變遷之需求,並導使整個社會能更進步、更理想,以促

      成現代化社會的健全發展。


          具體而析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

      1.透過文獻的分析探討,對傳統社會道德價值予以重新評估

        、檢討,並試藉由整合傳統道德價值,以發現新的道德價

        值。

      2.透過文獻分析及「得懷術」實徵研究的意見整合,以探究

        現代社會應有的道德價值,並試行建立統整的規範體系。

      3.透過道德價值實徵研究的量表編製與實施,建立可靠而有

        效的道德價值研究工具,並進而探討國人在現代社會道德

        價值取向上的分布與變動趨向。

      4.透過本研究的理論與實徵研究結果的分析與批判,提出結

        論與建議供教育及其他單位參考。



      參、名詞釋義


        一.價值 (value)

          本研究的概念式定義為:「價值」包含主、客觀兩種成

      份,是個體對各種事物的一種評價作用,並進而形成興趣、

      欲求、偏好等較為持久而穩定的態度傾向,而成為個人在行

      為抉擇時的一種引導或參考標準。價值概念系統具有不同的

      向度,許多的價值概念系統結合起來,便形成具有階層性的

      價值體系(林煌,1991:83)。


        二. 道德價值 (moral value)

          M. Rokeach(1973)把價值區分為目的性價值及工具性價

      值,在工具性價值中又包含道德價值,乃指涉及道德領域的

      價值項目。本研究所指之道德價值,亦指涉及道德領域,為

      具有社會規範意義的價值項目,包含在「現代社會道德價值

      意見諮詢表」及「道德價值量表」中所歸納列舉之道德價值

      項目。

          道德價值規範是行為的準則,其規範的內涵亦隨行為互

      動所涉及的對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研究者試將道德價值依

      其所規範關係的不同而分為三類:

        (1).規範個人自己與非特定對象之關係的道德價值項目

        (2).規範個人自己與特定對象之關係的道德價值項目

        (3).規範個人對自己之關係的道德價值項目

          從研究的信度分析與因素分析結果發現,此分類的方式

      具有實徵性的意義(林  煌,1991:94,138)。



      第貳章  文獻的檢視(初步探討)



      壹、臺灣社會的變遷


          有關臺灣社會變遷的研究,數量頗多,也都各有發現。

      蔡宏進(1986)研究的結果,發現臺灣社區的重要變遷為:

      人口變遷、空間關係變遷、交通體系變遷、生計方式變遷、

      人群關係的變遷及社會組織的變遷等等,且各引發許多社會

      問題。羊憶蓉(1991: 7)認為台灣現代化的社會結構變遷

      ,包含有下列幾項:1.都市化;2.家庭及婚姻制度的改變;

      3.階級結構的變化等;其分析形成臺灣社會變遷的重要因素

      之一,便是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研究都嘗試為台灣的「經

      濟奇蹟」提出解釋,有學者指出臺灣的經驗是「無法複製的

      」(Evans & Pang,1989:19),是一些「不尋常條件之結合

      」的影響而形成的特殊個案(Amsden,1988:172 )。歸納常

      為學者研究所提及的因素為:1.土地改革;2.人力資源;3.

      儒家倫理(羊憶蓉,1991:5)。在社會變遷下,社會結構改

      變連帶的影響道德價值觀的改變。



      貳、臺灣社會價值觀的變遷


        一.價值觀的改變

          臺灣地區的社會價值觀念體系,累積了很多不同的層次


      ,包含:傳統儒家的倫理道德觀、民國創建以後的新文化觀

      、臺灣民間社會的價值取向(明末清初以來的移民社會價值

      觀)、以及現代工業社會的行為取向種種。這些不同層次的

      價值觀,往往同時並存而互相糾纏、競合,乃至於對立、衝

      突的。進而導致臺灣社會價值觀念體系的不安與混淆(李國

      鼎,1991)。

          許多學者的研究發現,隨著社會形態的轉變,價值取向

      亦有逐漸轉變的趨勢。沈清松(1989)以台北和高雄地區為

      樣本調查中國人的價值觀發現:一般人以世俗性、功利性的

      價值,優先於超越性、純粹性的價值。而從一般的觀察亦顯

      示出道德價值式微、工作價值貶低的情形。(1989:5-31)


        二. 社會道德價值規範的改變

          在社會變遷下,生產方式和社會結構改變的結果,必然

      也會影響到個人的行為方式及人際間的規範。

          文崇一(1985)研究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發現:

      1.工業技術與價值觀念互為影響;2.職業變遷形成社會階層

      的改變;3.社會關係與行為規範的改變。認為,規範變遷的

      方向是由傳統變遷到現代。傳統農業社會的規範若在工業社

      會中仍可適用的,就會保留下來,如:勤儉;但亦隨社會變

      遷的需要而改變或增添新的規範,如:理性等。

          楊國樞(1988)認為臺灣地區的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

      從傳統逐漸改變至趨於現代,並列出十項變化(1988:407)

      。楊國樞(1991),楊國樞與余安邦、葉明華(1991)的進

      一步研究認為:「各類傳統心理及行為都可能與現代性共同

      心理及行為同時並存」(楊國樞、余安邦及葉明華,1991:

      37)只是其強度與內涵會有所改變。



      參、研究的方向


          研究者檢閱為數頗多的研究文獻,內容多趨向於對傳統

      價值的批判,對價值的評量以楊國樞等人所編製的「多元個

      人傳統性量表」及「多元個人現代性量表」(楊國樞、余安

      邦、葉明華,1991)較為可觀,但有關社會規範的現代道德

      價值量表則付諸缺如。因此,有關此方面的研究,極具有價

      值性與重要性,希望能透過此主題的研究,以提供現代社會

      道德價值的新內涵,並為現行學校道德教育揭開新的方向。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模式:


          本研究兼採文獻分析與實徵研究的方法。文獻分析部分

      ,以與研究主題有關之文獻典籍、學者專論及實徵研究結果

      等為對象,進行分析、批判與整合,欲探討現代社會變遷與

      道德價值轉變的趨勢與內容,以建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與研

      究架構。實徵研究部分,以文獻分析的結果為依據,參酌

      Rokeach (1973)的價值量表形成模式,擬定項目,以「得懷

      術」問卷調查方式,分析歸納出當前社會各界人士,所認為

      重要的理想道德價值內涵。並進一步據此編製修訂成,以臺

      灣現代本土社會為背景的「道德價值量表」;並對臺灣地區

      的民眾施測,取得不同年齡層的道德價值取向常模,以了解

      臺灣地區人們的道德價值取向分布為何。將所搜集的實徵研

      究結果,予以統計分析,整理解釋,然後再依研究所得結果

      提出結論及建議,以供參考。



      貳、研究對象


        一. 「現代社會道德價值意見諮詢表」部分:

              實徵研究的第一部分採用「得懷術」(the Delphi

           technique) 模式。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透過各學會,

          行業公會及各專業團體的等推薦,擇定學術、教育、經




          濟、政治、法律、工商業及財政金融等各界專業人士等

          約60至80人。以得懷術多次問卷的方式,作意見諮詢,

          並歸納出對現代道德價值內涵的共同的觀點。


        二. 「道德價值量表」部分

              實徵研究的第二部分採用編製量表及運用量表施測

          的方式,以台灣地區民眾為母群,依地區、年齡、性別

          及教育程度等層面,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樣本施

          測,預計取樣1200至1600人左右。運用量表施測的方式

          ,以了解臺灣地區人們的道德價值取向為何。



      參、研究工具


        一. 「現代道德價值意見諮詢表」部分:

          本研究之實徵研究的第一部分採用得懷術模式,得懷術

      最早係運用在軍事防衛系統的預測上。主要為採用匿名式的

      書面溝通方式,希望取代傳統會議方式的耗費、耗時及容易

      情緒化、流於形式與礙於情面等缺點,而仍能掌握齊聚學者

      專家共商大事,集思廣益,以獲得較為一致意見的會議方式

      之優點。

          透過研究者運用得懷術系列性多次問卷的方式,徵詢所

      選取之專家學者對於研究問題的意見,每次問卷中並提供前

      次問卷實施後的團體反應情況,以供填答者參考。每位填答

      者都有同等的機會以充分表達其意見,並透過團體反應情況

      的回饋,達到會議溝通的效果。由於得懷術所徵詢的對象多

      是此方面學有所長的專家,因此能依其專業學識及判斷能力

      ,提供對研究問題確有助益的意見。




          本研究在進行得懷術之前,先依下列的步驟對道德價值

      項目予以搜集並檢核:

        1.我國及其他各國社會有關價值的文獻。

        2.Anderson(1968)所列的 555個人格特徵用詞,及楊國樞

          等(1971)所列的 557個中文人格形容詞為基礎。

        3.大學心理學系與社會學系大學生及研究生的意見。

        4.100 名北部地區的成年人所列的道德價值項目。

        5.60位各領域學者專家的意見。

          再依不重複、無同義字的原則縮減。

          然後,以得懷術實施意見諮詢,並涵蓋下列內容:

         (1)對傳統社會道德價值的檢討與評估意見。

              傳統社會型態和現代社會型態的主要差異為何﹖傳

            統道德價值對於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所分別具有的意

            義性、價值性及適用性為何﹖是否有必要予以調整與

            更新﹖(或是只須重振傳統道德價值﹖)

         (2)對現代社會道德價值的探究與評估意見。

              現代社會中須要何種傳統或新興的道德價值規範﹖

            此道德價值在現代社會中的內涵應為何﹖以及其在現

            代社會中的意義性、價值性及適用性為何﹖


        二. 「道德價值量表」

          本研究之實徵研究的第二部分採用「道德價值量表」,

      量表的編製,以「現代社會道德價值意見諮詢表」所得之道

      德價值項目,依其所規範關係的不同以及五項標準予以精簡

      、歸類:


          1.無同義字。

          2.最小相關及最大相異。

          3.最能分辨社經地位。

          4.最能分辨傳統與現代社會的差異。

          5.具體,不虛泛、不誇張。

          使道德價值項目都能具有:「普遍性」(universal) 、

      「穩定性」(stability) 及「一般性」(generality)等特質

       。(Rokeach, 1973)

          並從預試中實施信度與效度分析,排除不合適之項目,

      「道德價值量表」由填答者依其對各項道德價值的重要性評

      定來作等級排序。並根據W.L.Hays (1967,pp35-39) 的意見

      ,人們在評定事物的等級時,最優與最劣的部分最容易辨識

      ,居中的部分則較不易區別,此現象在等級愈多時愈明顯。

      這種等級差距隨等級的位置而改變的情形,正和常態分配的

      面積與 Z分數相對應的情形一樣。因此,可以將原為等級排

      列的「等第變數」(ordinal variable),以常態分配 Z轉換

      成為「等距變數」的 Z分數,再來進行統計,以分析臺灣地

      區人們的道德價值取向。



      肆、研究實施程序


          本研究預定實施的程序為:

        001年 7月─003年 6月:進行廣泛性的文獻探討,掌握研

          究的理論基礎;並對相關之研究加以分析批判,以確立

          本研究之基礎架構。


        001年 1月─001年 6月:依理論基礎,兼採理論與實徵模

          式擬定現代道德價值內涵之初稿。再選定樣本,以「得

          懷術」模編製多次意見諮詢問卷,實施意見徵詢。

        001年 5月─002年 8月:將「得懷術」意見諮詢所得之資

          料,進行統計分析,整理出道德價值內涵。

        002年 3月─002年 9月:編製道德價值量表,進行預試修

          訂,確立量表之信度、效度。再選定樣本,實施測量。

        002年10月─002年12月:將道德價值量表所得之資料,進

          行統計分析,以了解研究母群之道德價值取向。

        003年 1月─003年 4月:撰寫論文,依所得結果提出結論

          及建議,以供參考。


              001                     002

              年                      年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

  1.文獻探討├─┼─┼─┼─┼─┼─┼─┼─┼─┼─┼─┼─┤

        架構│  │  │  │  │  │  │  │  │  │  │  │  │

  2.道德價值│  │  │  │  │  │  │  ├─┼─┼─┼─┼─┤

        諮詢│  │  │  │  │  │  │  │  │  │  │  │  │

  3.價值內涵│  │  │  │  │  │  │  │  ├─┼─┼─┼─┤

        分析│  │  │  │  │  │  │  │  │  │  │  │  │

  4.價值量表│  │  │  │  │  │  │  │  ├─┼─┼─┼─┤

        施測│  │  │  │  │  │  │  │  │  │  │  │  │

  5.價值取向│  │  │  │  │  │  │  │  │  │  │  │  │

        分析│  │  │  │  │  │  │  │  │  │  │  │  │

  6.撰寫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02                     003

              年                      年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

  1.文獻探討│  │  │  │  │  │  │  │  │  │  │  │  │

        架構│  │  │  │  │  │  │  │  │  │  │  │  │

  2.道德價值│  │  │  │  │  │  │  │  │  │  │  │  │

        諮詢│  │  │  │  │  │  │  │  │  │  │  │  │

  3.價值內涵│  │  │  │  │  │  │  │  │  │  │  │  │

        分析│  │  │  │  │  │  │  │  │  │  │  │  │

  4.價值量表├─┼─┼─┤  │  │  │  │  │  │  │  │  │

        施測│  │  │  │  │  │  │  │  │  │  │  │  │

  5.價值取向│  │  │  ├─┼─┼─┤  │  │  │  │  │  │

        分析│  │  │  │  │  │  │  │  │  │  │  │  │

  6.撰寫論文│  │  │  ├─┼─┼─┼─┼─┼─┼─┤  │  │

            │  │  │  │  │  │  │  │  │  │  │  │  │

            └─┴─┴─┴─┴─┴─┴─┴─┴─┴─┴─┴─┘



      伍、研究大綱

          本文共分九部分,第壹章為:緒論,包括本研究的問題

      性

      質與重要性、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待答問題、

      研究方法與步驟等;第貳章為:道德價值的文獻探討 (一)

      (理論基礎一)──道德價值的意義與內涵;第參章為:道德

      價值的文獻探討 (二) (理論基礎二)──道德價值的理論;

      意義與內涵;第參章為:道德    與文獻探討,從文獻

      道德價值的文獻探討 (一)(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從文獻

      中分析與探討道德價值的意義與內涵、有關理論基礎等,探

      討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對傳統及現代道德價值予以整理分

      析並作綜合批判。第參章為方法與步驟包括研究設計、名詞

      釋義、研究樣本、研究工具、實施程序及資料處理方法等。


      第肆章為結果分析與討論,對研究結果加以分析並進行討論

      。第捌章為質的研究發現與量的研究發現;


      。第伍章為結論與建議,總結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並提出

      建議以供參考。




    參考文獻

    ──────────────────────────────

    文崇一(1985)「臺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刊於中國論壇(編)

                  臺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pp.1-40

    羊憶蓉(1991)「現代化與中國人的價值變遷─教育角度的檢視」,

                  漢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辦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alue in Chinese societie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1991.5.23-25

    李登輝(1991)「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賀詞

                  漢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辦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alue in Chinese societie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1991.5.23

    李國鼎(1991)「社會變遷與價值重建」───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

                  漢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辦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alue in Chinese societie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1991.5.23

    沈清松(1989)價值體系的現況與評估,民國七十七年度中華民國文

                  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台北:行政院文建會,民78.3

                  pp.5-31

    林詠榮(1991)「倫理觀念的更新及其制度的重建」發表於

                  漢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辦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alue in Chinese societie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1991.5.23-26 ,p9


    柴松林 (1986) 從三個民意調查看臺灣社會環境和國民生活的變遷。

                  民意月刊109 期,臺北民意月刊社,p18-20。

    陳其南(1991)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倫理思想和社會理念──從仁學到

                  群學的軌跡──(「晚明與晚清的「群學」系譜)

                  漢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辦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alue in Chinese societie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1991.5.23-26

    章英華(1988)中國人的城鄉經驗,文崇一、蕭新煌(編),中國

                  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PP.143-160。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民76。

    黃  藿 (1984) 譯(Risieri Frondizi 原著,SolomonLipp 英譯 "What

                   Is Value?  A Introduction to Axiology   4th ed.)

                  價值是什麼──價值學導論(民75增訂再版)。郭博文、

                  高承恕主編,現代名著譯叢12,台北:聯經。

    楊國樞、李本華(1971) 557個中文人格形容詞之好惡度、意義度、

                  及熟悉度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報告,民60,

                  13期,36-57 頁

    楊國樞(1988)中國人的蛻變,台北:桂冠。

    楊國樞(1991)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

                  漢學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主辦

                  「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alue in Chinese societies:

                   retrospect and prospect)1991.5.23-26 ,p1

    楊國樞、余安邦、葉明華(1991)中國人的個人傳統性與現代性。

                  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

                  台北:桂冠。

    蔡宏進(1986)臺灣的社區變遷。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

                  與文化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刊乙種第十六號,

               PP.275-298


    Amsden,Alice H.,(1988) Taiwams Economic History:A

            Case of Etatisme and a Challenge to Dependence Theory

            ,in Robert H.Bates (ed.) 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8,pp.142-175

    Anderson, N.H. (1968) Likableness ratings 555 personality-trait

            wor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

            272-279.

    Evans,Peter B. & Chien-kuo Pang. (1989) Structure and

            State Policy:Implications of the Taiwanese Case for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in Hsiao,et

            al.(ed.),Taiwan:A Newly Industrilized State ,Taipei: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1989,pp.3-30.

    Hays,W.L. (1967) Quantification in psychology.Belmont, Calif:

            Brooks-Cole.

    Rasp,A.F.  Delphi: a decision-makers dream. Nations

            Schools,1973,92(1),29-32.

    Rokeach,Milton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Publishing Co.,Inc.


        ────────────────────────────


著作者:林 煌     初稿著作日期:19960229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rank002&aid=131809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