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10/29 06:16:13瀏覽1180|回應3|推薦119 | |
次日晨蚤起,走了十五條街三十五分鐘到了白宮,此時不過九點多一點,但排隊等候入內參觀的群眾長龍已達數百尺,且移動緩慢,今日是週末,人潮有贈無減。與內子 商議還是先到國家殿堂 National Mall遊覽,回來後再看白宮。這個 Mall長達二又四分之一哩,先至華盛頓紀念塔參觀,看到旁邊有各項活動歌 唱、遊戲、慢跑等。行至一帳幕前,但見人們列隊成行魚貫而出,有宗教標緻及各種樂器,在號角長鳴下,格外引人注目。細看及聽其言語全是華人,見有DAVID之名前導,想必是另一大衛教派。 沿著大道前進,可看到二次大戰及韓戰、越戰的紀念碑。中間有一個深僅及踝的反射水池 Reflection Pool 面積寬廣,足以供人反省。終點是林肯紀念堂,堂內陳設單調,當然他的蓋茨堡演說稿一定要有,遊人可隨意走動拍照,未受任何限制。 我們信步走到波多馬克河畔,天氣突然變冷,走在阿靈頓紀念大橋面對國家公墓,陣陣河風阻人前進乃折返,回到白宮繞至後院,這是新聞上常見的畫面,闖白宮者多自此翻越圍牆,所以現在再加一道高可及腹的欄柵,距離原來鐵籬約十來呎,中間有警察走動。馬路寬廣足供抗議人士舉牌演講。對面公園也有搭帳幕長期抗議者,我看他們也可能是流浪漢以此棲身。 時近中午,趕 回 CHINATOWN ,再給中餐館一個機會,選一家叫成龍的館子。可是端上來的菜,儘管名稱不同,但口味確十分統一,不離酸甜、只好吃光了炒飯離去。下午的參觀是就近的史密遜藝術及國家畫像博物館,展出內容除了現代美術家的作品外,就是名人畫像、雕像。本館的特色是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是各贊助基金會舉辦的活動特多,使靜態的展出物品溶入生動的社會活動。我看了一下活動表,光在十月份就有16項之多,充分發揮了教育功能。 此行最後一站是國家檔案博物館,獨立的聯邦機構,掌管國家紀錄文獻,甚至人民的資料,你可以到設於賓州大道的研究中心,探索你的家族歷史。大廈屋頂高70呎,全銅打造的大門亦高達40呎,讓訪問者望之肅然起敬。我們依序排隊進場,參觀者分為團體及特約,一般群眾只能在他們入場間隙經安檢後進入,因此行進十分緩慢。安檢標準與登機相似但不必脱鞋。 文獻均是政府檔案及歷史原件,從英國大憲章、權利請願書、獨立宣言、人權及民權法案。從而知道權利不是天賦,要爭要鬥,甚至要流血。其中最有趣的是禁酒的法律,官民大鬥法,酒無法禁。這個故事最後在大總統與外國政要舉杯互祝對方國運昌隆中的視頻畫面中結束。 回家前的晚飯是到聯邦車站地下街美食廣場解決,逐攤品評,走到一家名喚 CANCUN GRILL 的食攤,看看菜色應屬中餐,店員均是華人,老闆年近七旬,頭皮發光,精神奕奕,十分健談,這筆生意當然做定了,吃完了準備打個招呼離去,發見他一直站在旁邊,他說來美奮鬥多年與我們背景相似,與內子又是同鄉頗有他鄉遇故知之感,我們說下次來華盛頓一定光顧。 會再來嗎?那也不一定,博物館只參觀了一小半還有一大半未去,可以改乘高鐵再來。 傑弗遜紀念堂 華盛頓紀念碑 二次大戰紀念碑 反省池 林肯紀念堂 林肯蓋茨堡演說 白宫鳥瞰圖(照片取自The White Hous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白宫正門(照片同上) 白宫後門 示威者 乘SEGWAY的遊客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