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甲骨文 的起源
2018/08/21 11:55:59瀏覽10312|回應0|推薦0

商代的鉞(威斧也),王者。 聯想到 良渚博物館玉琮上的神徽上前面的那張臉 這個圖案讓我想到一個字 "商" 要知道這個神徽在商周是無所不在的 說到這,忽然發現"周"這個字也有一個大嘴巴 這兩個字長的還蠻像的。這個鉞沒有契齒象徵嗎? 請看它口中的牙齒。

昨天讀到一篇文章("從甲骨文看漢字構形方式的演化", 徐富昌),文中提到"甲骨文字中已經有了相當數量的形聲字",頓然想到了一個重點,甲骨文字主要以象形為主,但比較沒有形象的字怎麼辦?但有一個點要注意,這個要造的字是已經有聲的。人類是先有語言來溝通,有些族群就發展到此,並沒有發展出文字(對與外界少互動的部落民族來說,文字也沒有必要性),遠古中國人開始造字形成了甲骨文,在造字的過程中,最直覺的就是象形,這和埃及的發展是一樣的。但不能象形、會意、指事的字怎麼辦?不要忽略,實際上這個要造的字其音是已經存在的,造字者自然而然就會打上這個主意,舉例來說(可能是不存在的例子),樹有好多種,那要怎麼造各種樹的字,一個辦法是這個字的一邊用甲骨文字木字代表是樹,另一邊畫出這樹的特徵,這個辦法可能太困難,因為各類的樹長的還真不容易簡單區別。另一個辦法,這些樹都有稱呼,就借用同聲已造的字加在甲骨文木字的旁邊就好了,這個規則似乎不錯,一下就可造出好多好多的字。各式的鳥也是如此,用了"隹"(ㄓㄨㄟ,聰明的烏鴉)或"鳥"在一邊表"鳥"類,另一半就借字表音了,鳥的叫聲是分辨的標誌之一。雨這個字還好造,但"雪"怎麼辦,只要依這個規則就造出來了,甲骨文的雪字是雨部彗聲。雪這個字不是象形,而是形聲字。彗是掃把星,甲骨彗字畫的就是兩隻掃把。由此可知,如果不知甲骨文字有形聲字,就以象形的思維去解釋該字,那就可能找不到北了,解釋是五花八門,而第一次出現的新形聲字真的是很難去破解其意。

有趣的是,這條思路也發生在西亞的文字發展上,慢慢的就由埃及的象形文字發展出拼音字母的文字系統,中國的文字沒有走向這條路,而是象形文字走到底,走到了今日。其原因全指向中華帝國的源遠流長(還有中國所處的地理環境),周朝姬姓分封各地,各分封國(春秋、戰國有很多國,但他們大多是同一個根的)分別擴張,將這套象形文字全面擴散、穩固、簡化(線條化),而更重要的用這套文字載體記載了思想、歷史、文化、技術、族譜等等豐富內容。在西方文明利用海路到達中國之前,中國這個農耕帝國發展到了地理上的最大化,漢字也跟隨著廣泛使用。這個國家的國力很強、文明很強,讓並沒有優勢的文字系統得以持久使用。

這張照片讓我大為驚訝。一直以為甲骨文應該刻的歪歪妞妞的,沒想到這麼工整,很明顯是成熟的文字系統。這個龜板應該是龜腹甲(之前認為龜甲就是龜背甲)

甲骨文的發展應該是與商朝有密切關係,商人愛卜,卜了之後就要做紀錄,就需要文字刻在龜殼或牛骨上,由此擴大了甲骨文的發展。還有一點就是商朝的國土擴大了,人口增多了,大到必須要有文字來記錄、來傳遞訊息。

甲骨文是刻在牛骨或龜甲上的文字。用陶當載體的困難在於,陶要高溫來燒,很麻煩的。用銅器當載體也是相同狀況,不過,銅器在中國引用之始,是當禮器(還有兵器)來用,彰顯貴氣,所以在其上刻文記事,銅器不像陶器容易摔破,所以千年不壞,金文就隨著銅器保留了下來。

夏人建立了最早的農業制度;商代開始了最早的贸易交流;周朝開始了最早的封建管理模式。這句話講夏商周是一言以蔽之,講到精隨,講的好。不管到底有沒有夏朝,但以"夏"稱"商"之前,也可、也行,就是夏代。可能沒有夏朝的重要證據是至今金文、甲骨文都沒有提到"夏"朝,甚至沒有夏朝的"夏"這個字,只有夏天的"夏"這個字。總之,不管有沒有,基本上是個nobody。

(.19/11/3:"夏人建立了最早的農業制度"這句話可能要置疑,中國人最早的農業區域是長江、黃河 中下游。很可能這句話是針對西北地區。)

大膽的推測,商人是與遼河上游(紅山文化)的族群有所關係,那個地方的文化又是從歐亞大草原來的(或是深受影響的)。之前在中原的人們的發展水平是相當滯後的,至少比商人差。商人進入華北超大平原,猶如魚入大海(戰車在平原才有大的發揮),有了非凡的發展,開啟了中華文明。

再大膽的推測,甲骨文的發展是相當快的,這與很多學者所說,甲骨文字的發展應該是經過很長的時間是剛好相反的,這個推測就解釋了為何各方人馬尋尋覓覓就是找不到甲骨文發展脈絡、源頭。別找了,別浪費時間了,沒那回事。我們來分析、分析。首先,不寫則已,一寫就要很多字,這個假設應該是成立的,反過來說,不寫也沒必要造字,這應該也是對的。象形字本身並不難,依樣畫葫蘆就畫出來了。但是很多代表無形的字就是困難所在,所以,之前考古發現不少字符的案例,但那些遠古人在造字上很快就走不下去了。關鍵就在一念之間,如何來造字啊,這重點就是規則,如果想出了規則,很快就可以造出很多、很多的字。我們都知道排列組合的厲害,所以將這些已經造出的象形字整理一下成為字素,再利用這些字素組成會意字,這樣就造出一大群的字。再來,因為要造的字都是已經有聲了,所以借已造字來表音再加上表形或表意的字素就成了,這就是所謂形聲字,不得了,這就開創了新局。結論是,只要有一個人,想出了兩個突破性的造字規則,立刻甲骨文的字數就有爆炸性的成長。

造一群字看來不太難,但造出這麼多的字誰看得懂啊?誰有閒功夫去學習這些字啊?用這些字組成的文要給誰看?這又是一個難點。所以,應該有一套系統保障這點。應該是商朝王的一位巫師(國師,就稱他為倉頡吧。)或幾位巫師就創造了早期全套甲骨文,所以,也沒所謂造出的字沒人認識的問題,自己認識、其他幾位巫師認識就好了。之後各地的巫師就依這個規則增加甲骨文的字數,並且對所造的字進行了修正與調整。這樣巫師系統就保障了文字系統的發展,直到全面普及。這點指出中國最早文字系統的出現與商朝有密切關係。

還有一點,從需求面來說,為什麼要造字,在商朝之前的各部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部落間做做簡單物物交易、或者殺來殺去,今天如此、去年如此,一百年前也如此,根本不需要文字。但"商"人就不一樣了,正如前面所說,商代開始了貿易交流(要記帳),商朝的國土擴大了(要畫地圖了,要寫上地名、國名、族名),人口增多了(要管理了,眾多管理者(族長)就要名冊記著),大到必須要有文字來記錄(諸侯方國的進貢品總要紀錄吧)、來傳遞訊息(國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講不同語言的人。)。另外,就是王者覺得自己太偉大了,需要記錄下來,讓後代子孫、以後所有人都知道,這時就需要文字了,相對的,之前各小部落實在沒有什麼偉大的事要記錄的。這正說明商代才需要文字,考古學家要到之前遺址去找甲骨文的前緣,是永遠找不到的,頂多找到幾個字符。記住"需求是發明之母"。

再加一點,從工具面來看,如果沒有青銅刀,如何刻龜甲?而商朝才有銅器。這是否也說明,在商之前就有用龜甲占卜,但龜甲上沒有字,可見甲骨文確實是在商朝才出現的。反過來說,巫師祖祖輩備用龜甲占卜,今天有人給了一把青銅小刀,巫師想一想,為何不在龜甲上刻(契)上占卜之事,是否這樣就開啟了創造文字的大門?此外,如果只供占卜這龜甲不需要平整,但要在上面刻字就要平整一點比較好,所以,在占卜之前,甲骨須先經整治。整治的工具是銅製的鋸、錯、刀,這說明整治甲骨是需要銅器的。商朝這個大國(需求)、巫師(智慧、投入)、龜甲(現代的紙)、青銅刀(現代的筆)四者碰在一起,激起了中國文字的滾滾洪流。

如果甲骨文是在商代出現的是正確的,那商代之前就無所謂文明了,因為文字是文明與否的標準之一。寫到這裡才衍生這個結論,這與我之前的想法相左,只因為昨天看了一篇文章,竟引出這樣的結論,有些意外、有些遺憾。

我說:中華文明的特徵之一就是漢字,溯其源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華文明最深的基石,而儒道思想、漢文化是架之其上發展出來的。

**************************************************

16/1/8 [王志安] 马家窑文化彩陶上发现中国最早可释读文字
目前出土的史前陶文资料已经不少,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多为单个的符号。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已出土的陶文以大地湾陶文为最早,大约在距今7800--4800年之间。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的10多种刻划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线相交形成的纹饰等。这些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彩绘符号,在年代上早于半坡的刻划符号千年以上,又与仰韶时代种类逐渐增多的刻划符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基至有些刻划符号与半坡的完全一致,这无疑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郭沫若曾指出“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用陶當載體的困難在於,陶要高溫來燒,很麻煩的。用銅器當載體也是相同狀況,不過,銅器在中國引用之始,是當禮器(還有兵器)來用,彰顯貴氣,所以在其上刻文記事,銅器不像陶器容易摔破,所以千年不壞,金文就隨著銅器保留了下來。)

(.:仔細想,還真不同,甲骨文是在甲骨上刻,刻完大致就完工了。而陶器不然,先要準備好陶土,然後在軟泥上畫,然後要等到與其他陶器累積量大時,一起拿去燒,燒完再看成功與否,失敗了要再來一次,這個過程太複雜了。)

马家窑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以其绚丽繁缛的彩陶著称于世。马家窑先民在绘制大量光辉灿烂的彩陶图案的同时,也留下了丰富庞杂的刻划符号。

通过对“甲骨(如《甲骨文合集3》第5660 片)、金石(如西周晚期的齐巫姜簋,图出自《商周青铜器铭文选3》)和简帛材料的查考、对比,找到了彩陶照片上有几个精致规整的描画符号的完整发展脉络,又根据李零在《先秦两汉文字史料中的“巫”》一文中对甲骨文之后的“巫”字图式的较为全面的梳理(载《中国方术续考》,东方出版社,2001 年版)。”最终认定,字纹是中国最早的“巫”字。

(.:只是用一個符號來代表巫術(巫術在當時不是負面的),之後造字時引用了。離文字系統還很遠很遠。)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历史已有5800年到4050年,大致可分为四个类型和时期。石岭下类型:距今5800年—5000年;马家窑类型:距今5000年—4650年;半山类型:距今4650年—4350年;马厂类型:距今4350年—4050年。

18/8/20 可釋甲骨文字的數量為2522個。其中

1. 甲骨文的單體字(含象形字和刻劃字)共有319個,僅占12.6%。
2. 甲骨文的複合字(含會意字和形聲字)共有2203個,約佔87.4%,其中
   會意字共有987個,占39.2%
   形聲字共有1216個,占48.2%
漢字越成熟,形聲字的比例越大。甲骨文字形聲字所佔比例最大(將近一半)。
(.:這就驗證之前的推論是正確的,那個造字規則太好用了。)

(.9/21:感覺甲骨文的形聲字比率沒有這麼大,甚至可說是低比率,發現很多無法解釋的字都歸到形聲字了。)

(.9/24:形聲字的問題是為什麼是發這個音,當時是如何賦予這個聲音給這個物、形、想法...?有些指事的字似乎是造出這個字後,用這其中字素的音為音。)

(23/11/16 武丁时代的甲骨文,字体、文例都相当规范,是较成熟的文字。在此之前,文字的发展必然经过一个较漫长的阶段,因而探索比武丁更早(即盘庚、小辛、小乙时代)的甲骨文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尽管我们目前所知的殷墟早于武丁的刻辞甲骨只有几片,在15万片商代甲骨文中可谓凤毛麟角。但是,在殷墟比武丁稍早的遗址或墓葬中出土的一些陶器、玉石器或铜器上也发现了文字,如小屯M331,墓中所出的一件玉鱼上刻“大示”三字,小屯M388石戈上有朱书“子”字,该墓出的两件白陶豆圈足内各有一倒写的“戉”字,小屯村北87H1的陶盘口沿上有“五”字,“将军盔”片上有六个朱书文字,1992年花园庄南M115出土了一件锥足圆鼎(M115:1),器内底有一“韋”字铭文。该铜鼎形态较早,属于殷墟铜器的第一期,所以该铭文属于早于武丁的文字。以上列举的例子表明,早于武丁的文字并不罕见。)

18/8/20 最早的字書是東漢許慎編撰的《說文解字》,共收漢字9353個,《說文解字》的出現,使漢字書寫有了統一的標准和規范,許慎因此被歷代學者尊為“字聖”。

(.:很可能 許慎是沒有看過甲骨文的,這點要注意。許慎的年代距商朝有1000多年,相當久遠。在看了甲骨文後,可看出許慎對有些字的解釋是有問題的。舉一個例子,"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為什麼許慎這麼說,因為他看到的是篆文,他沒看過甲骨文,如果他看過甲骨文就不會這樣說"象艸木出有址"。止的甲骨文原意就是腳趾,象形字。簡單來說,說文解字的對字的當時字義都是對的,但對字的來源解說就有些是錯誤的。再舉一個例子:"商,从外知内也"。真是不知所云。)

(注:許慎:「為,母猴也,其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為母猴形。」許慎是根據小篆作出的判斷。甲骨文的「為」卻是左上方伸過來一隻手抓著右邊尾朝下的大象的長鼻子,是以手牽象。故有文字學者解其字義為:用手牽象從事勞役。)

《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形声字多达7697个,占了总数的82%还多。许慎均采用“从某,某声”的解说方式分析字形标注字音,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现代7000个通用字中,形声字有3975个,占56.7%。

(.:在小篆上,有將原來的象形、指事字改為形聲字的情形。可能原因是無法了解其原意,或者是為了好記、好學。)

18/8/20 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和資訊所,加上台灣大學中文系共同開發的「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xiaoxue.iis.sinica.edu.tw),建站時間約在2013年,運作兩年來,解救了無數文字學研究者的惡夢。站上建置了許多古文字學的字形、字音、字義資料,字形資料包含「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小篆及楷書」,聲韻資料則涵蓋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現代音,以及「晉語、吳語、徽語、贛語、湘語、閩語、粵語、平話、客語、其他土話」等資料庫。

18/8/21 [.] 今天在看 "老貓的漢字偵查課",圖文並茂,收穫匪淺。讚。

18/8/21 [.] 看了好幾篇文章提到姚孝遂,看來對甲骨文的研究有所貢獻。

姚孝遂撰写且主编的着作有《许慎与说文解字》、《小屯南地甲骨考释》、《甲骨文字诂林》等。

姚孝遂(1926-1996),湖北省武汉市人。1945-1950年就读于华中大学中国语文学系,1957-196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甲骨文、金文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8/8/21 [16/2/1 孫衛東] 甲骨文與商朝的起源

位於河南安陽市西北殷都區小屯村的「殷墟」是盤庚時期建立的都城,也是商朝最後一個都城。從盤庚遷都至此到商紂王被周武王打敗,共273年。正是由於甲骨文的發現,證實安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並有考古發掘支持的都城。

(.:一處穩定、長久的居住環境是文字系統產生的重要因素。之前,可能有意圖、構想,但到了這裡有了長期、穩定的都城,甲骨文開始發展了起來,可以推論,甲骨文是在殷這個地方發展出來的。273年是相當久的,清朝是276年。)

說起殷墟考古,最重要的發現當屬甲骨文。甲骨文實際上是「龜甲獸骨文」。「甲」指龜甲,通常是平滑的龜的腹甲;「骨」指「獸骨」,通常是牛等大型動物的肩胛骨。歷史學家又將甲骨文稱為「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等。

有學者認為,商朝統治者十分迷信,非常重視占卜。甲骨文就是商朝王室用於占卜吉凶的,記述的內容主要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刻有文字的甲骨文15萬片以上,其中發現了4500個字,已經有約2000個字被專家們辨識。從文字結構來看,甲骨文具備了漢字的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轉注等六種造字方法,即所謂的「六書」,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

1933年,先後9次參與、領導殷墟考古發掘的董作賓發表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該書首創「甲骨斷代學」,將收集到的甲骨文分為五期:盤庚武丁時代、祖庚祖甲時代、稟辛康丁時代、武乙文丁時代、帝乙帝辛時代,被後人公認是一部中國甲骨文史上劃時代的名著。
(.: 既然本文認為商朝發明甲骨文,那就上網查發現最早的甲骨文是何時,這段告訴我們發現最早的甲骨文是:盤庚武丁時代。)

(.:NO,這是殷墟考古收集到的甲骨文斷代,不代表是最早的甲骨文。盤庚遷殷是公元前1301年。)

(.9/5:應該,之前,沒有甲骨文(單字不計)。)

(.9/21:第一期的很有價值,可看出文字初創的原始想法。)

(注:商朝(約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於商湯,終於商紂,經歷17代31王,享國646年。 湯(甲骨文稱唐、大乙(合字))->太乙 -> 太丁 -> 外丙 -> 中壬 -> 太甲 -> 沃丁 -> 太庚 -> 小甲 -> 雍己 -> 太戊 -> 中丁 -> 外壬 -> 河亶甲 -> 袓乙 -> 袓辛 ->沃甲 -> 袓丁 -> 南庚 -> 陽甲 -> 盤庚 -> 小辛 -> 小乙 ->武丁 -> 袓庚 -> 袓甲 -> 廩辛 -> 武乙 -> 太丁 -> 帝乙 ->帝辛 (紂王) )

(.9/5:天干應該是遠古人的序號。遠古人沒有序數的觀念,數字是算多少的。)

從甲骨文中可以了解到商朝的很多政治經濟和社會構成等內容。

從階級組成看,殷商時期有奴隸、平民、奴隸主、貴族以及各級官員。奴隸和平民包括眾、芻、羌、仆、奚、妾等不同身分的人。奴隸主和貴族則有先公、先王以及他們的配偶、子女等,在甲骨文中記錄為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殷商的官吏級別和種類很多,稱呼有臣、尹、史、犬、亞、馬、射和侯、伯等。

(.18/11/14:看這些漢字的時候要小心,因為經過這麼長的時間,同樣的字其含義有很大的轉變,歷史上的很多意涵附加上了這些字,使我們在看初創的甲骨文會有錯誤的聯想。)

殷商有強大的軍隊,有戰車、弓箭和青銅兵器。甲骨文證實了商朝有很完備的法律。甲骨文中有關記載表明,商朝設有監獄,並且由刖、劓、伐等刑罰。
(.:這就是商人能一統天下的原因,有劃時代的武器。)

軍隊是國家的基石。由於有強大的軍隊,商王朝經常對外發動戰爭,不斷拓展疆域。二里崗文化的分布範圍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擴展,應該是商朝遷徙到現今河南西部後,不斷發展壯大。根據有關殷商的記載,凡是被征服的方國都要對商王朝稱臣納貢。

(.:據此可知,要說商代的正式成立,必然是二里崗文化之後。一個沒有統領中國大部的王國是無以稱為"代"的。)

甲骨文中有關農業生產的內容很豐富。有關田地、農作物等都有記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農作物的記載中,除了黍、稷、稻等外,還記錄了麥。目前考古界普遍認為,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地。考古人是大約1萬年前由野生的二粒麥人工馴化而來。在中國沒有野生的二粒麥,因此小麥肯定是外來。目前考古發現中原地區最早的小麥正是出現在殷商時期。也就是說,小麥肯定是外來的,而且和青銅器、甲骨文一樣都是在殷商時期出現的。

殷商的商業很發達,甲骨文里還有關於貝、朋、珏的記載。商出土的文物中,貨幣重要是貨貝,一種生長與熱帶太平洋水域的珍貴貝類。在殷墟婦好墓中,出土了6800枚貝幣。後來貝幣出土漸少,開始出現石貝、蚌制貝、骨貝、銅貝等,說明商朝逐漸失去了貝幣的供應源。銅貝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金屬貨幣。

(.:有沒有可能,殷商發現使用貝幣並不有利,當商國越來越強大,自然使用貝幣的數量快速增多,自己掌握貨幣的製造的念頭是必然會孳生的。)

商朝甲骨文中有很多龜甲是來自熱帶才有的馬來龜。貨貝是一種生長與熱帶太平洋水域的珍貴貝類。

我最初的一個信念是,殷商的甲骨文是成熟的文字。從出現到發展出這樣成熟的文字需要幾千年乃至上萬年的歷史。所以,商以前的華夏文明史一個很長。但是,後來一些事實動搖了我的這個信念:很多文字是短時間內創立的,例如蒙古文是借用回鶻文的字母。據說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蠻人,乃蠻人掌印官回鶻人塔塔統阿遭逮捕,依然守著國家的印信。成吉思汗很賞識他的忠貞,不僅沒有殺他,還任命他掌管蒙古國的文書印信,並命令他教授蒙古人用回鶻字母書寫蒙古語。而此後約四百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二人參照蒙古文字頭創製滿文。再如,現代德語文字是馬丁路德為了宣傳基督教,於1521年將聖經翻譯成德語,從而創立了語法嚴謹的現代德語;而俄語文字據說也是兩位傳教士於300多年前為宣傳聖經而創立的。

(.:蒙古人是國土變大了,才有了文字的需求,滿人也是控制的國土變大了,才有文字的需求。)

當然,這些都是拼音文字,而且都是學習、借鑑了別的語言的字母,所以很容易通過改造,創立自己的文字體系。相比之下,朝鮮文,因為字母是自創的,耗時就相對較長。據說,朝鮮文字是「世宗大王」李裪責令鄭麟趾、崔恆、朴彭年、申叔舟等,歷時30多年,於1443年創立的《訓民正音》。

(.:朝鮮的狀況不一樣,是想擺脫漢字文化,越南也是如此。這兩個國家都不是部落。)

(.:為何朝鮮文字要30年的時間來創造,原因應該是它有個對照組--強大的漢字,那時的漢字是應該已經有上萬個吧。但創造甲骨文時並不需要這麼多的字,因為當時的社會水平、經濟活動、文明程度都在低水平,文字群的需求是不高的。另外,還有一個因素,文人的抗拒。)

讓我最受震動的是西夏文的創立。作為象形文字的西夏文是一個人僅花三年就創立的:西夏景宗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榮花了三年,創製了近六千個字,並迅速得到推廣。
(.:正如我的論述,造字並不難,關鍵是造字規則,西夏人在造文字系統時,已知道漢字的造字規則,所以,參考這些規則後,就可以很快造出一套文字系統。但西夏一亡,這套文字也完了,因為有漢字好用,沒人要學西夏文。還有一點,西夏文記載的很可能大多是歷史,沒有思想、技術。那就只對歷史學者有價值了。)

(.:原來已有人有相同的想法。他的結尾的"中國「文明古國」的信念開始動搖",竟然與我的類似。不過他是從各個語言產生的案例來看的,並且由案例推想可能是外引的。而我是從文字的造字規則推出這個結論。由他的推演可看出,凡是研究全球文字發展史的學者都應該有這樣的結論,那為何研究甲骨文的學者都沒有提出來呢?)

(.:會不會是埃及引過來的,只要比較基本字素就有譜了。這又牽涉到直接引進還是觀念引進。不過從極重要的神徽、玉文化來看,應該是與埃及(西亞)無直接關係。)

商朝數字

古埃及、巴比倫 數字

比較三組文字的數字,會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甲骨文的數字前四個是橫的,而其他兩組是豎的,人的手指數數是數字的起源,而人的手指是豎的。而古埃及的1變成了甲骨文的10,這個可不太直覺。不過看阿拉伯數字(印度數字)就又看到橫的痕跡,就是 2、3,很明顯是二、三的快寫(草寫)。可見甲骨文的"一"是很不正常的。甲骨文的十一應該是兩個字,而不是一個字,是十的一豎旁邊接個緊鄰的一。這才與二十一的寫法相通。

(.9/17:應該與遠古人的算籌有關。橫的擺是一,直的擺是十。)

(.:寫完正文後,有幾點覺得要再充實,就上網查 甲骨文 與 商朝,就查到這篇文章。他舉了國內外的一些例子,對我來說是很有價值。)

18/8/21 甲骨就是指龜甲和獸骨。大量的考古材料已證明,占卜並非始於商代,因為許多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裡都發現有卜骨,只具未刻文字罷。至商代,開始在卜骨上契刻卜辭。龜腹甲勻稱悅目,易於處理,故龜腹甲漸漸成為主要的占卜材料。商代所用龜甲絕大多數為腹甲,只有少數是背甲。龜的來源主要是諸侯方國的貢品。

在占卜之前,甲骨須先經整治。整治的工具是銅製的鋸、錯、刀。整治的過程是:(l)取材。牛胛骨從牛身上取下即可,龜甲則要「攻龜」,亦即殺龜而刳空其腸腹。(2)鋸削。龜刳去腸腹後,便在腹背之間鋸截為二。鋸解時,須將前後兩足之間的牆、即所謂「甲橋」,存留在腹甲上,同時鋸去外緣部份使甲橋成為有規則的弧形。背甲則從中脊處一剖為二,並鋸去近中脊的凹凸不平之處,削去首尾兩端,使成鵝卵狀。卜用胛骨也要鋸去骨脊及臼骨。(3)刮磨。胛骨是將正面錯平,磨刮光潤;腹甲則需去其膠質鱗片、刮平坼文、錯其高厚之處,使全版勻平,再加以刮磨,使有光澤。

甲骨經整治後便成了合用的占卜材料。占卜的程序大致是:鑽鑿。灼兆。刻辭。塗飾和刻兆。

甲骨上的文字,絕大多效是用刀刻的,但也有極少數是用毛筆寫的,或墨書或朱書。商代用毛筆寫字還可以從陶片上得到證明,1932年殷墟第七次發掘時出土的陶片上有一墨書的「祀」字,約一寸見方,筆畫肥厚。

18/8/21 「甲骨文」是拿什么工具在龟甲上刻的?從現有出土文物來看,刻寫甲骨文的的工具有青銅刀,還有玉石刀。

(.:玉石有這麼硬嗎?這麼銳利嗎?)

(.8/25:玉石刀可能是與巫有關的,玉代表一股神力,用玉石刀刻的甲骨更有神力。)

18/8/22 [林屋公子] 商朝人是否认为自己是华夏族,炎黄子孙?

商朝沒有"夏"的概念,商自稱"大邑"、"天邑",稱外國為"方"。西周初年周人自稱"夏",和商是對立的觀念。周人之所以提出"夏"的概念,是因為周族血緣分封的緣故。周初分封的諸侯和商人後裔雜居,打破了商及之前的血緣聚居,氏族部落開始進入地緣聚居。周代分封的親族國家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日漸融合。商和西周,在青銅器往往看到族徽的標誌,到春秋就絕跡了。

春秋戰國之際,隨著各諸侯勢力增強,華夏國家之內的戎狄部落或被剿滅、或被融合,各大諸侯在地域上已經連成一片,語言文字、經濟生產都廣泛聯繫,諸侯國有了譜寫共同歷史的美好願望。炎帝和黃帝什麼時候出現的?其實是戰國人根據五行的想像。在<詩經>中,商祖契、周祖棄都處在知母不知父的時代,沒有所謂的父系出自炎黃的說法。

(.:這是可以理解的,就有如清朝編的明史,還有未來可能的民國史。中國人有必要重編明史,不能以滿人的角度做了偏頗。其實元史可能也是如此。那民國寫的清史呢? 哇,真是沒完沒了。)

(.:中國歷代的文人很會說故事(文人、文人,用文字做文章),經考古之後,不堪一擊。所以我說,古人對遠古的述說,打個問號就沒錯。現代考古後的述說就準確多了。)

(注:1936年顾颉刚、童书业曾联名发表《夏史三论》一文,即主张“我们不该用了战国以下的记载来决定商周以前的史实”。)

(.:老實講,中國文明到底是3300年還是5000年,就讓考古去說話,沒什麼大差別,文明多偉大都沒有現在強大否重要,看看當今有偉大文明的埃及、希臘如何,看看沒有悠久歷史的美國、澳洲又是如何。看看那個被中國稱為島夷的日本那更是難過,幾乎要滅了中國。)

18/8/22 經現代考古採證,商朝最早起源脈絡於紅山文化,後又遷移河北下七垣文化。

紅山文化 梳狀器。比較了本文最上面的照片,就發現形同,大口好多牙齒

18/8/22 [06/08/22 自由時報] 文字學界咸認,大約在西元前1300年前殷商時期出現的甲骨文已經很成熟,應該是歷經長期發展而來,美國紐澤西羅格斯州立大學教授陳○○,日前在中國河南安陽舉辦的甲骨考古紀念研討會上發表論文指出,甲骨文應該不是最古老的漢字,根據陶文考古證據、文獻資料,以及數學線性推理模式,漢字可能早在西元前2500前就已經出現。

(.:我在兩天前也是這麼想的。)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陳○○則指出,陶文泛指刻在陶器上的記號,新石器時代、商朝、周朝的考古遺址均發現過陶文,在西安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陶文年代約在西元前4800年到4200年,河南二里頭的陶文約為西元前1500到2000年。

陳○○指出,三十多年前就有學者指出陶文的歷史可能比甲骨文還要早,早在1968年時,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就提出「陶文可能是漢字前身」的看法,並發表一系列論文探討漢字的起源,目前國中歷史教科書也有些版本提到中國河南二里頭文化遺址發現的陶文,指出有學者認為「陶文可能是漢字成熟前的早期形態」。


18/8/22 [.] 有些問題

1. 發現的甲骨文最早是何年的? 不同階段的甲骨文有一步步更豐富的內文嗎?出現更多的文字嗎?

2. 商人在什麼狀況下會自稱"商人"?"商朝"?

3. 商人如何形容自己這個族的發跡史(如何開國)?如果沒有夏這個甲骨文,那商人就不是替代夏這個王國,那替代是什麼王國?還是沒有王國,只是吞併一大群的部落?

18/8/22 按照甲骨文的傳統分期成果,被納入第一期的殷王雖然包括盤庚、小辛、小乙、武丁兩代四王,但真正能夠確定為武丁以前的甲骨文卻數量極少。
(.:這些甲骨文的字數比較少、敘述比較簡略嗎?)

18/8/22 按照甲骨文的记载,商朝汤以前的帝王有十四位。甲骨文中固然没有“禹“这个字,但是却出现了禹的名字“姒文命“。商代的第一任祖先“契“曾经辅佐过“文命“。按照甲骨文的记载,商族再也没有服从于任何人。商汤以前的帝王有完全独立的祭祀和行政权力。从契开始,直到汤武王为止,大部分商人领袖都称“王”:子契(玄王)、后土(“后”比“王”还要高一个级别)、王亥、王恒、上甲(微),等等。反之,曾经臣服于商朝的周人则直到周文王末年“三分天下有其二”时才敢称王。这也间接证明这些称王的商人领袖从未臣服于任何势力。

如果严格按照甲骨文的记录来厘定中国历史的话,自五帝时期之后,中国就只有一个王朝——商朝。商代的祖先甲骨文中叫做"夒"。商朝代从契开始,绵延到公元前11世纪,而不是传统上认为的从公元前16世纪才开始。 甲骨文中成汤不是商朝的创立者,而是一个中兴之君。甲骨文中褒奖最高的君王是汤的七世祖“王亥“,商人甚至用祭祀天地的礼仪来祭祀他。

在汤以前,商朝曾七次迁都。甲骨文中对汤给予了高度赞扬,祭祀他的卜辞有680余条,净是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却丝毫不提推翻夏朝这么了不起的丰功伟业,甚至连可以怀疑的对象都不存在。基本上,商汤在位年代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这是考古学界有共识的。

18/8/22 董作宾(1895-1963),在与埃及文字的比较中,他证明甲骨文不是造字的开始,文字有更遥远的源头。

(.:所以董作賓已經做過與埃及文字的比較,他沒說甲骨文源於埃及,所以可以說不是外來的。他的證明我倒是想看看是怎麼寫的。)

(注8/31:董作賓: 五千年前,已有了新石器時代的農業社會,文字的起源,正當在這個時候,所以到了古籍流傳的黃帝時代,有了史官、有了文字,並不算希奇。再看荀子所說「作書者眾」,可以知道倉頡以前,應該已經有文字,正像章太炎所說:「倉頡者,蓋始整齊畫一,下筆不容增損,由是率爾著形之符號,始為約定俗成之文字。」唐蘭說:「無論從那一方面看,文字的發生,總遠在夏以前,至少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的文字已經很發達了。」這種估計,大致是不錯的。

第一、甲骨文字是商代文化的一個角落,所記的卜辭,只是商王問卜的事項,但這一部分文字,識與不識,已有了兩千左右,因為占卜事項用字之少,正足以反映出商代當時所使用的文字應該更多。

第二、中國文字到了甲骨文字,已經過了相當久遠的時期,文字起源於圖畫,遂漸簡化,由繪畫變為符號,用線條來表示,成為了象形文字,甲骨中的象形字,已經進化到用線條表示的符號了。... )

(.:線條化的關鍵是用刀在甲骨上刻,尖銳的刀是關鍵。如果是筆就不一定了。)

18/8/22 由於甲骨上已經有代表竹簡的「冊」這個字,甚至也有「作冊」這樣的官職;卜辭上還有一條紀錄是商王討伐敵人的時候,在竹簡上寫下了討伐的檄文。由於竹簡比甲骨更容易取得,可以想像商朝大部分文書都會記錄在細長的竹簡上。

(.:可能並非如此。)

竹簡細長,如果一個字畫起來橫幅太寬,寫在竹簡上諸多不便,於是商人就把橫寬的字轉九十度,寫成縱長。豕、犬、馬、虎、象等字是側視圖,但這五種動物全部轉了九十度。鹿不用轉,是因為牠頭上的鹿角讓牠畫起來就是長型;而牛和羊呢,沒有側視,也沒有轉角度,卻用了正面特寫。

(.:可能並非如此。)

18/8/20 竹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尚書·多士》:「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墟甲骨文中,「冊」字被寫成「」的形狀,可見商代時已有竹簡。《左傳》和《國語》中春秋時人的言論經常提及「簡策」。但現代考古所能發現的竹簡最早只到戰國時期,而且大多是楚國的竹簡,例如郭店楚簡、慈利楚簡、上博簡、清華簡等。簡牘在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時期使用甚廣。公元4世紀(晉朝期間)左右,由於紙已廣泛使用,簡牘才為紙抄本所代替。

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

蔡倫於1世紀晚期成長於耒陽,是湖南省的一個小城。75年,他入宮為宦官。蔡倫將樹皮、大麻、破布和亞麻用水浸泡,很可能會再加以漂白,然後將這些原料搗碎加水後做成紙漿,這很快成為造紙過程中盛行的浸解手法(在水中浸泡纖維成為紙漿的過程)。將一片紗布繃緊固定在竹子框架上做成抄紙器,把它插入紙漿再提起濾水後便得到一張紙,將紙揭起曬乾後即可使用。

102年,鄧綏被皇帝選中成為皇后。106年,漢和帝駕崩,鄧綏臨朝聽政,她在接下來的十五年中是中華帝國的實際掌權人,她鼓勵蔡倫進行造紙實驗,鄧綏在宮廷中推廣「蔡侯紙」,這標誌著紙在帝國高層的第一次露面。在此之前,用紙寫字被認為有損精英人士的尊嚴。紙需要同竹簡的穩固地位競爭。在同一歷史時期,人們認為縑帛(利用舊的絲織品,進行清洗,再花二三十天漂白。)是一種更加可敬的書寫材料,部分是因為它質量好。在190年漢朝首都遷回長安以後,這個王朝的最後三十年混亂無序,前景難測。在極端混亂的社會狀況下,以竹簡和縑帛為基礎的書寫體系很難維持。

蔡倫的遺產是一種新型紙,造紙原料採用的是遍及中國南北、生長迅速的多種植物。在2世紀餘下的時日,紙的質量不斷改進,價格逐漸下降。紙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被廣泛運用的書寫材料要感謝蔡倫的工藝和鄧綏的先見之明。

18/8/23 [簡書] 古埃及象形文字有以下特点:
1.每个象形文字首先是一个表意符号,也就是符号本身有一个基本含义和基本读音,这种用法比较类似汉字(比如「日」、「月」等独体字);

2.大部分符号除了表意,还可以用于代表一个特定读音,有的代表单音节(类似 「A」、「B」等单音节字母),有的则代表双音节或者三音节(类似「W」这样多音节的字母,或者表示特定发音的字母组合),表音符号不再具有原本的含义;

3.为了更精确地表达意义,许多词语会采用表音符号开头+表意符号结尾的方式,这类似于中文的形声字(比如「晨」,「日」表意,「辰」表音),放在结尾的表意符号称为「限定符号」。古埃及文的書寫中元音被忽略,這一點類似於阿拉伯文。

(.:想通了,為何要把元音忽略,因為這部分只是reminder,造出一個字,讓自己、別人好學習、好記憶這個字,只要記住了這個字,以後看到後就知道其意,也沒人在乎這個字是如何造出來了。這就好比現代人學漢字,並不會在乎這個字是如何造出來的。重點是寫一個字是很累的,文字要流傳下去,越簡單越好。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甲骨文的"止"是三個趾頭,而不是五個。)

大段完整的象形文字书写起来很麻烦,所以除了最正式的「圣书体」,还有草写的「僧侣体」和平民使用的「世俗体」。

(.:所以埃及人將文字刻在石頭上,為何中國遠古人不刻在石頭上?至少碑石上吧。)

(.11/14:銅器的硬度是不夠的,無法在石頭上刻字。到了戰國時期,中國進入鐵器時代,但這時已經不流行甲骨文了,漢字進入篆書時代。)

距今7000多年前,埃及人開始使用銅器,為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到前王朝二期(即格爾塞時期),埃及私有制和王權確立,在出土的文物中可以找到象徵王權的荷魯斯鷹神的形象。格爾塞時期後期,國家出現,但面積很小,人口不多,隨後國家之間不斷征戰,逐漸統一成為尼羅河上遊河谷地區和尼羅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區的上埃及和下埃及兩個國家。

考古學家發現,最早在公元前約4000年,古埃及文字就已經出現。到了公元前3100左右,古埃及文字就以成篇章的形式漸漸成熟起來。

(.:注意這個時間順序,引進銅器(武器)->武力領先->國土擴大->需要文字->文字出現。)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最初使用者是神職人員,因為它被發明的原動力是為了歌頌法老和天神,所以最初的象形文字通常被刻在神廟的牆上和宗教紀念物上。

後來記述的範圍逐漸擴大,如歷史記載、宗教儀式、詩歌、法典、祈禱文等,通常刻寫在神廟或墓室牆壁、石碑、石棺、雕像、金屬及木製器物上,或書寫在莎草紙上。

(.:這發展歷程與甲骨文的發展歷程幾乎是一致的。)

18/8/23 [.] 以埃及的例子也可證明主文的論說是對的。埃及這個偉大王朝、祭司、石材、青銅刀 開啟了古埃及文字的產生。

18/8/23 金文是指鑄造在殷周青銅器上的銘文,也叫鐘鼎文。產生於商代的盤庚遷殷後。初時只有寥寥數字,及至周初,已達千二百餘字。

商末鑄有金文之青銅器日多,然所述仍十分簡略,多為鑄者或其先祖之名諱。至商亡時,方有文章出現,然其時最長之文,仍僅有四十餘字。

(.:這代表金文大都是商亡之後出現的字,可說是比甲骨文晚,這個秩序很重要。)

殷周金文被铸在青铜器的内侧,但是怎样在铸模上刻印上金文仍然未能确定。根据在工场遗址所发现的大量模具所推断,青铜器的制造方法如下:
1、利用粘土做一个与制成品大小相若的土胚(模型)。另外再用粘土包裹着模型,待干透后切开外层的粘土,作为外模。
2、将模型削去外层,作为内模,在内模刻上图案文字。组合起外模和内模,并在之间放入铜片作为间隔空隙以待注入铜液。
3、将已溶化的铜注入,将模冷却打破,取出青铜器。

在内模上加上文字图案等,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由于在青铜器内侧的金文是凹入去的,因此在内模上的文字应该是凸出来的。

(.:不是刻的。)

铜器上的铭文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

18/8/24 [.] 我們看到英文dog就知道這是說狗,我們並不需要知道狗這個字為什麼是d o g這三個字母組成。但如果代表狗的這個字是象形的,比如就畫一隻狗,那多好,不用別人教就會寫、就會讀,但有一個問題,寫這個字好累,何況以前還要拿刀在龜甲上刻,只好想辦法簡化。所以文字就是symbol,一套文字系統就是要好學、好寫、好記。拼音文字系統的優點就是好學、好寫,但需要強記。對以這個語言為母語的人,從小就在說(先語言後文字,爸爸媽媽指著狗說dog..dog,所以小孩知道狗叫dog,等到學字後,看到dog三個字母,就說出dog的音,沒錯,這字就是狗。),所以還好,但是對外人來說,那就是強記了,很辛苦。

(.: 中國小孩和英美小孩小時一樣,爸爸媽媽指著狗說狗..狗的音,所以小孩知道狗的音,等到要學漢字時,出現了一個狀況,就是狗這字因為經過深度修整、簡化,已經看不出狗的樣子,雖然是象形文字,但幾乎沒一個小孩看得出這字有狗的樣,而且他要學習這個字的寫法,也就是說他要去記憶一個有點複雜符號,最終他的腦中要裝下幾千個漢字符號。)

所以文字當然可以隨造字者隨意造,但這會有問題,如果沒有規則性,則造字就越來越難,對大量文字的學習、記憶都會變得困難。這樣這套文字就會走不下去。

甲骨文字這麼難捉摸,關鍵是當時通曉這套文字的人沒有寫個字典。沒有一位商朝甲骨文許慎。很明顯當時就是口語相傳--師徒制(父子、母女制)。師父對徒弟講的洋洋自得,不曾想到現代人猜個半死。

18/8/24 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 作者:黃銘崇

早期商系文化看來是從陝西的客省莊文化(2600-2000BCE)開始使用鬲(ㄌㄧˋ) 的文化之一支,是從北方穿越森林草原邊緣地帶,或經過山西穿越太行山,來到太行山東麓,再沿太行山往南取代當地已然因為環境變遷而弱化的土著。到二里頭文化晚期進到鄭州一帶,壓迫岳石文化往東退,而形成二里崗文化,到了二里頭文化的晚期建立的鄭州商城與二里頭文化(基本上是用鼎)在滎陽附近對峙。最後,二里崗文化進入洛陽盆地,徹底地擊敗二里頭文化。

(.:華北諸省以山西最特別,是通北方,不屬於華北超大平原,所以是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區域。這也解釋晉國在周朝是如此強大。)

Robert Bagley認為 二里崗文化(1500-1300 BCE)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開端,也是東亞最早的文明。Bagle認為殷墟文字的程度推斷,二里崗文化應該有完整的文字書寫系統,不過,因為書寫於容易毀壞的有機材質,所以,到目前為止二里崗文化出土的古文字材料很少。
(.:看來二里崗文化是商族大發展之始,為文字書寫引發了契機,但推論有完整的文字書寫,可能不是如此。)

(.:商前各族無有超越的武器、戰車系統以統領大域。之前的狀況,可能是部落聯合去攻擊其他部落,但沒有一個部落是一統眾部落,讓他部落稱臣。)

介於二里崗文化與殷墟文化(1300-1046BCE)之間,大約有百年左右的缺環。這段其實正是所謂"九世之亂"。

(注:李孝定 :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張光裕 : 關於漢字起源的新證據)

18/8/24 河南郑州二里岗,是一处商代中期文化遗址,它的时代早于殷墟文化并与殷墟文化相衔接。1952年秋天,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训练班在当地发掘时曾发现卜用兽骨375片,卜用龟甲11片,但末发现文字。有字甲骨是河南文物工作队后来在这处遗址中发现的。
 
这种刻有文字的甲骨共有3片。其中一片是1953年4月河南文物工作队在被翻动的地面上找到的。这是一片牛肋骨,上面刻写的是练习契刻的十个字,文字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大体相似,有人认为可能和殷墟甲骨属于同一时期。另外一片是1953年9月河南文物工作队在CIT30探沟内发现的,这是一片呈扁圆状的牛肱骨骨片,出土于离地面半米左右的地层中,它的一面为平底,一面凸起,在凸起的一面刻着一个“有”字,是殷墟甲骨文中常见的字。第三片是1954年4月河南文物工作队发掘时发现的一条带有小孔的薄骨片,上面也刻有一个字。专家们认为,上述三片甲骨可能是王室以外的贵族日常使用的卜骨。

郑州二里岗遗址(商代早期)就有铸有铭文的青铜器出土,只是数量很少,多为一两个字,这也是早期金文的主要特征。武丁早期以前的商代金文非常少,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大約從武丁晚期以後的殷墟二期開始流行。商代銅器上的銘文大都很簡單,多數只有一到五六個字,主要記作氣者之名和所紀念的先人的稱號。在商代後期的晚期階段,出現了一些篇幅較長的銘文,但最長的也不過四十餘字。

18/8/24  甲骨文和銅器銘文中的『冊』字,正是以繩索穿串竹片或木牘之形,『作冊』的本意,可理解為記錄並保存檔案。竹片用繩索串在一起做成了簡牘,而簡牘之存在,無疑表明商代的日常書寫是毛筆字。「甲骨卜辭中的『史』字、『筆』字,均形如用手執筆而非以手捉刀。考古隊曾在一座殷墟晚期的貴族墓中發現了1件保留有毛筆字跡的商代玉璋;而有的甲骨片上的個別文字本身就是書寫而不是刻上去的。

(.:會不會搞錯了,實際上是成串的龜甲,龜腹甲是相當平的,只是比較厚。)

(.9/1:應該是搞錯了,綁住的一綑是龜腹甲。當時沒有較好的木工用具,木片、竹片可不好製作。注意冊字中四豎是長短不一,可能是牛骨。)

(.9/1: 所以,有人本末倒置,看到甲骨文有冊字,就說商代有簡牘。實際上,應該是,商代綁龜甲一綑為冊,造出了"冊"這個字,衍生出甲骨文"典"這個字,隨著時間的演變,中國人開始以竹片、木片代替龜甲,但沿用冊這字。)

銅器上的銘文,是通過陶范鑄造出來的。銘文范上的字,是先用毛筆寫好,然後依筆畫刻就的。這樣一來,鑄造出來的銘文,與原來寫好的毛筆字如出一轍,筆意全在。青銅器的銘文中,大量字跡可看到圓潤的筆道或筆鋒,有的字甚至還有提頓。

(.:這可不一定,不是"毛"筆的筆也可寫出。巴比倫的楔(ㄒㄧㄝ) 形字也有厚度與尖峰,但它就不是用筆寫的。用小樹枝是可以寫字的。)

除甲骨文、金文外,殷墟還發現大量陶文,一些陶文是以毛筆寫在陶器上的。與通常刻在陶器口部、肩部和腹部的陶文不同,書寫的陶文均在陶器的內壁,內容主要有數字、方位、族名、人名、干支、占筮、記事等。

有太多的證據顯示,商族人的日常書寫是毛筆字。可惜因為書寫材料,毛筆字不能長久保存,唯有刻在堅硬卜骨上的甲骨文保存了下來,見證了商王朝的存在。

(.:這有點問題,那為何不用筆寫下卜辭,而要費勁去刻卜辭。合理的解釋是之後發展的,也就是說先有刀刻甲骨文,之後遠古人發現文字的好用,可應用到更多的領域,這時他們發現沒有閒功夫去刻甲骨文,自然的,有筆的念頭。這時筆就橫空出世了。這個思脈就是先有文字,後有寫字的筆。這也合理,沒有字要筆做啥?畫畫。還有一點,用筆寫字要墨,這墨對遠古人可不是容易取得的,況且能保持多久也是問題。可知,以遠古人的習性來說,還是用刀好使。這也牽涉到整個手的肌肉,遠古人整個手的肌肉是相當發達的,用刀可能比筆好使,何況當時的筆可能就是樹枝之類。再深入想,你會發現竹片條、木片條沒有想像中好製作,而龜腹甲雖然也不好製作,但占卜是國之大事,必須為之,所以,龜腹甲是備便可供使用的。)

(.:如何證明此點,只要去追"筆"、"史"這兩個字出現的時間就知道了。推估一定相當晚期。)

(.9/17注:[文字文明契约论。17/12/30] 重釋甲骨文「尹、聿、律、君、史、吏、事、干」)

(.9/21:感覺尹拿的是刀,而聿(ㄩˋ)拿的是筆。甲骨文、金文沒有筆這個字。)

(.11/21:從君這個字可以看出,下方的口型字是國,為何不是四方,因為國不只是城,還包括"野",而君上方的"尹"應該是"判" & "斷"的意思。君者一國之"判"與"斷"也。一這樣的邏輯,"史"就是手寫一國之事。現在已知v代表著"神聖"的意思,牛角,所以吏就是神聖的寫國事之人。)

18/8/25 [胡逢祥] 史官制度與正史編纂

中國古代的史官制度源起於三代,發達於秦漢以後,有可靠證據表明,至少在商代,我國已出現了史官和官方記事制度。甲骨卜辭中便有“作冊”、“史”、“尹”等史官名稱。及至西周,史職日繁,出現了太史、中史、內史等名目,不僅周天子有史官,一些諸侯國也先後設置了史官。

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集《尚書》收錄的大多就是春秋以前歷代史官保存的重要文件和政論。早期史官記載雖然只是一種簡單的史實記錄和年代編排,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史學。

中國古代國家形成之初,巫師集團曾在統治階層中佔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中國古代,巫風一度甚盛,至於周代,此風依然不息。諸夏中,虞、夏、殷之遺族和南方楚人,尤其如此。其時巫被視為能“知人生死存亡、禍福壽夭,期以歲月旬日,如神”者,凡主持祭祀、占卜、祈禳、驅邪避鬼、祈福免災、預測豐歉、治療疾病,皆其專門技能。有的還負擔著保存和傳播本部族歷史傳說之職。如以前我國雲南怒族的一些巫師,多能熟練背誦本部族神話傳說和族史族譜,便是明顯的實例。有些地方,隨著巫術的發達,巫師內部還出現了層次分化的跡象。我國雲南少數民族的調查資料表明,在過去巫術比較流行的怒族生活地區,巫師分為“尼瑪認”(大巫師)和“尼瑪切尼”(巫師),兩者的社會地位和收入都有高低,凡涉及氏族與村社的重要活動,皆由“尼瑪認”擔任。獨龍族的巫師中,主持氏族祭祖、打卦的稱“納木薩”,專事驅鬼的叫“奪木薩”,前者社會地位較高,有的還是族寨的頭人,後者則稍次之。佤族的巫師也有大小之分,大者多主持大祭祀,小者只能主持小祭祀。而春秋時楚國之巫,也有大小之分,大皆男性,小以女居多。

最初的國家政權,便由原始社會末期地位逐步鞏固的軍事首領和以巫師為代表的精神領袖相輔結合而成。當然,這些最早成為國家精神顯貴的主要應為大巫師一類的人物,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技能後來直接演化成為早期國家的官方廟堂文化,如中國三代時占主流地位之“史官文化”。而一部分專事驅邪避鬼和治病活動的小巫師,則作為巫文化的另一支,長期流行於民間。

巫師集團融入早期國家體制的這一過程,走的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宗教神學勢力不斷消融和依附於世俗政治的途徑,同時也把巫史文化原本“敬祖重史”的傳統自然延伸和滲透到整個統治集團的靈魂與主流意識形態中。而巫師集團本來就有注重保存部族傳說和歷史知識的傳統,故進入官方系統後,便自然而然地承擔起掌管宮廷文書和記事之職,並由此發展成為一種史官記事制度。

巫成為“官”後,隨著國家機器和官方禮儀制度的複雜化,內部分工日細,至殷末周初,已派生出祝、宗、卜、史等名目。其職能也有趨繁之勢,不僅主掌宗教之事,還直接贊襄政事,如頒佈冊命,參與會盟、聘問、宣撫,甚至軍務等。據《史記•殷本紀》,巫咸、巫賢等即在殷前期政治中據有重要地位。

18/8/25 [.] 最近在看"My Self Reliance" 影片,一連串的片子記錄一個人在加拿大森林平原沒有電力提供(off grid)的地方蓋木屋。從影片中就可看到鐵製工具的重要性,實在很難想像在沒有鐵器工具的時代,如何產生偉大的文明。而鐵器只是銅器的進化,所有原始概念幾乎都是來自銅器,可見銅器的引入是人類文明進程的大事、超大事。這就證明中華文明是起於商朝,因為商代大規模引進了青銅,中國進入銅器時代。從文明的角度,這就是我在主文中所說就算有夏朝也是個nobody。

人類文明進程另一個大事就是馴服馬,而商人軍隊已經有戰車,這代表商人已經馴服馬拉動戰車,雖然可能還沒有騎兵,但這在戰場上已經是巨大的優勢。這就有如在戰場上的步兵忽然看到對面有坦克開來。這讓人想到西亞蘇美人的戰車雕像,驢子拉的戰車,雄雄前進。

(.9/24:看這一系列片子,感悟出"風水"的真意,要蓋一座房子,首先要看水源,沒有水,日子難過。要看水勢,下雨時,地上的水往哪裡流,低窪地就會淹水。此外,也要看風向,方位、地形、地物都會影響風的方向,冷風、狂風直吹對住在房子內的人不好,房內對流不好也不行。)

18/8/25 從殷墟出土文物來看,早在商代,就已經有了騎馬的技術。但是目前我們沒有證據表明騎士已經出現在戰場上,更不要說形成獨立的兵種了。

除了長期和包含斯基泰人在內的「西戎」作戰的秦國人,東方諸國也逐漸掌握了自己的騎馬技術與騎兵部隊。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在數個齊國墓葬中都出土了騎馬俑,這是中原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可供騎乘的戰馬文物。

18/8/25 韩国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一直使用汉字。大约在中国明朝,朝鲜君主即创建了韩文,近现代以来一本韩文的《圣经》是流传较广的印刷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开始全面实行韩文教育,汉字慢慢从韩国教科书及官方文件中减少。但由于韩文是表音文字,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

其实表音的韩文是形状模拟发音时舌头和嘴形的形态,变化而成型的文字。

18/8/26 商代陶器使用的材質主要為灰陶,其他重要的品類是印紋硬陶和白陶及原始瓷,也有少量紅陶。在商代的各個遺址中,灰陶的出土數量占全部出土陶器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這是由於燒陶技術的提高,利用還原焰(燃燒時生成還原性氣體的火焰)燒成,陶胎較硬,經久耐用。主要有烹煮器、食器、盛器等。灰陶主要以繩紋和弦紋作裝飾。

(.:可見這是一個人為製品很"素"的世界,這就代表顏料生產能力是很弱的。)

(.9/27:這是否說明,在商代之前,東歐與中原就不通了。所以無法取得顏料的原料。)

灰陶鬲,商早中期,鄭州商城出土,高26.7.口徑22公分

鬲(用作国名和姓时念ㄍㄜˊ,用作古代的炊器念 ㄌㄧˋ),其結構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上部為口徑方形或圓形的容器(有的上有兩個耳),下部為三個中空的足。在古代,人們將食物放入鬲中,然後在下面燒火進行烹煮。鬲和鼎的形狀非常相像,二者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鼎的足是實的,而鬲的足是空的。古代的鬲分為陶器和青銅器兩種,青銅鬲最初是依照已有的陶鬲製成的。鬲的三個腹足站立很穩,裏面可以貯水,架上幹柴又可以煮水,非常實用,所以就成了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器具。到戰國時期,鬲基本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因為有了灶台,灶台普及了)。在它消亡以後,我們還可以發現,鬲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因此,鬲被稱為中國遠古文明的活化石。

(.:可見在商代,普遍家中是沒有灶台的,可見文明還在啟蒙階段。)

在商王朝建立之前的先商文化中比較穩定的陶器組合是鬲、長腹罐、甕、盆和豆等,有人形象地將夏文化稱之為“罐文化”,將先商文化稱之為“鬲文化”。此後,鬲一直是商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

中國古代文化有三個系統,第一個系統是以中原為核心的華北系統,也稱為鬲文化系統;第二個系統是以長江中下游為主體的東南系統,也稱為鼎文化系統;第三個系統是以遼河流域為中心的東北系統,也稱為罐文化系統。夏、商、周,都是在鬲文化系統內發展起來的,這個系統的炊具從用陶器開始,並以平底或三足罐為主,以後陸續出現釜、灶、甑、斝(ㄐㄧㄚˇ)等,到龍山時代便形成以鬲為主的成套炊器。鼎文化系統在古代被稱為夷(東夷、淮夷、南夷等)、越和苗蠻,後來又建立了楚、越等大國。

隴南禮縣出土的鬲,齊家文化早期。禮縣不僅是先秦文化的發祥地,也是黃河仰韶文化和長江巴蜀文化的交匯點

18/8/26 夔(ㄎㄨㄟˊ)紋在青銅時代最為普遍,商朝的器具上就常出現。夔纹是称商周时代铜器上一种动物纹饰,其纹多图案化,全系动物侧身形状的刻绘,多具张口巨首、长身卷尾、头顶一角、身下一足之形;但若作立体观,它就是双角两足的长身动物。此种夔纹约流行于晚商至西周的六百多年间,由于它有不同的图案变化及风格演变,在当时的铜器上,最少可以看出二十种夔纹的样式。

从商周时期出土的重要青铜器上可看到一种体型如蛇、腹生一足(也有无足或双足的情况)、做张口、卷尾状的动物纹饰,自宋代学者开始称之为“夔纹”。

(.:如果是側身的話,那應該是隻鳥,怎麼成了爬蟲類?爬蟲怎會有捲尾。)

(.8/27:這個圖案應該還是良渚神徽(饕餮(ㄊㄠ ㄊ一ㄝˋ)紋)的變形,那兩個大圓還是眼睛,最主要是嘴做了變形,從大眼那裏伸了出去,因為牙齒很明顯,眼上另兩個,比較最上圖就知是眉毛與鼻子。那為何有羽毛與足爪呢?這就要看良渚神徽了,神徽上的小人有有戴羽冠的,此外是有鳥爪的。那個神徽可說是鳥人舉虎面,為何要舉虎面呢?很簡單鳥人嚇不倒人(威),之後圖騰的演化把鳥人就去掉了。也就是說,本來的圖騰是表示自己的出身、來源,之後為了效果性,突出了大口吃人的虎。再之後不是鳥人族的人延續了這個圖騰,很有威嚴、能夠懾人。)

(.8/27:為何有這樣的轉變,應該是受限於畫圖騰的空間,長方形的空間放不下巨口,所以做了變形。)

(.8/29:這個青銅器是充滿鳥形,證實夔紋確實是鳥,但是這隻鳥有喙,那頭上三支就成羽冠了?不知這是何時的青銅器。鳥形把手第一次看到(成為大國後,鳥形就必須弱化。比如說,原始時期崇拜豬,成為大國了就不好再把豬放在高的位置)。)


伯簋 (ㄍㄨㄟˇ)(西周中期)纹饰拓片 (by 谢海元 拓),充滿了鳥

(.:可推斷西周還是商文化時期,但到了東周列國雄起,文化開始分歧各自發展。競爭帶來了進步,再加上鐵器開始普及,中華文明全面蓬勃展開。)

(.9/18:今天看到立體的夔面具,原來以前看到的是一部分,太精彩了。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中出土有三件铜纵目兽面具,造型相同,呈一大两小的组合形式。大型纵目兽面具额头上的夔龙身尾已经无存。最完整的一件小型纵目兽面具现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之前,沒看到額頭上造型,所以沒有聯想到饕餮,現在看到這個,就與其他當時文明聯起來了。天啊,竟然,來了一個三維面具。

18/8/26 王國維在他的名篇<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就已經指出甲骨文裡有一個先祖的名字,畫的是一隻猴子,這個字是「夒」(音鐃,二聲 náoㄋㄠˊ)。

(.:應該與一隻腳的猴子沒有關係,就是一個人的側面,因為是偉人所以畫得很細。)

夒在王國維時代就已經辨認出來,不但認出來,由於卜辭尊稱夒是「高祖夒」,這在先公的稱號裡是非常隆重的,只有高祖王亥(商的重要先公)和建國的成湯會叫做高祖 (高祖乙),所以夒必定是史有可考的王才對,王國維說「以聲類求之,蓋即帝嚳也」。帝嚳是史記所稱五帝之一,傳說中黃帝的曾孫。

(.8/27:仔細看這個甲骨文這字,發現有大眼睛、有羽冠、有足、有尾(?),還真是神徽,只是少了巨口。真應該就是鳥人,商人的元祖。這樣宋人稱此為夔紋還真是對了。)

18/8/26 [14/9/10]“甲骨文发现地”位于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着一个典型的奴隶社会”。殷商文化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是一个灿烂的中国文明”。

(.:為何沒有木工工坊?有發現木工的工具嗎?刨子、鋸子、凿子... )
   
自1928年殷墟发掘以来,曾多次发现过商代车马坑。1953年在殷墟首次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搞清了车子的大体结构及部分构件的尺寸。殷墟发现并清理的多座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展示了我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对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都是极重要的研究资料。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死于公元前1200年的左右)的墓。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方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
(.:注意其規模。王室、王城、出兵的規模。)

18/8/27 [14/9/18] 李濟(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1896-1979) 研究殷墟提出几個疑點,

一、殷墟武器之谜。 殷墟中矢镞、戈、矛、刀削、斧斤五种銅器之形制加以研究,指出其中僅“戈”為在中國本土發生成長之物,其它武器都是在歐洲有獨立成長歷史的兵器。

二、殷墟以前的中國并無單獨發展的青銅器,而青銅器在殷墟時代的突然興盛,十分可疑。殷墟侯家庄帝王陵墓HPKM1001大墓椁頂一种“肥遺”怪獸圖案,和另一种在木雕殘片中發現的母題是一對老虎的圖形,考證都淵于美索不達米亞。

三、殷墟車馬之谜。殷周之際,已能夠征集民間所有車辆用為主要攻戰之具,黃河流域封建大帝國的形成,實有賴于此。但兩輪大車,“极四馬之力,致千里之遠”,馬車的輪毂辔衔接續連缀之處,只能依靠金屬(青銅)連接,兩輪大車產生于銅器產生之前很有可能,但其普遍使用必然在有銅器之后。中國古代,兩輪大車其型式跟巴比伦遺物上的圖畫并無差別。而巴比伦的兩輪大車,是公元前三千年的事,其時代比殷墟要早。另外龍山、仰韶遺物中并沒有發現青銅与車馬飾具,而龍山文化与殷墟時代不過相隔短短數百年而已。

四、殷墟頭骨之谜。来自于殉葬坑和祭祀坑,应该是战俘或者奴隶。楊希枚先生對殷墟人頭骨的測量結果:
第一組頭骨為古典的“類蒙古人”种,与布略特人相似。舉例30具。
第二組頭骨為“太平洋類黑人”种,与巴布亞人相似。舉例34具。
第三組頭骨為“類高加索人”种,与英國人相似。很少,僅舉例2具。
第四組頭骨為“類愛斯基摩人”种,舉例50具。(也即蒙古大人种下的北极類型)
第五組頭骨為無法定類型,舉例38具。
(.:這些人可能是抓來的俘虜或罪犯或奴隸。阿爾泰人不少。而且有矮黑人。)
(注: 殷墟年代约为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中叶,位于河南安阳市。1929年春,由李濟主持對殷墟的正式發掘。)

(.:時至今日,針對李濟的疑點應該有解答了吧,標準答案是什麼?)

18/8/27 [14/9/19] 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纯铜质地较软,锡、铅更软,三者的熔点都低,很易熔化,混合成为合金后,质地相当坚硬,足以铸造为各种器用。青铜铸品,作为小型的锋利工具,切割的功能胜于石器、骨器。但是,青铜质脆易断,用于大型破土的农具与砍伐树木的斧斤,并不十分有用。因此,使用青铜工具,未必能提高生产水平。用青铜制作武器,却能提高杀伤力。这一特征,也许可以解释几个青铜文化的现象:出现了专业的战士、复杂的社群,以及资源集中、资源分配不均等现象。但传播过程中,中国地区的工匠可能并未得到铸造合金的完整知识,中國的青銅器含錫量太高,所以太脆根本不堪實際上使用所以中國的青銅器走上一條邪路去,只能當禮器用,而且為了耐久,越做越大,宗教儀式的用途越來越明顯這點和西方正好相反,西方是越來越普及,連犁都用,所以商和春秋,中國貴族用的是青銅民間還是用石器種田,形成很奇怪的"青銅石器併用期"。

18/8/27 [14/9/20] 萨满信仰主张三界说,即天界、人界、地界。萨满是沟通人与神、鬼之间的代言人。萨满认为,天地生灵都是有沟通的可能的,通过萨满的各种仪式活动,能够与某些生灵,特别是与有修为者进行沟通,从而到达问卜、医疗,甚至控制天气的目的。他借助于奇特的仪式、服装、法器和特殊的社会地位,获得具有支配神灵的能力。

在2013年央视播出的由韩国广播公司(KBS)摄制的鸿篇巨制纪录片《东亚生态大勘探》中,记录了一个蒙古游牧部落在迁徙前,萨满将驯鹿的肩胛骨放在火堆里燃烧后,通过观察骨头烧裂的形状来决定行进的方向的片段。这种卜问吉凶的方式,与中国殷商时期的生活习俗几乎相同。

(.:"決定方向" 這是關鍵,這是卜與骨的連結。)

(.:這是可以理解的,遠古時期,人要離開熟悉的生活區,那是充滿了未知與凶險,不問天怎行?這也可解釋為何媽祖這麼被崇拜,大海是充滿了未知與凶險。)

商朝的人常常对生活中大事小事进行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关于天气,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早生贵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

龟甲和牛肩胛骨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甲骨文就是刻在甲骨上的占卜记录。占卜时,先把要问的事情向鬼神祷告述说清楚,接着用燃烧着的木枝,对深窝或槽侧烧灼,烧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应部位便显示出裂纹来。于是,占卜者根据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内容和结果刻在卜兆的近处,这就是卜辞。刻有卜辞的甲骨被当做档案资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传于后世。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這就是"冊"這字的來源吧。)

萨满是北方民族的原始信仰,起源甚早,在母系制度的社会里已经非常发达与成熟了。萨满差不多都是氏族领袖,被中原神化了的西王母,就是萨满兼酋长。

创造天圆地方的盘瓠学说的也是一位女萨满,“高辛氏有老妇居宫中,得耳疾,取之得物大如茧,盛瓠中,复之以盘,俄顷化为犬……”。这位老妇就是萨满,成为犬戎之祖。她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有了新的升华,产生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地相合则万物生。

萨满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普遍的信仰,它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古代北方民族或部落,如肃慎、勿吉、靺鞨、女真、匈奴、契丹等;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或保留一些萨满文化的遗俗。各族间虽无共同经典、神名(近亲部落除外)和统一组织,但都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特征。可以说这些古代民族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
(.:商人是屬夷人,精神是訴求薩滿,器物是引羌人之物。)

18/8/27 [張惟捷] 傳說中,上古有娀氏之女簡狄,在洗浴之間吞下玄鳥之卵,竟而懷孕,生下了「契」,而後契這個人歷經諸多考驗,最終創建了先商,成為殷人的始祖。這首詩是身為商代後裔的宋國人,在周朝建立以後所追述的商朝開國神話。

「玄鳥」作為賦予整個民族最初生命的神獸,成為了殷商民族的祖源「圖騰」,在神話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玄」是一種較為深沉的黑。

這個字的結構是由上下兩部份結合而成的,上部是「隹」,也就是鳥的減省象形,下部則是干支的「亥」字,合起來就是祖先「王亥」的專字。王亥無論在傳世神話、甲骨卜辭中都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傳說他「兩手操鳥,方食其頭」,馴服牛馬,製造牛車,領著部族四處交換物資,是令「商」這一詞與經濟交易活動連結起來的始祖。作為一位在契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先公,商人將他的名諱以這種方式表現出來,我們可以想見神鳥在殷商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

這個字究竟描寫哪一種鳥類,不得其詳,從外型上來看,大概身形修長,頭上有羽冠,羽翼具有層次,特別是鳥喙鋒利、腿足較長,還特別寫出足趾之形,或許是鷹隼一類的禽鳥吧!

(.:有腳掌當然就不是鳥了。這是夔字,和上面兩個一樣的,只是上面的羽毛更飄逸了。和王亥那字一樣是指一個人,又是一位鳥人。)

18/8/27 [Quency Chen] 王亥最突出的貢獻之一就是「亥作服牛」,從而成為中國畜牧業的創始人。《世本》:「相土作乘馬」、「亥作服牛」,王亥馴化牛,並發明牛車,是相土發明馬車的繼續和發展,是畜牧業的發展和頻繁的遷徙的需要,它的發明,使人們由此掌握了畜養和役使畜力的方法,是生產力發展和提高的重要標誌。以至在商立國以後,畜牧業成為商代社會經濟的一個重要部門,畜牧品種六畜齊全,並設立有專門的牧場和專門主管畜牧業的官員。

正是因為牛車的發明和對牛的馴化,為先商時期的先民遠途跋涉從事商業貿易活動創造了條件。王亥作為商族的先王,親自趕著牛群,到河北的有易部落進行商業貿易活動,不幸被有易部落的首領綿臣所殺。

(注:相土,商民族的第三任首领。)

商朝軍隊有步卒和車兵,作戰方式以車戰為主。戰車一般由兩匹馬駕挽,車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駕車,居左者持弓,居右者執戈。車下隨行徒若干人。

18/8/27 商朝可以分為先商、早商、晚商三個階段。成湯滅夏之前為先商,滅夏至盤庚遷殷之間為早商,遷殷之後為晚商。晚商時期又稱「殷」。較早的商部落首領稱作「先公」,稍後的君王稱作「先王」,甲骨文中最早的稱爲「王」的領袖是王亥。

(.:應該是沒有夏,直接往上接五帝了。周人虛擬了夏朝於商代之前。高祖夒,王國維說「以聲類求之,蓋即帝嚳也」。帝嚳是傳說中黃帝的曾孫。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為五帝。)

(.:應該是沒有夏代,所以沒有商湯建國,但是,看來商湯之前、或者王亥之前商族應該還沒有一統大域,就是說還是部落時期,大部落間並沒有隸屬關係,只有同盟關係。這樣,周人就可以把商人稱王之後才稱為商代,周人把自己認為的其他大部落歷史寫為夏代,這導致,商人的甲骨文裡就沒有夏朝,因為商族沒有隸屬於其他族的歷史,只有打敗其他部落。這樣說,就是認為五帝(盟主)時,中原依然是部落群,並沒有一統王國,商族也是其中之一。之後,商族才壯大,建立了商朝。如此這般,就不能說五帝就跳到商代,雖然商人的來歷可推到五帝。但可確定的是商代是中國的第一個大一統王朝。沒有青銅武器,戰車、文字、使用牛馬那是很難大一統的。)

殷人對王亥格外尊敬,他是首位被稱作「王」的君主。卜辭中總以「王亥」、「高祖亥」、「高祖王亥」尊稱他,從不單稱其為「亥」,一些卜辭還在其名號的上角刻畫代表早期商部族的玄鳥圖騰。王亥在殷人的心目中似乎擁有很大的神威,殷人時常向他祈年祈雨。

從始祖契受封到商朝建立,經過了四百多年, 十四世先公。他們是: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季)、振(王亥)、王恆、微(上甲)、報乙、報丙、報丁、主壬(示壬)、主癸(示癸)、成湯。商湯建國,盤庚遷殷。

商代長期實行兄終弟及制,商末雖有嫡庶之分但並未確立長子繼承制,無成熟的宗法制。商代是方國聯盟制,商王為「方國之長」,其分封是氏族子弟自然分化而另外建氏封地的過程。

(.:如果是方國聯盟制,那就不能稱商朝,只能說是商代。商這個國是當時中國的主宰力量。這就好比現今,美國是全球的主宰力量。)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學發現,主要遺址有位於今日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和商城遺址,鄭州的二里崗遺址,安陽的殷墟遺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鄲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尚書》、《史記》等傳世文獻稱呼商朝為「殷」,但如《古本竹書紀年》等早期文獻均稱這個朝代為「商」,另有《今本竹書紀年》等文獻稱它為「殷商」,這三種稱呼並見於先秦的文獻中。在目前出土的甲骨文資料中,「殷」單字的出現次數不是很多,而「大邑商」或「天邑商」則是商人對殷墟都邑的自稱,在戰爭中稱呼己方軍隊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擁有對整體國家或族群的泛稱。

18/8/29 在安阳北辛庄殷墟的发掘中,曾发现一个骨料坑,坑内除骨料、骨器的半成品、成品外,还发现一些制作加工骨器的青铜刀、锯、钻等。商代中期的盘龙城遗址,在湖北黄陂境内,也有青铜锯出土。

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过蚌锯和石锯。商代始出现青铜锯,但形式与石锯、蚌锯不同。锯的出土数量不多。

18/8/29 郑州南关外商代二里冈的铸铜遗址中,出土了相当多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陶范,说明工具的生产不是个别现象。那里还发现了废弃的工具范,安放得很集中,说明青铜工具在铸造作坊中是有分工的。青铜工具有:斧、斤、凿、锯等。

18/8/29 [西安峰] 商代青銅器紋飾解密

青銅時代在考古學上被認為是繼紅銅時代之後的一個時代,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較紅銅的熔點低、硬度高,便於鑄造。

商代早期的青銅器相當於商二里岡文化期。相當於公元前16世紀一15世紀中葉。以二里岡為代表的商文化,其影響北至北京附近,南至湖北黃陂(長江北岸)、江西清江、新干贛水流域,西至陝西扶風,東至山東曲阜的泗河流域。

(.:往江西方向,主要是為了銅礦。)

兵器、工具有明顯改進,青銅容器種類增加幅度較大。除了原有器種爵、斝、盉、圓鼎外,新出現方鼎、鬲、簋、甗、觚、尊、罍、卣、盤、盂等。青銅禮器占主導地位,表明中國古代青銅禮器系統已基本形成。普遍施有紋飾,不施紋飾者較少。與夏代多不施紋形成鮮明對照。紋飾布局範圍擴大,帶狀幅度加寬,並出現遍體紋飾的滿花器。紋飾以饕餮紋為主,還有人字紋、夔紋、目雷紋、雲紋、三角雷紋、渦紋,裝飾漸趨繁縟。紋飾多平雕,個別主紋出現浮雕。

商代晚期(自武丁至帝辛,公元前13世紀一前11世紀中葉)是大型銅器最多的時代。由於尺寸大,加之器物的壁比較厚,所以重量也很驚人。因此,從外形看,這一時期的青銅器碩大、厚重、端莊、偉岸,以個頭取勝,以氣勢奪人。

新出現方彝、觶、觥、豆、斗等器種。至此,商代所能見到的器種在晚期均已具備。禮器的完備體現了商代禮制的高度成熟。形式多樣,造型別致。

此時青銅器上已常見鑄銘。除較短的自銘體銘文外,有長達三、四十字的敘事體銘文。青銅容器合金成份以錫青銅與銅錫鉛三元青銅為主,其含錫量高或中等偏高。從而提高器物的硬度,說明本期已基本掌握合金比例規律,技術日臻成熟。

18/8/29 [百家讲坛] 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商是本号,是自称,殷是别号,是他称,是周朝以及周朝以后的人对商朝的一种称法。古文字学家认为,先有夷后有殷,殷是夷字的繁体字。

都城: 亳(商丘)、殷(安阳)。

在先秦文献中,《尚书·召诰》用“大邦殷”称呼商国。
(.:這是完全正確的。大邦。 證實了我的看法。)

甲骨卜辞、古本《竹书纪年》等早期文献均称这个朝代为“商”,《尚书》《史记》等文献称呼商朝为“殷”,这两种称呼并见于先秦的文献中。元明时代的今本《竹书纪年》等文献称它为“殷商” 。然而,在目前出土的卜辞资料中,尚未发现可解读作“殷”的甲骨文字。“大邑商”或“天邑商”是商人对商先王宗庙所在的商国旧都商邑(今商丘)的尊称 ,在战争中称呼己方军队为“商方”。尚不明晰商人是否拥有对整体国家或族群的泛称。

商湯(謚號"成湯")建國時,國都在亳(西亳:洛陽偃師城西)。從商湯開始傳了20個王,王位傳到盤庚手裡,盤庚把都城遷到殷,就是現在的河南安陽小屯村。

18/8/29 [狐狸晨曦] 真实历史的商纣王

“商纣王”的正式名号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纣王”是后世对他的贬低性称谓。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075年~公元前1046年,即约30岁即位,在位30年,60岁殉国。

殷高宗武丁的疆域图

帝辛继位后,用费仲治政,鼓励农桑,推行牛耕与灌溉排水;肃清王族内部异己,削弱贵族势力,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伐黎国,破苏国,大搜于渭水,一度打压了刚刚兴起的周国,囚禁周文王姬昌。在周人臣服后,帝辛移兵向东,长年攻伐东夷。

武丁之后历任商朝天子的武功,主要在对西戎用兵,祖甲、廪辛征伐蚕丛氏部,庚丁征伐羌方,武乙征伐旨方,文丁囚禁逼死周侯季历(姬昌之父)。到了帝辛的父亲帝乙即位后,面对东夷部族崛起,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就被迫对日益强大的周人怀柔,将商朝王女嫁给姬昌,同时全力攻打东夷,打败了盂方、夷方、人方等东夷部族,商军最远到达雇(今山东鄄城)、齐(今山东淄博)等地。真正完成对东夷中的徐淮部族全面征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拓土开疆至渤海和东海的帝王。

周国崛起,与殷商对峙,牧野之战时的疆域图

18/8/29 [.] 現在就是要研究商湯在甲骨文紀錄中,有何大功績,打敗哪些部落。商國這麼多王,為何周人要說是商湯建立商朝。

18/8/29 西周初期的文獻《尚书》,里面提到了历史上“有夏”或“夏”。有人考证,《尚书》中提到夏朝的那几篇文章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伪造的,而郭沫若认为《尚书》是晉人所伪。最能说明夏朝历史是当数司马迁的《史记》了,记载了大禹治水、少康失国、夏桀亡国等几件大事,然后把夏王的名字一代一代罗列了出来。但是它们距夏朝灭亡也已经一千四五百年了 。

18/8/29 1959年,“二里头”文明遗址被发掘。4000年前,这里曾经出现了一座宫殿建筑,沒有發現青銅器,連黃銅都沒有,很明显是新石器末期的遺址,還是部落時期。

(.:可能不是什麼宮殿,而是集會場、聚會場,台灣原住民在部落中也有較大型的聚會建築。原住民100多年前的部落、還有閩南語是研究先秦部落文明,以及遠古中原語言的重要參考點。)

18/8/30 [沃德利成書畫院] 除了算盤 你知道古代是如何計算的嗎

遠古時代人們用一個手指代表一,五個手指代表五,來"一五一十"地計數。

用手指計數固然很方便,可是不能長時間保留,們還得幹活呀,有人想到了用小石塊,小木塊等表示數,小石塊,小木塊等不僅能計數,還能做簡單的加減法。

結繩計數就是華夏祖先較早的一種創造。在世界各地區,幾乎都有過結繩計數的歷史,它出現早於任何的文字。結繩就是指以繩子上打結的數量來表示事物的多少,同時結的大小和形狀都可以用來表達不同的含義。根據記載,韃靼族在宋代時仍沒有掌握文字,每當發生戰爭要調發軍馬時,就在草上打結,然後派人火速傳達,有多少結就表示要調多少軍馬。

(.:這個案例,就說明大規模的聯合多族的軍事行動是需要文字來傳達,以避免口說上的傳達錯誤。)

[簽籌記數] 比結繩記數稍晚一些,古代的先民又發明了用簽籌記數的方法,即在骨片、木片或竹片上做上標記或刻痕,以此來表示數目的多少。漢朝劉煦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說明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人們在訂立契約關係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這就是古時的「契」。 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以兩者吻合為憑。

(.9/11:這可能說明了中文 一、二、三為何是橫寫的原由,劃一橫為一,畫兩橫為二。)

[黏土製的證物]使用黏土製的證物。這類證物從八千年開始就被廣泛地使用了.初期證物,形狀簡單,並以不同形狀代表不同類的物體。例如,一個卵形的證物表示一罐油,而一個小球形的證物代表一升穀物.公元前4400年以後,人們設計並使用了更多形狀的證物,

[算籌]到了周代,發明了算籌。這是一種用竹、木或骨製成的顏色不同的小棍,大約二百七十幾枚為一束,放在一個布袋裡,系在腰部隨身攜帶。在算籌計數法中,以縱橫兩種排列方式來表示單位數目的,其中1-5均分別以縱橫方式排列相應數目的算籌來表示,6-9則以上面的算籌再加下面相應的算籌來表示。表示多位數時,個位用縱式,十位用橫式,百位用縱式,千位用橫式,以此類推,遇零則置空。據史料推測,算籌最晚出現在春秋晚期戰國初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一直到算盤發明推廣之前都是中國最重要的計算工具。接觸過算盤的朋友都知道,在算盤中上面的一個子代表5,下面的一個子代表1,這就是從算籌延續下來的。

(.:算籌的概念與甲骨文的數字是應該有關聯的,所以一是一橫,十是一豎。)

出謀劃策時,對有關問題必須經過數學計算,計算就要用算籌,所以,「運籌」成為「出謀劃策」的代名詞。漢高祖劉邦在總結打敗項羽原因時說張良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算盤問世最早最確鑿的「視覺證據」,是在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中。據有關珠算專家考證,該圖左端所畫趙太丞藥店的櫃檯上放著一樣東西,就是一架算盤。據此可知,早在宋朝,算盤就已在社會中普遍使用。元代以後,算盤更風靡於世。上至皇家顯宦、豪商巨賈,下至平民百姓、市井小販,無不家藏戶有。

18/8/30  “结绳记事”是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织女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just reminder。腦與結繩的合作。)

18/8/30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人类的语言大约起源于10万-5万年前,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只能追溯到7千年前。

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很早就有文字了。当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城邦的时代,他们就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的是象形文字,后来为了书写方便而演化成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使用了几千年。他们用湿软的泥板为文字载体,用一根小木棒或芦苇杆在上面斜压上一些笔划组成文字,因为这些笔划都带有小小的倒三角形,故称楔形文字。泥板晒干或烘干后能长期保存。
(.:在兩河流域,所以有很多泥巴可用。有地處氣候乾旱區域,天然環境促成此文字系統的成形。蘇美人的強大國家、祭司官員(收稅)、泥板(紙)、小木棍(筆),產生了楔形文字系統。)

看這圖才知是象形系統,演變是線條化、簡化、轉向以利書寫

蘇美爾人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明者,他的語言與中國語言一樣是單音單義的語言,因此,楔形文字從文字的創造方面看,與甲骨文相當相似。但是,蘇美爾人的文明被操另外一種語系的人,即操閃米特阿爾卡德語言的人滅絕之後,阿爾卡德人開始利用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來標示自己的語言。由於字形與阿爾卡德語言無法找到聯繫,這種文字符號只能借用來標示他們的語音,就這樣,文字開始脫離語言所指的對象。

18/8/30 [.] 看了甲骨文的數字,發現一個問題,就是10是一豎,11是一個字,是10這字的一豎在其上畫上一橫表示1,但是現今的10字是"十",而國字的11寫法是"十一"。那這個演化是何時發生的?

(.9/5:甲骨文的十一應該是兩個字,而不是一個字,是十的一豎旁邊接個緊鄰的一。這才與二十一的寫法相通。10為何是一豎,這牽涉到造字時,20 30 40...的造字。一到九是一系列(不超過四畫),10到90是一個系列。還是相當聰明的。甲骨文的70怎麼辦?直豎變斜豎。)

(.:金文中間加一點,表示是此字是指事、不是象形。)

從此圖可看出,在甲骨文、金文上都是一豎,但到了小篆變成了"十"。「十」字西周中期金文或於豎劃中間加一圓點,圓點或作中空形,春秋以後圓點伸展為一短橫。

在這個表中 20 30 40的寫法與之前那表不同,可以看出為何1是橫的"一",因為豎的一槓要用在10。而且出現了萬字,是蠍子

(.:甲骨文的"十"字,是甲的寫法之一。而甲骨文的七 是"十",到小篆的時候讓位了,開始變形。)

(.:在很多地方最早出現的符號,十字是代表星星的。而遠古人斷然用十代表七,難道是北斗七星的強烈腦中印象。小篆就有點北斗七星的樣子。)

(注9/1:16/1/6 [COSMOLOGY OF THE ANCIENT BALTS]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heavenly bodies and atmospheric phenomena used by the Balts

 (注:Balts :波羅的人指的是居住在波羅的海東南海岸,以波羅的語族語言作為母語的民族。由于湖沼較多,因此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與周邊地區環境較為隔絕,波羅的語族也因此保留了很多古代語的特徵。)

(.:注意看,漩渦紋代表時間,代表生生不息。這symobol來自歐亞大草原。))

18/8/30 狹義的大篆則專指籀文:籀文是周宣王時,太史籀對金文加以改造和整理,作了《大篆》十五篇,因這種文體為籀所創,故世稱籀文。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小篆則是西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由丞相李斯在大篆的基礎上整理、省改、簡化而成,所以又名秦篆。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漢字從小篆到隸書的演變過程稱為「隸變」,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逐漸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因為在竹簡、木簡(簡牘)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

吴伯陶云∶“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他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18/9/1 二里岗遗址又称郑州商城遗址,最早发现于1951年,总共分四期。二里岗文化的绝对年代晚于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偃师商城遗址(先商或早商文化),而早于安阳殷墟遗址的晚商文化。

二里岗下层晚段时分布范围有所扩大,向北达到了河南省的最北部,向东占有了豫东和江淮地区西部,向南则到达了鄂东北长江沿岸。这一时期商文化的分布范围的扩展,显然是针对东南方和南方。江淮地区和鄂东北一带所迫近的皖南—赣东北地区,不仅是当今我国铜矿的一大产地,也是古代著名的产铜中心

到二里岗上层时,二里岗文化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向北直到太行山以北的壶流河流域,向东又延伸到了山东省的西半部和江淮地区的东部。此期二里岗文化的分布范围之广,是商代以前任何一个考古学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值得注意的是,此期商文化向北方的扩展与其先前向西部渭河流域的突入,从分布上恰好形成了面对晋陕高原的钳形包围之势。联系到晚商武丁时期与西北方异族之间的频繁战争,则此时商文化的分布态势,很可能已体现了商人遏制西北方业已强大起来的敌人的战略意图。此时,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也同处于繁荣时期。说明商人的势力已达巅峰状态。

二里岗文化的C年代数据不多,较可靠的年代范围是公元前1600~1300年。相当于商王成汤至盘庚迁殷之前的二十位商王在位的时间。

(.:答案出來了,為何周人說商湯建國。從湯開始商族開始擴展成國。)

文化特征:流行深窖穴。卜骨用牛骨为主,有灼有钻,但无凿。

(.:很明顯文字還沒有出來,然而大國在成形、龜甲將出場,文字快要出場了。)

(.:很明顯此時商人已知銅的使用,並且知其重要性,所以對銅礦開始搜索,開始要掌握銅礦,要掌握就要進兵控制,而商族又是愛貿易的族群,但可能實際上是在找礦,以買賣為幌子。終於bingo,在長江中游一帶找到了銅礦,就組織武力予以奪取佔有,有了銅礦,商族生產致命的銅製武器就有了保障,商族開始全面擴大版圖。這就說明,為何商族在二里崗文化期間,控制版圖開始大範圍擴張,因為武器強大了起來,對別族有了優勢。)

(.:還有一點,商代的龜甲判定為馬來龜(還有貝),所以,應該是商人進入了長江流域,經由長江,與下游開始貿易(或南方),而有了龜甲與貝,這就表示龜甲使用是之後的事。龜甲與牛骨的材質、厚度不同,所以龜甲要鑿,也可能與刻龜甲的刀開始使用有關。)

18/9/1 近年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表明,在二里头、二里冈时代甚至殷墟前期的遗址中都未发现马骨,可以肯定中原地区在前殷墟时代没有家马存在的证据。 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发现有驯化的马,其来源可能与欧亚草原文化交流有关。殷墟后期才有家马与马拉战车的突然大量出现,且战车结构完善工艺复杂。目前还找不到它本土起源的线索。 所以商朝的马拉战车应该从中亚传来的。

(.:馬拉戰車出現了。)

18/9/1 古图尔克(Turk)文化特征为: 一、陶器上画有鱼纹或人身鱼纹;二、杀马祭天; 三、彩文陶器;仰韶文化与此完全吻合,所以其根源有可能在中亚一带,事实也证明沿着丝绸之路,有一个新石器文化带,从西亚一直延伸到我国西北,其文化特征有诸多共同性。

(.:不僅是從西亞開始,要更遠,源頭到達黑海西岸。)

仰韶文化首先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重要考古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 ,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仰韶文化绝对年代在4933BC~2923BC左右,其延续时间约2000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原地区在仰韶文化早期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中期则普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可見是沿黃河而下的文化流,走河套一圈。兩河農耕文明 -> 歐亞大草原游牧文明 -> 華北大平原農耕文明。關鍵就是中間有一段是游牧文明。)

仰韶时代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早期(公元前5000 年至公元前4000 年)以半坡文化为主(西安半坡村),中期(公元前4000 年至公元前3500 年)以庙底沟文化为主,晚期(公元前3500 年至公元前3000 年)以半坡四期文化为主。位于西安临潼区的姜寨遗址属于半坡时期,

18/9/1 大约在公元前 1000年,腓尼基人(Phoenician)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字母(无元音)。

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人的几个象形文字,并简化苏美尔人的若干楔形文字,为便于书写,迅速舍弃掉旧文字系统的好看字样,终于把数千个不同图象变为简单而书写便利的22个字母(.:組成)。腓尼基字母(Phoenicia Alphabet)是世界字母文字的开端。在西方,它派生出古希腊字母,后者又发展为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而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是所有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莱、波斯等民族字母。中国的维吾尔、蒙古、满文字母也是由此派生演化而来。

18/9/2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三节:“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祖甲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 殷墟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 商代历书的一部分抄本。” 一天之内,分为若干段时刻,天明时为明,以后有大采、大食;中午为中日,以后有昃、小食、小采。

东西方都把一年分为12个月,一天分为24小时或者12时辰,在最早的时候,时间的基础单位是——天。日出日落这种无限循环的自然现象最适合人类用来记录时间了,人们发现一个朔望周期大约是30天,因此30天就成了1月。一个回归年大概是12个朔望周期,因此12月就成了1年。

白天看太阳这个事情相对简单,用日晷划影子就行了,固定影子朝向正北的时候就是正午,两个正午之间是一天。

是用手指计数的产物——用左手大拇指依次触击其余四指的三个关节,可以数到12,数完一遍,右手屈起一根指头,屈起5根手指就是60。这种手指记数尤其适合清点货物,这也是为什么12进制是世界各地常见的计量单位之一。

(.9/22:這段話應該是錯的,12的來源絕對與一年是12個月有關係。)

(mpm580: 一年為何有12個月? 太陽東升西落的位置會偏移變化也有一定的規律,每當太陽東升西落約365次,太陽升落的位置又會回到原點。)

(注: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

(注:一天有五更所謂更就是夜晚,PM 7~9 是一更,一更2小時,至於其他的時間不以更來做計算,因為那是他們早晨起居工作的時間 。)

(.:地支的觀念是如何形成,也就是地支12這數字怎麼來的?商人已有月的觀念嗎?看來遠古人對數字,只有數數的觀念,還沒有序數的觀念。)

18/9/6 《周易·繫辭》說:「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亶亶者,莫大乎蓍龜。」古人為何要採用龜甲占卜呢?

這個問題在2000多年前,子路就非常認真地請教過孔子。此事在漢代王充的《論衡》之《卜筮》篇曾經提到過,說有一天子路問孔子:豬的骨頭和羊的骨頭都可以占卜,葦荻的枝葉也可以占卜,可是人們為什麼一定特別要選用龜甲來占卜呢?

孔子這樣回答說:占卜就像是一個幼稚的小兒遇事都想問一個為什麼,問誰好呢?也許他首先會去找一位白鬍子老爺爺,老爺爺在小兒看來一定是經驗豐富的人。人們占卜時首選龜甲,是因為烏龜的壽命最長,它博古通今,無所不曉,那有疑問時不問烏龜又能問誰呢?

《禮記·曲禮》疏引劉向曰:「蓍(音『詩』,蓍草,古人用它占卜——編者注)之言耆,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故能辨吉凶也。」

在成都金沙古蜀遺址就發掘到19具龜甲,這些龜甲有的是烏龜腹甲,也有完整一些的龜殼,有的形體相當巨大,為殷墟發現所不及。由金沙遺址出土的卜甲看,古蜀時代也由中原文化中引入了龜甲占卜的方法。看著那些卜甲上燙燒的小孔,人們感慨這些小孔也許和古蜀命運息息相關。有人想像這些看似簡單的卜甲也許曾經決定了古蜀國的走向,它們或決定著戰爭,或決定著媾和,或決定著遷徙,或決定著收成。特別是在金沙見到一塊長59厘米的龜腹卜甲,這是罕見的大卜甲,它一定是在決定古蜀國大事中使用過的。

(.:遠古,資訊、知識匱乏,就問天吧。很自然,不然怎麼辦。decision-making。)

18/9/6 [.] 為什麼甲骨文 萬這個數字會用蠍子表示?這字的首例在何文出現?

從此演變,可看出萬字的原形竟然是隻蠍子,所以萬字是草部是一個誤會。如果選蠍子是因為數量多,那從體系來思考,那百千兩個字也應該用動物系統來造字,那億這個字應該是螞蟻才對,但事實並不是如此。所以,可以判斷並不是蠍子數量多,應該是在找含有一豎的字,類似甲骨文的"人"字用於千,人加一橫為一千,加兩橫為兩千,找來找去發現蠍子有長長的尾巴,剛好是一豎。十的甲骨文字在金文上為何中間要鼓起來?很可能後人發現十的規律不對,應該是一豎加一橫為十,這樣10、20、30...序列的規律才對,所以十這個字就開始變形成今日的"十"。百字、千字都依循此規則。

那為何這位造字人想到蠍子而沒有想到蜻蜓、蝦子,很簡單,這位百分之百是位巫師,巫師要施法術、要觀星象、要會占卜,要能醫病。

所以,這一橫不是代表不停的走。應該是代表一千,而加兩橫代表兩千。那萬字(蠍子)為何沒有一橫?原來在金文上是有一橫的。所以現在萬字下方蠍子尾巴的罩子實際上是"一"的變形。

再來看甲骨文的百,應該不是舌頭,

在甲骨文上,百與白似乎無關連

甲骨文與金文相當不一致,如果那一橫代表"一",那就不像是容器。上圖中就有一個圖例沒有一橫。一百這個數字應該很早期就會用到,應該是100個什麼可以換成這樣的一個東西。

(.:此圖中金文部分,第三個應該是指200,第六個是指300。)

18/9/6 甲骨文中酒字的寫法有兩種,一是釀酒器具「酉」的單體象形字;二是甲骨文中的「酒」字,中間是一個酒瓶,兩旁是溢出的酒液(或作水旁)。

(.: 這個酒瓶的底部也是尖的)

《辭源》記載「古文,酒通酉」。金文中往往用「酉」字代替「酒」字,二字通用,到小篆後才分開。小篆「酒」字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以『水』為形符,『酉』為聲符。

《説文解字》:酉,八月黍成,可爲酎酒。卯为春門,萬物已出。酉為秋門,萬物已入。

18/9/6 [.] 看這片甲骨文,可以感受到這片上的字是相當原始的造字(比較不柔滑),應該是很早期的,甲骨文初始時期。

(.9/23:這照片的右邊是上,現在認識了幾個字,右下一開始是何日:"辛酉","卜",誰,接下來那個像鼎的字就是"貞"。卜辭結構的第一部分,為「前辭」,前辭很短,通常由五個字組成:前三個字是日期,以「天干地支」+「卜」字組合而成。第五個字是「貞」,貞卜的貞,第四個字是人名,也就是主持當次貞卜命龜(命龜就是負責祝問疑難)的那個人。)

(.9/7:這龜甲上的一、二、三、四,表示的應該是序數,而非數數。)

18/9/7 [.] 想通了,甲骨文"百"的來由,確實與白無關,也與瓶子無關,更不是動物,在仔細觀察上面的甲骨文數字表圖,注意看20、30、40,尤其是40,已經可以看到一個袋子的形狀,以此推演下去,就以三角形代表更多,然後袋子收口。就以這樣的字形表示"百"。

(.:竟然想通了,真是很高興。要不是看到這張甲骨文數字表,只看上一張數字表就不會想到這點。)

18/9/7 [.] 來看看"四"這字的演變

注意看,金文上三個"四"的寫法,心中的納悶終於解除了,四明明是四橫,怎麼變成了"四"這個字(怎麼看也不是四畫),上圖金文中間的字型給了答案,而且是標準答案,四橫很容易讓人弄錯,錯看成三(也可能是不好看,銘文鑄者將其美化),所以將一橫拉成圓把三橫包起來,可能這樣會與其他字(目之類)混淆,所以將上面兩橫轉彎放於左右上方,所以仍然是四劃,但到了篆文,就把那下方的一橫省略了,這樣就完全看不出與四橫的關係。

(.:所以最原始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是甲骨文的美化(藝術化),讓顯現的銘文更優雅好看、更莊重。也就是說,是藝術品的一部分。)

那為何出現金文中出現的第三個圖案,應該是有人認為裡面包的只有三橫,應該再加一橫,實際上,他忘記了那個圓也是一橫。因此,可以判斷這應該是後來出現的。此外,為了多加一橫,原來的圓就不好裝了,外型就變了,成為長方形。

看了"四"的金文,再看"百"的金文,就有聯想了。

18/9/7 [.] 甲骨文的五,應該是四橫中間的兩橫交叉。六是以折線為4、另加兩豎為6而成,而八是兩個折線表示兩個4,如果七是北斗七星,則九應該是某個天上的星座(或者強烈是九個組成的物或念,看此形會想到九),難道是天蠍座。如果是天蠍座的九顆星,代表當時上古人看天空中有一組九顆很明亮的星星。

18/9/7 [章启群] 论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秦汉思想聚变的缘起

中国天文学在春秋末战国初发生了向占星学的根本转折。中国上古原发形态的天文学与占星学无关。中国古代最早命名的星辰名称,都来自生活中的用具及其相关事物、动物和神话传说,与占星学毫无关系。例如营室(房屋)、壁(墙壁)、箕(簸箕)、毕(捕兔小网)、井、斗、定(锄类农具)等属于用具,牵牛、织女、参、商等属于神话传说。《诗经》中出现的星宿有:火(心)、箕、斗、定(室、壁)、昴、毕、参、牛、女,等,还用“天汉”指银河,用“启明”“长庚”、“明星”来指金星。

在农业出现之前远古人类的渔猎和采集生活中,日月星辰只有纪日和标识方向的功能。到了农耕社会,太阳比月亮和其他星辰对于生活就更重要了。

古人观测天象主要是观看星辰。由于中原地区四季分明,古人最早观测的星大概是北斗七星,也有人说是红色亮星大火,即心宿二,现在通称为天蝎座a星。据推算,公元前2400年左右,黄昏时在地平线上见到大火,正是春分前后的播种季节。此后白昼越来越长,进入农忙季节。殷商武丁时期,初昏时大火星在正南方的季节是仲夏之月,这与《尚书·尧典》记载的“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是一致的。这说明大火星的观测历史确实远在上古。

传说颛顼、尧时就有火正,负责观测大火,指导农事。《国语·楚语》云:“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史记·历书》有同样记述。《左传》襄公九年曰:“陶唐氏之火正閼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陶唐氏即帝尧,“火正”就是观测大火星的官员,即历象天文“观象授时”的官员。

中国的历法一开始就不是单纯地纪日、纪月、纪年,每一天,每一月,都有具体的农事。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农时”的代名词,也就是后来的农书。

根据现代天文学者的研究,夏历以冬至后两月为孟春,作一年之始。在这个阶段,古人用肉眼观测容易见到的参、大火、北斗、织女等星象,看它们于日出日落后前后在天空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和季节,再参照气象、自然景物和物象来制定历法。

(.:正想寫天文觀察與占星術是兩回事,上網查到這篇。商人已用甲骨占卜,自然不需要占星。)

现存殷墟甲骨文中有月、日、年字,甲骨卜辞每条都记有日期。记日用干支,甲骨文中有完整的干支表。记月用数字一、二、三……。十二月一年,闰月为十三月。季节有“春”“秋”,没有“冬”“夏”。

根据常玉芝的研究,“殷人将一年分为春、秋两季。春季相当于殷历的十月到三月,即夏历的二月到七月,即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时期;秋季相当于殷历的四月到九月,即夏历的八月到一月,即农作物的收获时期。”据此,“气象卜辞证明殷历岁末岁首的交接是在夏季;殷历的岁首一月是种黍和收麦之月,即相当于夏历五月;殷人以‘大火’(即心宿二)昏见南中的夏历五月为岁首,即殷正建午。但由于殷人尚处在观象授时的历史阶段,还没有掌握置闰的规律,或是建巳,或是建未。”可见,殷代历法是以与农作物的生长、收获季节相符合为依据的。

《尚书·尧典》曰:“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里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是说,在黄昏时候,星鸟(心宿一)正好出现在南方中天,就是春分,这时昼夜长度相等;大火(心宿二)出现于南方中天就是夏至,这时白昼时间最长;虚(虚宿一)出现于南方中天则为秋分,这时昼夜长度相等;昴出现于南方中天则为冬至,这时白昼时间最短。用四组恒星黄昏时在正南方天空的出现来规定季节,而且知道这四气在仲春、仲夏、仲秋、仲冬月份之中,这大概是古人春夏秋冬四季星象的最早思想。

西周不仅对年月日有明确区分,还用十二地支来计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干支纪时是秦汉以后,在古代十二辰基础上建立的。

周代已经发明了用圭测影的方法,能确定冬至(正午日影最长)和夏至(正午日影最短)。此前只能利用昏旦中星以及北斗的斗柄指向来定季节,这说明人们已经能够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与星空背景直接联系起来,认识回归年的精确长度,准确制定二分二至等重要节气。

大约从春秋末战国初开始,中国天文学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折:即从“治历明时”走向“占星祈禳”,试图用天象反映人间社会的等级制度,论证人间帝王统治的合法性。因此,这期间的天文学把星叫做“星官”,凡星都是“官”。

殷商甲骨文中的“贞人”即占卜者,具有巫史双重身份的人。贞人可能还懂得医术,掌握文字,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在这些古代巫术中就有一种星占的活动。上古先民对待水旱灾害和疾病瘟疫,只能用巫术祛除。这些巫术有傩、雩、禜、酺等。其中禜是一种对于星神的祭祀活动

18/9/7 [刘源] 《春秋》与殷墟甲骨文材料

 《诗》、《书》、《礼》、《易》、《春秋》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记载着商周两代的重大事件、典章制度、礼仪诗歌、社会生活。其中,《春秋》是东周时代的鲁史,也是我国保存至今的第一部史书。

《春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讫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或十六年(前479年),基本是鲁太史所书的原始记录。从周初形势分析,鲁太史的来源是殷人史官。鲁是周王室分封在今山东曲阜的侯,是稳固东方、镇抚东夷的重要力量,始封君为周公长子伯禽。据《左传》定公四年的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分封鲁侯、卫侯、晋侯是周初的一件大事。鲁侯被赐予人民(即“殷民六族”)、土地、官员、礼器、典册,以及祝宗卜史。祝宗卜史是当时掌握文字、礼仪、沟通鬼神的阶层,其职事相近。所以卜史往往不分,学者或通称其为史官。鲁太史在祝宗卜史之列,身份当为殷遗贵族。周人文化本较落后,受殷文化影响很大,武王克商后,为统治国家及建立礼乐制度的需要,特别重视、亟需谙熟文字、礼仪、治乱成败的史官。殷人史官世代承袭其职,在殷王室覆灭后,遂转而为周王室及其贵族家族服务。从史墙盘、作册大方鼎、夨令方彝等西周铜器铭文可知,周初王室曾妥善安置前来效力的殷人史官以为己用,如武王命周公将微史家族(族徽为木羊册册)居于周原;位高权重的执政贵族也广泛任用殷人史官,如周公、召公家族中有来自同一家族的作册令、作册大,其族徽均为“鸟丙册”。鲁侯出身于地位显赫的周公家族,且受到王室器重,故也得到殷人史官,使这听命于左右。除鲁之外,齐、晋等诸侯亦有太史等世袭史官,其来源也应是殷遗贵族中的文化阶层。

(.: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能寫字、看得懂字的就只有這些人。)

史官父子世袭,其记事方式也代代传承。直至春秋,诸侯太史的笔法仍保持着较多传统特点。因此,我们对读殷墟甲骨文与《春秋》,会看到二者文字有不少相同之处。

《左传》比《春秋》晚出,成书于战国早期,系参考多种诸侯史书综合而成,其中夹杂着不少孔丘曰、君子曰等评论的话,整体上看是解说《春秋》的书。《左传》利用的原始文献,有不少就取自诸侯太史,故《左传》文字及其反映的礼仪制度也可与殷墟甲骨文相互对照。

春秋是先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为商周以来贵族社会的尾声。王室衰微、贵族没落,导致传统政治格局发生上陵下替的巨大改变,士人逐渐崛起,成为创造、传播思想文化的主体,开启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但追本溯源,在殷代与西周,文字、历法、礼仪主要掌握在以史官为核心的祝宗卜史阶层,诗歌、乐舞也主要是贵族来学习和欣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春秋。至春秋末年,随着一些诸侯公室及卿大夫家族相继倾覆,史官离散,贵族子弟降在皂隶,遂将典籍、知识传播到民间,促进了士人阶层文化的提升。

(注:春秋時期是因孔子修訂《春秋》而得名。這部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共242年。後史學家為了方便起見,一般從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東周立國,平王自鎬京(今西安市)東遷到洛邑(今洛陽市)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為止(也有學者認為應到《左傳》記載之終(前468年)、三家滅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晉(前403年)),稱為「春秋時期」。)

18/9/8 [.] 如果沒有夏,那夏曆是怎麼回事?

據考證陰陽曆可能起源於殷商時期,因爲商代人十分重視占卜祭祀,要求曆法與月相吻合,而其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也必然依賴精確的陽曆,因此便產生了通過置閏來實現的陰陽曆技術。

商代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日循环的纪日法。

(注:干支:商代有干支紀日,春秋以後有干支紀年,漢代以後有干支紀月)

(.:干支是表合起來紀,在之前是分開使用。問題是古人會何要60這樣的一個循環?)

陰曆是以月亮(也叫太陰)的盈虧周期為一個月,月朔日定為初一。陰曆顧及的月相,是不管年長的,即使沒有年,只用月來記時也可以。但是為了指導農業,也更為了記時方便,就有了年。

究竟一年應該包含多少月呢?陰曆沒有這個要求。後來,人類發現節氣周期性的變化規律,即以一個節氣變化周期為一年。一個節氣周期裏大約包含了月亮的12個周期,所以就以12個月為一年。
 
因為陰曆注重的是月亮的周期,所以絕對不能把月亮的一個周期分到兩年裏,所以一年裏包含的就只能是整月,不能有零月。而12個月只有350多天,,平均每年約差十一又四分之一日,故每三年一閏把少的一個月補上。這就是農曆。因為一個節氣周期即是太陽運轉一周的時間,所以農曆是陰曆和陽曆的合曆,即顧及了月亮周期,又顧及了太陽周期。

夏曆是以月亮的周期作為月長的,而夏曆裏又參考了24節氣,所以夏曆也是陰陽合曆,夏曆也是農曆。

(注:二十四節氣:起源於戰國,成熟於西漢初期。)

陰陽曆的特點是既能保證每月符合月相變化週期,又能保證每年的平均長度等於一個回歸年。夏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均每月為29.5天,與朔望月週期一致,平年353到355天,閏年383到385天,每十九年平均365.247天,差不多等於一個回歸年。夏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以新月出現的那一天爲初一,如果新月出現的時間是正午,那麼這個月就是小月,如果新月出現的時間是午夜,那麼這個月就是大月。

(.:簡單來說,農作物的生長與太陽比較有關。月這個字原意就是月亮,月當作計時單位,自然,是指月亮的週期,每個月29.530588天。而年是太陽的週期,平均365.242天。24節氣是陰陽曆中的陽曆成分,農作是看太陽的,24節氣對農作相當重要。)

世界上大部分曆法都是陽曆(只有伊斯蘭曆是真正的陰曆),而陰曆和陰陽曆較少。其原因主要在於太陽位置決定了地球上的溫度、光照、季風等因素,對人類活動有十分重大的影響。相比之下一般人除非是祭祀占卜活動,不會太關注月相。中國古代一直是一個樸實的農耕文明社會,對農時精確計量的要求十分迫切,因此祖先們又根據陽曆發明了一套「二十四節氣」的計算方法。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上古日晷記錄的陽曆年中的「日長至」和「日短至」,後又有了「春分」和「秋分」,一直發展爲二十四個節氣日。

(.:沒有夏,應該就沒有夏曆,應該也是在周朝時創出的。就如史記內所述夏的歷史一樣。因為是陰陽曆,所以一定是與巫師占卜有關,所以必定是來自商。)

18/9/8 [.] 如果甲骨文的七、九兩字都來自天上的星群。那12支的字可能就是天上星群的寫造。不同人看到星群會有不同的想像,也就是星群中各星的虛擬線如何連結各星。中國人連線的方式可能與西亞人不同,但也有些相似,因為都是看星星。這是否是郭沫若認為12支來自古巴比倫的原因。而 實際上是中國遠古人也在看星星。每個月是月缺月圓如何來給一年中的各月命名,這時就找當月的特徵星群做成月徽(類似族徽)以命名該月。這也可解釋為何至今古今眾人無法解釋這些字的來歷,其實這些字是天上星星的寫照,天上的星群的樣子當然之間沒有什麼關聯,自然這些字之間是沒有什麼規則的。郭沫若的推測是比較接近,但其結論可能不對,這不是來自巴比倫,而是古人根據星象畫的。

(.9/17: 錯了,少有天上星群的寫照,"地支"此名已暗示。)

(.9/16:這個"午"是誤導。"丑"這個字例不好,應該要強調指尖彎曲。"申"這字例不頂好,應強調閃電的劈裂。"子"是後來的字形,最初不是這個。戌也寫錯了,那是戍邊的戍。)

同樣的星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看你怎麼連想

(注:支干并称,“东汉之前无有也。”古人称十干为十日,称十二支为十二辰。周末五行生胜之说出,日辰与五行相配,遂有母子之称。“干支”之说,是由“母子”之义先变为“ 幹枝”,再由“幹枝”省而为“干支”或“支干”。在对“支干”的使用上,“后人以支干纪年,古人以支干纪日”。支干纪日最古而最多见者即殷商卜辞。

卜辞所见《支干表》有三旬式与六旬式二种,前者自甲子至癸巳,后者则自甲子至癸亥,或为当时之“宪书”。据此知殷历或初以十日为一旬,以三十日为一月,后始有月大月小之分及年终置润,为“十三月”。

(.:支干表有兩種,這太重要了,原來還有三旬式,這就回答了很多問題,三旬就是月了,所以應該是將月的每一天有個序稱,之前一定是第幾旬第幾天(干),這樣太麻煩,就借用12支來組合,構成一個月每天的序稱,一次就解決了30天的稱呼,之後,發現可以繼續用下去(60是 10 與 12 的做小公倍數),就開始使用六旬支干表。這可說明,在開始使用文字後,描述會越來越精準,時間的觀念越來越需要準確,時間、數字的使用越來越頻繁。所以,三旬式一定早於六旬式。)

十日传说当起于殷人,这和卜辞十日一旬之历制相合。只是于殷人而言,十干文字究竟首先是十日之专名,还是一旬之次第?郭分析,十干中甲、乙、丙、丁为最古象形文字,俱指鱼身之物。戊、己、庚、辛、壬、癸六字均系象形,皆刀兵之器。可见甲、乙、丙、丁为一系,戊以后又为一系。前者为数字一、二、三、四之次数,犹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之戊以下则于为五以下之数字观念发生以后,始由一时所创制,故六字均取同性质之器物以为比类也”。据此可知,十干“至少有半数以上当创制于殷人”。)

18/9/9 [.] 郭沫若所提干的10個字來源很有意思,前四個是一組,後六個是另一組,前四個是既有之,而後六個是造字者新創。仔細觀察甲骨文的數字,會發現相同的狀況,可說1到4應該也是既有之,而5到9則是不知所由,比照下,應該也是造字者新創。干後6個字照郭所說都是兵器,就代表造字者有系統性的思考。而七和九現推估為星群,那麼可能這個後五個數字也是星群。這就解釋為何甲骨文的5有兩種寫法,其原由是其線條是虛擬線,關鍵是五顆星。

(.9/13:甲骨文的"五",上下加兩橫的原因,可能是與甲骨文的"癸"有所區別。原來兩個都是叉。)

18/9/9 [.] 干是給10天的每一天命名,類似現今的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而支是給12個月,每個月命名。如果是這樣,那當時應該是有旬的觀念。

甲骨文的旬字造字就有意思了,一旬代表一個循環,一旬 有10天,每一天的名字就是10干的一個。那中旬、下旬如何稱呼,難道是畫兩橫、三橫?

18/9/9  [.] 如果支的12個字是星群之相,那第一個字"子"就不對了,那明明是孩子的形?原來"子"字最早的寫法不是如此。

(.:要不是google到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的論壇網友 xzjgw 發表的這圖,我幾乎要撤掉是星群的述說。支的子其實是演化後訛化了,變成了孩子的子,而那在大骨頭上的干支表上的子就是小孩形,如此,眾人都被誤導了。之前,有瞄到有人說"子"與"巳"字同,直覺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干支是占卜的要項,造字者不可能一字兩用。沒想到,在甲骨文時期文字就開始訛變了,用字者已經不知為何是這個樣子,由此可見,何況今人更是猜不透。現在的問題是,甲骨文一期的巳到底是哪一個?應該是鉤子那一個。)

(.9/10:星群之相是由觀者內心熟悉物相之比擬,所以出現的字形有如一物,這是可以預期的。就好比,有些人說某建築物像大褲衩。說不定"子"這星群之相還真的可以比擬幼兒。)

(.9/13:上面頂個方框,現在已知是代表天空,指出這是指星星,哪個星群有這麼多種形樣?)

18/9/9 [先秦史。翦伯赞] 商人的曆數

18/9/10 [.] 甲骨文的"丑"這個字很可能就是天蠍座的大螯部位,上半身。甲骨文的"巳"這個字好像大螯的下半身。

15/12/31 [.] 古時,天空是很清澈的,夜晚地表是很黑暗的,所以,古人的天空是滿天星斗,導致天文星象是古文化很重要的一環。

敦煌星圖於1900年出自敦煌藏經洞,標示了幾乎所有中國星座的星圖

(23/12/6 :雙槐樹遺址:

北斗九星)18/9/11 [劉康德] 天干地支縱橫談

這地支十二,簡單的看與一年十二月相關,但如果深入的看,這還與月亮(月球)在星空自東向西的運動變化相關,也與永不落的北斗斗柄所指方位的變化相關:這月球每月(約三十天)經過一區,一年經過十二區,於是對應就有地支十二。所以地支十二被永遠固定,以標識月份。

不僅如此,做為五星中的木星,因為最明亮,且每年停留在一定的、有明確星座背景的天區,可以標識年分,所以又稱為歲星。這歲星在宇宙空間自西向東的運動位置變化,其視週期為11.86年,相當於12年(黃道)周天。而歲星又恰好每年(與太陽會合)經過一區(古稱為次,金稱為宮),及一周天十二宮(十二年),這樣又可以與十二地支相對應。

18/9/11 [.] 慢慢感覺天干那十個字也是星群,郭沫若解釋的可能也不對。既然干與時間有關,當時就與觀察的星星變化有關,所以造字應該會聯想到星群(星座)。與魚有關有點牽強。

18/9/11 [漢語多功能字庫] 丙 (主部件) 共 3 字

一說「商」象酒器,唯此說似不及朱說可信,因為甲金文的「商」字,除一般的寫法外,也有於兩旁加從兩個或四個圓圈(象星星之形),即表示星宿中與「參」永不相見的「商」的專字(即天蝎座的主星心宿二,又名大火星,也即《詩經.豳風.七月》中指的「七月流火」)。

(.:太高興了,竟然看到這段話,是在查丙的甲骨文時, 一篇文章中連帶提到商與丙的關聯。"商"這個字竟然就是星群的寫照。可見當時的人是如何重視大火星。)

(.:"更"在當時的意思是變化,如果丙代表大火星,那就可以了解更的意思,下面的止代表腳也就是走的意思,合併起來就代表大火星的移動,那就是變化。再看商這個字,由辛和丙組成,這兩個都是天干的一份子,如果天干都是星群之相,那就可以合理解釋,"商"這個字其實是一個超大星群之相,由兩個星群組成(辛與丙),這也間接證實丙這個字是一星群的相。)

(.:這樣就可以解釋"炳"這個字了。炳應該是丙部,大火的心宿二。也解釋了為何晚上計時是用更了,一更、兩更、三更 ...。)

(.:可見,商這字絕對是一個族徽,什麼商取名於地名,絕對是錯的。)

《甘石星經》説:“心三星,帝座。大星者天子也。”還説:“心為明堂,中大星天王位,前後小星子屬。”意即大火星象徵天王,旁邊的兩顆星代表他的孩子。

(.9/12:看這張圖就看出端倪了,現代人觀星會被西方的星座影響,要了解中國遠古人對天空星星的想像,就應該參考中國古人的星座,這張圖中,心宿是三顆星,古人沒有連上其他的星而形成較大的圖案。古人的大火星,旁邊有兩顆陪伴,三顆星怎麼會形成甲骨文的"丙"字,可能的解釋是形成三角或折線無法讓人覺得是大火星,三角、折線幾乎是甲骨文文字的基本形素。所以另外加了三條線(一橫兩直),就以這獨特的造形,又兼有三星的本質,代表大火星。)

(.9/12: 另外一個解釋,就是這個ㄇ代表天空,這樣這字的組成就是天空下的心宿星,指的是大火心。另外發現到,甲骨文的"丙",也有實心的。塗黑是否代表夜晚的天空。所以丁也有塗黑的。)

(.9/21:看懂了丙,就知道與"穴有何區別,丙代表的商星是三顆星是倒V形,而穴是一個"八",兩撇是分開的,在兩個角落。)

18/9/11 商星,是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心宿二,天蝎座的最亮星,也是一颗著名的红超巨星。在我国古代三垣二十八宿中,它属商星,猎户座的几颗亮星属于参星。商星和参星在天空上大约相距180 ,它们此起彼落,永远不会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即由此而来。心宿二由于它火红的颜色,我国古代又称之为"大火"或"大辰"。古人很看重大火星,他们经常以大火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农事活动。

(.:火紅的顏色,稱為大火可以理解,但為何稱為大辰?)

(注:古人视大火、伐星以定时,视北辰以辨向,故均称为大辰。)

參星即指參宿,是中國天文學裡二十八宿的西方白虎七宿中的一宿,有星七,名為參宿一、二、三、四、五、六、七,在西方依次為獵戶座ζ(ζOri), ε(εOri), δ(δOri), α(αOri), γ(γOri), κ(κOri), β(βOri)。

商星即指心宿,是中國天文學裡二十八宿的東方蒼龍七宿中的一宿,有星三,名為心宿一、二、三,在西方依次為天蠍座σ(σSco)、α(αSco)、τ(τSco)。又名三星。

18/9/11 [.] 甲骨文 "甲" 可能代表 星星(北斗七星),"乙"是銀河,"丙"是大火星。

(.:所以,"十"當了天干的"甲",又當了數字的"七"。"乙"字就是沒有水的河,那就是銀河了。)

18/9/11 [.] 那"丁"呢?因為丁的甲骨文有塗實的方形,這意味其非線條組合,就不大可能是星群,或單顆星。是城邑?那就要看甲骨文第一期是如何寫的,實心方形是何時出現。因為從旦來看,太陽開始跑到某個星群的上方也是說得通的。往某個星群前進才是正,也是說得通的。還有一點"丙"也有實心的,如果是城,那為何要塗黑,可能塗黑代表夜晚,也就是此字是指夜晚的星星(星群)。

甲骨文"正"是征的意思。

斗瓢部分就是方形。

ursa major: 大熊星座;ursa minor: 小熊星座;polaris: 北極星

18/9/11 [郭静云] 殷商的上帝信仰与“帝”字字形新解

3000年以前看到的天上星星在夜空的位置與今日是有不同的。

紫微星号称“斗数之主”。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

小熊座紧挨着大熊座,它由28颗六等以上的星星组成,其中小熊座α星就是著名的北极星。其中亮于4等的星有7颗。α、δ、ε、ζ、β、γ和η(中名勾陈一、勾陈二、勾陈三、勾陈四、帝星、太子和勾陈增九)七星排列成斗形,颇似北斗七星,但亮度较弱。

勾陳一(α UMi / 小熊座α)是小熊座內最亮的恆星。它非常靠近天球北極(在2006年相距僅42′),是地球現在的北極星。 因為勾陳一幾乎就在地球自轉軸定義的北極點的正上方——北天極的位置上,因此在天空中幾乎是不動的點,而所有在北半球的恆星看似都繞著他在旋轉,因此他是在天文導航和天體測量上很好的測量定點,在上古亞述時代的黏土板上也找到了實際的證據。

小熊座的這個北斗不但比大熊座小很多,而且七顆星終只兩顆是2等星,一顆三等星,其他幾顆都小於4等。不像大熊座的北斗,除了一顆3等星以外,其他六顆都是2等星。小熊座與北極星都不顯著,確定北極星的位置還得借助大熊座。

在天空最亮的恆星(除了太陽之外)是天狼星(Sirius)。

18/9/12 太陽位於銀河系內側邊緣的獵戶臂,太陽繞銀河的軌道大致上是如預期橢圓形,但還要加上受到銀河系的旋臂和質量分布不均勻的擾動。它大約花2億2500萬至2億5000萬年完整的繞行銀河一周。太陽相對於銀河中心的軌道速度大約是250公里/秒。以這樣的速度,太陽系大約1,190年可以旅行一光年的距離。

18/9/12 [.] 看完了丙丁,再回頭看"甲"。

金文的"甲"這兩個字例引起我的注意,這就好比我對丙的解釋,上面多了蓋子,代表天空,而甲骨文的字例有兩個,第一個是"十",第二個是十在方框中,而這方框讓我想到了甲骨文的"丁"。所以很明顯,甲骨文的"甲"是星星。

18/9/2 [.] 看樣子,方框有天空的意思,那甲骨文的"天"是何樣?

注意看,第一個字例,上面有一個方框,所以方框應該是指天空。放個人的目的是因為看到方框可表示太多意思,"大"在甲骨文代表大人,在人的上方就可明確是指天空。那麼甲骨文的"丁"就是天。甲骨文的"甲"的有包方框的意思是提示這"十"是在天空的,那就是星,對創造"甲"字的人,自然知道表示星星,所以就不需要方框。

18/9/12 [.] 先看十干的最後一個,"癸",這應該是最沒爭議的,但現今查到的大多的解釋卻很奇怪。這個字也是最訛化的一個字。看過齊家遺址出土那陶器上就有這字,應該是指巫術。還有一點很奇怪,小時候老師教是音魁,現在卻音鬼。

可看出甲骨文的"癸"代表著巫力,巫的法力

這讓人聯想到星期七,又稱星期,這天要去做禮拜了,同樣的,一旬的最後一天就是巫日,要去聽聽的巫師的說教了。

(注9/22:卜旬是商王的固定行程,每一旬的最末一日,即癸日,商王會進行占卜詢問下一旬會不會有災禍發生,這就是卜旬。)

那"巫"的甲骨文長的是什麼樣?

看甲骨文的第一個字例,那就有趣了,剛好就是"壬"、"癸"的組合。所以壬癸應該是巫師的法器,組合成了巫術。

這樣看來天干就比較是"權威"的形象組成。後面幾個可能是法器。可能要去美加印第安部落去找尋答案。

(.:很重要一點,美加印地安人沒有形成大的國家,還是部落。還保有巫師的傳統。)

(.9/19:爻(ㄧㄠˊ)的甲骨文就是上下兩個叉。)

18/9/13 [.] 看著上面的心宿圖,越看越眼熟,下方的積卒似曾相識,啊,那不就是遍尋不著的"八"嗎。剛好8顆星。

這樣,八就可確定是星群之相,那就可回證甲骨文的七,絕對是指北斗七星,問題來了,那為何是畫了一個"十"字,而不畫一個斗勺?可能的解釋是那有一個困惱,如何來區別真正的斗勺,因為勺、斗之類的字也是象形的,古人的解法就是用"十"這個星星符號代表了最重要的北斗七星。所以以此符號代表七,取其意七顆星。同時,用在天干之首的"甲",北斗七星其重由此可見。"甲"的本意就是北斗七星。

18/9/13 [.] 之前推測六的折線代表4,另加兩豎為2。而八的兩折線為8。剛剛又說八為積卒星群的8顆星。再仔細看上面心宿圖上的積卒星群,從中間分為兩半,一半就是6顆星,正好是甲骨文"六"的形狀。

注意看上圖甲骨文圖表的第四縱排的第一個、第四個,這可能比較是原型。

18/9/13 [.] 仰韶文化是遠古靠黑海的CT文化傳過來的,其陶器及其紋路最為明顯,彩陶双连壶更是明證。之後,中原大地如此的彩陶就不見了,而商的陶器是素色的,這可推論這些族很可能是全被消滅了,就如同三星堆文明消失一樣。

商代人是認識北斗七星否?甲骨文有北斗七星的紀載否?如果有,那自然會在造字中出現。

18/9/13 18/9/13 [海麟] 北極、北斗七星、北天極、北極星,這幾個相關的概念非常值得深究。追溯中華文化的形成,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母題,甚至堪稱源頭。概而言之,洛圖洛書、八卦、太極圖、八角星紋、萬字符等等,全都與我們頭頂上北方這片星空有關。北斗七星既可以是勺子,也可以是車,還可以是豬或是熊,或是神仙一條腿。所以,推測在古人眼裡北斗這幾顆星會被看成什麼,我們得去除掉所有先入為主的意象,包括中國古人曾經聯想過的斗、勺子、車以及豬。

北斗七顆星分為斗勺與斗柄(學名斗魁斗杓)兩部分。勺與柄相連的天權星恰好是這七顆星里最暗的。

星的亮度以星等為單位,數字越小表示越亮,數字越大則越暗,6等是肉眼的極限。公元前4500年以後,北斗七星開始全都終年整夜可見,而且開陽星越來越靠近北天極。公元前3400年斗柄上的第二顆開陽星不僅靠近北天極,而且與它旁邊的兩顆星構成一個箭頭,在繞著北天極旋轉的過程中,這個箭頭始終指向北天極。

現在的北極星是勾陳一,其與北天極的距離和5000多年前的右樞星與北天極的距離非常相似,也就是說,公元前3400年左右的中國古人與我們今天看的北極星雖然不是同一顆星,但北極星與北天極這兩者的關係幾乎一樣。當然了,現在的北極星勾陳一可比當年的北極星右樞要明亮得多。

如果中國古代確實有所謂太陽崇拜的話,那麼,至少從公元前3000多年開始,太陽的地位雖則仍很重要,但也已經從崇拜走到了日暮窮途,因為在諸天星宿當中,居中不動的北天極與北極星,無疑才是真正的王者。

18/9/13 [海麟] 七隻小豬的千年迷蹤

真正的斗,是沒有把的


公元前5000年以前,斗勺部分還不能整夜可見,其勺尖部位的星星仍然會和其他星星一樣表現為東升西落。公元前3500年凌家灘地區看到的最接近地平線時候的北斗七星,七顆星都處於地平線以上,終年整夜可見。即這一地區整夜都能看到北斗的七顆星,始於公元前4600年左右。

(.:所以,商人是整夜看的到北斗七星的。)

而且可以肯定,至遲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凌家灘,中國的古人已經認識到有一個真正的北天極(即一般認為的理論上始終不會移動位置的北極星,是所有星宿圍繞著旋轉的中心)。

戰國時期楚人在《鶡冠子·環流》中描述北斗運轉的特徵時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注:北斗位於北極星附近,對於中國長江以北地區,無論在北極星之上或北極星之下時,它們永遠位於地平線之上,在夜間的任何時刻都能看到。北斗繞北極星一晝夜旋轉一周,正好起到時針指示時間的作用:每旋轉15°即是1小時。)

18/9/14 [.] 中國遠古人並沒有天蠍星座的概念,而是新宿三星的組合,那"九"是怎麼回事?而甲骨文的"九"又與"巳"又有部分形似。仔細端詳:

這些甲骨文的"九"與上頭的甲骨文數字表中的九不大同,那是金文

(23/12/6 :雙槐樹遺址:遗址的9个陶罐和1头麋鹿按照一定的规则埋在房屋下面。这9个陶罐印证了古书上关于北斗九星的记录,为破解九星中两颗星的消失之谜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参考。先秦文献中称“北斗九星,七见(现)二隐”。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即北极附近,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的麋鹿骨架。顾万发及其团队在位于河南荥阳的青台遗址也发现了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这两处北斗九星斗柄的指向,都正好与冬至日出方向吻合。

這可能解答了 甲骨文 "九"的 來源。北斗九星)

很明顯,這兩個字都帶有鉤子,仔細看可看到"九"是歪十帶勾,而"巳"是方框帶勾,而之前對"甲"、對丁的破解,告訴我們"十"代表星星,方框代表天空,所以都指向這勾是天上的星群,那天上的星群有勾嗎?不要忘記,中國遠古人沒有天蠍座的概念,但他們晚上仰望天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天蠍座的尾巴,那就是一個勾。下一個問題"九"上面的"十"為何是歪的,這就可從甲骨文的七十看出端倪,依據甲骨文數字造字系統性的思考,50到90是在五到九的上方加代表"十"的一槓。但這規則用在七就有狀況了,七本身中間就有一槓,這樣就會混淆了,到底是七還是七十,古人很聰明,沒關係,把上面的一槓歪一點,斜寫就好了。所以,九也是相同的狀況,把"十"斜寫了,簡單來說,九這個字就是形象一個勾、有九顆星的天上星群。

(.9/19:巳可能代表剛出生的嬰兒,手還沒張開,腳捲曲著。代表這個月嬰兒出生了。)

看上方的天蠍座的圖片,從新宿二以下,當作勾子,確實是9顆星。破解的關鍵就是要有中國古人對天上的星星的祖群是與西方不同的,以這個例子來說,心宿是一群,勾子是一群。所以甲骨文"九"這個字與蠍子無關,而是與天蠍座後半身的勾子形那九顆星有關。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四月與天上的蠍子座的勾子有什麼關係?這立正對準地面嗎?

18/9/14 「申」和「電」二字為同源字,「申」字是「電」字的初文。

(.:申 就是 閃電。從此可推出當月常出現閃電,這也就是說實際上地支這12個字代表各月的特徵,不一定是星群。說文解字,申,七月。但他看到的是篆文,看不出是閃電,但月份是對的。七月多閃電。子是十一月。)

by 漢字叔叔

(.:申是12支諸字中最沒有疑義的字,也是最美的一個字,閃電的完美造字。)

18/9/14 [.] 從說文解字對十二支的解釋,很明顯就是指12個月的各個月。

《説文解字》:子,十一月,陽气動,萬物滋,人以爲偁。象形。凡子之屬皆从子。

曆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漢代初期曾流傳之所謂古六曆版本並不是由黃帝、顓頊、夏禹等人編訂,而是周朝末期之託古偽造。

從古代起,每個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時,以冬至月後第二個月為正月,按干支記年法是第三個月,即寅月;商朝改正朔,推前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前一月,漢朝定立太初曆,以後每朝雖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間不再改變,始終以正月為新年,子月仍然維持在11月。

夏殷周三曆的主要區别在於一年以不同的月份爲起始月,即不同的正月。夏曆以一月爲正月,殷曆以丑十二爲正月,周曆以十一月爲正月。

(.:不要忘記,子時也是晚上11時開始。)

18/9/14 [.] 在研究這些甲骨文文字期間,發現經常被誤導,也就是所看到的甲骨文字是挑選出來的,就以"申"字為例,先前看的字與真實甲骨上的字有不少的差異,"巳"也是。幾乎看不出申是閃電,但看到一些實圖後,就有感覺了。可能的原因是引用的人無法解釋其中的緣由,就自行刪減了。所以建議研究的人不妨多用"漢字叔叔"的網站查詢,可以看到全面的實際寫法。

如果漢字叔叔的字表能夠按時間順序排列,那就太棒了。不過這可能非常困難,因為要為甲骨定時有所困難吧。

另外,有一個疑問,就是金文是不是橫跨出了殷商,包含了周朝的金文,這樣就有必要將兩者分離。如果金文也按照時間順序排放,那就太好了。因為文字是一直在演變的。

18/9/14 [谭俊江] “商”字形义考

甲骨文“王”是什么意思,那就是征伐的兵器、执法的刑具:一把大斧。而“辛”就是“锋刃上向之斧”(吴其昌语)。

商人自始至终都自称为“商”,从未称“殷”。“殷”这个称呼,是周人强加给商人的。那么周人为什么要称“商”为“殷”?“商”字形义似乎让周人有所忌惮,这是为何呢?甲骨文 (商)字顶 (辛),与 (龙)、 (凤)、 (仆)、 (妾)等“头上有辛”之字同其所从。

(.:周人當然不願意稱商人為上帝。大火星上的王。)

罗建中关于 (商)字的“图腾牌坊说”和蔡先金的“玄鸟图腾的‘帝’字变体说” ,就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意义的探讨。尤其是罗建中的“图腾牌坊说”,笔者认为已经接近了 (商)字真谛。但罗建中与蔡先金都将 (商)字所顶之 (辛)不是看作“从辛”,而是将“与辛类似之形构”当作“玄鸟之头形”看待。这是笔者不能苟同之处。因为尽管“玄鸟”与商族来源的传说关系密切,但哪怕如蔡先金所言, (商)字就是玄鸟之形的变体“帝”字,那么这个表“帝”之 (商)也只是在商人眼里显得崇高伟大。商人的“玄鸟”对于周人来说,是没有什么值得忌惮的。

(.:其實,我也是有往"玄鳥"這方向思索。)

 (商)字顶 (辛),与 (龙)、 (凤)同其所从。以“龙”“凤”喻王者论,同其所从之“商”亦应有王者之相。如其然,则“商”字为周人所忌惮就不足为奇了。但此说如果成立,问题就来了:如果说 (商)、 (龙)、 (凤)皆有“王者之相”,那么“王者相”应与其共同所从之 (辛)有关,则 (辛)就应是“王者标记”。然而 (仆)、 (妾)皆从 (辛)而顶之,却是有罪奴隶身份,何来“王者之相”?这些字的存在,似乎是在证明“ (辛)为王者相”之说不通。而以 (仆)、 (妾)皆为有罪奴隶观之,则其所顶之 (辛)就被一些人认为应表“辠黥刑余”。而此说如果成立,问题又来了:“ (龙)、 (凤)诸物,有何辠尤而以辛加于其头上乎”  ?看来此说也难成立。“辛表辠黥”之说是荒谬的, (龙)、 (凤)头上之“辛”足以证明。而从“辛”之 (商)和发生在有关“商”字问题上的历史现象则是更明确的证明。

“辛”字形义本来显而易见,正如吴其昌先生所言,“其原始之本义,亦为斧形,乃其锋刃之上向者……”

现在我们看看可曾认识下面这些字: 、 、 、 、 、 、 、 等。其中至少有几个可以直接认定为甲骨文金文之“王”字,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字都似“王”或可认作“王”字。而所有这些,皆是上列诸“辛”字之垂直翻转或曰“倒书”。而“王之本义,斧也……盖古之王者皆以威力征服天下,遂骄然自大,以为在诸侯之上而称“王”,以“王”之本义为斧故。斧,武器,用以征服天下,故引申之,凡征服天下者为“王”。斧形即“王”字,故绘斧于扆,不啻书“王”字于扆,以表示此为王者。唯王者可设黼(斧)扆(绘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则王字之本义为斧益彰明矣” 。 (王)字本形为斧,而 (辛)为锋刃上向之斧,则 (辛)亦有 (王)义,而 (辛)字即 (王)字倒书也。而此类字倒书在甲骨文以致早期金文中与正书无别。是则所谓 (龙)、 (凤)头上之“冠”不是他物,而是“王者之冠”也。

(.:請看主文之首的圖片,斧鉞。)

(.:沒解釋為何要倒書。我的解釋是先王。以"商"字而言,其斧鋒向上避免鋒刃對上大火星。)

(.9/24:從屰(ㄋㄧˋ)這字表示逆(倒過來的大人)來看,"辛" 不像是可以解釋為"死去的"王。)

(龙)、 (凤)之“冠”实为 (辛)字,  (辛)实为倒书之 (王)。故应谓 (龙)、 (凤)从“王”。 (商)字顶“龙凤之冠”,亦为从“辛”从“王”。 (辛)是“王者标记”,是商族之徽。也就是说, (商)字显示的是“王者气相”。这与商人自比”上帝元子的观念正相符合。“这样,周人对“商”有所忌惮也就不足为奇了。

(龙)乃虫形之 与“王者标记” (辛)之合文,喻“虫中之王”。
(凤)乃鸟形之 与“王者标记” (辛)之合文,喻“鸟中之王”。 

确定了 “辛”为“王者标记”或“王族徽记”,再看(妾)字,实乃一头戴“王冠”或“王族徽记”、端然而坐之“妇好”形象。那么,“妾”字在商代最原初的用法就应是义指王妃或王族女子。

从卜辞可以看出,商人十分习惯于血腥与杀戮。所以无论是商人的征伐或祭祀都是血淋淋的。古代(奴隶制时代)的战争都是为征服和掠夺、为奴役对方而发动的战争。而战败的结果,就是所谓的“男为人臣,女为人妾”。但这已是晚于西周的说法,泛指战败族邦之人将成为奴隶。而实际上,直至西周初期,并非所有战败族邦之人都“有幸”成为“臣”“妾”的。因“臣”“妾”一开始乃是专供王者驱使的“上等奴隶”,而更多的人则是作一般奴隶以至“贱奴”。“妾”为“有罪女子给事之得接于君者。”“臣”为王奴,亦有可征。

(.:這就是"臣服"之意吧。)

(仆)之初义乃为贴身臣奴之被俘方国“王族”成员。是“臣”中之“高贵”者,他们往往是被征服方国、部落的“君主”或“酋长” (白,即方伯)。商人虽然不称他们为“王”(只有商王为“王”),但也不回避他们原是其方国之“王族”。故字顶 (辛)。就像商代的“贵妇” (妾)被周人直接用来指“接于王者”之女奴一样。 (童)之本义应指“为贴身臣奴之俘王子”。“童”的存在,表达了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全方位奴役以及这种奴役的必然延续。

那么 (言)、 (音)又作何解呢?前文已证, (辛)为王者之征,为王者之“法器”。而 (言)、 (音)二字皆是“以口对辛”或 “口中吐辛”之形。 (音)字则象言之音犹在口中。“言”对王者法器而发,则说明“言”字最初之所指,绝非一般言语,而是誓言、盟约、宣言之类。

在商代,“帝”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上帝;二是指往生先王。而就商人自诩为上帝“元子”来说,上帝就是他们天上的父王,应和往生先王一样皆列神位。而不论是上帝还是先王,在祭祀仪典或庙堂中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呢?按可知的传统常规,他们是以“神主”即“牌位”形式出现的。也就是说,他们是寄驻于牌位中的“王”。那么在商代,这种习俗是不是已经形成了呢?观察 、 、 诸字,上部都有“ ”形即“辛”(倒书之“王”)之一型。

“亲”这个如今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概念和文字,当初居然会是指“先王”或“上帝”!以往我们也不曾对“亲”字进行过仔细的考察。而我们一但根据隶定规律进行逆推,就会发现,“ ”(亲)字的确是“辛”与“木”合之形,确应会“木上之王”之义。

周革殷命后,继大统者变为周王。周王当然可以称周先王为“亲”,但在当时的观念中,周人还不被认作“上帝元子”,所以直呼上帝为“亲”稍显不宜。按照周人自己的宣传,周人是依靠自己的德行而获得上帝认可并将大统之位递传给周王的。所以周人有必要为上帝起一个符合自己需要的名称以强调这种大统递传关系。也许是周人语言中读“亲”为“帝”音,抑或是将“递传大统”之“递”(即“ ”、“嫡”)音加之于 、 、  诸形之“亲”而为己用。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周人都借着这一读音,硬是“凭空”造出一个有别于“亲”的“帝”字。而将部分“亲”改为“帝”音,正是在语言文字上对商人“上帝元子”身份的剥夺。

但“辛”字“辛苦”、“艰辛”之含义,是有周以后周人出于对商人“王族标记”之“辛”的否定而重新赋予的词义。它规定着西周以后“辛”的含义,却规定不了在此之前的“辛”字含义。“辛”表王者。而(幸)字乃象王者“龙根”出头。乃“施幸”、“施性”即“临幸”也。

(.:後朝對前朝的全面否定,自古而然。)

甲骨文“宰”字作 或 ,象厅堂置斧辛,示刑杀之威也。

(.:高手。不知他是否知道"商"字下方的"丙"是大火星的意思,如果他知道了,就能更確定他說的是對的。)

 “丙”者为架斧所依

(.:這點,他錯了,商人要比他想的還偉大。上帝的觀念就含天了,天上誰最偉大,大火星。商:大火星上的王也。)
(.:不過文中引出了一個問題,那"柄"要如何解釋?形聲字?是的,甲骨文、金文都沒有這字。"權柄"此詞值得注意。)

[有人說] 朱芳圃:星名。殷人祭祀时,设烛薪于堤(底座)上以象征大火之星。或增星形,意尤明显。又增口,附加之形符也。
(.:原來已有人看出是大火星。他的推測是對的,但不知原委。)

(有人說:以钺(辛)为象征的昔日商王族,成了仆、妾、童。进而又成了贸易商人的概称,位列四民之末,成为王侯治下聚敛钱财随时可杀的猪。)

18/9/14 吴其昌说,戊、戉、戍、成、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王诸字(《金文名象疏证》,1936年)。

(注:戊,甲骨文(战斧)+( 干戈)。造字本义:戈、斧组合的威猛长柄武器。)

说起这个“戉”字,还有几个相关的字形字义可以有更多的提示。一是辛,一是辟,还有璧。早期文献《尚书》中有辟,也指的是天子。《礼记·王制》曰:天子之学曰辟雍。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钺。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钺,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璧与钺之间本来是可以划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

(.:另兩個字都指向 "辛" 之意。)

18/9/14 “未”乃枝叶茂盛之木。商文未字初形(商·疋未鼎)真的很好,很形象地表明未字本义就是“木有重枝、树荫很重“,而那木字只有二枝(不计主枝) (甲2520合27817何組),这商文未字初形有四枝(也不计主枝)不就是有重枝么。

甲骨文字形:树枝长而向上、或树冠庞大。意味【已长成】。

佐证一:味字义。未(【已长成】、已开花结果之木),可食其果,有滋味。
佐证二:妹字义。(已长成)
佐证三:昧字义。(树冠阴影)

18/9/14 "午"的甲骨文,怎麼看都是兩點或兩橫中間有一豎,這一豎應該表示光線,兩點或兩線是物及其影,注意看下面的粗點是在最底端。這代表中午時間,太陽在頭頂上方。上面的干支表有午字的第一字例是兩橢圓形一串(甲骨文的繩子)真是一大誤導。五月為為午,可能是烈日當空吧?金文可能用字人不知所以,就把物換成了一橫,這樣就失原意了。

(23/11/6 : 午 是 杵 的本字,甲骨文的午 是 杵 的形象,代表要杵穀之月? 那中午 的午是怎麼回事? 在地支中午是七月,把地支拿來分一日之時,剛好午時是白日之中,這樣午 就有了日正當中的意思。這幾天在看大秦帝國,看到秦的古字,雙手很明顯,中間一豎帶點,不知何意,查了之後才知是杵,甲骨文為 午。)

18/9/14 任、妊 與壬有關,"任" 的甲骨文是一個人倚在壬的旁邊,甲骨文「任」相當於金文和後世的「男」,是殷代專門為王朝服役的職官名,後來演變為爵名。妊本義是姓氏,後因聲同而用為懷妊、妊娠字(李孝定)。

<說文> 壬與巫同意。

(.:壬 應該是指法術, 而 癸 應該是指 法力。所以"任"就是能作法術的人。辛 則是先王 或 上帝(上天的王)。)

18/9/15 [.] 今天來看看甲骨文"己"這個字,這個字千年不變,不管甲骨文、金文、篆書都是這樣寫,看來是又簡單又有力的一個字。但古今沒人搞得清楚這是什麼意思。當然不是繩子之類,天干10字都是非常有 power 的東西。

聯想到上面Baltic 的符號表,這個字應該代表 Time "時間"、 "輪迴"、永生。如是,則知隸書讓這字的尾巴上翹是個敗筆,好看但失了原意。

我們來看看,歷史劇中在衣服上、裝飾上的回紋。"己"作為文字,自然要簡化,意思到了就好了。至於,反寫、橫寫都可以,意思都一樣。

這個紋路可是歷史悠久,Trypillian-Cucuteni、紅山文化都看的到。

長江 大溪文化 彩陶瓶

彩陶甕。牛河梁遺址出土。紅山文化

18/9/15 [.] 看"庚"這字,看"子"這字 ,看字形看不出所以然,但注意到,商是"子"姓大邦,這是否就導致"子"為12支之首,應該沒有一個大族會以嬰兒當姓的,何況是一代之王族。而商湯被商人稱為"唐",而唐這個字就是"庚"下面加一個口。

湯,子姓,商朝的創建者(約公元前17世紀在位)。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

[有人說] 商湯,這是他族及周朝對商湯的尊稱,殷商人對祖先商湯稱作「唐」。唐字古音念「噹」,就是巫王搖動鐘鈴,開口唱念咒語,以通神明。

(注:启明星又称金星,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它不是光源,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辉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是一颗,即金星。)
(.:為何叫"長庚"呢?現在長庚的意思是長壽。但那時是何意?)

(.9/18:此又是一例,我們知道,周人不稱"商"稱"殷",理由是"商"這個字是大火星王,類推可知,周人不稱"唐"稱"湯",可見"唐"也是很有"神力"的意思,那庚應該是大神,以接辛,先王。唐的意思就是眾人口中的神。)

甲骨文“唐”字图形是“‘庚’下‘口’”的描绘。“庚”是铃铛乐器。;“口”可以是说话的意思。由此甲骨文“唐”可能表达“人的话语像“庚”一样很有震慑力,令人惊诧”。所以“唐”有“荒唐、唐突”的意思。

(.:不是的話,應該也接近了,至少是法器,才符合 "powerful" 的要件。)

[有人說] 甲骨文裡面的"子"與"子孫"的"子"不是一個字。

是否是周人對商人以子姓為支首之事很不爽,就異變其字,成為了嬰兒。所以可以說甲骨文的子就是子姓的族徽。

18/9/15 人牲是鬼神的食物,人殉是鬼神的侍从,关于人牲的处理方法,姚孝遂先生在《商代的俘虏》一文中对其分类过,有全牲(俎)、击杀(弹)、砍头(伐)、烧死(尞)、投水(沈)、剖开身体(卯)、取出内脏(副)等等。

(.:所以卯分開兩半的意思。似乎甲骨文有這樣的意思。)

"卯用為地支字則是借音字"這句話難以接受,因為干支諸字是基礎字,只有被別字借用,而不會借用其他。說文解字對卯字提到,二月萬物冒地而出,這給二月為何是卯月提出了線索,也就是種子裂開生長根芽?

18/9/15 [.] 玉的甲骨文有人說是四片玉塊串起來,感覺小看了玉。難道是這個:

玉琮 (ㄘㄨㄥˊ)上的紋。不同的玉琮有不同的節數。

(有人說:V字符和三叉头都是“木”字符号,指代木质属性。)

(.:V字符和三叉頭值得了解其意,問題是如果是木質,那為何是玉?)

18/9/16 [.] 在對12支很多字有所了解後,可知12支各字是代表當月的特徵,這樣推估,"亥"就與豬有所關連,12月就是一年之尾,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又活過了一年,所以,就要殺豬好好吃一頓,以示慶祝,"亥"這字表達的就是快快樂樂的殺豬。多了一短線代表殺,不是兩個頭。所以胡亥之名,不是崇豬,而是亥時出生或殺豬慶祝之意。

來看古時豬的字,豕 ( ㄕˇ):

這樣就可以解釋,遺骸的"骸",只剩骨頭了,驚駭的"駭",死的馬。

(.9/19:那 "孩" 如何解釋?)

(.9/24:"孩"字是形聲字嗎?但要注意"子" 與 "亥"剛好是地支的第一個與最後一個。"孩"、"該"都沒有甲骨文、金文文字,是形聲字的機率很大。)

再來看"巳",為何這字有很大的轉變,應該是原來帶勾的字是來自當月的星象,之後為了體系一致,改為嬰兒形,代表"新生"的月份。但後來周人將"子"字改為嬰兒形,這樣就與"巳"同形,就改"巳"為帶勾的星象。這個月小孩新生,正好是天氣開始變暖,嬰兒有較好的生長環境。這就說明原來的"子"代表的是子姓。注意看上面那個金文的"子",應該是畫蛇添足、太過做作。

18/9/16 [.] "丑"字應該是抓的意思,三根手指頭特別彎起來。十二月要抓什麼呢?相關字有:扭:扭转,纽:纽带,妞:妞妞,钮:钮扣,狃:狃于成见,忸:忸怩。看這些字的意思,應該都不是形聲字,而是丑有扭轉的意思,農曆十二月寒冬就要扭轉,溫度將要上升。"羞"是訛變,甲骨文是手持羊頭,不是丑。

18/9/17 [.] 越來越感覺"天干地支"這四個字大有道理。干的十個字都與天、天威有關。而支的十二個字都與人間大地有關。許慎的說文解字解說支時都提到月份,可見在漢朝,月份是用十二支來稱月,那閏月怎麼辦?

“月建”是古人的另一种纪月方法。“月建”是古人的另一种纪月方法。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運轉作為定季節的標準,將十二地支和十二個月份相配,用以紀月,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歷)配子,稱建子之月,類推,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直到十月建亥,如此周而復始。闰月使用上月月建,其原因就是在闰月的朔日所指的辰位与上月相同。

北极星是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距地球北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航海和旅行的人常靠它来辨别方向。因为北斗星围绕北极星转动,因次北斗星亦用来辨方向,定季节。我们可以根据初昏时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同样,我们可以根据北斗星斗柄所指十二辰中的不同位置来确定十二月份。以日南至(即冬至)所在之朔望月的日月相会日(朔日),北斗斗柄指辰位为“子”位,为建子月,即周历的正月;日月之会日的斗柄所指“丑”位,为建丑月,即殷历的正月;日月之会日的斗柄所指“寅”,为建寅月,即夏历的正月,这就是所谓“三正”。依此类推,日月之会日的斗柄所指十二辰中的那一支,就是建该支月,称为“月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古人发现北斗星逐渐偏离原来的位置,于是改用赤道上直接定的十二支。

18/9/17 [.] 昨晚看了一圖顯示天蠍座,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圖特別的地方是它將蠍子大螯部分的星星連成一線,而這一線就是古人的"房星",也就是說古人看西方的天蠍座是分成三個星群:身前部分(房星)、身體部分(商星,心宿)、尾巴部分(尾宿)。這就引起我的聯想,"商"這個字是否就是"天蠍座"。為何這麼想,也因為看過"商"甲骨文有字例其下方加個"口"的字形,這就難以解釋,天上的王為何要加個口。而且金文全部都加了這個口。還有一點有些"商"字上方是兩個辛,為什麼?

(.:注意,唐是庚下加個口,而商也是後來加個口。難道口代表號稱,人說的,不是真的?)

第一字例是直接倒三角形,沒有一橫。而這一橫是解釋辛為倒寫"王"的關鍵。到底是先有這一橫,還是後有這一橫?而"辛" 這個字,仔細看不是一橫,是"V"。

這虛擬線連的不一樣,而圖中天蠍座最右邊的四顆星是房星。如果將房星的四顆星,兩兩一組拉線到新宿一,就會有兩個三角形。如果尾巴多劃一條線將諸星圍成一個口?

商星,是二十八宿中的心宿。也称“大辰”、“大火”。心宿二,天蝎座的最亮星,也是一颗著名的红超巨星。在我国古代三垣二十八宿中,它属商星。

(.:有個感覺,商垮了後,商的一些東西進入了民間,例如占卜,道教儀式等等,還有字詞、語言中。)

18/9/17 [文字文明契约论]  “史”字甲骨字形,为“尹+口”。“尹”字中的竖线指代刻画书契用的工具刻刀,被刻刀贯穿的口,则指代甲骨。“史”是在甲骨上刻写甲骨文。

“尹”加上一个“八”,就是“聿”,即“律”的主体部分。“八”的本意是分、别,代表着书契双方之间的分歧,“聿”就表示通过“尹”在有分歧的双方之间进行调停、说理,最终在双方之间所达成的共识性条款。作为书契的共识性条款,“聿”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执行。“聿”加“彳”即为“律”。“彳”为“行”简省,代表执行、践行、遵行。“尹”加“口”就是代表尹的语言,真正强调的是语言所承载的道义、道德。因此,“君”就是指道义道德水平很高的“尹”

“吏、事”的甲骨文字形相同,是“史”和“干”的结合。“史”字的甲骨文字形加上一个V字符就是“吏”和“事”。而这个V字形结构则来自“干”。

加上V字符或三叉头的双排齿文,并不能被直接释读成木杆之“干”。是“干”没有错,但是,却不是“木杆”之“干”,而是书契之“干”。“豊”字甲骨字形中,豆器内的带V字符或三叉头的双排契齿文,应该识读为“干”,书契之“干”。“干”字本身实际指代一对书契,也叫一“朋”契。中间的竖线就是两块并排放置的书契的分界线,两根横线是刻在其上的数字。

(.:這幾個字似乎與"庚"這字有所關係,又說不上來。把吏字下方的手拿掉,就很像庚字。)

(注9/20: [剑胆琴心。16/2/21] "史"手执的不是“中”而是“庚”一种(在龟片上)打孔的弓钻。庚是弓钻,而康是指庚钻下来的碎屑。)

(.9/20:當然,不是弓鑽,在天干內的字,一定是有大力量的。)

(.:做個聯想,契 是商族始祖。"大禹治水成功,稷、契、陶等人有功,舜帝任契为司徒,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這段話是周人寫的,應該沒有"封"這回事,商部落沒有隸屬過,都是部落,哪來封,哪來賜姓。甲骨文有提到"子"姓這件事嗎?)

18/9/17 先秦时代的《易·系辞传下》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在纸发明以前,用简牍为主要书写载体的时代,“书契”本来是人们生活中习见的一种事物。它一般是一式两份,一方面在两件简牍上都写上字,另一方面把两者并在一起,同时在一侧刻上一定数量的齿,然后由当事双方各执其一,作为便于验对的凭证。用文字记录有关事项,刻齿就起到今天盖骑缝章的作用。

18/9/17 [.] 當時人類腦子想的都是殺伐嗎?可能不竟然。我們來看"戊"這個字,以前,直覺認為又是一殺人猛器。戊,甲骨文(战斧)+( 干戈)。造字本义:戈、斧组合的威猛长柄武器。但仔細看了後,覺得再怎麼猛,也不會比戌猛多少,沒必要設計這個字,何況是放在天干中,老天這麼殘忍嗎?老天需要武器嗎?

戊這個字是"戈"前有一槓(一弧),有人說是一斧。但也可以解釋為阻止、擋住。我們來看看各種寫法。

注意看,有些字是反弧,那就不是斧了,這麼多字這樣寫,就表明那不是斧,看金文就更明顯了,直接兩個否定,所以,天干的"戊"應該是"和平"、沒有戰事。之前,誤解可大了。如此,也符合天干前四個字、其後面一個字的意境。

18/9/17 「干」字的原始意思是指書契,但是更強調其物理材質和形態。「相干」的原始意思是相互是書契關係,「干係」的原始意思是書契關係。「乾親」的意思是書契意義上的親戚,以區別於血緣關係上的。

玉器的核心功能是信用工具,用意傳達誠信。在技術上,總是成對存在,並且雕刻上可以檢測相合的密碼性標記。「玉」字本身就是自雙排契齒文,而這個符號則是書契的象徵。

紙在中國的出現是東漢以後的事,隨後書契也紙質化了。而隨著書契的紙質化,用作祭品的書契紙質化也是很自然的事。這意味著,在「祭」、「祼祭」中,以最原始的木質書契做祭品,並沒有隨著以玉質書契和酒的出現而消失,而是一直存在。

三叉頭符號是甲骨文木字的上半部分,是對木字的簡化,V字符則是對三叉頭的進一步簡化,這兩者都是指代木質結構。

(.:這篇文章點出甲骨文"丰"這樣字形,與當時玉器上的鋸齒的關係,認定為書契。)

18/9/18 [甲骨文揭秘華夏民族之起源] 談甲骨文字「干」構形邏輯及其意義

(.:這個有所理解,這裡。現在就是在查 v 及 倒 v 的意涵。)

(.:這說法就與前一位的說法不同。這可能不大對,離開了口,這就不是舌頭了,如果不是舌頭,那後面的解釋就不用看了。)

18/9/18 [.] 看來甲骨文"辛"應該是指在天上的先王。

18/9/19 [.] 再思索天干的"戊",戊如果代表沒有戰事,那為何要擺在那個位置,這時就發現很有趣的事,"己"現在已知是"時間的意思",而"丁"之前的解釋是"天空",現在就進一步解釋為"空間",所以丁戊己三個字可解釋為:萬世、全域、沒有戰事。這可能說明為何天干放了丁與己,有點不協調,但實際力量很大的思想。

現在看來"天干"、"地支"的說法、用字是正確的,那為何早期書中未有,無有解說,可能的解釋是"無人不知",所以無須說明。遠古的教育就是"口說語傳",說了就完了,無須費事寫下來。會了就會了,不會就算了。

可以說,那個時代還是語言為主的時代,之後才慢慢的過渡到語言為主、文字輔助的時代,現在在電腦、計算機、通訊網路發達的時代,正過渡到以文字為主的時代。

18/9/19 “子”字是胎儿头部已经伸出产道,而身子还没出来的时候的象形。甲骨文“子”字刻画的还是很具象的。而“巳”字是胎儿脱力母体以后被包裹的象形,只露出了婴儿的头部。“子”“巳”二字含义比较接近,逐渐混淆,以“巳”代“子”成为普遍现象。

(.:昨天一直端詳最早的甲骨文"子",就有這個想法,原來已有這樣的說法,這段是18/3/30 上傳。看了甲骨文的兒字,就確定了子的原意。)

[小倉頡] “子”的甲骨文,只描绘了婴儿的圆圆脑袋,两只手和躯干。脚因为裹在襁褓里而被省略画成一条线。“孕”字  -肚子里有宝宝 ,“李”- 可以吃的宝宝 ,“弃” - 被丢掉的宝宝,“泅” - 会游水的宝宝,“俘” -被抓住的宝宝。

(.:李這字我相信是形聲字,李樹。就如 枸杞 的 杞(ㄑㄧˇ)也是形聲字,干支這些字都是最早造出來的字,而且字比較簡單,自然就會用於形聲字的造字中。)

18/9/19 [.] 看來"子"字也破解了,子字的最早甲骨文的意思就是胎兒在產道將出的形象,意思不是小孩,其意為"新生"。作為一年之始的首月,子代表著一年之始的月份,也就是新生的一年。

看了甲骨文的"兒"這個字,就知道嬰兒用這個字表達就相當完美了,不需要子這個字,所以,子的原意不是嬰兒。那為何這個甲骨文的"子"之後轉形了?之前,提到可能與商王姓子有關,商王這族的姓代表新生,就如同美國意如美麗之國,對敵對國而言如此稱呼不是佳事一樁。但,可能有更重要的原因。我們知道,產道就是陰道,商代是由陰轉陽的過度,周就是相當的陽氣,商就充滿了陰氣,我們看殷曆就是以陰曆為主,輔以24節氣,這代表這時的主事者是以月亮為主,但農事是以太陽為主,不得不以24節氣補充之。巫卜也充滿了陰氣。但隨著國家的成長,戰事的增多,大型工程(建築、水利、工事)的增多,陽氣開始高昂,這時子這個字出現產道就不大適當了,所以開始轉形,將上產道的兩槓成為頭髮,下產道的兩槓成為兩腳,這就形成嬰兒的外形,到了金文就乾脆簡化成上方下十的簡化版嬰兒樣。

(.9/20:這有個問題,就是為何不用"生"這個字?合理的解釋是:"生"的甲骨文是生長,從小開始成長,而不是"新生",生出來。)

18/9/19 [.] 如果"亥"是快樂的殺豬,那"孩"怎麼解釋,總不會是快樂的殺小孩,或著是小孩看到死豬吧?查了查,果然,在甲骨文、金文中沒這個字,答案是,造這字的人,並不知亥這字的本意,這是形聲字,用亥表音。

有一個感覺,地支都有動的感覺,很動感的,新生、扭轉、......。

18/9/19 [.] 如果"己"的甲骨文是時間的意思,那在造字上有所體現嗎?我認為是"弗" 最能體現。

弗 是 否定詞,劃兩槓於時間上,就是不會在時間上留下。我的解釋是:沒有這回事。

記 是 說過的話放在"永遠",忌 是 "永遠"放在心裡面。

那"妃"字如何解釋"?很明顯,妃字是訛傳,甲骨文的妃是左"巳"(方帶勾)右女。所以妃字應該的寫法是右邊為巳而非己。那巳在這裡做何解釋?

看改這個字,也是訛變,左邊是巳,不是己。這時已證實"巳"是孩子,那為何一勾呢?還不會走路。那妃的意思就是帶有孩子的女人,太太。
(注:改:甲骨文像手持棍杖体罚卷缩成一团的孩子(巳)。)

這"夷"字是有點意思,甲骨文夷有兩種寫法 一種的組成是左箭右人,代表很會射箭的人。另一種是在箭形的箭桿部位劃上"己",形成了現在看到的"夷"字。可能的解釋就是在時間上(歷史上)很會射箭。會不會是夷人的族徽?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弟"這個字,金文的弟是 "干"上畫上"己"。弟弟與"干"有何關係?很有趣。那個應該不是戈,是干。所以,以弟的意思來推測,"干"就是秩序,帶有"倫"的意涵,天干就是天的秩序,也就是日的秩序(快要抓到干的意涵)。而弟之意即在順序上是時間晚於我的人。何處有"晚"的意思,注意有些字,在己的下方畫了一短橫,表示是這裡,是下方,這就是現在弟這字左下角那一撇。

(注:這兩個字,在"漢字叔叔"上與其他網頁有些出入,其他介紹網頁說有甲骨文。)

那自己的"己"是怎麼回事? 大哉問!我相信在甲骨文中應該是沒有這個意思。我猜想,己出現自己的意思,應該是來自這個詞"自己",之後有人以"己"代表"自己",就慢慢的"己"有了"自己"的意思。這個說法來自"自"這個字甲骨文就是"鼻",手指著鼻就是我,加上時間上的我,就是完整的我,就是"自己"。所以,自己的本意是包含現在的我以及我過去的一生。

18/9/19 [.] 嚇我一跳,還有這等事。在查弗的資料,看到文章在探討甲骨文的否定詞"不"與"弗"使用的差異,既然弗字的本意大概有知,那"不"是源自何意,竟然與"帝"有關,這幾天都在看"帝",竟然在這裡有出現。

為何拿掉中間的橫"壬"就成了不(否定詞)呢?這就有趣了。如何證明不是"帝"少一橫,而不是"帝"是"不"的多一橫?答案很簡單,這個不的否定意味真的很難造字,只能指事或會意,所以一定是借用它字。

按卜辞的记载,"帝"能降祸福于人间,主宰一切活动。如,“命雨”、“命风”、“命雷”、“降熯”、“岁年”、“受年”等。上帝、天帝。
(.:"帝"這麼偉大為何沒入天干?可能因為帝是指一個人的位階,不是神。)

從"不"這個字就看出,凡是一橫(槓)兩頭各有一短槓(短橫)的字素,就是"壬",也就是神力。引申出,帝沒有了神力(神授)就"不"是了這否定字。

了解了"弗"、"不"兩字的甲骨文造字原由,就可了解這兩個否定詞在語意上的差異。

18/9/19 天钩是中国古代星官之一,属于二十八宿的危宿,意为“天上的钩子”。它位于现代星座划分的仙王座、天龙座,含有9颗恒星。

(注:尾宿是向左勾,而天鈎是向右勾。)

18/9/19 [.] 看來找到"五"的星群了:五帝內座。五顆星X型。

五帝內座為中國古代星名,是歸屬於紫微垣的星官之一,位置在華蓋與北極星(勾陳一)之間,五顆星排列呈十字狀。


18/9/20 [.] 今早看到"元"這字,有點啟發。

(有人說:这里对甲骨文“元”字本义的解释是错误的。正确的解释是:在人的头顶上加一指事符号。

元字的本义应该是人首。上面二横和一横在古文字中常常是一样的意义。没有天地的意思。“

元:人的头顶。完:房屋已盖顶,建造整体全面结束。冠:手持帽类物覆盖头顶。元旦:元,一年已到头;旦,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一年已到头,新的一年已进入第一天。一元复始:一年(或事情)已到头又重复开始了。元首:顶头的最高首长。)

看了這些人的說法,很像都對。但回頭看9/2對天的分析,會發現天有幾種寫法,其中之一就是大上有個方框,這方框解釋為天上,另外的寫法為"二",所以可推斷二就是方框,也就是天上。

如果這樣的解釋是對的,那辛是否可以同理解釋呢:

我們來看"干"這個字:

無論如何,要注意到,這兩個字的造字原則與表達意境是一致的。只要確定元的上面二橫的意義,就能對辛的意涵有所確定。

如果在"干"上頭加個"二"就是辛,所以"辛"就是天上的干,可說是 "天綱"。

我們來看新這個字,"新"就是左邊是"辛"(多了個倒V)、右邊是"斧",很明顯,表達的意思是將"辛"砍倒、開創新局。這就帶出"辛"的意思。多了個倒V代表這是木頭做的,可能是個牌位。

辛當然不是用刀斧劈材,如是,就不會放在天干中了

18/9/20 [.] 這麼多"辛"的蹤跡,在周朝時洗掉了。"言"竟然上面的是"辛","音"竟然也是如此。

([ Peter Gao。 13/10/14] 言的上端是平頭的倒三角形。言和音同源,那麼言和音所含均為辛。辛是帝王專用符號,言音本意當是指帝王所說及說出話語的含義。言指這個口非常人之口,乃至高無上的帝王之口所出的話語。音所指之曰,也是九五之尊的帝王的話語。這也符合歷史和常識,最早紀錄的言語當是最重要人物的話,不是一般人草民無名之輩的言辭。妾,指專屬帝的妃子,競則是王子之間的爭奪王位(辛省略為立)。‘辛’有刑罰之義,完全因為祇有帝王有最高最終的生殺予奪之大權,帝之口所出即為法律。這一點常為人們所忽略。)

看到這麼多辛,得了辛字症候群,寫到竟然時,發現竟也有跡象,一查也是,竟應該是辛部、不是立部,同樣的狀況有:章、童、竜(日本人用這個字,就是龍)。立部各字中,立在字的上頭的都應該是辛部。

竟 是 到最后 的意思。

18/9/20 [.] 甲骨文字的解釋紊亂,根本原因是對干支22字沒有準確的解釋,而這些字又是組字的重要字素,這導致大量的解釋錯誤。天干這10個字可說是商文化最重要、最抽象的內涵。可觀察到,甲骨文看不懂的都說是繩子,廢話,甲骨文就是用刀刻的線形文字,自然簡單的字都像繩子。

18/9/21 [.] 如果"辛"代表著 天干,那就引發了聯想,人間是否"干"也很重要,這就是地支,而全部12個地支代表一年,而庚有意為一年,貴庚的意思就是請問幾歲。那麼"庚"就非常可能代表地支。看"庚"的字形就是"干"字中間加了一個罩子,想深一點,實際庚字就是辛字上面的"二"往下移,把二上面一橫拉長成半圓,代表罩住大地。

(.:一橫拉長的想法,源於"四"這字的成形。)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支"這個字在甲骨文、金文是都沒有的。判斷可能是誤會造成,"天干地支"應該寫成"天干地干"。

(.23/11/7: 干 應該 是樹幹,支 應該是 樹枝,很可能 干是 幹的本字,而 支是枝的本字。 天干地支 撐起了 生命大樹。)

18/9/21 [.] 創造天干的人的意境是到達這種程度,可見"壬"、"癸"的意涵要加以修正。"壬"是上天的力量,"癸"是上天發出的更大的力量。

在遠古,"巫"這字是沒有任何負面意義的,是通天的人。

"帝"那中間的"壬"代表著此人帶有天力。當這天力沒有了就是"不"了。

18/9/21 [.] 剛剛在烈日下行走,頓悟"卯"的意涵,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卯就是一分為二,萬物由生。

(.:可能要行走才能悟道吧。甲骨文沒有"道"這字。)

18/9/21 [.] "辛"這字代表著如此偉大,那為何辛辣呢?這很容易回答,辛對商人來講很偉大,但對周人來講很艱辛、很苦楚。

18/9/21 《释天》载:北极谓之北辰。日月星辰,指北极,后来也指北极星。“晨”就是能同时看到北极星和太阳的时光。中国古代是盖天说,天有轴有北极,笼罩在大地上旋转。。古代以紫微也就是天穹最高处的北极代表帝王的来源,所以帝王的住处是“宸”。

星去即晨,雨覆則震,身動而娠,口動於唇,貝傾以賑,荒去為辳(农),屋宇如宸,天子居[上穴下辰];天星高不可犯,以手摘之撼之為辱之,拔草為薅。

18/9/21 [.] 辰就是農作的意思。因為了解了地支的涵義,讓我堅定的支持這個解釋。

晨 甲骨文 上為林,不是日。意為田野工作,就是"農"的甲骨文。後改為日,引申為農作的時間。

"唇" 、""、"賑" 、"宸" 甲骨文、金文沒這些字。甲骨文 沒有"辱"。

那"震"呢?難道是在農作時下雨全身不穩。不是,這字與雨沒有關係。原來甲骨文的震是上辰下止(腳,而且加點表示在抖),代表在農作的時候,發生氣象異變(雷雨、地震)而腳在抖動。這個造字太有趣了,值得品味。

辰是勞作的意思,那與時間怎會扯上關係?我的推測是與大火星有關,大火星是用於判斷時日,以利農作,所以以形象來說是大火,但以功能來說是定農事,也就是大辰,導致大火星也稱為大辰,對農人來說大辰當然比大火之名要親切。好了,有了大辰星,那北極星、北極也很重要啊,那就稱為北方的大辰星好了,簡稱北辰。辰漸漸的與時間、星辰掛勾了。

18/9/21 [.] 在了解"辰"的含意後,注意到甲骨文的一個特點,辰這個字難了解的原因是"地",這字的地不在下方,而在左側(也有右側),這就聯想到很多動物的甲骨文,它們也是站在左側的地上。

這個原因應該是順著甲骨的質料方向(如果是肉的話,叫肌理)比較好劃,所以文字中最長的線條決定了甲骨文字的造形方向(orientation)。

18/9/21 [文刀] 寅与箭有关,单纯的射箭,“射”就很明确了,为什么还要创造“寅”字?甲骨的图像是“矢”表与箭相关,还有“矢”+“口”,表示瞄准把心射箭。到金文就更多意思或者说是想将“寅”更准确的表达。金文的“寅”,大部分图形是“箭干上加了很多指事符号或者是刻度”,还有的图形突出“双爪”。综合起来看,这个射箭不是普通的射箭而是一个精通射术的人同时又是一个精通造箭道理的人,“在不断测试,调整箭具和考究射术的应用,如何提高命中率。

18/9/21 [.] 從12地支的概念來看,寅月是農曆三月,二月已開始扭轉,三月還是冷,這時要做什麼呢?看到了箭形的"寅",大概也猜得出來,就是練習射箭,為武裝衝突做準備。會不會為狩獵做準備?無論如何,寅的意思已經很明白。

18/9/21 [多丽 16/7/4] 戌月是秋收之后的休息期,古时冷兵器战争,无非为淡水与耕地以谋生存,故戌月便当加强炼兵以御外敌,不可松懈。

(.:也可能是發動戰事。)

18/9/22 [.] 來看"康"這字,其字是在庚的罩子下有四點,我的解釋這四點代表雨,也就是說庚是帶有神意的,似乎是老天的意思,康就是老天下雨了,農民豈不高興。

那 唐 就是 老天說的話。

(.10/8:"口"不一定是代表嘴巴,看族這個例子:

"口"代表部落、村落。)

(.10/9:再看一個例子,君,在尹下面加個口就成了"君"。

這個口是命令的意思嗎?還是部落、村落的意思,代表一區之長?另外還有一個字就是"同"。"凡"下一個口就是同,如果解釋部落、村落就比較好解釋。)

18/9/22 [ 蔡历] 子 巳 考釋

(23/11/16 :子 是 男孩 。 參考 Linea A 線型文字

)

(.:這個推敲可能是錯的,因為很簡單,造字是先造"子"還是先造"凡",應該是先造"子"吧。除非在陶文上就已出現。另外,甲骨文的"凡"是什麼意思?)

(.:"同"這字的解釋是比較通的,兩契相同(對接吻和)。說凡上加一豎是生就有點勉強了。那為何有些子在中間加一點,加一叉?)

(.9/29:"丹"這字是甲骨文"凡"的中間加一點。)

[知乎]  甲骨文“凡”字很关键,它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 知乎 (zhihu.com)

“凡”字在甲骨文中是一个关键文字,由其作为“字素”,又构成了甲骨文中很多关键文字——比如“用”、“同”、“興”、“宁”、“南”、“丹”、“青”、“子”等等。“凡”字初文本义为“神主牌位”,作为字素也均表“神主牌位”。

(.23/11/12:那個時候,還沒字,如何有牌位。不過,應該是接近了,可能是 "祖靈"。)

(23/11/12 :原住民是沒文字的。阿立祖為臺灣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的祖靈信仰,原本主要以壺甕等物(如:瓶、罐、缸、甕等)作為祖靈之象徵,後受漢文化影響也出現「阿立祖」牌位。邵族凡是族中之重要祭儀,例如播種祭(在農曆三月舉辦。原為祭粟之意,之後陸稻取代粟)、狩獵祭、拜鰻祭、豐年祭(在農曆八月)舉辦。等,都以公媽籃為供奉的對象,每家戶都有一個祖靈籃(公媽籃),內裝有祖先遺留之衣物與飾品。傳統祖靈籃都懸掛在家屋內左、右側牆壁上。現今,族人因為接受漢族信仰,而將其供奉置於神明桌上祖先牌位的位置或旁邊。)

(.: 台灣原住民各族是沒有文字的,所以要研究商朝可以參考100多年前的台灣原住民生活。)

18/9/24 "鳳" 是鸟+凡,有些在鳥形上方或右上方加個凡。甲骨文的H是凡。

(.:注意看,有些沒有"凡",但有凡的都是放在辛的右邊。有點加持的味道。但龍的甲骨文就沒有加凡。可見凡與鳳有關,而商人是鳥人,這樣"子"字就非常可能與凡有關。)

18/10/1 [.] 凡的意思應該是人間。那鳳旁邊加個凡,代表著天上王來來人間成鳳形。人間都這麼說就是"同"了,大同之意也就明了,仙女下凡的凡就是此意。

[文刀] 甲骨文的“子”字的异体字与“凡”字形体很接近,只相差中间的一个指事符号。

如果這確實是指事符號,則子就代表著人間之始。“凡”字里加一点为“丹”,這讓人想起印度人在額頭點上一紅點。

(注:印度婦女, 不分老幼,不分貴賤,都在前額正中點一個紅點,這稱之為吉祥痣,那一點紅點叫Bindi。按照傳統的方法,點吉祥痣時要用硃砂、糯米和玫瑰花瓣等原料搗成糊狀,點在前額的眉心。 據說,這本來是一種宗教符號,可以消災避邪。 )

23/11/7 干 的甲骨文,應該指的是樹幹,丫 是樹 ,一橫是指事,樹幹也。「-」在甲骨文字裡的部首意義,不是代表著天,就是代表地的基準線。除此以外,就是指事符號「-」。

中國有三種曆法︰夏曆以寅月為一月,殷曆以丑月為一月,周曆為子月為一月,現在我們行夏曆,所以以寅月為一月。陰曆以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一月為寅月。農曆以寅月為歲首,傳說寅月建正始於夏朝,所以又稱作夏曆為農曆之陰曆部份。夏曆為農曆之陰曆部份。周曆以冬十一月為首月,相當於干支歷子月。夏曆以春一月為首月(相當於干支歷建寅之月)、殷歷以冬十二月為首月(相當於干支歷建丑)

(.:如果沒有夏朝何來夏曆? 甲骨文是殷商時出現,之前沒有文字,會有干支紀日嗎? 在文字沒有出現之前,口語就在使用干支嗎?)

(有人說:農曆的出現,大約在殷商時期,誰是發明者,已不可考。所以 夏曆的說法不正確。)

《殷曆譜》是董作賓根據甲骨卜辭記日、旬、月、年的資料編纂的一部著作,從1930年開始,董作賓就注意甲骨文中的殷曆,爾後,不斷彙集資料,細心整理,到1935年初步理出頭緒。本書雖名《殷曆譜》,實則是應用「斷代研究」進一步試作甲骨文字分期、分類、分派研究之書。

(有人說:上甲微开始采用天干地支。武丁时行“年中置闰” 的证据《殷历谱·闰谱》中云: 殷历置闰,更可分为两期四段。两期者,前期以武丁时为代表,后期以祖甲时为代表,比较其大别:前期:以无节之月为置闰标准,当闰之年于年终增加一月,称“十三月”。每年之第一月称”一月”。后期:以无节之月为置闰标准,当闰之年置闰于应闰之月,仍以上月之名为名,每年之第一月改称“正月”。

(有人說:借名殷代而实际完成并实施《殷历》的时间当是《殷历》的第十六 首岁,合公元前427年。其时为周考王(前440—426)十四年。因此,《殷历》是完成于战国初年用于授时的中国第一部成文历法文献。)

殷人以天干“甲”为首,配地支“子”为始,其中“甲”为天首号,“子”为殷王姓。

殷商正朔(历):天干与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乙丑→...->癸酉→甲戌→乙亥→...->癸亥年,共六十个组合,故又称六十甲子年。

(.:偶序 天干只會對偶序地支,奇序 天干只會對奇序地支。以天干地支分兩列,上列為10天干循環,下列為12地支循環,兩數的最小公倍數60 的時候,天干地支尾對齊,開始兩列重複循環。)

殷年历——从甲子年开始,到癸亥年止,纪年60年为一个周期;

殷月历——从甲子月开始,到癸亥月止,纪月5年为一个周期;

[搜狗百科。干支涵义] 夫干犹木之干,支犹木之枝。远古时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定位,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

(.:稱這樣記時間為干支 的時間為何?)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為清朝官修編年綱目體通史,乾隆33年(1768年)成書] 黄帝軒轅氏 作甲子

帝命大撓探五行之情占斗柄(即斗柄東北第七星也)所建(史記天官書攝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時節)始作甲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謂之幹 子丑寅夘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謂之枝 枝幹相配以名日而定之以納音)

(.:可見 古人早就知道 幹與枝了。我還推了半天。問題來了,為何一開始不用幹枝,而用干支故弄玄虛,除非 干支 在周朝就用了。)

23/11/17 甲骨文 卜 這字 就是 形 龜甲的裂痕。干支 在此 是用於記日

23/11/19 [.] 亞的甲骨文很簡單,但是很難知其意。但看金文,感覺是 "無路可走",這時忽然想到一個字、啞巴的啞。似乎解釋得通。

非常明显,甲骨文“亚”字是在“行”字的基础上变化出来的,表示运行被堵塞住的意思。

距今已近千年北宋《博古圖》卷一「商亞虎父丁鼎」條目下的解釋:「銘四字,亞形內著虎象。凡如此者皆為亞室,而亞室者,廟室也。廟之有室,如左氏所謂宗祐,而杜預以謂宗廟中藏主石室是也。」「亞」字可能是宗廟之形。殷墟考古迄今雖沒有發現平面呈亞形的建築體,但當地所發現的許多商王或貴族大墓墓坑或坑底木槨室卻均呈「亞」字形。

24/2/2 [陳光宇] 從甲骨文推測漢字起源與發展的模式

由賈湖龜甲刻符至商代甲骨卜辭,時間相距達 5000 年。如果我們將目光再放回這 5000 年之間器物刻符的演變,我們注意到兩個現象:(1)幾乎沒有例外,出土刻符的文化遺址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均分布在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流域,同時緊鄰于江河湖泊。可以想見在數千年之間,不同文化區之間的水路交通應該相當方便,適宜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激蕩。例如蚌埠的雙墩文化區即可借助淮河許多支流,北連黃河,南通長江。(2)到了公元前 2500─2000 年,有的遺址出現連串刻符。□著名的有屬龍山型的丁公村陶文、南蕩文化的高郵龍虯莊陶片、良渚文化的澄湖黑陶貫耳壺四字刻符以及灰黑貫耳壺的九字刻符等。另外山西襄汾陶寺出土一陶扁壺,有毛筆朱書三個符號。這些成串刻符多已脫離象形,俱作方塊字形,相連有似成詞短句。它們是否漢字前身?與甲骨文的關係如何?其中兩個貫耳壺的連串刻符雖不能解讀,其構型與甲骨文字頗為近似。但是龍虯莊與丁公村的陶片刻符與甲骨文字構形相去較遠,很難看出相承關系。丁公陶文至少有 11 個刻符排列成行,似已構成短文,應該是有一定發展水平的某種文字系統。

******************************************

18/8/22 殷商古人能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13个单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数字,这也就是所谓的「位值制记数法」,数字大小取决于位置。「八」可以表达「八」,也可以表达「八十」,完全取决于「八」所在的位置。

(.:這有點問題,因為沒有0,所以需要十、百、千。以上面的656為例 是600、50、6的組合,不是 6 5 6。)

(.9/11:此外,傳統上,中文是直寫的,算術是很難發展的。而直寫的源頭,應該是甲骨的原因,骨與甲都是長形空間。中文為何是從右到左,這與甲骨文用刀刻有關,如果一開始是用毛筆,我相信就會從左到右,用刀刻沒有已寫字的墨水沾手的問題(所以,寫毛筆要懸腕)。這又證明用筆寫字是後來發展的。)

正因为汉语和汉字中计数系统中「十进位制」,而且汉语数字发音都是单音节,导致了中国人的基础计算能力比较强。

(.:這也不大對,英語數字也是單音節(實際上,基礎字在任何語言應該都是單音節),很多語族也是十進位,因為人都是有10根手指。關鍵還是阿拉伯數字(印度數字)系統有天生的優點,中國在沒有引入阿拉伯數字前是沒有任何優勢的,古代,中國的算術沒有特別傑出。有一個疑問,中國古代文人的算術程度為何,他們會乘法、除法嗎?他們知道分數嗎?他們知道小數點嗎?)

18/9/11 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創造的時間分布並不均衡。通常認為的盛唐時代科技創造不甚突出,反倒是長期被人們認為是偏安積弱的宋代,卻湧現出輝煌的創造發明。在元帝國拖曳著的最後一抹科技創新的斜陽走下歷史舞台之後,明清時期500多年鮮有重大發明創造。

盈不足術,中國古代解決盈虧類問題的一種算術方法。成書於公元1世紀的中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專辟一章名為「盈不足」。

勾股容圓:不晚於東漢前期。金朝數學家李冶的《測圓海鏡》通過勾股容圓圖式的十五個勾股形和直徑的關係,建立了系統的天元術,推導出692條關於勾股形的各邊的公式,其中用到了多組勾股數作為例子。

正負開方術:公元1247年。秦九韶在《數書九章》中除「大衍求一術」外,還創擬了正負開方術,即任意高次方程的數值解法。

垛積術:公元1261年。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首創「隙積術」。南宋數學家楊輝在《詳解九章算法》和《算法通變本末》中,豐富和發展了沈括的隙積術成果,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積公式。對這類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在楊輝之後一般稱為「垛積術」。

四元術:公元1303年。是我國古代一種四元高次方程組解法,即近代多元高次方程組的分離係數表示法。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數學家朱世傑撰成《四元玉鑒》一書,為傳統四元術之代表著作。

(.:大航海時代啟發了西方對科技的大需求,導致西方科技的大發展、快速發展,開始遙遙領先中國,當西方人來到中國時,中國人學習都來不及了,自然明清不會有任何發明創新的機會。)

(.9/13:今天看到BBC播出的"工業革命",片子一開始主持人點出為何源出英國,因為英國很幸運,產很多的"煤",如何將燒媒產生的熱能轉化成動能,啟發了工業革命。也就是說從需求面、能力面來看,工業革命一定是在西方爆發,但為何是英國,答案竟然是資源面。)

(.9/19:商族為何在中原大地雄起,竟然也是類似的狀況,是資源面這因素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商族應該是首先掌握住了銅礦。)

******* 商 與  周  *********** 

18/9/9 [先秦史。翦伯赞] 周人是羌人裔,西夏之族

(注:翦伯贊(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名象時,字伯贊,以字行,維吾爾族,湖南省桃源縣楓樹鄉回維村人,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1952年至1968年)、歷史系主任。五四運動以後被稱為史學界的「馬列五老」之一,與郭沫若、呂振羽、侯外廬、范文瀾並稱為當時的馬克思主義史學的代表人物。)

(.:這樣的寫法以前比較少見,原來是維族人。有時沒有約束,反而看見真實。蒙古人、滿人寫的歷史,就與漢人寫的不同,對照一下,有助於真相的浮現。)

(.9/19:要注意到,維族是突厥族的後代,而突厥源於北北疆,而羌人又是西北諸族。突厥族的臉是馬臉,有高加索人的臉像,而蒙古族、滿族的臉比較是大餅臉,是古東亞人的長相。)

(.:這句話有意思,"新石器時代晚期,即傳說中的夏代",所以,當時他就已認定,傳說中的夏代是屬於新石器時代。)

18/9/10 從周原考古的卜辭文字中可知,周人完全襲承了殷商王朝的文字系統,周人早在滅商之前就已使用商代的「甲骨文」。後世的秦始皇可以輕易地統一六國文字,正是因為周人以甲骨文做為華夏地區的文字,讓華夏地區的文字有其一致性,幫秦始皇一統六國文字打下了基礎。

周朝在宗教儀式方面,也有許多地方延續了商朝的傳統。從出土的占卜獸骨中我們發現,周人甚至會祭拜殷商先王,因為周人在滅商之前,僅僅是臣服於殷商王朝的一個小邦國,周人必須阿諛祭拜殷商先王,才能換取商朝的信任。

周人雖然學習了殷商的占卜儀式,但周人的卜辭在體例上不若殷墟的卜辭完備、規律,有些周人的卜辭僅僅記述了要做的事,而沒有占卜後應該要有的驗辭。從殷墟卜辭上看,商王的一切行為都要占卜吉凶,而周人只有遇到要事才占卜。周人的占卜不是要得到鬼神的答案,而是周人做了決定之後,期望得到鬼神的確認。武王克殷後,周人更進一步發展出脫離龜甲占卜的《周易》卜筮系統。也就是說周朝的占卜不再需要動物甲骨的魔力,而是改由較為中性的蓍草為輔助工具。

所有西周初年延續殷商文化風格的飲酒器,在西周中晚期幾乎完全消失。種種現象強烈暗示著在西周中晚期,禮制產生了重大的變革,而且這樣的變革理當是自上而下的法令所造成的。在西周恭王之際,周王朝進行了一場有上而下的禮制改革——周殷雙軌的制度不再,由鼎作為身份標誌的等級制度開始形成。以「鼎器」取代殷商文化風格的「酒器」,逐步剔除殷商文化的影響。

18/9/14 [谭俊江] 儒家“礼教”思想,戴着深深的周人烙印。法夏尊禹的墨家,传承的应是夏人的“信仰”;而法家思想如上所述,则应渊源于商人观念。所以,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在先秦影响最大的“墨”、“法”、“儒”三家,其所传达的,基本是“夏”、“商”、“周”的主体观念。秦人之所以更容易接受法家思想,是因为他们与作为周人直系后裔的六国有所不同。而汉代之所以会独尊儒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正应与汉人主体为六国后裔亦即周人直系后代有关。

从甲骨卜辞看,其所体现出来的商人理念,与周人所崇尚礼教观念大相径庭。这说明,在周代以前,中国尚未形成世代相传的“大一统”的“天下观”。周人、商人以及夏人,对于“天道”、“人伦”以及“统治”的观念都是应该有着明显差异的。也就是说,在部落时代,在各个部落还是各自沿着自己习俗自然发展的时代,在各个部族和部族理念还没有充分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夏、商、周三个族群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族群观念。而“大一统”的“天下观”,只有在“大一统”的“天下”出现以后,才能真正形成。

18/9/15 [文字文明契约论。18/1/7]  重释甲骨文“史”,货币、道义、文字、史学、宗教等历史的溯源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由象数文字向语言文字转变的初始状态,与语言的同步性还非常的差,导致甲骨文仅有简短语句,并无成篇文章,且艰涩难懂。而且,在使用目的上,甲骨文也并非用来服务于实际生活,而是用作献给神的祭品,是祭祀敬神用的;不是给人看的,而是给神看的。

(.:所以他說"典"是雙手捧上"冊"。)

而周代商之后所兴起的金文,在使用目的和与语言的同步性上都取得了跃进性突破。在使用目的上,金文已经不是单纯地用于祭祀,不是用书敬神,也是为了给人看。《礼记·祭统》“铭者,……,以祀其祖先也,……,明示后世,教也”。铭就是指金文文献。
 
事实上,金文是汉字在使用目的上由敬神到完全世俗化的一个过渡。在与语言同步性上的跃进,表现在成篇的文章开始出现。最目前出土的最长的金文文献长达500字,就是著名的《毛公鼎》铭文。
 
《易经》、《尚书》、《春秋》、《诗经》经文与西周金文文献风格非常接近,尤其是前三者,这意味着这四经的经文的文字化属于金文跃进运动的一部分。尽管与语言的同步性较甲骨文提升了一步,但是,同步性依然交差,依然晦涩难懂,佶屈聱牙。而《诗经》的文体高度标准化、整齐化,甚至格律化了,因此它的出现一定是最晚的。
 
第三次汉字大跃进,是从春秋孔子时代开始直至西汉结束的《传》的文字化,“春秋文”的出现。

第四次汉字大跃进,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的出现,至此,汉字彻底与语言同步,成为完全的语言化文字。

中文文字的源头只可以上溯至商代的甲骨文,中文文章的出现则是西周以后的事,而文章的普及则是在春秋战国,乃至西汉的事。事实上,中国的《五经》都是晚至西汉才文字化和定型的。

在出现甲骨文的商代之前,文的应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易经的卦象,这个比较超脱和理论,属于形而上;另一个则是“书契”,现在叫契约,具体表现为契上的齿文,这个是老百姓日常所应用的,属于形而下。

但无论是形而上的易经卦象,还是形而下的契齿文,实质上都是数字,都是数字符号。

18/9/23 商人留下的甲骨文中屢次出現一個名字,而且這個名字是在隆重祭祀中出現的,他被稱為「高祖」。專家解讀疑似為「夋」。除了「高祖」,還有一位神秘的商人先祖頻繁出現求雨祭祀中,專家研究考察給出的結論是此人疑似是「契」。

18/10/2 《史記·殷本紀》載,商始祖名契,其母簡狄。「狄」,皆為北方或西北草原地帶遊牧民族的稱謂。自契至湯歷14代,商族大規模遷居8次,逐漸從北方草原進入中原。

********* 觀 星 *************

18/9/14 [每日頭條] 和我一起認識四季的星空

由於地球在繞太陽運動過程中,地球和太陽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地球自轉的同時又在公轉,形成了星空的季節性變化,因此,一年中同是在晚上,不同季節看到的星象是不一樣的。不同季節晚上的同一時刻,星空中的星座有所不同。因此,人們常常按春夏秋冬四季把星空區分為四季星空,但必須指出,所謂四季星空是指每個季節黃昏時候的星空。其實如果您願意徹夜不眠的話,任何一個季節,一夜之間都可以見到幾乎全天的星座。

夏季星空 心宿紅心照南斗 夏夜星空記心懷。

每年9~11月為秋季,以10月中旬晚上八九點鐘看到的星空為例。這時北斗七星己來到北方低空,一般來說,這時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區是很不容易見到北斗七星了。

冬夜星空認星座 全天最亮天狼星。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lytsau&aid=11433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