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魔鬼之六: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上〉
2008/01/31 19:32:24瀏覽624|回應0|推薦0

2007年四月在台灣TVBS的談話性節目中,
某位先生一段慷慨激昂的談話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
「政治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差別只是運用不同的手段。」
在我看來,會發出這段話的那一顆心,
必定充滿了千纏百結、無法言喻的矛盾,
他有著無窮無盡的創造性的意念,可是永遠欠缺臨門一腳,
每當內心發出強大的呼聲:「你該行動了。」
同時就有無數的雜念在眼前織出錯綜複雜的網,
讓他開始猶豫不決,開使想:
「這是行動的時機嗎?」「這種做法有用嗎?」
就是這種狀況,使得慷慨激昂的這位先生,
最終也只能在談話節目中慷慨激昂。

如果一個人真正擁護「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念,
他為什麼要考慮運用的手段?
他會考慮的只有兩件事。
一方面,我擁有多少的“牛肉”和“美酒”,
可以讓歸順我的人大塊吃肉、大杯喝酒,
真正的做到「順我者昌」;
另一方面,我擁有多大的權力,
可以讓忤逆我的人嘗到真正的苦果,
真正的做到「逆我者亡」。
所以,這種人真正在乎的是自己的能力限度,
他會根據自己有幾斤幾兩重去採取恰當的行為。

中國古代的皇帝就把這八個字運用到淋漓盡致,
以明代的燕王朱棣來說,
他起兵造反奪去侄子的江山,就位為明成祖,
當時的方孝儒是知識份子的領袖,
按照中國文化的傳統來說,他的立場必定是和朱棣敵對。
朱棣為了確切證明自身權力的正當性,
就把方孝儒找來幫他草擬登基大位的詔書,
這時,朱棣的左手握著無盡的榮華富貴,
就等方孝儒「順我者昌」、優美順暢的寫完詔書。
可是,周遭文武百官無數眼睛炯炯有神的瞪著方孝儒,
他心中暗暗想著:「寫下這封詔書,方孝儒就不是方孝儒了。」
於是,把筆重重擲在地上,
大聲罵說:「死即死耳,詔不可草。」
朱棣聽到這種公然反叛的回答,臉色一沉,
根據「逆我者亡」的原則,
他伸出右手、憤怒的說:「把他的十族全都殺了!」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shfishfish1967&aid=15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