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閩南語標準化?有必要嗎?
2015/05/26 18:14:36瀏覽569|回應0|推薦16

晚上,小孩又拿著閩南語課本來找我複習了。因為我閩南語講得很標準, 連聽到「日頭」的「日」被唸成大舌頭的LIT, 心情上都會受不了, 有點強迫症的傾向﹗(就像國語的很"熱"被唸成很"樂")


今晚是練習水果名,芭樂/西瓜/鳳梨.....,最後講到荔枝﹗「奶機」小孩用鼻音唸著,接著又唸「方音差:ㄌㄞˇ機」。這兩個都不是我們南投鄉下的唸法,我老家把「荔枝」唸成「LEH機」。「荔」的音讀成美麗的「麗」。這種「片面性」「非客觀標準化」教材就是長期以為我反對閩南語列入學校課程的原因之一﹗


大家以前讀書時就知道,福建多山,方言上百種,經常隔座山口音就不同了。台灣的閩南語當然也不例外﹗先人從福建各地遷台,每個人來的時間不同,除了漳泉之分,有些生活圈和客家人相近,語言口音上也受了影響。於是台中的人台中腔, 讓人印象很深刻;台西海口音俗又有力,一聽就知道;甚至後山宜蘭口音居然和前山集集埔里竹山有點像,真好吃都是講成四聲的「勁」好呷,一查原來是先人從福建同一個地方來。更別提有人把「你是誰」說成「你是甲」了.......


這些不同的口音,讓台灣方言變得多元可愛,每個地方都有特色。沒想到「忽然間」要納入教材,納入教材就要「標準化」,這怎麼標準化?幾千年來都沒標準化,現在你突然要把方言標準化,怎麼做?誰來做?就拿一些怪字來填補方言的空缺?那我真的家裡教就可以了。


有些人愛提廣東話當例子,其實廣東話認真要寫成文章時,就是回歸到通順的國語,而不是用那些方言字音充場面。再加上台灣的閩南語有一個先天的缺陷,就是流里流氣,好像都要用一些江湖用語或歇後語才叫道地﹗好比說:多謝/感謝用得好好的,偏偏一定要講「勞力」。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有機會再從日據時代講歷史給大家聽。


閩南語因政治原因變成了教材,一時半刻也沒人敢移除。課綱微調,一堆人就抗議﹗那閩南語不列入學校課程,不就要革命了?(雖然我誠心希望不怕死的起來革命,革命不成功就成仁,別再分化台灣)


最後一段我要嚴厲讉責動不動就拿閩南語壓迫人的政黨和政治人物。台灣不是只有閩南人,我們不能自己以為代表台灣,動不動就叫別人滾出台灣﹗任何住在這裡的人,都和閩南人有相同的權利義務。最大的閩南族群必須要有最大的包容力,否則就枉費為最大族群,反而成了壓迫其他群族的禍首﹗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ght4taiwan&aid=23599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