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25 10:16:07瀏覽310|回應0|推薦7 | |
引用文章 原文如下: 前言 本書第一個目標,在於闡明隱藏於直覺背後的各種經驗法則。第二個目標,則是了解各種適用和不適用直覺的場合。無意識的真正智慧,就在於不思考、不多想,也 能得知哪些經驗法則適用於哪些場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賽門(Herbert Simon)讚揚作者的研究是「認知科學中的革命,並為理性決策理論送上致命的一擊」。而這些研究也是名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決斷兩秒間》(Blink)的主要參考依據。 道德毫無神聖之處;它純粹只是人之常情。 ——愛因斯坦 一九四二年七月十三日,駐紮於波蘭的德國第一0一後備警察部隊,在清晨的第一道曙光浮出地平線後被喚醒,並被運送至某個小村莊的外圍。帶著 比平常還多的彈藥,但對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事卻毫無頭緒,五百名士兵圍繞著他們愛戴的指揮官,五十三歲的威廉‧崔普(Wilhelm Trapp)少校。帶著緊張的心情,崔普向部隊說明他們被賦予一項慘絕人寰的任務,而這道命令來自最高層。這道命令指出,這個村子裡約有參與游擊活動的一 千八百名猶太人。士兵奉命將具有工作能力的男人帶至集中營,並就地處決老弱婦孺。崔普邊說邊哭,且明顯地用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和他的部下從未接過這種命 令。說明完畢之後,崔普做出了一個不尋常的提議:假如有任何人覺得自己無法接受這項任務,他們可以選擇退出。 崔普停頓了一下。士兵有幾秒鐘時間可以思考。十幾名士兵往前走了幾步,其他人則接受了這項屠殺任務。開始執行任務不久,許多士兵不斷嘔吐或出現其他激烈的 不適症狀,無法繼續殺人,而須調離原本的崗位。幾乎所有的士兵都嚇壞了,並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憎恨。但為什麼五百名士兵中只有區區十幾人,公開表示自己 不願參與這種大規模屠殺? 在《凡夫俗子》(Ordinary Men)這本重要著作中,歷史學家克里斯多福‧布朗寧(Christopher Browning)描述自己根據戰後起訴第一0一後備警察部隊的相關文件,追尋這個不幸事件真相的過程。這些文件包括大約一百二十五位士兵的口供,而許多 口供「流露出的坦率和誠實,與這類法庭文件常見的虛偽和狡詐大相逕庭」。反猶太情結是這個屠殺事件的最明顯起因。但布朗寧認為事實並非如此。參與屠殺的部 隊士兵,多半是已成家的中年男子,由於年紀太大而未被德軍徵召,只有警察部隊需要他們。他們成長於納粹之前的時代,知道這世上還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和道德規 範。他們來自納粹化程度最淺的漢堡,而其社會階級的政治文化也普遍反對納粹。總而言之,這些人怎麼看都不像心狠手辣的殺人犯。 布朗寧繼續檢視第二種解釋:對權威的服從。但法庭上的深入答詢顯示,這並非屠殺事件的主因。在這個事件中,崔普少校清楚地表明士兵擁有「拒絕服從」的自 由,這與研究人員命令受試者對他人施加電擊的米爾格蘭實驗(Milgram experiment)完全不同。崔普少校的不尋常舉動,讓士兵得以解除服從最高命令的直接壓力。決定退出任務的士兵,並未受到崔普的處罰。某位上尉由於 轄下的一名士兵率先退出任務而大為光火,但這位上尉也受到崔普的制止。假如不是反猶太情結,也非出自對權威的恐懼,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凡夫俗子變成殺人 兇手?布朗寧指出幾個可能的因素,包括事前警告和思考時間不足、對事業前途的疑慮,以及對其他軍官事後報復的恐懼等。但他認為真正的解釋與士兵對其指揮官 的認同有關。許多士兵似乎遵循下列這個社會經驗法則: 不可擅自脫隊 用布朗寧的話來說,這些士兵「強烈地覺得不可為了退出任務,而將自己從部隊中分離開來」,即使服從命令代表著自己必須違背「不可濫殺無辜」這條道德戒律。 退出任務不但等同於坦承自己的弱點,因而失去同袍的尊敬,同時也無異於讓同袍承擔更多可怕的工作。對多數士兵而言,遺棄自己的同袍,比射殺手無寸鐵的百姓 更為困難。布朗寧在書末提出一個令人惶恐的問題:「在幾乎所有的社群團隊中,同儕團體都能對個人行為施加強大的壓力,並設定個人必須遵循的道德規範。假如 第一0一後備警察部隊服役的士兵,會在這種情況下變成殺人兇手,還有誰不會犯下同樣的錯誤?」在道德上,這些士兵的行為絕對不可原諒。不過,社會規範則可協助我們了解,為何某些社會情境能引發或抑制道德行為。 ============================================================= 你有勇氣為了你良心中本源的道德觀,力抗同儕與社會價值觀的壓力嗎? 什麼是應然的道德? 亙古難解。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