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15期-- 以人為中心的關懷
2017/03/13 08:53:34瀏覽214|回應0|推薦0

 以人為中心的關懷

 來賴索之前,心裡忐忑不安,前面一段搭飛機應該只要看清楚標示聽清楚廣播,別搭錯飛機即可,但到了賴索托機場之後,怎麼到目的地「賴索托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呢?

到了機場出關的時候把行李一一打開讓海關檢查,我的動作慢,問題多,一開始還聽不慣當地口音,顯得分外緊張,又得針對書和一些特別的儀器逐項解釋功能與目的,雖然費的時間久但總算得到海關滿意的笑容,我順利過關。

頭昏腦脹轉個身,看到一位華人女性已經跟我的夥伴在一起,她不只會說中文、英文,還會日文,可以跟我們同行的一位日本人直接溝通,至此我才總算鬆口氣。

這位是 Kylie,來自臺灣,在ACC當中負責行政事務,今年三月服務滿一年準備回去,因此讓我把握機會趕快訪問她。

遠離社工工作,但仍有社工的心

Kylie 原本學的是社工,最早曾經在海運業工作過,有派駐到新加坡的經驗,還在那裏拿到商管學位,後來回到臺灣則進入科學園區的電子業工作,雖然工作內容她能夠勝任,同時常與外國客戶接觸也是她擅長且喜歡的型態,但如果回到電子業本身的性質去思考,待得越久她就越覺得消費電子產業製造了太多垃圾,產品發展出許多功能未必符合使用者需要,還幾個月就一種新款式引誘消費者換機。這種模式讓她對自己工作的價值產生懷疑,她也常告訴自己不該為錢工作,因此希望略作休息。

Kylie 希望有規劃且休息久一點,因此就上104找海外志工機會。她以前曾到過各地旅遊,連南極都去過,唯獨非洲沒有,因此就希望利用當志工的機會前往非洲,她希望若能久待則可更深刻觀察體會當地,於是就在網路輸入「非洲」、「志工」的關鍵字搜尋,於是「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就跳出來。

這兒的確很需要人,但自己真的要來嗎?

從開始聯絡之後,她花了九個月的時間做準備,確定自己身心都準備好,且把臺灣的事務安排妥當了才動身過來。她到這裡發現生活條件比預期的好很多,有水、有電、還有華人餐,同時也能自己採買食材在宿舍煮。雖然水電不穩定,常出狀況,有次冬天晚上洗澡,連肥皂都抹了才發現沒電沒熱水,那時候真的讓人嘆氣想回家。但換個角度想跟非洲大部分的地方相比,這裡已經好很多了。

行政一隅

Kylie 在這裡負責行政業務,管理日常的各項業務,包括負責內外溝通、事務協調統整,這對她而言都很容易,可以安排得有條理。接機是她會接觸到的項目之一,這工作一方面是可以讓新來的職志工或訪客可以放心上車,此外也可幫忙洽談通關的事宜。

通關最容易遇到的麻煩是所攜帶的藥品,由於許多人前來都是計劃來一年,因此個人藥品份量會較多,海關看到了就會質疑,要求看醫生處方證明,還要求得是英文,如果是中醫那得要化驗確認療效……聽起來這麼囉嗦,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給點錢。

然而Kylie 覺得這既然是自己常接觸到的業務,如果給了一次錢,那後面對方也會要得很自然,成了一個無底洞,因此她會從別的角度來跟對方談。還好這兒的政府對ACC很支持,常會前來關心,這就讓勸說對方放行的時候比較容易找到立論點。

把握代課機會和孩子們深入相處

大學念社工的Kylie 在這裡最喜歡的是跟孩子們接觸,然而這對行政人員而言,機會並不多。但有一陣子這兒的中文老師出缺,Kylie 臨時被安排去代課,那班年級雖高,但卻是新來的孩子所組成,因此中文仍需要加強,她臨時接手,有很多挑戰,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去備課,但也成為這一年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回憶。

準備課程時她不僅會針對文字去讓孩子們練習,還會連接到真實的生活經驗,但其實那些課本上所講的現代生活,這裡的孩子未必接觸過,譬如去超級市場買東西,沒有這樣的經驗怎麼體會課文的意義呢?。

Kylie 很希望能有機會讓孩子們體會進入超商買東西的感覺,但怎麼安排?

這方面她就覺得一旦心裡有願,或許老天就會聽見,幫忙實現。有次她帶著全班七名學生出去參加院方的活動,回程時恰巧需要負責採購全院的物品,於是她就順理成章地帶著學生們一起去採買。他們一起在現實情境中體驗課本上的內容,並且計算所買的數量與價錢,學生的數學不大好,因此她更要把握這樣的經驗去啟發他們。過程中她雖然也會擔心孩子們走失,幸好大家都互相照應,最後有個難得的採買經驗,這是她在這裡服務一年當中最愉快的回憶。

回首遺憾

那遇到過什麼困難呢?

Kylie 覺得,大家會離鄉背井來這個單位當志工,都具有些許的理想性,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但落實在做法上就可能會有很大的差異,如何溝通這是最大的問題。畢竟單只一個家庭對孩子的管教,光是夫妻二人都可能有不同看法,這裡有二十幾位職志工,意見當然會更多。

她舉個例子說有個愛兒(HIV檢驗為陽性的小孩)在一位老師班上,雖然院方會安排去特定醫院拿藥,但這位老師有陣子覺得這孩子有些狀況不大好,因此另外帶去別家醫院看病拿藥。雖然大家都是好意,尤其願意額外花費心思時間關心學生非常難得,但這卻對這個孩子原來的治療方案造成了影響。

如何讓大家可以充分溝通,一起找出合理且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這就考驗著大家的智慧與耐心。

放眼未來

Kylie 即將結束這裡的志工工作,在回去臺灣前她還會在非洲安排自己的旅遊行程。未來回去後她將如何規劃下一步?從訪談中可以了解到她做事俐落有條理,但最最關心的還是人,這裡最讓她感受到的愉快或遺憾的都是人的因素,因此她考慮著是否要回到自己的社工專業去。

她注意到長照產業在未來很重要,不過目前最缺的是照顧員,這需要大量的體力,自己可以嗎?另外則是個案管理師似乎不錯,不過現實一點來談,雖然Kylie 覺得人不需要為錢而工作,但如果薪水真的跟過去差太多,那自己可以接受嗎?

考社工師或許也是種可能,不過自己畢業多年,需要重拾課本有點辛苦,且有些修課不見得符合當前規定,自己準備好去克服這些問題嗎?而如果是結合長照與過去自己熟悉的電子業,或許輔具市場是個機會,該怎麼著手開始呢?

種種分析看來,未來有很多可能,Kylie 希望適時的讓自己停下來想清楚,然後調整腳步再出發。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95892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