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11期--拜訪創業家
2016/11/14 21:45:02瀏覽681|回應0|推薦0

史門弟子聚會是清華大學科管院史欽泰講座教授(以下簡稱史院長)的 EMBA 畢業學生不定期舉辦的聚會,每次都是知識與歡樂的超連結。這次是在1111日,主題是參觀臺北內湖科技園區的台達電與數可科技,我們有幸直接與創辦人對話。

節能環保愛地球的企業

台達電是國內在環保、節能上的標竿企業,創立於民國60年,當時以電視機的零組件起家。這回參觀託史院長的福,由創辦人鄭崇華先生與發言人周志宏先生親自接見,董事長海英俊先生在事情忙完後也過來參與,讓我們這次參與者對台達電有更深入的認識。

從鄭崇華的介紹中,我們了解史院長曾經擔任過台達電的科技顧問,他覺得史院長對自己而言真是良師益友。此外他也看到史院長用心經營孫運璿基金會,希望發揚孫運璿、李國鼎,那一代人的精神。而鄭崇華歷經戰亂後自己孤身一人到臺灣,念書、工作、創業,他跟孫、李雖然鮮少直接接觸,但很感念他們在這小島上營造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扭轉乾坤,讓他得以創業成功,他常會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樣有見識、有擔當的人物。而史院長擔任基金會執行長則從硬體、軟體、活動等各方面去務實推廣這些人物的故事、精神,讓他看了深受感動。

史院長致詞則肯定鄭崇華務實經營公司,並能感恩社會環境,積極會饋社會,同時一直在節能上去努力,讓產品能提升效率,了解這樣就是幫世界減少蓋電廠的壓力。他所經營的公司,即使在國內環保觀念還不普及、法規還不完備的時候,也會嚴格的自我要求,這在代工的年代看起來簡直是自找麻煩,但後來則讓人瞭解這是本於企業家自己的良心,真正愛護地球。

之後則觀看台達電的簡介,了解公司的精神與業務。環保‧節能‧愛地球這口號說起來很簡單,但他們將這精神落實到從最基本的元件,提高品質、提高效率,公司也慢慢從電子元件,走入能源管理,經營智能生活。公司也擴大成為全球營運。主要營運據點、生產據點與研發中心,分布全世界。

再來的導覽參觀,由鄭崇華親自導覽帶領大家去看公司的產品,處處可見他對技術細節的掌握,以及對使用者需求的了解。譬如簡報投影機,一般是不是光線常打到報告人的臉上,或被什麼人站起來就遮住?他就思考如何改變光路,讓光源與螢幕距離拉近就不容易被擋到。然而這從下方投影上去,影像會扭曲,因此還要運用技術去將之修正回來。而如果希望將螢幕擴大,則又得將幾個不同的投影機無縫結合在一起,讓人很佩服他的巧思構想與技術能力。

還有散熱風扇,這有什麼高科技嗎?台達電就是可以在這樣平凡的事務上不斷自我要求,做到聲音小、效率高、精確度高、持久。很多別人覺得無需在意的地方,他們都嚴格看待,沒想到後來走入節能領域,這居然也有很多創新的用途。

機器手臂是工廠自動化的好幫手,台達電也在大家還搞不清楚的時候就開始投入,要求高精度、高速度,並能充份整合。後來忽然接到大量訂單的時候,這又成為公司產品維持穩定品質的重要因素。另外還有一些設備,當台達電準備去做時,他們的顧客好憂心怕人來搶生意。於是台達電就去做另外對產業生態有助益的事情,不要跟別人搶生意,反而希望能給大家幫助。

最後座談的時候,有許多人踴躍提問,因此又多聽到許多有趣的事情。簡單而言,老屋改建為綠建築,並非一定要裝上太陽能板,而是要從物理條件去思考如何善用自然的光與風,同時也要用適當的材料把不要的熱隔絕於外,而一些控制最好還要能根據環境去結合資通訊去智慧調節。

此外台達電能從元件走到系統,這是一步步學習而來,主要的學習對象就是客戶。如果經營出良好的客戶關係,則客戶自然會教,協助自己提升。而這種關係台達電是靠高品質的產品、高可靠的信賴度,經過長久的接觸而建立出來的。

台達電不是一開始就是大公司,當他是小公司的時候,也曾苦惱會被人欺負,有人剽竊他的設計去做產品。但台達電沒有跟人興訟,只回來專注在品質上要求。慢慢發現那些喜歡剽竊的人執行能力不好、品質不好,當客戶要換供應商的時候,最後還是會找到台達電。

而環保的觀念對鄭崇華並非來自外在的他律,而是深入到自己的心理。他記得當年在外商公司去國外受訓的時候,看到一切井然有序,即使連排放廢水到河川都很乾淨,很佩服,於是認真地學。沒想到回來時發現國內廠並沒有編列污水處理的預算,他覺得很奇怪跑去問,主管說:你們國家法律沒有規定,因此沒關係。鄭崇華聽了很難過,因為他了解這會毒害環境、毒害同胞,這些知識還是外國人教他的,為什麼因為法律沒規定他們就無所謂呢?

後來他想了一個晚上,隔天跑去跟老闆講,雖然這兒沒有環保法規,但民法刑法還是有「殺人者死」,將來如果肇事還是逃不掉的。在不斷曉以大義下,老闆終於給他經費去做污水處理。後來他看到有些其他外商帶進技術,卻污染臺灣環境,導致有人生病甚至死亡,他都很難過。

我們這次還收到台達電送我們鄭崇華的自傳《實在的力量》,以及《跟著台達 蓋出綠建築》兩本書,大家都很高興。

蓄勢待發的小公司

中午用餐過後,大家到史門弟子杜秉明先生所創辦的數可科技繼續參觀。這是一家提供積層製造(3D列印)服務的公司,已有12年的歷史,正躋身於時下最夯的產業之一,很多玩意兒都可以在這列印出來,像是建築模型、工業用模具、生醫類的齒模、顱骨等,甚或更高階的航空級零件。

在眾多可選擇項目中,數可希望自己能走入更專業領域,因此將目標設為進入生醫與航太產業。由於這些產業很重視品質,因此他們對自己有很多要求,例如為避免不同材料之間的污染,因此採取超高成本的專機專用模式來服務客戶,每臺設備只專用一種材料;相較之下,其他的同業為了成本考量,多半用一臺設備來生產(列印)各種不同材料的產品,這就容易污染。在廠區則用顏色管理來區隔不同的機臺,將品質管理貫徹到許多微小細節。

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也是跟著客戶學習,有許多國際大廠來參觀後,得知杜秉明的理念與原始規劃後都很佩服,也釋出合作的意願,而同時不同產業客戶也帶進各產業所需的專業建議,讓他們針對廠區的安全規劃、工作人員的防護裝備等都能不斷地精進,以符合世界一流廠商的高標準。

其實數可過去所做的範圍很廣,從文創、工商設計等跨足各個不同產業,所承接的案子琳瑯滿目,國內幾個建築的國際標案模型,如臺中歌劇院、高雄海洋音樂館等,李安導演大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拍攝時所使用栩栩如生的動物及場景模型也是在這產出,可見得其名聲是受到國際肯定。而杜秉明對臺灣的文創產業也很支持,很多活動都友情相助,自己賠了不少錢。而今決定進入更高階的領域後,便開始心無旁鶩,專心研發航太及生醫所需的技術。

數可以快速、專業、品質、綠色的經營理念累積了十多年的積層製造技術,在此領域耕耘已久,與許多國外大廠合作,對積層製造產業生態很了解,應該有機會在產業起來的時候大顯身手。

杜秉明很感謝清大的EMBA,讓自己在商管知識上有所增進,也找到了幾位同學一起加入創業團隊。史院長提醒要將技術的根基打好及取得相關認證,雖身處在目前投資環境不佳的臺灣,依舊有機會成為一顆耀眼的新星。

節目外一章

史門聚會今年初剛在孫運璿人文科技紀念館舉辦過一次,當時正值臺灣總統大選隔天,大家都不意外。這次舉辦又逢美國大選隔兩天,結局非常令人意外。我私底下請問史院長對美國大選結果的看法。

他卻覺得還是不意外,因為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展下貧富差距越來越極端,中產階級不見了,社會問題會越來越嚴重,貧窮階層的人民自然希望改變。

我也覺得要改變,但怎麼會是川普這樣的人來帶領世界改變?

期待社會上能有更多優秀的成功創業家,帶領世界朝向正向的改變。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8173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