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九期--笑談人生的挑戰
2016/09/15 09:40:11瀏覽1911|回應0|推薦0

李太楓博士是中研院院士,也是中研院天文暨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天文所)及地球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球所)的合聘研究員。他是國內天文研究的前輩,民國73年他剛回來的時候國內這領域的專家不超過五人,但在他廣召同好下辛勤耕耘下,現在已超過150人。

巧遇於天文臺

然而此時他卻生病了,帕金森斯症讓他生理快速退化。

去年底我上鹿林天文臺的時候,在路上聽到他也要上去的消息,大家都不敢相信。因為該處位於玉山國家公園內,不能隨意開路,所以那個天文臺是個沒有公路直達的地方,車輛都要停在600公尺遠的山下,步行走上去,許多健康的人都會叫辛苦,聽說他生病了,怎麼會來呢?

後來看到他果然出現,手腳雖然不大協調,但還是一步一步走上去。我看了想去攙扶,但其實不用,他很堅定拄著拐杖,一步步自己來。這次他帶著一位年輕的韓裔中國地質學家來臺灣四處參觀,鹿林天文臺是其中的一站。

進了天文臺聊天大家談得很愉快,之後我們另約時間訪問,又見了幾次面。從這幾次見面的印象而言,覺得他是個很喜歡突破障礙去做事情的人。

翻牆去學天文

李太楓出於家學淵源與天性愛好,從小很喜歡天文。然而當時戰後國內物資缺乏,天文的書籍很少,所幸他母親是北一女的圖書館員,因此他常有機會接觸到許多書籍,然而這還是不夠。等到他念建中的時候,他會利用午休時間翻牆去隔壁的美國新聞處看書,那兒有許多最新的外國書籍,包括了天文,雖然此時受限於英文能力不足,但漂亮的圖片仍能稍滿足他對天文的喜好。

等到念大學時,國內並沒有天文系,當時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更接近天文,因此去請教任職中研院數學所的高平子研究員,高平子建議他念物理。在物理領域中,他的力學、電磁學、近代物理的觀念慢慢打好了基礎,英文能力也增強很多,因此可以自己找更深入的書來看。此時他不再是看天文的漂亮圖片,而是以物理原理為基礎,認真思索其中道理。

當他在閱讀過程中若有心得,便想跟人分享,大四的書報討論他就介紹自己看書而了解的白矮星結構,甚至他還主動編譯了一本天文書籍《宇宙叢談》(此書名與他五叔公天文學家張鈺哲之前所編的科普書同名),綜合了國家地理雜誌的漂亮圖片來介紹太陽系,以及幾本有份量的恆星結構與恆星演化的內容。

多年後李太楓再回顧當年自己的舉動,覺得還真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他以現在的程度去檢視,還覺得那本書的內容在取材上有點不平衡。但當聽到中研院天文所現任所長朱有花研究員稱自己會對天文感興趣,是受到那本書的影響,則覺得當年的苦心沒有白費。

跨界研究不斷學習

當年國內沒有天文系所,因此李太楓出國去念研究所,但陰錯陽差他從事的並非是一般觀測天體的天文研究,而是要分析隕石與月岩成分!然而也是因為這樣,因此他畢業之後進入地質領域,工作數年後應聘回到臺灣中研院地球所。

他謙稱自己擅長的是研究分析,地質方面的理論是工作後才跟學生學的,而他也很高興能用這方法去估量地層年齡,當年在東亞許多地方都有他的足跡。

回到國內讓他又重新跟國內天文界接觸,此時他發現這時國內參與的人仍是業餘的愛好者,在天文研究上沒辦法深入討論,因此他覺得很孤單。等到民國79年徐遐生教授當選院士,他的專長在天文物理,因此找到研究同好之後李太楓便開始規畫遊說,希望能在中研院成立天文所。

努力扭轉一般人心目中天文的形象

當年許多人的印象覺得天文過於理論,欠缺應用價值;天文要花大錢,但國內研究資源不足……。李太楓就一一去跟分配資源的人談,舌戰群雄,巧用不同方法切入,讓對方理解天文的重要性。而針對天文所的發展方向,他也廣邀各地華人天文學家齊聚臺灣一起討論,找出一個可以快速切入頂尖研究的方法。

經過充分的討論,大家都建議以無線電天文學最適合,而且要走國際化路線,這包括人才要國際化,還有就是不要堅持把天文臺蓋在自己國內。這些都有其道理,但跟國人的思考習慣相左,因此他要不斷去遊說關鍵人。

中研院天文所在籌備多年之後於民國99年正式成立,它與國際上許多重要研究機構建立起密切的合作關係,同時也將擁有的資源與國內高教領域分享,盼能共同培育新一代的天文人才。再配合國內各級學校、博物館、同好社團的推廣,天文教育與研究遂有今天不錯的榮景。

以自身的病為挑戰

此時他卻生病了!

雖然李太楓的頭腦很清楚,但身體機能卻快速退化,但他的個性不會輕易屈服,而是想辦法突破,他希望能夠藉由藥物、運動,和意志,為自己爭取到自由的生活。受訪時他依然談笑風趣,他清清楚楚記得幾十年前的事情,不論是多麼的辛苦或多大的挫折,他都說的趣味盎然。

他也跟許多大師有過交流,在他的描述中每個人都生靈活現地有著自己的個性與思考脈絡。而物理教科書上我習以為常的知識理論,他也能清清楚楚分析著其中還有值得爭論之處,告訴我別太快信以為真。

看著手臂上的傷痕,李太楓解釋說那是走路跌倒而來的,這對他而言現在是家常便飯,但他把自己行動困難這件事情,也當作一個客體來分析描述,聽起來讓人感傷、擔心,也讓人佩服。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7440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