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萬國風情鼓浪嶼
2016/08/17 10:50:41瀏覽225|回應0|推薦0

鼓浪嶼是廈門島旁的另一個更小的島,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現有居民約兩萬。這個名稱是源自古代岸邊有個海水侵蝕的岩洞,每當漲潮到某個高度,海浪拍打的聲音就如同擊鼓一般,因此稱之為鼓浪石,後來整個島也以此為名稱為鼓浪嶼。而今那塊石頭聽說普通漲潮時海浪已打不到,那聲音只能留在人們的想像當中。

鼓浪嶼是著名的僑鄉,古代很多這兒的人離鄉背井到南洋去做生意,這些人出去的時候什麼都沒有,胼手胝足在異國努力,憑著辛勤與聰敏,慢慢賺了些錢,於是便回家鄉來建設,蓋了許多迥異於中國傳統的建築,同時也引進了許多外國的玩意兒,例如鋼琴。這兒聽說是中國鋼琴密度最高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有鋼琴,光是這兒就出了上百位音樂家,島上還有鋼琴博物館、風琴博物館因此有「萬國建築博覽會」、「鋼琴之島」之稱。

旁邊的廈門在鴉片戰爭之後對列強開放,甲午戰爭之後日本覬覦廈門,清朝為避免日本進一步妄動,因此請列強「兼護廈門」,遂與英美德法西丹荷瑞日等九國共同簽約,將鼓浪嶼定為公共租借,後來陸續有13個國家至這小島上設立領事館,因此這個小島的建築非常國際化。

清末很多傳教士聚集在這兒,這兒自然成為外國人進入中國的一個窗口,他們除了傳教之外,也帶進新式教育,中國有很多西式教育都是從這兒開始,例如第一家幼稚園、另外還有職業學校、音樂學校、女校、足球場,有的我不大確定是不是第一,但總也是開全國風氣之先。

讓我們看個小故事。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一般士人重視知識,輕視運動,但這兒卻有中國第一個足球場,帶進了一種新型態的運動,你覺得一般人會怎麼想呢?

在清末民初的時候有個鼓浪嶼人馬約翰,他五歲喪母,七歲喪父,但進了這邊的小學念書,後來還在親戚贊助之下到上海聖約翰大學念醫科。從小的教育讓他除了學醫之外還喜歡運動,他認為健康不是光靠醫生治病,還要靠平常多運動,後來他到北京清華大學擔任體育部主任,但當時的羅家倫校長卻覺得堂堂清華大學不需要一個只會嬉鬧遊戲的教授,因此把他降為教練。後來是因為他帶的學生在華北足球賽獲得冠軍,全校歡欣鼓舞,學生抬著他進入校園,這才讓羅家倫又把馬約翰恢復為教授。

歷史再移到更早之前,十七日記明末清初的鄭成功在對抗清兵失敗之後,曾在這邊屯兵整練,訓練水師,後來揮軍攻打臺灣,趕走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目前這兒還有一座鄭成功的塑像與鄭成功紀念館。

鼓浪嶼目前跟其他地方沒有橋梁連接,一定要搭船才能前往,買票時要出示身份證件,當地居民來回僅需8塊人民幣,外地遊客就需要35元,但遊客仍然非常地多,交通船班班客滿,一到島上,滿滿都是遊客。

該如何逛起呢?如果腳力好又有時間的話,可以走路,整個小島環島路上海邊都是人,但是往中心走,人就少了。不見得要有太多期待、或者希望一定看到什麼,自然就會有許多令人驚奇的發現。

但如果時間有限或者想省省腳力,不妨去搭環島交通車。這個小島上禁行一般汽車,而交通車則是電動車,因此島上空氣還不錯。有的司機還會沿途跟你介紹特殊景點,這兒有許多名人故居,例如林語堂他就是鼓浪嶼人,可見得教育改革成功後,的確可以培養人才,影響很大,讓地方與有榮焉。

鼓浪嶼現在正積極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中國特別以「晚清時期,中國在全球化早期浪潮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歷程」,來跟國際介紹這兒的多元文化交流、碰撞所呈現出的生活型態,而這些正體現在當地的建築、道路與人民的生活當中。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70829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