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8/17 10:33:08瀏覽267|回應0|推薦0 | |
從一個好想法開始 有個好想法,就可以開公司了嗎?這可能要評估一下這想法的情況,最好這是有點技術內涵,別人不容易模仿,而所製造出來的產品是符合別人需要。 如果一個商業計畫能有較高的技術門檻,又帶出極高的應用價值,那會相當不錯。然而從技術的角度要來寫商業計畫也會有個問題,就是可能太側重技術面向,沒辦法從商業角度來思考,結果把商業計畫寫成技術報告。 那該怎麼避免呢?讓我們用個虛擬的例子來看看。 有一陣子國內幾個重大車禍的原因都是爆胎,讓人對輪胎開始重視,去年苗栗那兒還發生個六死一傷的慘案,之後許多人急著汰換輪胎,苗栗曾在一個月內暴增十倍的生意。然而當時間過去,輪胎又開始逐漸老舊磨損,大家還會記得去換嗎? 假設小范科技公司在實驗室發明了一個技術,可以在輪胎厚度適當的地方,安上一層紅色顏料。因此可以提醒車主當看到車子輪胎表面出現紅色的時候,就該來換輪胎了,或者警察也可根據這樣去取締到時間還沒更換輪胎的駕駛。這樣應該可以降低爆胎的危險,減少爆胎帶來的傷害,很不錯吧! 了解產業現況 小范科技先估計一個適當厚度,然後用3D列印印出來,小范科技拿去測試調整,最後找到精確參數,讓輪胎在跑過50000公里的時候紅色開始顯現,而且持續磨下去會越來越明顯,這樣的確有很好的提醒效果,那就確定可行了嗎? 這裡建議先去車廠找人請問看看這種做法在現行的製造生產有沒有問題,因為實驗室少量可以用3D列印,但大量生產的方式跟這個會不一樣,「是否有製程」將會是技術能否商品化的一個關鍵。若找不到適當的方式可以大量製造,即使這是個很棒的觀念,也無法轉化變成商品。 而經由初步打聽,現今的製程的確很難接受這樣的設計。沒關係,我們就開發新製程! 這可能會得到令人沮喪的回答,業界有其既有的方式,如果更改則需巨大成本,這包括的是整個生產線的機臺,此外也涉及到一些安全規範的認定,這恐怕不是一家小小新創公司可以輕易去說服動搖的。 反覆斟酌 那或許可以退而求其次找替代方案,譬如安排一個特殊的箍圈,安置在適合的深度當中,這樣當輪胎磨損到那兒的時候,這個箍圈就會跑出來。不過這不同材質的箍圈是否可為現行製程所相容?是否不會影響到行車安全?又是一個個很現實的問題。 在找答案的時候要很務實的去請教專家,誠懇地了解現況。幾經嘗試之後再修改,此時發現也許只是在旁邊做點小記號,這好像目前也有輪胎有所謂安全線的設計,行家都知道,只是使用者未必了解。那看起來只要多點相關觀念的推廣,完全沒有開發新技術、新製程的必要了啊! 這些情況會需要讓人不斷推敲、深思。這裡就假設小范科技可在技術上突破,於輪胎內部特定地方鑲嵌具有紅色顏料的材質,可以融入到現行製程當中,因此準備要大量生產因此要寫計畫書申請經費,讓我們下期再來看看有什麼要注意的事情。 投石問路要小心 不過最後結束前提醒:從這裡看起來發展技術真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工作,而是要去積極了解現況才做得下去,這現況包括市場需求、工廠製造,甚至還包括原料、機械等各個面向,才能知道理想中的產品是否能實踐。 可是這樣打聽的結果,自己的概念想法會不會提早外洩,反而被別人學走,搶先把這觀念拿去作成商品呢? 的確很有可能!資訊的交流是雙向的,當你想從別人那邊問情況,別人也有可能從你的問話當中了解你想做什麼。 不過也不用因此故步自封,而該在打聽的時候要略施技巧,這包括選誰來請問,問什麼,都是大學問。而且能有這樣的憂慮,就代表很有警覺性,萬一連這樣的憂慮都沒有,那可能更令人憂慮。 如果要小心,那就要從請問的對象、請問的方式來談。 找誰?當然要找值得信賴的人。如果小范科技對這行業不熟,可以找有名望可信賴的人幫忙介紹。那人家就算看這家公司小,想要欺負,但因為介紹者的面子也會不好意思。 其次是問法要很有技巧、旁敲側擊,不見得要把自己的想法完全曝露才能問出東西來。我們不是要騙人,而是要給予一個新的觀念多一點保護成長的空間。 不過不要想找問法的句型去套公式,當這些互動變成特殊公式,反而會形成某種障礙,大家高來高去,無法真心交流。建議只要多用心琢磨,誠懇又謹慎,相信一定會有好的方式去跟人互動,了解許多有益的資訊,也讓別人慢慢認識你,考量是否可以跟你合作。 下一期再來繼續看看如何著手來寫計畫書來尋找資源。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