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41期--自智數學
2019/05/01 09:26:36瀏覽202|回應0|推薦0

自智數學

來寧德教書、遊山玩水之外,我也想繼續做些科普採訪或聽科學演講,可以如願嗎?

如果我能夠申請到科普平臺的計畫,或許有機會自己來主辦,但可惜沒申請上。不過最近好像慢慢有轉機了喔!

這裡要介紹的是在學校裡聽的小學數學教育演講,這是由寧德師範學院附屬小學的楊良春副校長給的精彩內容。他是福建省的特級教師,也是名師工作室的領銜名師,已有37年的教學經驗。即使擔任副校長他還是堅守教學崗位,從來都沒離開過第一線。這次演講題目是「自智數學建構學習新生態」。

所謂「自智數學」,教導數學的內容、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固然是重點,但更重要的是讓他在未來生活、工作當中能活用這些知識,達到育人的目標。但是從數學談到「育人」,是不是太高調了呢?如何達成呢?

楊良春的重點不在於把數學符號、標準做法迅速教給學生,而是給予任務、給予情境,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找出方法,體會數學的妙用。

首先來看很簡單的位數超過十萬以上的數字辨識。西方是三位數一個逗點,但這不符合中文的讀法,雖然現在有些留過洋的專家喜歡念「五十千」、「六百八十百萬」,但正常的中文念法應該還是要「五萬」、「六億八千萬」。

這在小學要怎麼教呢?

其實中文的數字規律很好,小學生基本都能掌握,但是因為位數太多,因此要略略區隔一下才能讓人快速辨識,不過又因為國際標準的記法是三位數一個逗點,因此要小心不要讓這些搞混,這裡的教法是在「萬位數」的右邊畫出輔助線。楊良春演講時寫出600000,然後畫出輔助線問聽眾:大家對那條線有沒有敬意?

大家愣了一下,都覺得那只是小學時學習的一個很簡單的過程,怎麼會有「敬意」可言呢?

他就告訴我們,上課時他設計活動讓學生分組比賽,男生一組、女生一組,男生念3000000,女生念70000000,看起來女生比較困難,但是因為有輔助線,女生眾口一致、輕輕鬆鬆念出「七千萬」,男生則略有遲疑又不一致,因此第一回合輸了。

馬上男生就有人大喊:不公平!

老師問:哪裡不公平?

男生說:女生的有輔助線,男生這裡沒有。

女生則說:很公平,我們的數字位數還更多呢!

雙方吵起來了,老師趕快跟男生們說:老師沒幫你們畫輔助線,你們就自己畫啊!

於是男生就忿忿不平地開始畫了,但此時可見楊良春給女生的範例是經過精心設計過的,剛好八位數,因此輔助線畫在中心。現在男生面對七位數,輔助線該畫在哪裡呢?大家又吵成一團,有人說要左四右三,有人要左三右四,甚至前者的聲音還要大一點,理由還要充足一點,因為現在橫寫都是由左往右寫。但很快地,數字念法的規律性可以讓學生自己摸索出正確答案出來,最後不管男生、女生都認同輔助線的重要,也知道如何正確地去畫分。

現在小學數學不只教人會計算出總和結果,還要學習把數字拆開,譬如一個5,可以寫成2+3,也可以寫成1+4,根據加法交換率還可以把數字順序前後換一下。這說起來簡單,但當去教小朋友的時候,大家學得糊哩糊塗,不明所以。數學就是要這樣把大家搞得頭昏腦脹嗎?

楊良春有次去代低年級的數學課,當天的主題是學這個。他刻意帶著五朵花進教室,以期降低小朋友看到資深男老師的距離感,大家果然都被鮮花吸引著,希望能拿到花。

楊良春問小朋友這裡有幾朵花?五朵!大家都可以看得出來。

他徵求小朋友來臺上拿花,左右手都要有,不能空著手,那可以怎麼拿?

有人自願跑過來,左手兩朵,右手三朵。這時請小朋友自己在紙上記錄,你會怎麼寫?大家很快就寫出一般學校老師所教的那種形式,然而因為這是小朋友自己所寫的,因此印象深刻,此時你把花拿開,小朋友也可以看著數字跟你講剛剛所發生的事情。

接下來還可以有幾種方式,也都這樣讓小朋友有實物操作,然後自己記錄,然後把實物隱去,看著數字來說剛剛發生的事情,大家玩得很高興。

到了高年級要學習未知數,我們習慣用x來表示,楊良春讓我們看看教科書的說明方式,似乎只是文句替換,不大能讓人看出x的價值與功用。那他怎麼教呢?

他設計一對數字,依序出現,分別代表老師抓的小棍數目與學生抓的小棍數目。當老師抓2根小棍,對應的學生抓的小棍數目是4,那請問當老師抓3根的時候,學生抓的是多少?

這有很多種可能,6589……,他宣告他安排的關係應該是5,現場聽眾都點點頭,我們都能掌握到二者的關係,如果老師抓的是13,那對應學生抓的就是15

楊良春說初教這個單元時,接下來他拿了一大綑小棍,拿去問學生如果給這個,那對應的是多少?沒想到學生的重點不在於二者的關係,而是要把那一大綑小棍都算個清清楚楚,他以太多為理由不想讓學生算都不行,學生會說一個人算不來兩個人算,兩個人算不來全班算……大家都相信絕對算得出來,沒有算不出來的道理。

但這離他的理想體認到「未知數」還有段距離,怎麼辦呢?回去問妻子、問正在寫功課的小孩,小孩告訴他就拍照吧!學生總不能把照片剖開來算!

第二天他去教室,拿著照片放在第一欄,問學生那所對應的數字應該是多少?學生都覺得老師很有心機,終於有人跑去臺上畫了一個符號代表照片,然後在後面寫上+2。那很好,可是照片中的小棍是多少呢?

有人隨口回應:鬼才知道!

是啊!鬼才知道的數字,我們在數學上就用x來表示。因此這對數字,前面是x,後面對應的就是x+2。這樣的過程,讓學生對於「未知數」有了深刻的體會。楊良春還會希望教到學生理解,如果反過來說先給學生抓的小棍數目N,學生能夠自行推裡出來老師所抓的小棍數就是N-2

關於角度的學習,這對學生而言也是很大的困擾,我記得當年自己在讀書時就有許多同學老是學不會正確使用量角器。但從楊良春的角度看起來,覺得工具本身有很多陷阱,學生錯的有道理。

那該怎麼克服呢?

有的老師會整理出一些規範要求學生記誦遵守,但問題是那是針對開口往右上的情況,如果開口方向不同那又會天下大亂,反而會成為學生判斷的障礙,因此可能還是得找更自然的方式。

楊良春的教法會從銳角教起,看著度數增加,兩邊的夾角也增加,到了90度則是個臨界要介紹的標準,比90度小叫銳角,比90度大則是鈍角,然後試幾個不同型態的,讓學生培養直觀感受。此時學生因為對90度直角有清楚的認識,因此在角度判讀上就不容易出錯。

接下來他讓學生在練習紙上面畫一個開口朝左的角度,這是多少呢?

因為是在練習紙上,許多學生會去轉紙,轉到剛剛學習常見的角度去量,因此有不少人可以得出正確答案,還能夠教其他的人。

接下來他又在黑板上畫一個開口朝上的角度,問學生這角度是多少?

看起來不難,主要問題不在於開口朝上,而是在於角在黑板上,你能轉黑板嗎?或者人怎麼轉?學生才剛學習到一點東西,馬上又感受到一個新的障礙,此時他才介紹出量角器工具的使用價值,既然角度不能轉、人不能轉,就讓工具去轉吧!

楊良春提醒,這個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習測量角度,而且在學習做事方法,如何排除不可能,而用可行的方式去做事情,數學教育如何「育人」?就是在這樣的摸索過程中一步步排除不可能。

還有關於方位與距離的認識,楊良春也設計遊戲讓學生從直覺中引導出數感,自己歸納出符合數學表達的方式。

在演講過程中,他也不斷提醒聽眾各種心理學、教學法的相關理論,讓聽眾了解他設計的用意,也體認到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的角色與任務,聽的學生都深受吸引。

我以前在臺灣接觸數學教育不多,我想臺灣的老師們應該有各式法寶來協助學生學習,但楊良春副校長的多年經驗應該也很有啟發性,因此我就借花獻佛,隨筆為大家做個介紹。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2629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