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30 14:28:23瀏覽355|回應0|推薦0 | |
尋找新課程的起點與方向 這學期的課,有兩個班級我上學期上他們的營養學,不過那時候大班將近100人,沒機會一一認識個別人,後來有陣子來上課的學生越來越少,讓我開始關心學生出席情況。 有天下午我在辦公室看到一個學生,隨口問他上午有來上課嗎?學生很不好意思且老實地回:沒有。 我問:為什麼沒來呢? 答案居然是:睡過頭了。 學生說話很誠實,我也沒責怪他,但我也得想些法子,然而我嫌人多,點名太浪費時間,因此並沒有花時間去點名。後來上課每到一個段落我就來小考一下,這下才多一點人出現。 但老實說我當時那門課都照著課本講,大家自己看都可以,後來期末作業學生平均一班達到91,一班達到93,我不會要求略微低分的那班再多加油拚個多高,而是宣布說大家都已經夠好了,還稱讚他們很多人有自學能力,根本不需要老師。 不過這裡對大學生的管理很嚴,學生如果沒出席上課,在外面發生意外,學校和老師都要負責,我還是得要注意一下。 這學期那些學生分成兩個小班上課,而且一周四節,上的又是我的專業科學教育,我想應該要花時間去認識學生,然後給學生多一點課本以外的東西。不過呢!課本還是個基礎,但既然學生自學能力這麼好,我就要求他們課本自己看,上課輪流來講給老師和同學聽。我則另外補充相關的概念或活動。 不過上課一開始先要思考的是怎麼有深度的認識學生,並且尋找課程適合的起點與接下來的進行方式。 第一節上課,我發下白紙要大家填寫自己的基本資料,這包括籍貫、家庭背景、喜歡什麼科目、平時做什麼休閒,未來打算做什麼,還有就是從態勢分析(SWOT)來看自己要在幼兒園教科學會有什麼優勢、劣勢、機會、威脅。 學生剛開始會覺得我是不是要做身家調查,不大想寫。我跟他們先分享我的背景,我父親是中學老師,教國文;母親曾經是工廠作業員,後來去當嬰兒保母。我跟大家說不要認為這樣代表我母親水準低下,但她其實做什麼事情都很認真,做得很好,她當嬰兒保母的時候很會啟發小孩子,孩子的天性會被啟發出來。我還跟他們說生活周遭有些清潔工人很辛苦,也有他們專業,我們一則不要看不起,再來科技發展就是希望減少他們的辛苦,自己父母如果是這樣的人,不需要排斥或覺得丟臉,而要從中學習如何做事,將來有機會也希望能幫他們減少負擔。 後來我還跟學生說,可以把不喜歡的科目也寫上,讓我了解了解。 收來之後,我整理整理,我們在福建,因此福建當地的學生佔了一大半,另外就是貴州、甘肅、山西、安徽、廣東、廣西等地。學生很可愛,會介紹自己家鄉的特色,譬如在哪裡種菇蕈類,歡迎我去玩。也有人說自己家鄉有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非常引以為榮。我覺得這樣很好,我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家鄉有什麼,就多教小朋友相關的知識,在海邊可以融入潮汐、灘塗的內容,在貴州的確不要忘了射電望遠鏡,許多大型天文台除了研究之外還會對外做些推廣教育的功能,大家可以注意看看,善加利用。 父母親的工作則以工人為主,商人其次,也有些公教人員,我跟他們說,如果家庭背景好的,也要習慣從幫助別人的角度去思維。喜歡科目語文類與藝術類的各佔三分之一,那你也許期待科學類佔那剩下的三分之一,非也非也,還有歷史、體育、心理學、教育學……,喜歡自然科學的大約只有十分之一,那些人通常還會加上一句,「可是成績不好」。而不喜歡的呢?整體而言很少人寫,但寫的十個人當中有八個人是自然科學。 我整理出這個結果給學生看,問他們:我們這門課還要上嗎?該怎麼上? 大家笑得很開心,紛紛表示希望上完我的課會讓他們喜歡自然科學,也有足夠的專業。 真的開玩笑。 喜歡休閒寫最多的是聽音樂,其次是看電影,環球旅遊、運動、閱讀、美食。未來志向,不見得都是當幼教老師,學生會跟我說幼教老師不適合長久,他們會有些規劃,很多人想要創業呢!我跟他們說創業不要找那種大家都會做的,那樣競爭很大,而是該找自己特別想法去醞釀出來,最好還有點技術門檻,或特殊條件,這樣別人才不容易模仿。不過這說的容易,要真的找到很不容易,需要花時間摸索,然而我這門課的重點不在那裡,趕快收回來吧! 而態勢分析這在這些學生當中沒有見過,我跟他們介紹這是種很好了解自身的方式,將來他們要找工作寫履歷表可以用,甚至未來創業更可以用,這不是寫別人都知道的東西,而是要讓別人看到你是有想法、有能力去剖析自我與外在環境,我請每個人都寫。 關於個人優勢劣勢,有的人覺得自己個性溫和、有耐心,適合教小孩,有的人覺得對自然好奇、對科學感興趣,可以教科學,而這些人當中有的人高中念過科學課、喜歡動手,這就會覺得有優勢,有的人沒有念過,或者不擅長動手,這就會感到不如人。……每個人有自己的條件。 而這分析對我而言還可了解中國大陸這兒的大環境,現在政府的二胎政策讓幼兒增加,因此目前很需要增聘幼兒園老師,這幾年畢業的學生形勢大好,此外這裡學校對科學課過去不夠重視,這是相對於語文、數學與英文而言,現在則慢慢開始重視,在這轉變當中會教科學的機會大幅增加。而科技也讓資訊流通,很多訊息都可以在網路查到,這也是個有助他們教學的機會。 然而整個社會乃至學校家長都重視結果忽視過程,因此科學課可能也會教得像語文課,這樣孩子們原本喜歡科學、對自然好奇的天性會慢慢被折磨掉。此外學生也覺得知識更新快、同行中有人比自己更懂科學會使得競爭壓力大,資訊流通快甚至連學生不用上課都知道了,這些則都是科學教學的威脅。 態勢分析出來了,接下來要擬定策略,也就是我們這門課的切入點,或者我教他們將來可以怎麼去教科學? 我拿回來想,有些他們既有優勢、外在大好的機會,那就好好把握,沒什麼好說的。但他們覺得劣勢、威脅之處,這該怎麼擬定策略呢? 我建議學生要善用社會資源,社會上有很多科學館、科技中心、或者天文臺、國家公園等地,這些可以善加利用。學生聽了面面相覷,停了幾秒,終於有人開口說這裡的校外教學曾經出過一些問題,風險很大,因此園方通常不願意。 啊!那就請家長帶吧!鼓勵放假的時候由家長帶孩子出去,不過我們要出好問題,讓學生去的時候有目標,但問題不要太狹隘,而是要有啟發性。至於那些科學比我們厲害的人,也不要把他們看成競爭對手,而是要把他們看成朋友,有機會就多請教,交換訊息,即使學生很厲害也沒關係,就讓學生表現吧!這樣壓力就不會太大。 此外,既然大家喜歡文學、音樂、看電影,就讓我們從這些當中來學科學吧! 我又跟我的作家朋友們要來一些適合低年級的科學童話,到時候跟學生來分享分享。而最近剛好《流浪地球》火紅上映,我給學生作業就是去看電影,學生聽了覺得很好笑,不敢相信這怎麼會是作業?但我要求回來要寫份交上來的作業,作業的內容就是從中尋找適合幼兒學習的科學主題,三處。 至於音樂,其實很多樂器本身就跟物理很有關係,但現在人不大從發音、共鳴的基本原理來思考,而是拿定型的樂器來演奏樂曲,這還可以跟科學相關嗎? 我設定一項作要就是要求學生回去蒐集跟科學相關的童謠、兒歌、謎語。 學生聽了哇哇叫,於是我提供一些讓學生有點信心,先父曾經教我一首兒歌,獨門的,很可愛: 小星出來亮波波,孤兒星出來姊妹多。 北斗南斗顛倒掛,牛郎織女隔天河。 另外我自己記得小時候的兒歌本身就是謎語,很有趣: 他的身體真奇妙,顏色紅,很鮮豔,性子很急躁。 他的功勞真不小,煮飯燒水煉鋼鐵,沒有他,辦不到。 我還沒念完,學生就異口同聲來跟我說:火。嗯!我看他們一眼,先讓我念完吧! 有了他,冬天不怕天氣冷,夜晚才有燈光照。 他是誰?他是誰?你們可知道? 我跟他們說我小的時候唱這首歌,就是跟著唱片唱,一直唱,有天聽到我姊姊很高興地說這講的是「火」的時候覺得很奇怪,「火」字很簡單我認得,但歌詞裡面明明沒有半個火字,為什麼這會是火呢? 這就是謎語的好玩之處,我當時還太小,抽象能力不足,因此猜不出來,不過我記憶力很好吧! 另外還有一個謎語: 一匹馬兒兩人騎,這邊高來那邊低。 馬兒雖然不走路,兩人騎得笑嘻嘻。 蹺蹺板!學生又都回答得出來,我聽了點點頭,這顯示兩岸在這個玩具上的用詞是相同的,這可以用在教槓桿、天平的時候來用。 再有一首歌,這是小朋友玩跳繩時順便數數的: 繩子圈得團團轉,妹妹進來跳跳看。 一二三四五六七,跳得過的任你玩。 一二三四五六七,跳不過的就要換。 這首歌的旋律在我心中比前面的《他是誰》還清楚,我試著重新抓出音來,喜歡唱的就參考底下自己配合唱唱。 我跟學生說講科學的範圍很廣,包括日月星辰、晝夜四季、動物植物、時間空間、數數分類…… 不過有的即使有這些內涵,但整體歌詞很不理性、很不科學,也請不要拿過來當作業交,這樣分數會很低。大家聽了很狐疑,感覺得出來我說的好像很有針對性,但到底在說什麼。 要舉例嗎? 就是《兩隻老虎》啦!這首歌在華人圈傳唱上百年,但真的是胡鬧,華人就是愛起鬨、缺少理性,因此這種歌可以大受歡迎。而我印象中那些很有趣、具啟蒙性且好聽的科學童謠、兒歌則慢慢失傳,實在很可惜。 學生對這方面不太認同我的想法,大家說我想太多了!小孩唱歌就是好玩啊!看到學生對我所說的不會全盤照收,我覺得很不錯,但我還是覺得這個社會欠缺理性,兒歌佔了很大的反啟蒙作用,我們應該多教導那些比較理性的歌。 我兒時聽的兒歌還有一首歌詞歌曲實在好,但那並不適合小孩子唱,等到我中學先父準備把家裡的唱片清出去前,我拿起兒時的唱片封面最後巡禮一一回想每首歌,有首歌我盯著它看、看、看、一直看,很好奇怎麼沒印象,裡面還有一個字讓國中生的我念不出來,好像太難了。但第一段歌詞念兩遍之後旋律就從心中流出來了,當曲調出來時讓我非常感動,真的太美了。 空谷傳清音,迂迴何處尋,清音似在幽林。 披荊入幽林,側耳久逡巡,清音又似在山陰。 攀緣到山陰,殷勤探索頻,清音似在水濱。 離山到水濱,細聽細沉吟,清音又似出鳴琴。 雖然那旋律烙印在我心底深處,但我現在能夠獨立記起來的文字只有第一段,後面我是查網路的,還好仍有一筆可參考。然而這首歌的歌詞好、歌曲美,但是可能不適合小孩唱,因此我小時候也記不太起來,或許中學大學可以唱唱吧!不過我們的教育過程很奇怪,好的東西、美的東西很容易被淘汰,因此我猜這首歌描述山谷回音的歌就快失傳了。 我把自己從心底流出的旋律抓出來放在旁邊,我唱歌雖然會走調,但心裡的旋律應該還蠻準的,有興趣的人自己對照哼哼唱唱,很有意境的呢!
不過這首歌算是「科學兒歌」嗎? 它在講的是山谷回音,歌詞與歌曲都很優美,真的太美了,但這就會是另個問題。能夠欣賞它的人,大約都是被歌曲、文字所吸引,不大會注意到它在描述什麼。 那,這怎麼會是問題呢? 換個角度來說明我想表達的意思。我曾經看過一段英文字,非常淺白,大意是說: 你說,你喜歡下雨,卻撐起了雨傘。 你說,你喜歡吹風,卻關上了窗戶。 你說,你喜歡太陽,卻拉起了窗簾。 你說,你喜歡我,這教我如何期待? 意思如實來講就是這樣,但中文人家不這樣翻,而是有很多精彩的內容,有詩經版本、楚辭版本、漢賦版本、唐詩版本、宋詞版本、元曲版本,每個版本都文字典雅優美,讓人嘆為觀止。然而回到意思本身,它原本的意義很單純,女孩對男孩所說的話感到質疑,你會如何對待我?然而中文洋洋灑灑一堆翻譯賣弄文字之後,這樣簡單的意思不見了,反而霧裡看花不知道說什麼去。 或許文學這樣很有意境,但科學這樣就讓人迷惑,不大好吧! 扯遠了!扯遠了! 回到我的課來,我只是說,既然我的學生喜歡文學、喜歡音樂,那就順著他們的喜好來學科學。對於藝術繪畫我也有些想法,不過繼續寫下去沒完沒了,還是就此先打住,等我試試看看效果再說。 但這樣會不會太亂?會不會反客為主?讓自然科學課變成唱遊、語文課去了呢? 還好有個心理學理論叫多元智能,主張人的智能有很多面向,除了主流所在乎的數理邏輯、語文方面之外,還有空間、肢體動作、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教學時應該針對一個主題概念,針對自己學生所擅長的智能去設計活動讓他能夠了解。雖然這在高一點年級執行上會有困難,時間不夠,但在幼兒園階段應該是很適合的。我打算這學期就用這套理論來試試,因此鼓勵學生回去找找具有科學內涵的兒歌、童謠、謎語出來,這可以讓他們未來教學更加豐富,而這些搜集也算是替往聖繼絕學吧! 如果有讀者也記得與科學相關的兒歌、童謠、謎語,不妨跟我說,我準備用「思無邪」的標準來篩選整理,看看能否編出現代的科學詩三百,協助華人社會培養理性。 |
|
( 知識學習|語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