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38期--管窺大陸小學語文教材
2019/01/22 17:01:07瀏覽152|回應0|推薦0

管窺大陸小學語文教材

有班專升本的學生雖然才二年級,但已經準備畢業了。

一天有名學生來找我說他們的試教指導老師是我,希望我幫他們看語文課的教案設計,還指導他們試教。

這讓我有點緊張,因為語文不是我的專業,我覺得他們上的可能都比我去年在非洲好,怎麼指導?

後來有一份教案先來了,課文是〈中彩那天〉,這兒流行買彩卷嗎?我上網查資料,這是講歐洲二戰前生活很辛苦的年代,一名技工父親買了彩票中了大獎,但其實中獎那張那是幫老闆買的。老闆雖然忘記,但票上卻有記號顯示當時技工是把那張登記為老闆的,他自己的反而沒中。

怎麼辦?車該留下來,還是通知老闆領走?這就產生個道德難題。

父母親平時教導小孩要誠實,說這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但現在一輛夢寐以前的奔馳名車在你面前,你是要具體的財富,還是要誠實這種無形的資產?

父親最後決定打電話通知老闆,請他派人來把車子開走,小孩本來不願意,但剎那間想通後卻覺得那瞬間是家中最富有的一刻。

後來學生又有不同的教案過來,我都沒學過那些課文,因此一篇篇上網去查看,整體而言,我覺得這些文章都非常的好。很多是文學家寫的,因此文章可讀性很高。我回想以前我們念書,小學好像很少名家作品,都是改寫的簡單內容,因此沒有作者介紹,但這裡的文章連作者都有故事可以說。

不過我念小學是四十年前的事了,臺灣現在的課本應該也不一樣了吧!

然而我又想起去年在非洲用的教科書是臺灣編的,很多是生活上的事情,姊姊要去約會選衣服、爸爸下廚、爸爸跑步運動、百貨公司買東西、課餘時間的安排、晚餐吃什麼……,可能有人覺得很生活化很好,但文字雖然流暢卻真的少了可讀性,也沒有深刻內涵。

大陸這幾篇課文還展現出國際化,〈中彩那天〉雖然不確定哪國(我猜是德國)但看得出是歐洲,另外還有〈夜鶯的歌聲〉是俄國、〈去年的樹〉則是日本,如果老師善加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會不知不覺就讓自己視野開闊。不會像臺灣現在開口閉口都是臺灣,是不是我們的學習太強調本土了?

那這裡不強調本土了嗎?

有-。

幾篇課文〈鄉下人家〉、〈搭石〉、〈觀潮〉也很有韻味,有的介紹鄉下的風景、人情,還有的介紹錢塘江八月十八的漲潮過程。

光看這幾篇真的是管窺,但可以體會到他們的中心思想是愛國、誠信等這些在臺灣很久沒聽到的道德思想。課文中明顯體現愛國精神的是〈夜鶯的歌聲〉,那描述在德國佔領下的俄國村莊,一個小男孩遇到敵人軍隊,他帶對方去哪裡時,路上用夜鶯與杜鵑的聲音跟游擊隊溝通,讓游擊隊能夠掌握住敵軍情報而一舉剿滅來犯的軍隊。我覺得講愛國能不光從自己的角度很好,體認到別人也有自己的認同,任何國家都不該去侵略別人的領土。

隱隱體現愛國精神的則是介紹壯麗河山的〈觀潮〉,與描寫鄉間人情風景的〈鄉下人家〉與〈搭石〉,相對於前面是那麼剛強的方式,這幾篇則顯得非常軟性,軟硬之間安排的很有技巧。

重誠信的除了〈中彩那天〉,還有〈去年的樹〉,後者是講一隻鳥和一棵樹是好朋友,鳥兒天天唱歌給樹聽,但時序進入秋冬天氣轉寒,鳥兒要往南去過冬,雙方約好明年鳥兒回來要繼續唱歌給大樹聽。但等到天氣暖和鳥兒飛回來,卻看不到去年的樹,牠四處問,知道樹被製成火柴,牠在最後的火光中趕到,悠悠唱起去年約好的歌。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有股淡淡的哀傷,不知不覺中會為鳥兒信守諾言而感動。

看了這幾篇,對照我去年在非洲的教材,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臺灣的選課太日常,少了深刻的內涵。當年我在那邊教都不知道該怎麼教,語文課照理來說應該多念課文的,我國中、高中的時候很喜歡自己朗讀課文,念著念著都可以背起來。但我在非洲接觸到的那些素材對我而言真的缺乏可讀性,我很難要求自己帶學生多讀幾遍。偏偏有的學生記憶力很好,念上兩遍就記起來,我聽他沒事在那裏朗朗上口那些內容還很不好意思。當時我覺得自己真不會教語文,教著教著,因為找不到重點,常常變成自然課、數學課,心裡很慚愧。現在我才知道那是因為沒有好文章,缺乏深刻的內涵,我當然教不下去。不過話說回來,當年那些教材是給海外學生學中文的,編輯自然以實用性為主,這也無可厚非,希望國內給自己國人學習的小學教材是有豐富內涵的。

為了讓大家體會大陸選讀的這些文章有多好,就讓我們來欣賞〈搭石〉吧!

搭石            劉章

我的家鄉有一條無名小溪,五六個小村莊分佈在小溪的兩岸。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斷。每年汛期,山洪暴發,溪水猛漲。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挽褲。進入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根據水的深淺,從河的兩岸找來一些平整方正的石頭,按照二尺左右的間隔,在小溪裡橫著擺上一排,讓人們從上面踏過,這就是搭石。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秋涼以後,人們早早地將搭石擺放好。如果別處都有搭石,唯獨這一處沒有,人們會譴責這裡的人懶惰。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家鄉有一句「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塊,踩上去難免會活動,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們走搭石不能搶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後邊的人沒處落腳,就會掉進水裡。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經常到山裡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那學生教案和試教如何呢?現在其實已經有很多教案在網路上流傳,學生要自己按照主題去揀擇想要教學的素材,從簡單的字、詞、句,到深刻的文句剖析、文句欣賞、課文朗讀……等內容,自己去組織。這方面我沒有太多的要求,只希望符合格式,前後呼應、邏輯一致。

我遇到問題並沒有指責學生,而是問他:為什麼這樣教?

譬如〈去年的樹〉,學生的教學目標其中之一說要體會環保,但教學完畢後我問:你教的內容並沒有環保啊!學生趕緊解釋說這課文可以教小孩不要隨便砍樹,有別人就是這樣設計。我跟學生說:你要這樣設計可以,但自己教學活動要展現出來,不能目標放這個,後面教學過程內容完全沒有,還辯說有人這樣設計,這是說不通的。

還有個男學生看起來散散的,一站上臺就讓人想笑,他教學主題是〈生命‧生命〉,這是生命鬥士劉俠的文章,學生安排的教學內容除了文字之外,還加了些小科普,我覺得不錯,可是教案設計這部分沒出來,我提醒他應該要寫上去,但學生覺得太細了,不需要。可能也有道理,畢竟這是語文課。不過這名學生最可惜之處是外型太有喜感,我想他如果當上老師應該很受學生歡迎,但是面試這一關他這樣的風格會很吃虧,我建議他上臺還是要莊重一點。

這邊學生的字,寫在紙上還不錯,但寫在黑板上就很不好看,我看的那一批幾乎都是如此,我建議他們要多練習板書,寫大、寫好,小學生才看得清楚。還有一個人寫字筆畫我看怪怪的,問他們幾個字怎麼寫,果然有人沒照筆畫寫。我提醒將來出去要幫小學生打基礎,自己一定要照筆順好好寫。

有學生教得很好很順,但最後沒安排作業。這樣的老師當然很受學生歡迎,不過如果面試試教這樣的話,很容易讓人覺得有缺。我跟學生提醒應該要安排吧!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說了一套解釋,我只能提醒他,不知道將來試教,評審會不會給你機會解釋?最好還是按照規定來。

這批學生下學期要去實習了,我覺得他們很活潑可愛,很有主見想法,如果能當老師應該是不錯的老師;如果不能考上老師,也希望能有地方讓他們的才能得以發揮。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2430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