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30期--木雕宗教藝術雅集
2018/05/30 05:59:57瀏覽834|回應0|推薦0

木雕宗教藝術雅集

禪宗主張「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需要蓋華麗的建築、膜拜莊嚴的佛像嗎?

其實佛教的重點在於「心」的修行而非特定形式,因此立文字也好、不立文字也好,立像也好、不立像也好,重點在於讓人悟到自己心的平靜處,這並非空口談玄說妙就會有所修證,還是要把握因緣才能夠真正讓人受益。

佛教在世界經過千年傳承,信眾建立出一棟棟反映人心的寺院殿堂,供奉過一座座安定人心的佛菩薩造像,這些正可以無言說法、啟迪後人,也為時代做見證。

然而世事無常,許多文物經過歷朝社會的變動,有的受到破壞,有的遠離最初的故鄉落腳異地,然而美麗的東西還是能觸動心靈、感動人,它們還是能在毀壞之後受到珍惜,漂流之後受到尊重,這就是藝術的價值。

南投中台世界博物館就是在創辦人惟覺法師為「佛法藝術化」之想法,並回應海內外熱心信徒的文物捐贈,於民國101年開始興建,期待能保存佛教歷史與文化,對文物能繼承、研究、保存,並對大眾展示,以達到藝術教化的功能。全館於民國1058月落成啟用,共有八個展廳,展示了歷代佛像、佛經碑文等物,讓人可以從藝術、技術、歷史文化與宗教等角度去欣賞。另有一個分館木雕博物館則是以木雕佛像為主的收藏,這些內容非常豐富。今天就讓我們先從較小的木雕博物館來認識中台的收藏與研究。

木雕分館一進去,一樓右邊有間以木頭仿古打造的展覽室「木華流芳」,那兒具提而微地擺放從唐朝到清朝的木雕佛教藝術代表,包括佛、菩薩與羅漢的像,有解說員會為觀眾提示不同朝代的塑像特徵。

為什麼只有唐朝沒有更早的呢?因為木雕不易保存,這包括了它本身材質會腐爛,還可能容易受到外在的傷害,包括火災或者其它的暴力摧殘,因此中台收藏最古老的佛像就是唐朝。

唐代國力強盛,藝術也呈現出當時人們自信飽滿的體態與神情。到了宋朝就變得纖細與秀氣,呼應了當時文人主政的情況。另外還有遼國的佛菩薩像則有草原民族的特性,衣衫較短鬆飄逸,讓人感受到騎在馬上的動感與輕快。元朝以喇嘛較為國教,此時佛像也開始納入了藏密的風格衣飾較為繁複。明清可見儒釋道的結合,在佛教造像上融入了許多民俗故事。

這裡的解說員除了說明歷朝的風格特徵之外,也會介紹佛教的精神,人人都可以去反觀自心契入本性,獲得清淨的身口意,長養自己的慈悲智慧並付諸行動,等到覺行圓滿就可成佛。在這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層次而成為羅漢、菩薩,彼此之間是互助和諧的關係,而且還會隨著世間情況而去應機說法,隨機度眾。

整個房間還因為建材採用木頭而散發出特有的香氣,真所謂「木華流芳」,讓人從不同的感官當中,體會木雕的溫潤與芬芳。如果觀眾對各種木頭有興趣去了解比較,在木華流芳的對面有「教育互動區」,裡面有許多不同木頭的材質,如果有心可以慢慢去觀看、觸摸、嗅聞,裡面還有雕刻佛像的虛擬遊戲,讓人可以了解匠人如何從一塊材料雕刻出讓人感動的作品出來。

二、三樓各展廳則是不同朝代的雕像集合,比較特別的是三樓有一尊清朝的「大日如來」像。所謂的大日如來就是釋迦摩尼佛的法身,這有不同的稱呼,「大日如來」是藏密的稱呼方式,表示其佛光能讓眾生開發慧根、善根。

當中台禪寺收到信徒捐贈這一尊佛像的時候,創辦人惟覺法師告訴負責法師這有「裝藏」,要他把裝藏在內部的東西都拿出來一起展示。裝藏是在佛像中放入佛法僧物以及穀物、藥、珍寶、以及祝願的話。如果有裝藏的話,內部一定要有空間來容受這些東西,一開始負責的法師從外用敲打的方式,感覺不出內部有空心的跡象。後來送去照 X 光才確認,內部真的填充了許多東西,接下來才從底座找到塞入口,把內部東西一一拿出,擺滿了一個展間。

在這裡可以看到藏藥、各種顏色的穀物珍寶,還有就是藏文經典,一套藏僧穿過的服飾,其中還有一件四爪龍袍。藏文經典部分已經翻譯出來,那是過去七佛所教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偈語。比較讓人好奇的是那件四爪龍袍顯示出這佛像的來歷不凡,那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其實不只這一尊佛像,許多塑像的造型或典雅、或自在,或莊嚴、或逗趣,或低眉、或憤怒,看起來都很有故事性,但在展場卻似乎少了更進一步的資訊,例如出土地方,精確年代,或者塑像因緣。事後詢問志工才了解這些佛像都是信徒捐贈,他們在海外拍賣市場看到,不忍佛像流落在外,因此發心購買贈給寺院,很難獲得塑像的完整訊息。

由此更加了解這些雕像的身世漂泊,離開其原生文化,任由商人去追逐金錢價值,保存研究很不容易;而經由信徒發心蒐集到了中台博物館,由專業的人將之系統化整理,以歷史為經,以佛教典籍為緯,展示給大眾看,也是非常難得。雖然這些塑像本身不語,但裝藏的內容有的時候會加上供養人的祝願內容,此時就會留下時間與造像緣起的線索,讓我們一起看到造像者的虔誠用心。

木雕博物館展出不只是最後的佛像完成品,它也在不同的學習角落安排了各種木雕工法的介紹,讓人對從木材轉變為雕塑的過程有初步的感覺。轉身欣賞佛像的時候,更能對其造型技藝有更微細的觀察與欣賞。如果你之前在一樓的教育互動區,虛擬雕刻出一尊佛像,到三樓的時候別忘了去「優填願海」的數位發願臺去找出來發願,還可藉由電子郵件的方式寄回去給自己。

這是個融合古典與現代、真實與虛擬、外表與內在的展覽館,有興趣的人不妨來此慢慢欣賞,在因緣變化中,練習觀像觀心,尋求內心的清淨自在。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12197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