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05 18:47:19瀏覽730|回應1|推薦0 | |
歲寒三友松竹梅 作者:張之傑先生(作家;科技史研究者) 宋元之間,若干畫家喜歡畫梅、竹和松,於是「歲寒三友」漸漸成為文人畫的重要題材。 在四季如春的臺灣,植物長年不凋,不太容易感覺出歲寒三友的獨特氣質。但在華中和華北,到了冬天,大地一片蕭條,這時,如果眼前出現了一棵松樹,或一叢竹子,或一株梅花,心中自然升起一股暖意;如果落進騷人墨客的眼中,免不了又要吟詩作畫了。 松 談起松,就讓人想到杉及柏。松、杉、柏在國人的心目中總是相提並論。松、杉、柏都屬於裸子植物,它們之間究竟有什麼差異?這個問題看似簡單,說起來可真話長。原來松、杉、柏都是一個通稱,並不真正代表某一種植物。舉例來說,一般松樹是指松科植物,但落葉松和水松卻屬於杉科,而油杉、冷杉、鐵杉、雲杉卻又屬於松科。因此,就植物學的眼光來看,松應該是指的松屬,除了松屬以外,其他的「松」,都不是松。 松樹的莖,虯勁蒼拔,樹皮斑駁;尤其是長在山崖上的松,更是蒼勁有力,看起來就像張牙舞爪的飛龍一般,所以常被稱做蟠龍松。松樹姿態蒼古,壽命又長,所以一些名山古剎經常連綴著一些「名松」。談到黃山,您該不會忘了「迎客松」吧?說起泰山,您一定會聯想起「五大夫松」吧?在中國人的人文意涵中,松早已擬人化了。 松樹的樹幹上常滲出松脂,經過蒸餾,就成為松香,拉胡琴的朋友對它該不陌生吧。松樹經過蒸餾,還可以提煉松節油,是一種常用的有機溶劑。因為松樹中含有松香,所以松枝很容易引燃。松枝燃燒時煙特別濃,把松煙收集起來,加上膠,可以製成松煙墨。古時的墨,都是用松煙製的,所以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味。大約到了清末,漸漸改用其他的煙;到了現在,連工廠煙囪裡的油煙也刮下來製墨了。 松樹的根部,常長出蕈來,其中最有名的是松露。松露呈球形。直徑一至五公分,顏色呈暗褐色,西方人最喜歡吃它。松露要在還沒長出地面時採摘,一長出地面就不能吃了。長在土裡怎麼知道它在哪兒?有辦法。西方採松露的人,在我們看來都是「牽豬哥」。狗和豬是嗅覺最靈敏的家畜,採松露的人常牽著狗,或經過訓練的豬,在松林中穿梭。一聞到松露,狗就吠個不停,豬就連嗅帶拱的不走了。臺灣產一種松蕈,傘徑可五至十公分,呈灰褐色或黑褐色,也是蕈類中的珍品。 松樹也會開花,但因為沒有花瓣,所以一般人看不出來。松樹也有果實,就是松毬。松毬要經過兩年或兩年以上才能成熟。種子裸露在松毬的麟片上,不包在果實內,所以松柏類被稱為裸子植物。有些松樹的種子可以炒來當零食吃,稱為松子,過去是一種貴重的食品,自從兩岸開放往來,已不再稀奇了。 松樹的葉子呈針狀,成束長在短柄上,一般為兩針、三針及五針,所以有二葉松、五葉松的稱呼。對了,還忘了介紹全世界的松有多少種;可真不少,有一百多種,臺灣原產的只有四種:臺灣華山松、臺灣五葉松、馬尾松及臺灣二葉松,都生長在山上。平地上看到的松,像琉球松、日本黑松等等,都是「外來客」,要看自己的土產,還得翻山越嶺才能看得到呢! 竹 和松樹比起來,竹子就要淡雅得多。如果把松樹比做歷經風霜的武士,竹子就成了清新可愛的少女。但是這個「少女」卻比什麼都堅強。冬天時,竹葉上負荷著沉重的積雪,壓得竹竿幾乎彎到地上,就在無法再彎的一剎那,突然,它倏地抖落了積雪,又恢復了傲然挺立的姿態。原子彈轟炸廣島,爆炸中心點附近什麼都被炸毀了,只有一叢竹子仍然頑強的屹立著。老子說:「柔弱勝剛強」,是不是從竹子得來的靈感? 竹子屬於禾本科,大約有一千種,矮的只有十幾公分,高的可以達到四十公尺。竹子可以說是東方的植物,西方──無論歐洲或美洲──是不容易看到的。一般的竹子固然是圓的、綠的,但也有反乎常態的,像金線竹、墨竹、斑竹、方竹等等。 要講竹子的一生,免不了要從竹筍開始。竹筍是從地下莖冒出來的。冒得快極了,尤其是春雨以後,所以我們用「雨後春筍」四個字來形容事物的勃興。其實,雨後春筍還不算頂快,當竹筍冒得半高不高的時候,那才真快呢!最快的時候,一天可以長一百廿公分! 竹子不論大小高矮,冒出地面兩個月後就不再長了,此後不論怎麼施肥,都不再長高一點點、加粗一點點。一根竹子大概可以活十年到廿年,因為地下莖不斷長出新的竹筍,所以我們感覺不出竹子也有生老病死。 竹子很少開花,有的幾十年開一次花,有的上百年開一次花;一開花,竹子就死了──連地下莖也死了;然後由落在地上的種子,長出新的一代。同一個地區的同一種竹子,通常都是同時開花;所以竹子開花的時候,經常帶來自然災變。 大熊貓的食物百分之九十是箭竹,四川臥龍保護區的箭竹,每四十五年到五十年開花一次,因此每隔四十五年到五十年,大熊貓便要遭一次劫難。最近的一次開花大約是四十年前,幸虧搶救得法,才沒有釀成不可收拾的災情。 竹子中空外直有節,象徵了君子的虛心、正直、節操,這種象徵意義,到了畫家手裡,就化為濃淡有致的墨竹。古今以畫竹聞名的畫家首推清初的鄭板橋,他說:「凡吾畫竹,無有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當他罷官歸里,在一幅墨竹上寫下有名的題跋:「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魚竿。」 竹子也是製作管樂器的材料,所以古人將樂器稱為「絲竹」。竹子也可以製紙;製作各種器具更不在話下。用來紮鷹架,可以蓋幾十層的高樓,據說比鋼架還牢。更妙的是,當年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時候,首先試驗成功的燈絲就是用竹子燒成的炭絲! 梅 談到梅,馬上讓人想到它是我們的國花。其實,梅花這個國花到並沒有明文規定。一九二九年三月十五日,中國國民黨在南京舉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財政部新鑄的國幣上要附刻國花,特請大會迅予決定。討論結果,贊成梅花、菊花及牡丹的人最多,但得不出結論,最後,大會決議,用梅花做各種徽飾,但不必規定為國花。相沿成習,梅花也就等於是國花了。 梅花屬於薔薇科,有旱梅、綠萼梅、冰梅、品字梅、照水梅、紅梅、香梅等品種。人們常把臘梅當成梅,其實,臘梅屬於臘梅科,和梅花根本扯不上關係。 花有五個花瓣、五個萼片,果然是「梅開五福」,看來古時的文人也懂點植物學呢! 梅花西洋人稱它日本杏,這當然錯了。梅是我國原產,日本的梅花是從中國移去的。梅固然和杏同屬,但梅花和杏花豈可相提並論!依我看來,最好叫它mei blossom。在園藝學上,草花叫flower;樹花叫blossom;梅花是一種樹花,叫它mei blossom豈不最為適當。 梅花也和櫻花同屬,但梅花和櫻花究竟不是一個調調。櫻花,開花的時候當真可以用「怒放」兩個字來形容,但怒放過後,不到一個禮拜又「怒謝」了。梅花開的時候總是疏疏落落,予人一種清淡雅緻、不疾不徐的感覺。中日兩國的民族性,從國花上就能表現出來。 梅花氣韻高華,一向是騷人墨客的詠吟對象。古往今來,最最喜歡梅花的大概就是宋朝的林和靖,他生性恬淡,終身不娶,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在住屋四周種了三百六十多株梅花,簡直成了梅癡了。 梅花也是國畫的重要題材。從前學畫的人,先從梅、蘭、竹、菊四君子學起。國畫的畫梅,有枯梅、新梅、繁梅、山梅、疏梅、野梅、宮梅、江梅、園梅和盤梅,名目繁多,並不簡單。古今畫家擅長梅花的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是元朝的王冕。宋人畫梅以寫實為主,王冕是從寫實轉為寫意的關鍵人物。 梅花的果實梅子,曬乾了,再經過發酵,就成為烏梅。烏梅加陳皮、丁香、玉桂,可以製成陳皮梅;加山楂等藥材,可煮成酸梅湯。將梅子用糖和鹽醃過,再加上丁香、甘草末,就成為女孩兒愛吃的話梅。 說起梅子,不由地想起小學同學Umeko。那時光復不久,本省同學都有個日語名,彼此習慣用日語名互相稱呼。直到若干年、若干年後,當我學了一點點日文,才知道Umeko是「梅子」的日語讀音。如今Umeko難免已老態龍鍾,但我心中的Umeko,永遠是那個清秀的,像個日本娃娃的,喜歡跟著我學說國語的小女孩。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