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繫心活第17期--武術教練的心裡話
2017/05/12 01:59:59瀏覽292|回應0|推薦0

武術教練的心裡話 

在非洲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教學內容中,功夫課是很重要的部分,這可以讓孩子們鍛鍊體魄,學習專心,減少生病的機會,創辦人慧禮法師一開始便很重視這方面的訓練,但該去哪裡找師資呢?

他跑遍臺灣、大陸,還曾經獲得了少林寺住持的支持,派了幾位少林武僧前來,不過這些武僧的前輩因為在歷史上曾經協助唐太宗獲得皇位,因此皇帝特旨允許他們吃肉,形成了特殊的傳統。雖然ACC不會要求每個志工都要素食,但看到出家人這樣吃肉還是很難讓人接受,因此慧禮法師將他們辭退,另覓武術教練。

少林武術傳非洲

目前是請少林派的人前來擔任教練。有位出身於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寺塔溝武術學校(簡稱塔溝武校),這是中國相當有名的一所武術學院,現有學生三萬人,武術教練超過五千人,傳授內容以少林武術為主,以「文武並重,德技雙馨。傳少林真功,育全新人才」為宗旨,定「崇德尚武,勵志重文」為校訓,設有套路、散打、拳擊、跆拳道、武術表演、健身養生、影視表演、搏擊等院系。

該校的學生校友在國際上有許多耀眼的成績,獲得的獎牌無數,包括在奧運會的散打獎牌。今天讓我來介紹這位歷經千錘百鍊的王照夕教練。

龐大競爭中另謀出路

王照夕自謙小時不擅長讀書,在中國面對龐大的升學競爭壓力,很希望找別的路走,而他叔叔曾在鄭州習武,小有成就,後來還去香港開武館,因此就鼓勵王照夕的父母考慮看看。他父母也很重視孩子的意見,讓他自己做出選擇。他覺得練武沒有門檻,還可鍛鍊身體意志,有助於健身養生,於是當時十歲的他就離開農村進到位於城市學習武術,先在別處學了三年之後,他才轉入國內享負盛名的塔溝武校。

這些武校的學生都要住宿,早起晚睡,學習自己照顧自己,十歲的王照夕懵懵懂懂地就得要離家獨立的新生活。當年因為他來自鄉下,鄉音較重,一開口別人不是笑,就是搖頭說聽不懂,因此讓他很自卑,剛開始都不敢說話。最初的時候連去哪裡吃飯都不知道,感覺很無助。餓了些時候才靠著觀察慢慢摸清楚作息處所,融入了武術學校的大家庭中,學習套路與散打。

武術中的多面向學習

武術中所謂的「套路」是一連串含有攻擊與防守意涵的動作組合所凝固而成的「招式」,平常練習,除了鍛鍊體能、力量、速度、反應、準確度之外,還要培養出臨陣攻防時的應變技巧。而「散打」是在一定規則下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巧的自由對打,這不是瞎用力,而是要根據臨場情況去攻防,這沒有固定套路,得要活用自己所學見招拆招,因此個人的臨場經驗很重要。有經驗的老手會比體力好的年輕人知道如何應變,更有機會贏。

王照夕在武校期間還學習「武術表演」這方面的相關內容,這除了要有功夫的底子之外,還要對舞臺空間以及表演流程有概念,並配合上適當的音樂與節奏,才能在一定時間內流暢地展現出武術的力與美,讓觀眾獲得震撼與共鳴。

王照夕說這些練習要承受痛苦、疲累,很機械枯燥,但是看到自己一天天的進步就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更能深刻欣賞這種肢體的藝術,會不斷督促自己益發勤勞演練。

特殊的教育文化

而他在武校當中,印象最深的是「棍棒伺候」的教育文化,有的時候是學員調皮,有的時候是學習成果不好,這都會招來讓人印象深刻的一頓打。剛開始王照夕不明白,但慢慢也了解這是師長希望能糾正學員錯誤,激勵努力學習。例如有次兩幫同學打架鬥毆,受到嚴厲處罰,但醫護也都在旁邊待命救援,由此可見學校的苦心。而他自己也因為這種打罵的教育而激勵出學習的動力,當年學習成果始終保持在前面的成績,後來還當上裁判。可見這種方式可以讓學員了解自己的錯誤、反省自己的態度,或者激勵學員發揮自己的潛力,產生進步的動力。

18歲時他去念嵩山少林武術學院的「對外漢語教學」系,不過王照夕自謙自己過去多是練武,因此學科能力不如一般學生。而此學院是塔溝武校的相關學校,專門讓這些多年習武的學生還可以有大專院校可念,但他仍會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文化水平不夠,想要寫篇像樣的文章都不容易。大學畢業後曾經去工地蓋房子、房地產公司擔任經理,後來經過幾位師兄的介紹,一年多前才來到非洲賴索托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擔任武術教練,目前服務即將滿兩年。

功夫課的教學內容

這裡的武術每天在早課後到早餐前會有一段半小時的晨練,孩子們會繞院區跑步,這只是活動筋骨,到了下午的功夫課才是重點。班上的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區塊,有的是小小孩才剛入門,就由其他有經驗的大小孩來帶著練基本功,另有些已經有多年基礎表現很不錯的就在基本功之外還得持續練幾項套路,內容包括拳、棍、刀、劍、盾牌刀等,讓大家熟能生巧。另外還有些雖然練了許多年,但看不出進展,則在旁自己練習拉筋。

上課時王照夕得同時注意到這些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四處給予指導與叮嚀。這裡教的有套路與武術表演,至於散打就沒教了。他還會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將傳統套路略加修改,以適合這裡的孩童練習。教學中,他特別灌輸孩子們「團體」的觀念,讓孩子們對其他同學的表現也會關心,一起承擔成功與失敗,這樣大家才會互相鼓勵,超越單獨個人所展現出的能力,一起有更好的表現。

回首異鄉經驗與展望前程

在這兒王照夕最開心的是看到孩子們能達到要求,一天天進步。最難過的則是這兒的師生關係不比華人社會中那樣親密,他覺得一年多下來始終走不到孩子的心裡,大家下了課就形同陌路。此外這裡的文化所展現出來的價值觀與華人傳統很不一樣,對人缺少感恩,男女關係複雜,因此在生活習慣上會跟原本預期差距很大,讓他覺得沮喪。不過有經驗的老師鼓勵他,「我們來這裡能帶進一點影響就是一點影響,如果完全都不做,那一定更糟」,讓他能從點點滴滴中肯定自己的付出。

今年六月當兩年服務期滿之後,王照夕希望回中國去另外再找別的工作。他認為未來社會越來越重視養生、休閒,武術一定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過回首當年那麼辛苦的練武,他覺得未來該轉型用俱樂部、武館的方式,讓大家業餘輕鬆地學習即可。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hcmoon2&aid=10249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