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底下如雲催霧趲,兩條腿哪裡收拾得住? ─神行太保‧戴宗
2014/07/30 22:55:28瀏覽240|回應0|推薦3

朱嘉雯

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現在一出遠門,不是搭飛機,就是坐高鐵。面對著遼闊無垠的荒原大地,很多時候只能靠兩腿長途跋涉。於是歐洲的巫婆騎上神奇的掃帚;中東一千零一夜纏綿不盡的故事裡,最為人所羨慕的是綺麗的魔毯;《西遊記》裡孫悟空一觔斗雲可以翻出十萬八千里……,人們追求速度的慾望,從原古至今,不曾衰竭。


唐人傳奇的名篇《紅線》,大家都不陌生。美麗善解人意的女俠,夜行七百里,為主人排憂解難。她夜半子時,奔到了魏州城,經過幾道門,進入敵方的臥室,聽見侍衛們鼾聲如雷,此外還有主帥府士兵,在庭院走動。於是她輕輕打開左房門,走到敵方主帥的寢帳前,拔下侍衛們的髮簪,將他們的衣角繫在一起。然後將主帥枕頭旁的金盒盜走……。

紅線一個晚上往返七百餘里,深入魏州險境,途經五、六座城池。只願減輕主公的憂煩。果然第二天早晨,敵方主帥大驚,夜裡有人闖到他的枕邊,身旁的侍衛連同他自己竟渾然不覺!這才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於是打消了攻占潞州的野心。

一代俠女,只因速度夠快!便解救了河南、河北一帶安居樂業的百姓。

《水滸傳》裡也有一位以速度著稱的俠義之士,便是神行太保──戴宗。小說第四十四回寫戴宗奉命前往薊州打探公孫勝的下落,途中遇到楊林,於是邀他結伴同行。那楊林便問戴宗:「兄長使神行法走路,小弟如何走得上?只怕同行不得。」這戴宗回答道:「我的神行法也帶得人同走。我把兩個甲馬拴在你腿上,作起法來,也我和走得一般快,要行便行,要住便住。」

當下果如所言,帶起楊林,疾行而去。更有意思的是,第五十三回寫戴宗帶著李逵往薊州去請公孫勝,因為急需趕路,那戴宗遂在李逵腳上拴了甲馬同行。而且戴宗施神行法時,必須嚴守素食戒律,又恐李逵一路上酗酒鬧事,於是在出發前千萬遍叮嚀他不可犯戒。

可惜李逵還是忍不住私底下酒肉不忌。戴宗得知李逵破戒,便要懲罰他。他用甲馬拴著李逵的腳,讓他整整一天,走得饑渴交加,大汗淋漓,喘息不止,卻仍是無法停止。一路上戴宗拿出幾個炊餅來自吃,也給李逵兩個充饑,李逵伸手想接餅,無奈兩人相隔有一丈之遠,只是趕不上。

一頓折騰下來,李逵只好坦承自己犯戒偷吃,又向戴宗求饒。等到戴宗讓他停下來之後,李逵的雙腳就像釘牢在地上一般,再也動彈不得。戴宗的神行法竟能讓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風哭喊求饒!那麼他雖然比不得梁山眾好漢有高強的武藝,當也自有他不容人小覷的特殊本領。

說起戴宗,《水滸傳》第三十五回,智多星吳用曾經介紹說他是「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本處人稱為戴院長。為他有道術,一日能行八百里,人都喚他做神行太保。」

小說裡不只一次提到戴宗使用「甲馬」來施神行法。他把兩個甲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五百里。若是將四個甲馬拴在腿上,那便一日還能行八百里!李逵隨戴宗神行的時候,「耳朵邊有如風雨之聲,兩邊房屋樹木一似連排價倒了的,底下如雲催霧趲。李逵怕將起來,幾遍待要住,兩條腿那裡收拾得住?似有人在下面推的相似,不點地只管走去了。看見走到紅日平西,肚裡又饑又渴,越不能彀住。驚得一身臭汗,氣喘做一團!」

那麼,究竟甚麼是甲馬?答案可以在著名的古畫《清明上河圖》裡找到蹤跡。這幅畫裡有一家臨街的紙馬鋪,門前豎著招牌,上頭寫道「王家紙馬」。《水滸傳》第三十九回和第五十三回都曾寫道,戴宗收法之後,會尋一家客店安歇,然後在房裡將甲馬與紙錢一同燒了。

同樣的題材,我們還可以在《東京夢華錄》和《夢粱錄》等筆記體中尋繹。書中記載臨安城紙馬鋪於清明節當天,在街上用紙錢堆疊成高聳的樓閣,還剪了許多紙馬一同燒化。許多學者認為戴宗作法所用的甲馬,便是民間喪葬文化裡的紙馬,而且他每一回施法完畢,便將它燒化。

於是中國俠義小說裡的這位奔跑健將,又披上了一層道家幻術的法衣,成為我們夢裡也追不上的神行俠!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guedu&aid=15580139